盘点中西方哲学家们,有哪些逼格满满的经典言语?

知乎 · 712 个回答(刚刚在知乎回答的问题)

分享给大家,这些是靠记忆写的,不是很准确,大家做一个参考,使用前核实一下。

原创:首发于牛虻公众号

本文是笔者在知乎上回答问题时的答案,原文只有西方哲学家,这里补充了中国哲学家的言论。哲学家们逼格满满的言论,听起来确实很惊人,是因为他们的语言非常凝练,是他们思想的精华。而他们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言论,不是很简单得出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抓住事物最本质的东西从而表达出来的。

无论是西方哲学家还是中国思想家抑或哲学家,他们的思考对象无外乎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样几对关系。西方思想的特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尤其是对自然真理的认识上,而中国思想的特点除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外,讨论最多的还是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样一种道德哲学。中国到底有没有西方哲学中所说的哲学,这是一个非常愚蠢的问题,笔者在之前讨论过,其结论是:西方没有思想,中国没有哲学,思想和哲学在某种层面上来说是可以划等号的,其争议的核心在于概念不清。有想读的朋友可以翻阅历史文章查阅。

哲学家的话或思想家的话之所以深受人们喜欢,是因为它里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启示与导向。我们之所以喜欢哲学家的经典名言却不喜欢他们的思辨过程,是因为经典语言能够为我们所用,更好地指导我们,以防我们多走弯路。举个例子,休谟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一个人良好的习惯对其人生重要性可见一斑,又如孔子的“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

中西方哲学家们有哪些逼格满满的言语?下面选出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经典名言:

西方哲学家

泰勒斯:世界的本原是水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柏拉图:知识就是精神食粮

亚里士多德: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芝诺:飞矢不动

巴门尼德: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地球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康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整个宇宙

第欧根尼:与其做一个痛苦的人不如做一只快乐的猪

马基雅维利:政治无道德

洛克:人的心灵是一张白板

霍布斯:没有剑的契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卢梭: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却无往不处于枷锁之中

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休谟: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或经验重读一万次还是经验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斯兵诺莎:自然就是神

尼采:上帝死了

叔本华:世界就是我的表象和意识

叔本华:人生就象是钟摆,介于痛苦与欢乐之间

斯兵诺莎: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德尔图良: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

奥古斯丁:信仰,然后理解

托马斯阿奎那:人生在世不过是匆匆的过客

黑格尔:没有人能超越他的时代,正如没有人能超出他的皮肤

黑格尔:哲学就是哲学史

海德格尔:人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

萨特:人生就象是被抛上了死亡列车

怀特海:整个西方哲学史,不过是柏拉图主义的脚注

爱因斯坦:没有宗教的科学是瘸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

爱因斯坦:佛教是科学的终极归宿

萨特:语言是存在之家

海德格尔:人是诗意地栖居

维哥根斯坦:凡是可以说的就应该说,不可以说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

中国哲学家

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的经典名言有很多,本文主要列举的是其哲学思想非常丰富的名言,分别从宇宙生成论、本体论、人生论、认识论等不同角度进行筛选。

老子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庄子

1、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庄子.养生主》

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孔子

1、仁者爱人(或“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论语》

孟子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人皆可以为尧舜。

荀子

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制天命而用之。

3、明于天人之分。

刘禹锡

天与人交相胜。这句话出自唐·刘禹锡《天论上》:“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故余曰:‘天与人交相胜耳。’”

张载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在《西铭》中写道:"乾称父,坤称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墨子

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2、兼相爱,交相利。

3、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董仲舒

提出“天人相类”或“人副天数”

杨朱

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解释:杨朱主张为自己,即使拔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他都不肯。

何晏

1、“贵无论”

宇宙本体是超言绝象的,是无名无誉的,是天地万物形成以前就存在着。“无”具有主宰天地万物的作用,是阴阳万物赖以化生成形的始基。

2、名教本于自然

名教的衰败是由于只注重形式的缘故,崇仁义,愈致斯伪。故必须抓住根本来维护纲常名教,这个根本就是“无”,“无名”或“道”。

3、圣人有情无情 :圣人“无情而有性”

圣人“无喜怒哀乐”,其因在于圣人无情而有性。“凡人任情,喜怒违理,颜回任道,怒不过分”

王弼(魏晋玄学的最高峰)

1、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老子道德经注》四十章)

2、“得意忘象”和“得象忘言”

3、名教本于自然

嵇康

1、越名教而任自然

2、声无哀乐论

郭象

1、万物独化论:“无待而独化说”

2、“名教即自然”

裴頠

万物“祟有论”

欧阳建

言尽意论

荀粲

言不尽意

周敦颐

“无极而太极”

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邵雍

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说“太极不动”。

程颐

1、合而听之则圣,公则自同。

2、涵养气质,熏陶德性。

3、德盛者言传,文盛者言亦传。

程颢

1、居之以正,行之以合。

2、克勤小物最难。

3、人各亲其亲,然后能不独亲其亲。

朱熹

1、礼即理也;理在先,气在后。

2、“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把“一理和万理”看作“理一分殊”的关系。

3、凡事无不相反以相成

陆九渊

“心即理”或“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陈亮

天道非生于形气之表,而常行于事物之间者也。

叶适

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仁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高无益也。

刘宗周

持“慎独”之说。慎独自律,修己安人

黄宗羲

1、天下为主,君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2、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3、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知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打私为天下之大公。

黄道周

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出自: 黄道周 《绝命诗》

颜元

1、人才为政事之本,而学校尤为人才之本也。

2、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

王廷相

立政之本则存乎农

王阳明(王守仁)

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3、知行合一。

王夫之(王船山)

1、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或气者,理之依也。)

2、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

3、力行而后知之真。身教重于言传。

李贽

1、人必有私。

2、童心者,真正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顾炎武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礼义廉耻,是谓四维。

3、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

关于中国哲学的争议,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缺乏一个根本的范畴来约束,而这个标准恰恰是西方自己的。整理完了之后,发现这么几个方面,需要后者哲学爱好者注意。

第一、哲学是什么?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探讨世界的本源,探究人存在的目的,探究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西哲学研究的对象以及研究重心虽然差距比较大,但是都是思维的产物,是哲学的思考。

第二、中国哲学里的范畴,后世每位思想家都想通过建立自己顿悟出来的概念,走诸子哲学的老路,实质只不过是新品瓶装旧酒。例如尤其是宋明理学,周敦颐的“诚”、二程的“理”、张载、邵雍的“气”等,无非是将老子的“道”换了一个词罢了。

第三、中国最具西方哲学特色的哲学体系要属魏晋玄学。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探讨世界的关系,又将这一认识发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可以说是认识主体的一个巨大转向,有点像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随着这一转向,魏晋玄学的争论进一步发展到认识论上,如“得意望形”、“得意望言”,言达不达意,言尽不尽意,这一争论,西方哲学史上上个世纪维也纳学派日常语言分析哪里就有这样的争论。另外,声无哀乐论也是对世界与个人关系的一个思考,与西方哲学史上的笛卡尔、斯宾诺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有一定的类似之处。

关于中西方哲学家、思想家有些整理不齐,望大家海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