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故土

午后,稍事休息,钱老急着要去看鸿声老街上他家的老宅。斗转星移,他家的老屋已不复存在。钱老一到老宅基,仿佛象一个孩童,东看看,西瞧瞧;时而伫立,时而蹲下;嘴里自言自语,这里原是厅堂,这里原是灶角……只见他满脸记忆,满腔深情,两眼迷离,几近忘我。不知不觉,太阳西沉。钱老仍依依不舍不肯离开。

我对钱老说。我在街镇上新盖了房子,请您光临寒舍。钱老愉快地接受了我的邀请,遂离开了他家的老宅基。晚上我陪钱老住在招待所,两人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钱老饶有兴趣地向我介绍他年幼时鸿声街镇的情况。说着说着,钱老突然站起来说,出去走走吧。我以为他要去看鸿声街镇的夜景。不料钱老仍然向他家的老宅基走去。我伴随着他,钱老对我说:“年幼时祖辈经常告诫,一个人的生养血地是千万不能忘记的。”到了老宅基,钱老坐在石条上,闭目沉思。似在追思,似在祈祷。我和钱老在故地的石条上足足坐了半个多小时,在我的催促下,钱老才一步三回头离开了梦牵魂绕的“血地”。

第二天下午,钱老提出要到庙庵、张塘桥去转转。先到庙庵桥。原来那座高大雄伟的石拱桥已在十多年前拆除,代之而起的是西移五十米的公路桥,但原桥址还可辨认。一到庙庵桥北堍。钱老的话匣子打开了,他对我说,这里原是石拱桥,这里原有轮船码头,那边有一座春申庙,一座祈福庵,所以这个村就叫庙庵。他还告诉我,祈福庵建于宋代,当时出了个了不起的高僧圆照法师,皇帝还请他到金殿上去讲经说法。小时候,此地的一庙一庵香火很旺,和尚做法事名气很响。听着,听着,我惊呆了。我象一个小学生,聆听这位有传奇色彩的老人在上家乡的历史文化课。后来,在原轮船码头遗址,钱老感慨地对我说,这里原有个码头,木桩打在离岸不远的地方,上面铺上木板,供乘客上下船。那时交通主要靠水运。庙庵码头每天定时有到苏州、无锡的航船,后来有客轮。他十一岁到苏州读书,就是从这里起航的.到苏州航船要乘大半天。

接着,我们驱车前往张塘桥。张塘桥原是一座由沙石水泥建成的石拱桥,是鸿声到鸿山、厚桥的必经之桥。桥不远处,原有钱老祖坟。钱老在祖坟位置的地方满脸虔诚,双手合十,默默致敬。

第三天上午,我又陪钱老到甘露去探望他的妹妹。他妹妹见了钱老就流泪。钱老语重心长地对她说:人家造了楼房,但家里没有大学生;你住平房,但两个孩子都是大学生。好好培养他们,好日子在后头。听了钱老的话,他妹妹马上破涕为笑。两人聊起了家常,兄妹之情溢于言表。

事后,钱老从大连寄给我他书写的贺知章《回乡》诗作为纪念。诗后附录中写道:岁次辛未与壬申两度回鸿声故里,距离乡已四十六七年矣!家乡旧貌全变,新颜已不复相识。惊喜之余,感慨系之。这幅墨宝,我视如家珍。每当看到这幅墨宝,和钱老相处的日子犹如昨天一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