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诗佛的仕途坎坷,生活不仅有田园与诗,还有眼前的苟且

事情源于一次有僭越嫌疑的舞黄狮子活动。 史载,王维在别人的唆使下,让属下的伶人舞黄狮子。黄狮子当时是一种“御舞”,非天子不舞。 结果,王维和他的上级、太乐令刘贶都遭到严重处理。刘贶的父亲刘知几替儿子求情,也遭到了贬谪。
王维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更为致命的是,这次事件使得王维被唐玄宗列入了黑名单。整个玄宗朝,王维的官运都很黑,这几乎摧毁了他在官场上的所有信心。
唐玄宗为何下手这么重? 根据陈铁民等学者的分析,这跟唐玄宗与诸王的权力斗争有关,王维可能在自己不 知情的情况下做了政治牺牲品。 唐玄宗为了巩固皇权与皇位,担心他的兄弟们形成有威胁的势力,颁令“禁约诸王”,不使与群臣交结。王维出仕之前就是岐王、薛王等诸王的座上宾,又犯了黄狮子案,刚好戳到唐玄宗的隐痛,于是此后都得不到这个皇帝的好感。
承受着与理想渐行渐远的苦楚,王维离开了长安。 他不知道的是,这只是他波折人生的序幕。
在此后的20多年间,王维基本是帝国政坛的一个零余人。他长期在诗中自称“微官”,真不是自谦,是事实。 尽管在张九龄当宰相期间,他膜拜张的人品,跟张写诗“跑官”,得了个右拾遗的官职,很是振奋了一段时间。但随着李林甫的上台,张九龄的被贬,把他的这点光 芒也扑灭了。
他是一个心中有是非,但不敢公开对抗的人。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被挤出朝廷,王维还给张写诗,倾诉知遇之恩。 与此同时,李林甫把持朝政的十几年间,王维仍做着他那可有可无的“微官”。他并非没有擢升的机会,李林甫的亲信苑咸曾言及王维久未升迁,言外之意,王维如果有意向,他可以帮忙操作。
不过,王维以一种相当委婉的方式拒绝了。他在回赠苑咸的诗里说:“仙郎有意怜同舍,丞相无私断扫门。”表面是称颂李林甫大公无私,禁绝走后门,实质是表明 他与李不是一路人,不屑去趟浑水。 这件事,可以看出王维的底线。
然而,他既然不屑李林甫的所作所为,为什么不干脆辞官呢?
是啊,王维不是一直向往田园生活吗,为什么不学陶渊明辞官归隐呢? 开元十五年(727年),王维在结束了济州的五年贬谪生活之后,到了淇上当小官。
此时,才26岁的他已萌生了归隐心志。 经过一番衡量,他认定陶渊明的活法并不可行。 说到底,父亲早逝,长子代父,他不忍推诿全家生计的重负。他在诗中说,“小妹日长成,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所以“几回欲奋飞,踟蹰复相顾”,不敢抛开这个包袱,自己一个人逍遥去隐居。
他还批评陶渊明,认为陶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成全了自己的勇气与尊严,却把眷属带入了生活极度清苦的境地,实际上是一种纯粹为己、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 因此,即便深深感受到吃朝廷这碗饭吃得很辛苦,很痛苦,王维也不敢效仿陶渊明的活法,拂袖而去。 他很现实地明白,隐居是要花钱的,为了隐居得起,他不得不为官。 中年之后,他已无意仕途,纯粹为了俸禄和家族责任而在官场待着。身在朝廷,心 在田园,过起了时人称为“吏隐”,即半官半隐、亦官亦隐的生活。
对他来说,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生活不仅有田园与诗,还有眼前的苟且。
纵使是文坛大家也是徒呼奈何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