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的工农兵大学生,七届招收94万人,还有多少人知道?
原创2020-08-19 18:32
一个曾被隆重命名,又被转眼忽略了的人群。----王蒙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曾经和自己的大学同学一起写过一本书,叫《末代工农兵学员》,她自己也写过一篇名为《我是末代工农兵学员》的文章,她尝试用拼图的方式来还原和记忆当年独特的青春时光,可见她对这段记忆的深刻。
可是,岁月荏苒,时光流逝,又还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已经渐渐隐去的这一代人?
一、被推倒的人生阶梯重新扶起
1966年,一则《五·一六通知》传遍华夏大地,中国开始了长达10年的动荡时期。全国高考取消,学校一律停课,学生罢课闹革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代青年从正常途径汲取知识的阶梯被推倒废弃,历史被人为的在这个时期制造了一个文化断层。
随着动荡时期步入中期,全国的混乱场面稍有平息,恢复大学招生的议论就成为了社会的关注焦点。1970年5月,北大、清华两所大学向中共中央提交了招生的请示报告,中央予以批转,同意两校试点招生。
一声令下,群起响应。各地开始按照上级分配的学校入学名额,对那些政治思想好、身体健康,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进行初步推荐,上报当地县乡"革命委员会"批准,学校对其审查复核后,即可上大学。
各大学、大专院校也开始纷纷招回正在接受批斗和劳改的教师,让他们一边劳动一边教课,颇有一种戴罪立功的意味。这些被推荐上学的大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工农兵大学生,也叫工农兵学员,这是一个时代的特殊烙印。
当然,处于上世纪70年代这一大环境下,这些能够被推荐上大学的一群人,无论是通过考试还是推荐的方式,只要能够上大学就是最大的福音,因为他们终于能够脱离那种令人看不到人生希望的境地。
他们面前本已被动荡时期打碎的人生阶梯居然又被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修复,并重新立了起来,他们深切地知道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每个人都全力以赴抓住任何一丝机会,奋力爬起,向前奔跑。
二、你追我赶力争上游
在中国历史上,工农兵学员只招收了七届,从1970年第一届开始,1976年第七届结束,共有94万人被推荐上了大学。推荐上大学模式随着"动荡时期"的结束而宣告谢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对这94万工农兵学员来说,后面的影响却经久不息。
推荐上大学模式起主要作用的是人的主观认识和评价,一个人家庭成份好坏是最基本的要求。群众推荐还算公开公正,但领导批准一关却常会出现问题,如果干部滥用职权,就会出现"走后门"现象。
一位当初在乡镇被推荐去安徽大学上学的谢姓女知青,到县里却被教育局长告知已被一名唐姓人取代,好在经过争取她上了六安师专。这个结果还算好的,当时有许多人明明被基层高票推荐,乡镇革命委员会也同意。
但一到县里或是省里,就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被取消资格,然后那些有资格决定名额的人就会换上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员名单,因这些造反派滥用职权"走后门",堵塞了很多人的希望之路,但相对于凭借造反起家的革命委员会干部,那些被取消名额的人是彻彻底底的弱者,根本无力抗衡。
工农兵学员的年龄差距极大,这主要是因为1966年开始停课的原因造成的,各大学对学生上学的年龄限制放得很宽,有17、18岁的青少年,也有30多岁的中青年,受教育程度更是参差不齐,有高中毕业,也有仅仅小学水平。
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给当时的学校老师出了一道难题。好在来上学的人都知道学习机会之不易,都能吃苦耐劳,这种主观能动性起到了很好的弥补作用。
还有多少人记得,在当年的大学校园里,到处可见他们认真学习的身影,早晨不到6点就起床读外语,晚上熄灯后还有人在厕所看书,就连吃饭都站在一起讨论问题,他们太想夺回自己丢失的岁月,一到学校就纷纷表示要尽可能多地学知识。
这样的工农兵学员认真学习的场景在所有的大学校园里不断重复出现,大家感觉人生太短,都在争分夺秒地从任何能拿到手的书籍中汲取有用的知识,来填充自己因时间浪费太久而大片空白的头脑。
针对学员受教育程度不一致,学校采取了很多办法,最有效的就是将理论教学与真正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主要思想就是开门办学。
老师首先在课堂上把所学课程提纲挈领地介绍一遍,然后带领学员进行现场教学,即大学生带着学到的理论到厂矿工地"学工"、到农村"学农"、到部队"学兵",一步到位,实现大学要求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训练的目标。
这种方法恰好跟那个时代要求把教育同三大革命运动紧密结合的要求相契合,达到了教学相长的预期效果。
三、天行健,坚持自强不息
在工农兵学员的历史上有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就是1973年张铁生被推荐上大学时,在入学考试上交白卷事件,当时媒体将他炒成了英雄。
被铁岭农学院破格录取的他,成为了江青等人推销政治野心的一个招牌,可四人帮一垮台,他就被撤职判刑入狱15年。
张铁生的所作所为正是那个黑白颠倒时代的特殊产物,文明让位于野蛮,甚至知识无用论也都有很大的市场,很多正常的事情都会被扭曲,人为地赋予不同的涵义。
随着1977年国家重新恢复高考,工农兵学员的身份,立即处于了极为尴尬的境地,特别是当年选拔干部,许多地方对工农兵学员都有限制使用的规定,这让很多有能力有成绩的人都被区别对待,没能得到提拔使用。
而当时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就是编工农兵学员的段子来嘲讽他们的知识短腿,其中一个经典的段子。
说是某工农兵学员到中学教化学,有个调皮的学生先在黑板上写了水分子式H2O,当然字迹特别潦草,老师极为气愤:"太瞧不起人了,难道我连1-1=0也不知道?"这就是后来人们对那段历史的一个看似幽默的描述。
工农兵学员来源杂,能力高低不平,但不能抹杀他们对时代和祖国的贡献。当时,工农兵学员毕业实行统一分配制,按照"社来社走、厂来厂走"的原则,他们毕业后多数又回到了自己上学前的所在单位,也有一部分被国家分配到不同的岗位。
他们虽然学习时间短,但学习的知识总量却不比现在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的少,因而在单位都很快成为工作骨干。
从现在看,工农兵学员可以说是当时"教育革命"的试验品,但真金不怕火炼,大多数人都被炼成了钢筋铁骨,他们任劳任怨、忠实肯干、重理想、讲信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工农兵学员中人才济济,涌现出了一批中央领导人、知识界的巨擘、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经济界的杰出人才,像王石、贾平凹、梁晓生、张召忠、敬一丹、李银河等。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头10年里,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时时闪现着他们的贡献和力量。
时间流逝,工农兵学员大多已退出了历史的主舞台,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特殊的年代,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努力和拼搏,进而激励后来者更加珍惜这个和平的国度,珍惜生存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当年的工农兵学员,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些已经渐渐隐去的这一代人
岁月无情,时光如梭,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些难忘的往事,每个年代都会给我们留下一些难忘的回忆。因为它们往往都是在我们生活中真实体验过、经历过并对我们的人生历程曾造成过重大影响。在我们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代人,现在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他们正在逐渐的离我们远去,他们就是当年的那些工农兵大学生。
77年的恢复高考是中国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是一个十分值得肯定和回忆的话题。而77级大学生的故事也是网络上热门的话题,当时入学的不易在当时民众普遍教育水平下确实难度很大,不说万中挑一,也是百里取一。这里我们就不去多说了。
那个时代的人上过大学的可能都有过这样的记忆,从1970年到1976年,当时的大学生里有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这就是工农兵学员。这是在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个特殊现象。
1970年后,按照中央指示进行了教育改革,大学招生期间多了这一部分成员,这部分学员招入方式主要是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这些学员学制三年,毕业后属于大专学历。这七年间,中国各大高校一共招收了九十四万工农兵大学生。
在这些学员中,有老知青、基层干部,有技术骨干,有宣传干事,有真正落实精神、经过相对严格入学考试进来的,也有组织需要而指派进来进修的。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举措确实让底层人民和那错过高考的人有了再次进入大学进行高等教育培育的机会。实现了人生的一次巨大转变和起飞。
曾有77级的大学高考生回忆,他入学的时候,75.76级工农兵学员都还在校,他与他们共同生活了两年,对这些学员的为人和品德非常了解。他们吃苦耐劳、谦虚谨慎、为人低调、关心集体、热心公益。
他们深知得到这个进修机会的不易,他们由于来自基层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学习中带着问题学,他们很多由于来自底层所以了解中国的国情和人民的实际需要,他们知道顾全大局,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他们还懂得感恩,服从分配,祖国哪里需要哪里去。这些优良的品德都是我们后来的大学生正在渐渐失去的。
岁月无情,这一代人已经老去,最年轻的也恐怕进入了古稀之年,基本退休的退休,故去的故去,已经渐渐的在我们生活中隐去。但他们作为那个时代历史的缔造者和亲历者,觉得很有必要怀念下这些人,因为他们也是我们祖国后来三十年的发展建设中的中坚力量,为我们民族的腾飞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76年,这是工农兵学员制度的最后一年,所以76级这帮学员也是中国最后一批工农兵大学生,下面是一个76级工农兵大学生的回忆,让大家了解一些当时这些大学生的大学生活,现在这位老人已经是中科院的资深人员。也许这些经历故事能带起你心底深处对那段历史的回响和感受:
我是一个知青,在建设兵团农场工作,是在76年12月拿到入学通知的。77级的入学之难大家都认同,但76级的入学也非常不易,虽然不用考试,象我们一个农场30几个连队才2、3个名额,而相比77级,我原来待过的那个连队就有4人考上,这样比较的话,可见哪一级难一点?
当然有人会说有的是开后门进去的,别人我不知道,我只能说我不是,而且我了解的上大学后我们班的大多数同学也不是靠开后门进去的,都是靠自己努力获得的这个机会。
虽然入学是如此不容易,但我离别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感觉,没有庆祝,没有告别,一个月之后卷好铺盖和领导打声招呼就悄悄地离开了连队,就如同3年前悄悄地到达连队一样。
入学没有考试,但要写一篇"我对选拔入学的认识",姑且算"命题作文",自己于是写了篇约两千字的作文,主题主要意思就是: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非常简单。
当时填表也有志愿栏,我是填了历史、英语和物理,前2个是我有兴趣而喜欢的,后一个则是从小被灌输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影响,填物理其实不是喜欢,而是有点"赶时髦"的心理,结果最后被分配到了第3个志愿:物理系。
3年的大学生活,收获还是很大的,兴趣爱好也没有放弃。因为喜欢历史,我经常去图书馆翻旧报纸刊物查找一些资料,而大学里的图书馆是原来的生活里不可能拥有的,其资料之丰富犹如进入了一座宝藏。这三年对自己的充实提高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我们一位教政治(党史)课的老师就经常视我如同行一样讨论问题。
76级的大学生活已经没那么紧张,我另外也常看了一些文学作品,下棋打牌也一直是课余爱好,而专业物理则学习的马马虎虎。
77级高考的入学对我基本没影响,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虽然当时身边常有77级和76级争吵的情况发生,因为77级这些高考进来的大学生有的有种比较骄傲的心态,看不起我们这些工农兵学员。但我们和同楼的77级同学(同系)还是相处不错,经常一起打牌,打牌我们常赢,就象那部电影中有人说的:考试我不行,打牌你不行。
在大学里唯一遗憾的是,因为兴趣爱好是历史,专业没有学好,如果在那3年里物理学得好一点,能力强的话,79年开始就可考研究生。那样又会是另一种人生。后来由于没有实力,80年初毕业后就回农场教了3年书。在农场中学教书的3年里,最让我感到受鼓励和宽慰的是一个学生说的:虽然怕物理,但喜欢上我的课。结果后来才知道结果人家是喜欢听我讲的那些物理学家的历史故事。
后来机会来了,报考中科院研究生,虽然我一直对物理始终提不起很大的兴趣,最后还是选了考普通物理、经典物理、现代物理这三门专业课,最后考上了,直到现在还是一直在靠不是很感兴趣的物理混饭吃。现在才知道那三年的学习生涯对我一生的影响有多大。
进研究所后有2点印像较深,一是那时录取率不高,那年研究所只招了十几个人,不象现在一年能招100多个;二是到科室后老同事的一般都会问是哪个学校哪一级的,我说了76级后还加上了一句:工农兵学员。听到回答后,总会看到对方感到意外和耐人寻味的反应表情。
但我从不以这个履历感到有什么丢人的,而且以后每次有问到这个问题时,我回答后总会加上"工农兵学员"几字,在后来的相处生涯中,早年的那些经历让我这个工农兵学员身上那些优良的品质渐渐表现出来,并为大家认可和称道,经常被科室评选为先进,并被提干,最后直到退休。
这位老人的回忆普普通通,没有高潮,没有泪点,但确实是很多那个时代共同经历过的工农兵学员们的一种真实的历程和感受。希望在这些点滴间能重现很多人对那些逝去时光的记忆。这些普通人的生活不断被动的为时代所左右,但这些普通人们又在不经意间创造着时代。
共和国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无数前人创造的,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些值得我们怀念的人物,当年的工农兵大学生,虽然来自特殊的时代和环境,但他们为我们民族今天在东方的矗立而做出的那些贡献确实不应该被我们所忘记和诋毁的。
70年代初期的工农兵大学生,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从1970年到1976年,全国高等院校共进行了七届“工农兵大学生”的招生工作,共招收了94万名工农兵大学生。今天,距招收工农兵大学生的最后一年——1976年,已经过去整整40年了。终结于1977年的工农兵大学生招生的历史,堪称是教育史上一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历史。 大大的热烈欢迎工农兵新学员
欢迎工农兵仪式
欢迎工农兵仪式
对现在的人们而言,工农兵大学生是一个挺陌生的词儿。工农兵大学生,也叫工农兵学员,指的是1970年以后,1977年恢复高考之前。农村、工矿企业里通过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进入大学学习的大学生们。这些当年的大学生不需要参加高考,学制一般都是两年,学成之后再回到企业任职。图为1970年代欢庆工农兵大学生上大学的场景。
图为1970年代的工农兵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1970年到1977年,7年左右的时间里,全国各级高等院校共计招收了94万名工农兵学员。
图为一名1970年代的女工农兵学员。
图为1970年代的工农兵大学生在上体育课。
1970年代北京大学的工农兵学员们,利用课余时间在开展文艺活动。
1970年代的工农兵学员们在听工人师傅们在讲课。
1970年代的工农兵大学生在图书馆学习。
1970年代的工农兵大学生的学习课程主要是学工、学农,还要学军。图为北京大学的工农兵学员们在校园里学习射击。
图为1970年代,武汉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列队行进在校园里。当年的那些工农兵学员毕业后大多回到工矿企业、农村担任了干部,成为了生产一线的骨干力量。
图为四川矿业学校开学典礼
留念相片
留念相片
相互讨论学习
当时的宣传画 在每个苍老或年轻的面孔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历史;将那些相同的或相似的历史连纵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时代的人共同的记忆,今天我们叫它为“故事”。在这个将怀旧作为时尚的年代,让我们用真实的心灵去唤醒那些属于特殊时代的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