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 朋友张满
花洲文学
朋友张满
文|刘凯
我有一个朋友,姓张名满,邓州人氏。
九年前,我在邓州生活,他是我偶然之间拂拭到的第一个朋友,也是一见如故的知己。
从农村来到城市,从一个放羊娃到半个城里人(户口在农村),无依无靠,生脚踏生地,整天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过了有几载吧。内心时常渴望有个知心的人儿说说话、聊聊天,这种心情,相当迫切。就是在这种景况下,张满映入了我的眼帘,走入了我的生活,成为了我当时唯一的朋友。
飘在县城的日子,进过无数个行业,打过无数份工,但都无济于事。微薄的工资,繁重的劳动,未来的生活,养家糊口,如履薄冰。想想也是没办法,一没技术,二没学历,三没关系,只能干那些低三下四的苦工维系日子,这可是自己信誓旦旦要出来闯江湖的。
没前途的日子,寻找出路是关键。一日在街上溜达,突然一幅广告牌十分醒目,那是驰骋驾校的宣传标语。可以说“一语惊醒梦中人”,随即我去驾校报了名,也想学个一技之长,为我所用,多个吃饭门路。
结识张满,是在学车的间隙里。我们分配在一起,同一个教练。也就是在这种磕碰多的机会,我对他加深了印象,他的心中也有了我抹不掉的影子。他,中等偏胖身材,白白净净,说话有点羞涩腼腆,甚至有些于事拘谨的模样。
随着时间推移,接触增多,了解加深,交流宽广,探讨的话题也由浅入深,一直到无话不谈。彼此之间互相钦佩,互相欣赏,印象深刻,好感强烈。
每天学车来回路上,我俩结伴而行,谈笑风声,一人一辆摩托车,并列行驶在城市的街道上,好像大街上只有我俩的存在,忘乎所以,那时候眼里只有对方,根本融不下一粒沙子,两幅影子穿梭于城市的角角落落。
相伴时间长了,谈论的也多了,了解的也深了,从而也得知了他一步步走过来的不容易。
来自于邓北农村的他,十七岁左右就出来闯荡,心中始终有个梦,那就是怎么才能永远迈出那一亩三分地,永远离开那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选择了一条不归路,只要离开家,就没打算轻易回去,不混出个人模鬼样,再难见江东父老的决心,让一个小小少年背负重誓,可谓“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刚出来,只有初中毕业的他,显然没个好的出路,连找个合适的工作都难上加难。仔细想想也无方,只有从最苦最累的食堂打杂(学徒)做起。那时候,学徒与大厨,有点老鼠见了猫,还有点新兵蛋见老兵,有时要兴拜师大礼,有时还要给师傅进贡慰藉,反正是五花八门,门类繁多。
就是在这样度日如年的境况下,装傻成了张满混社会的套路,看清不说清,明白装糊涂。师傅都喜欢那言听计从、傻傻乎乎的人,这样的人,师傅都放心,坏不了师傅什么事,师傅也愿意把此生所学一股脑儿教给他,这也是张满能够早日出师的处世哲学,得益于他的大智若愚。
从打杂(学徒)到配菜,从配菜到掌勺大厨,这是张满一步登天了,也是餐厅后厨的最高职位,除去厨师长。他凭着他的聪明才智,胜任着餐厨的一切,从他那左撇子的炒菜技艺上,就可看出他不同于他人的脑瓜灵活程度,他的青蛙三步跳,终于让他立足于后厨,有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新天地。
九十年代左右,大厨职位既是抢手货,又是高薪,还是女孩子青睐的对象,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做大厨的日子,张满也收获了他的爱情,一位貌美如花的服务员非他不嫁,以他做真命天子。在当时,那可是一段唯美的爱情绝唱,成就了一段佳话。同事们天天挂在嘴上,时时念在心里,不时总会竖大拇指点赞。张满爱情、事业双丰收,在那个年代,像这种事事顺心、样样得意,顺风顺水的事,少之甚少,简直是十年碰上个闰腊月的美事,让张满给遇上了,可喜可贺,值得庆祝。
俗话说,不满足是滚滚向上的车轮。满足现状,会举步不前的。张满亦是如此。大厨的日子按部就班过了那么几年,他的内心在思考着更大的动作,那就是打工打到什么程度,都必须自立门户才行,张满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
辞了大厨的工作,自己借钱筹款,要创业。开饭馆,一步步从小往大做,糊辣汤、窝子面、烩面、臊子面……,油条、包子、稀饭…,张满什么都卖过。计划没有变化快,算处不打算处来。随着小孩的降生,家庭的照顾,一个人无暇打理,生意一时间一落千丈,在实在无法支撑下去的时候,张满选择了转行。
这个社会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吃苦肯干,就没有无饭吃的道理。虽然社会不相信眼泪,但脚下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走的。没有生气,只有争气。张满又出去找工作了,他只想从哪跌倒,就从哪继续爬起来,面包会有的,黄油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为了生计,迫于无奈。张满离开了他深爱的厨师行业,选择了一个崭新的领域。通过应聘,他成为市医药公司下乡配送的业务代表,他敦厚实诚的形象,赢得了公司、客户的一致好评。三年来,业务娴熟,收益甚大,出类拔萃,影响俱佳。连续以来,被评为优秀工作者,先进工作者,时时表张,处处褒奖。
虽然挺一帆风顺的,但总感觉打工不是常法。张满心中一直以来都是这么认为,终于时机成熟了,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该大刀阔斧干一番了。他再一次选择了跳槽转型,自己做了厂家的药品代理,干起了医药批发的行当。这次抉择,也许是他最佳的选择,因为这一干,差不多十年有余了吧,应该是不错的,如鱼得水,蒸蒸日上。
看着那两套漂亮的房产,听着两朵金花爽朗的笑声,观着家中知性贤淑、相夫教子的爱人,一片祥和、欣慰洋溢在张满那红白相间的圆脸上,累并快乐着。
不知不觉,我与张满相遇、相知、相惜,并成为知己,已欲近十个年头了,借此机会,用点笔墨来记下这一见如故的故事。
想想曾经那三天两头都要见上一面的日子,吃个便饭,喝个下午茶,抑或是唠唠嗑、拉拉家常,才算心理上有些许安慰,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这种说不上习惯的习惯了,一种心灵感应,彼此都是。一日不见,甚是想念;三日不见,如隔三秋。在我们彼此的心理上,对方都成了自己的精神寄托,抛开异性的,这是同性的,知己的一种心理,有些人会误解什么,只能说是你想多了。
末了,借用张满夫人的一句话做个结吧,“刘凯,最近你俩都是太忙,张满没见你,整天魂不守舍的,给害了心病一样,还是找个机会你们聚聚,聊聊天呗。”这就是我的好友,张满是也。
图|网络
--End--
作者简介:刘凯,笔名文青,河南邓州市人,爱好广泛,现为自由职业。从幼至今,一直有着文学梦想,笔耕不辍并小有成就,作品散见新闻报刊,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