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附:张步桃谈遗尿、尿失禁)
张步桃谈遗尿、尿失禁
通常失禁的人会有感觉,就是有尿感,但控制不住,很快就尿出来了,这叫失禁。至于遗尿,本人是没有感觉的,尿湿了裤子才知道。从程度上讲,遗尿比较严重,在治疗上比较困难,失禁比较轻微。一般年纪大的人,尤其是老年痴呆症,出现这两种情况的机会较大。在中医里面,遗尿、失禁是由于膀胱约束无力、肾气(亏虚)衰竭,用肾气丸,加收涩剂如桑螵蛸散,联合益智仁、覆盆子等,就不会再出现多尿、失禁的现象了。
小儿尿床,这与大人尿失禁的治疗有不同,更多地与大人的遗精方向着眼,主要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第一是用入脑的药,远志、菖蒲等一定用;第二是用一些镇静的药,如龙骨、牡蛎;第三使用安神的药,如柏子仁、远志;最后用收涩药,如莲须、五味子、山茱萸、益智仁、覆盆子等。对于小儿尿床,老一辈有一个食疗法,是以龙眼干、糯米炖煮给小孩吃,效果不错。
尿失禁的分类:
尿失禁是排尿障碍性疾患的常见症状,本质上是膀胱储尿功能障碍的表现。尿失禁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疾患累及膀胱、尿道功能的结果。
依据不同标准,尿失禁可有多种分类方案,故文献中常可见到多种不同的术语,给临床工作带来一定混乱。
(1)按年龄:小儿尿失禁、成年性尿失禁、老年性尿失禁。
(2)按性别:男性尿失禁、女性尿失禁。
(3)按尿失禁特点:持续性尿失禁、间断性尿失禁、完全性尿失禁、夜间性尿失禁(遗尿症)。
(4)按病因:神经源性尿失禁、梗阻性尿失禁、创伤性尿失禁、精神性尿失禁、先天性尿失禁。
(5)按尿流动力学特征:真性压力性尿失禁(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逼尿肌反射亢进或不稳定[急迫性尿失禁或(和)充溢性尿失禁]、假性尿失禁(尿潴留性充溢性尿失禁)、先天性异常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指病人用力时(泛指打喷嚏、大笑、咳嗽、抬重物等腹内压突然升高的等情况)发生不自主漏尿。其病因仍不十分清楚,然而,已有几种理论从生理学角度来解释压力性尿失禁。①尿道长度不足;②膀胱尿道角缺陷;③腹内压增高时,向近侧尿道的压力传递障碍等。
应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尿道括约肌松弛,在用力咳嗽、大笑、打喷嚏、举重物时,骤然增加腹内压,造成少量尿液不自主溢出,多见于中青年妇女功能性尿道括约肌松弛,或妊娠,流产等。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分型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分型与产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机制有关。正确的分型有助于选择理想的手术术式或以期得到更好的疗效。目前较为常见的压力性尿失禁分型如下:
O型:
具有典型的压力性尿失禁病史,但未能得到临床和尿流动力学检查与证实。影像尿动力学检查逼尿肌静止期膀胱颈及近端尿道关闭,并位于耻骨联合下缘或之上。应力状态下膀胱颈及近端尿道下移并开放。
Ⅰ型:
逼尿肌静止期膀胱颈关闭并位于耻骨联合下边缘或之上,应力状态下膀胱颈及近端尿道开放并下移,但下移距离小于2cm,无或仅有轻微的膀胱膨出。
ⅡA型
逼尿肌静止期膀胱颈关闭,位于耻骨联合下边缘或之上,应力状态下膀胱颈近端尿道开放,出现尿道扭曲下降等膀胱膨出征象,腹压增高时尿失禁明显。
ⅡB型:
逼尿肌静止期膀胱颈关闭并位于耻骨联合下边缘或之下,应力状态下可继续下降或不下降,但近端尿道开放并出现尿失禁。
Ⅲ型:
逼尿肌静止期膀胱颈后尿道处于开放状态,近尿道失去控尿功能,腹压轻微升高或仅重力作用即可出现明显的尿失禁。
鉴别诊断:
1.膀胱过度活动症 指膀胱充盈时,逼尿肌非自主收缩引发的尿频、尿急和紧迫性尿失禁的症候群。其症状与压力性尿失禁有相似之处,但膀胱颈抬举试验阴性,膀胱尿道造影示膀胱尿道后角正常。尿动力学检查示尿道压力正常;膀胱逼尿肌压增高,反射亢进。
2.充溢性尿失禁 指膀胱过度膨胀时发生的非随意性排尿,病人可无排尿感觉,排尿后膀胱内仍有很多剩余尿,因此,又称为慢性尿潴留或假性尿失禁。此种尿失禁常继发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和脊髓损伤等。
3.真性尿失禁 由于膀胱颈括约肌和尿道内括约肌功能失调,尿液持续不断地从尿道口滴出,病人无排尿感觉,膀胱始终处于空虚状态。
4.神经源性尿失禁 是由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常见于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和脊髓损伤等。根据疾病种类的不同,可出现逼尿肌反射亢进的紧迫性尿失禁或反射无力的充溢性尿失禁两种。
5.尿道憩室 多见于女性。因排尿后憩室内充满尿液,所以,当直立行走或用力时尿液可随之流出。其表现酷似压力性尿失禁。但尿道憩室病人表现为排尿后漏尿;排尿后阴道前壁可有囊性肿物,挤压肿物可见尿液或脓液流出。尿道镜检查和尿道加压造影时可见到憩室。
6.膀胱膨出 有尿失禁病史,且伴下腹和会阴部坠胀感。检查膀胱剩余尿多,用力时阴道前壁膨出。膀胱尿道造影示尿道后角及尿道倾斜角均在正常范围内。膀胱膨出行阴道前壁修补后症状改善,而压力性尿失禁在手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7.尿漏 尿液通过尿道周围瘘孔滴出而不是经尿道口流出。常见于输尿管异位开口、膀胱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等疾病。通过询问病史、详细体检,寻及漏尿的具体部位,一般不难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