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梓鸣:在探索中成长
冬歌文苑
在探索中成长
我仿佛摩挲着那断壁残垣的每个角落,探寻摸索着那黑色的历史和自强终会走出黑暗,寻得光明的道理。
——题记
这是我第一次踏足圆明园这片残缺的土地。也许是上天的嫉妒,历史最终碾碎了圆明园的奢华。最后迎接我的到来的,只有无尽的绿色与静谧,我只在西洋楼遗址的地方看到了一些残垣断壁,而它们也仅仅是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似乎在诉说,又似乎只是安静地沉睡。如果说当年的圆明园是妖娆的,现在的它就是深沉的。因为命运的打击给予了它思考,更带给我们思考。我想圆明园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它曾经的奢华,而是奢华散尽后的什么,于是我开始了探索……
望着海晏堂、大水法等昔日气势雄伟的建筑,都变成了寥寥几根的石柱残骸,疑惑不禁敲打着我的内心,为什么百年前,那些手持火枪的异国军队可以轻松闯进圆明园大宫门,打破这里的宁静祥和?为什么他们可以向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国人无情地开枪,越过他们的尸体,肆无忌惮地掠夺豪取园林里的珍宝?为什么他们可以纵火烧毁无法带走的,让烟云笼罩北京城三日?……走出园林,回家后我又翻阅了书籍资料,了解到当清政府历时几代帝王,花费几千万两白银建造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时,英国的兵工厂却在马不停蹄地打造开往世界各个角落的巨型战舰;当清朝皇帝大兴文字狱,禁锢思想,实施海禁,用古老的权术统治封闭的帝国时,欧洲的启蒙思想运动却如火如荼,工业革命建设得到普遍开展,综合国力得到飞速提升;当乾隆皇帝傲慢地把英国使臣挡在门外,英国人却早已洞悉了这个庞大帝国的虚弱与愚昧。“洋人一炬,付之焦土”,这一切都注定了圆明园最终的结局与当时的中国只能遭受着他国的霸凌而无法反抗的境地,我也仿佛看到圆明园在火海中呐喊哭诉着朝廷的昏庸腐败和软弱无能。
现如今,中国早已摒弃了过去种种腐朽的封建制度,狂妄自大也不再是中国的标签。因为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马克思主义探索出中国的前途命运,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许多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中国的新篇章,将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唤醒,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个国家不仅要富,还要强。
面对此情此景,思想这一切的一切,我已不仅满足于发现这景色之美,我更欲于去探索这片园林在历史的洗刷中所沉淀升华出的前车之鉴,这样我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肩上责任的沉重——为了不让历史再重演,我们只能强大自己,决不能轻易妥协低头。欲想昂首,必先自强。相信我从中探索出的道理会激励我在以后的成长中继续奋进。
插图/网络
简介
曾梓鸣,女,1999年出生,部队大院长大的孩子,首都师大附中高三学生,6月刚参加完高考。喜欢铅字阅读和写作,珍视尘世的感动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