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焦虑情绪应对介绍:双管齐下对症下药,有意识使用烦恼公式

之前介绍过焦虑个案,认为焦虑源自工作中担心出错,诱因是被主管提醒过注意角色变化,要从重技术到重管理,但是自身特点导致知道做不到。

由于苛求完美心态,无法承认某些方面如人际沟通就是技不如人,反而陷入工作完美不可出错的自责心理,其实根本上还是不能接受批评指责,太瞧得起自己,又太瞧不起自己。

这就是心理特点,你是谁不重要,别人认为你是谁才重要,而自己认为别人认为自己是谁更重要。由于心理无法反映客观现实,心理认识又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出现理解偏差也就自然而然。

据了解,个案这个工作焦虑没经过专业咨询,也没有任何心理知识学习经历,大约持续2年时间基本缓解,虽然还会感受焦虑,但属于可接受常态,类似烦恼性质,不会引发激烈持久的情绪波动。

根据分享,梳理有效做法,大致有这个几方面应对。

一是社会支持系统的持续存在。

工作焦虑源自主管婉转提醒批评,但毕竟人家是善意的,而且还是认可支持工作的,同时还会经常邀请一起参加人际互动活动,比如聚个餐打个牌之类,这样使得心理中的担心念头减少,心理状态轻松多了,个案不再“认为”会有强烈批评的可能。把批评解读为关心,且有事实佐证,这是关键。

同时,除了工作环境较好,家庭良好支持系统也起到积极作用,个案家人理解尊重个性特点,使得当事人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把心理能量全然投入工作中。

二是人际互动关系的主动联络。

意识到人际关系左右着情绪波动,个案有意识加强与主管、同事日常交流沟通,也就是没事说说话,联络联络感情,小事不小,做不到“大事慢慢说,小事幽默说”,只要主动沟通交流,就会有效果,因为心态轻松了。

心态轻松的结果,就是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特点,比如急脾气、内倾向的气质类型,好比不抽烟少喝酒的人,就是如此只有接受。

这一步其实不好做到,做到并不容易,关键是想法的稍微调整,即交流不能改变个性但可以提高勇气。心理大咖有个分享,自己原本会被诊断为社交恐惧症,因为实在不愿意见不喜欢的人,但因为能坚持去见那些并不愿意见的人,这就增加了勇气,也就与常人无异。

我们眼中羡慕佩服的人,也许可能正是那些心力交瘁焦虑不已的人,只不过人家在坚持行动。

三是工作尽力尽责的持续努力。

工作焦虑在于完美心态,因素之一的人际关系调整属于外因,本质需要自己内因调整,这个可操控的内因就是持续行动,而不是寄希望个性的改变。

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特性是上天的事情,一个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自己人格特性,然后行动行动再行动。

对于工作而言,显然行动是最简单的事情,做好本职工作对于焦虑完美的人来说,真的是小菜一碟,这也是对抗焦虑的良药。

写到最后,还是必须用心理知识对应一下,说明个案应对的正确且有效,也证明我对个案应对焦虑方式的佩服。这就是詹姆斯的自尊公式:自尊=成功/抱负,积极行动意味着成功增加,而人际互动良好意味着抱负欲望的减弱,由此自尊水平提高,注意这个是行动基础上的真正自尊,不是自卑情结基础的虚假自尊。

也许换成“烦恼公式”更好理解,烦恼=欲望/满足欲望的行动。个案焦虑缓解的经历,可谓对应了这句话:双管齐下对症下药,无意识使用烦恼公式,我们如果处在焦虑中,那就有意识使用吧。要说明的是,这个烦恼公式是许又新教授提出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