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化】从上海下海说涉县的“上下村”

涉县涉城镇的三对“上下村”
——从上海得名说起
不是开玩笑,中国有上海,过去也有“下海”,都是地名。
上海也好,“下海”也好,原本因地理位置而称,其实质都是“海浦”之地。
什么叫海浦?就是海湾、海滨,就是水边或江河入海地区。
从方言说,黄浦江的“浦”,在吴方言区原意是小河,多指人工河。
宋代,为解决吴淞江泄水能力,在吴淞江两岸,大约每隔五里开通一条进入吴淞江的水道,这种支流水道就称为浦。吴淞江两岸共有18个浦。
当时,吴淞江现在虹口区海门路一段,南岸有一个浦,称作上海浦。与上海浦相对着,北岸有个浦,叫下海浦。
江南河流命名有个习惯,接近源头的支流称为里或上,靠近下游的称为外或下。
上海浦和下海浦,因为位置得名。上海之名起源于上海浦,但是最后成名却是因为酒。
原来,上海一词最早始于北宋初年,就源于一条名为“上海浦”的吴淞江支流。
由于当时沪上(上海)酒业发展,政府在本地设置了征收酒税的相关机构——酒务,地近上海浦,所以称之为“上海务”。上海一词的影响随酒务而逐渐扩大,后逐步演衍叫作“上海”。
那么,涉县涉城镇的三对“上下村”呢?
先说寨上。
原名下东村。此村东北部一里许原还有一村,曰上东村。其来历皆因村庄所处在县城之东,又分上下两村、故称上、下东村。宋代上东村居民搬迁,村庄废弃。明初,下东村北面虎头山上建起-座东寺阁,下东村改称阁儿寨(清嘉庆四年《涉县志)载“寨上,俗呼阁儿寨”),简称“寨上”。
再说上下清凉。
始有霍姓居此,原称“霍地”。明初,贺、程二姓又迁至村西偏南约半里处另立一村,曰贺家庄。至此,这里便成为两个村。但因“霍地”是个古名。人们习惯称之为“上、下霍地”。后以两村紧靠清漳河,取清幽凉爽之意将上下霍地改称为“上下清凉”。
后说上下偏凉。
上偏凉,建于明末清初。因该村位于杨家庄(下偏凉)村上,原称上杨家庄。民国9年(1920)左右,因天旱该村有人到偏城村白龙洞求雨取水,故将村名改称偏凉(即乘偏城白龙洞“大树”之凉,以求解除旱象)。该村居上,故称上偏凉。杨家庄居下,便叫下偏凉。
山雨注意到,三对“上下村”,离得都很近,地势有高下之分,且往往以路(邯长古道、涉左公路即今振兴路西段、中井公路)为界(并不一定正对),一个路上,一个路下。
另有南岗口头上分称上村、下村。寨上的东山分上辿(大峧沟、梨寺峪沟)、下辿(马圈沟)。同样,区分主要在地势上,以土崖或岩壁区隔。
山雨  辛丑荷月下浣   于古沙安乐窝
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