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为1:道可道,名可名。道是客观存在,名是人类实践
《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话。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知,将决定对整个《道德经》理解的准确与否。它就是准星。有半点偏差,将会谬以千里。
“道”:这就是一个概念,名词。老子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至于老子为何要用“道”这个字,我们无从考究。
“可道”:很多人将这两个字解释成“可以说道”。如果“道”可以说,那老子就不需要用五千多字来解释大“道”,直接将“道”是什么告诉我们多么简单。在我的理解上,这里的“道”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可遵循”。大道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并不代表我们对“道”束手无策。我们可以遵从循行,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大道”的第一个特征。
“非常道”:我见过最无聊、最无知的解释就是“不一般的道”。在春秋战国时代,“非常”二字可不是一个词。“非”是否定“常”的。常,意思是固定不变、稳定恒久的意思。无常则是变化、运动、不可测的意思。那么,“非常”二字,表达的就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那么,问题来了:难道“道”还会变化?天底下不就是一个“道”么?
“道”无处不在。任何事物身上都有“道”的影子。这个影子就是“道”作用在事物身上的体现,从而得知“道”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人生十字路口时,就是取舍之道;命运的起伏,就是进退之道;白天黑夜的交替,就是阴阳之道;花开花又落,就是荣辱之道。而且,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也有不同的“道”的表现。比如一枚铜钱,就有若干“道”的表现:方圆之道,厚薄之道,正反之道,得失之道,虚实之道等等。那么,现在可以知道,“非常道”指的是“道”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它不是固定的一种模式。“道”在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段,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
后面的那句“名,可名,非常名”也是同样的语言模式。第一个“名”是名词,意思是名字、名称,“可名”中的“名”是动词,意思是可以命名、认识、表述、以及实践;“非常名”对应“非常道”,表现形式不一样、则名称也不一样,认知也不一样,所以名字也就有多样性。
至此,“道”的三个基本特征便出现了:可遵循,表现形式多样性,可认知。
老子是语言大师、文字大师。《道德经》中名言名句非常多,一字多用、一词多义的情况也非常多。“道”、“名”这两个字就同时用了名词、动词两种作用。名词是“静态”,动词是“动态”,动静结合,这本身就是“道”的体现。正所谓“一静一动谓之道”。
“道可道”体现的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名可名”则展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开篇这两句排比句,就有阴阳在里面。《道德经》中有一句“万物负阴而抱阳”,人对世界的认知,始终围绕着“道”,遵循“道”。那就可以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就是阳,“名可名非常名”就是阴。阳动,则阴从。天地万物不断地运动变化,我们的认知也跟着不断的发展变化。
对于“道”,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它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自然规则,支配万物但不占有。在后面的章节中,老子肯定了它是“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就是这个表达。其中有学者认为社会的制度、准则等也属于“道”,这就胡扯了。社会制度和准则纯粹是人类意志的体现,怎么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呢?只能说明,人类在努力遵循“道”而已。
对于“名”,这与诸子百家中名家的“名”不同。这里的作用,一是为“道”这个概念的提出做一个解释;二是为后面“无”、“有”这两个定义的提出做铺垫;三是为自己做标注。所以,不建议对“名”本身做过度的思考。与此相同的是《金刚经》中的“某非某,名某”的“名”一样,只是简单的名称。若是执着了“名”,那就是纯粹的“谈道”,只是嘴巴里说说而已。事实上,“道”是自然规则,而“名”的提出,则充分说明了人类对“道”的认知,是需要亲身践行的,而不是纸上谈兵。这也在提醒我们,研究道,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所以《道德经》是方法论,不仅仅是世界观。
综上理解,《道德经》中这两句话的解释就是:道,是可以遵循的,它在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名称,可以进行定义、探索、描述,它会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有新的认识和实践。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