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与教育 | 焦虑可能诱发多项疾病,如何正确认识焦虑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部长、教授 罗跃嘉

焦虑的概念与评定
我们处在一个焦虑时代。焦虑障碍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碍,最近有一项调查,认为焦虑的终身患病率为7.6%。这个比例看似不高,但如果乘以14亿,就是一个很大的数据了。焦虑可以分多类,比较常见的有三类:广泛性焦虑、惊恐、社交焦虑。
英国曾经启动了一个国家级的前瞻性研究计划,把提升国民的精神财富,实际上就是心理健康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的研究内容。在2012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了“情感与记忆神经环路基础”的重大项目;2020年,基金委医学部又立项了一个重大项目“焦虑障碍的发病机理以及临床转化研究”。即将启动的中国“脑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认知原理研究,再加上三个需求:脑重大疾病、类脑/人工智能、儿童青少年的脑发育,这是国家拟投资数百亿进行的科学研究。
什么是焦虑?焦虑是一种紧张、害怕、不安的体验,通过躯体症状和精神行为表现出来。例如,颜面潮红、出汗、心悸、胸闷、气短、颤抖等,是躯体症状;紧张恐惧、搓手顿足、坐立不安是精神行为表现。很多人因为一些身体不适或病痛去看医生,最后诊断结果,可能还是心理的问题。
焦虑还可以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是指一般性的人格特点或特质,它表现为一种持续的担心和不安。常用特质焦虑问卷(STAI-T)测量;状态焦虑是指因为特定情境引起的暂时不安状态,如考试焦虑,常用状态焦虑问卷(STAI-S)测量。
焦虑和抑郁的共病现象,是焦虑症或抑郁症病人都可能出现的,比如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注意力障碍等。
目前常用的焦虑评定量表包括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贝克焦虑量表、认知躯体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考试焦虑测验、社交焦虑量表,等等。
对于情绪评定,我们编制了中国情绪材料数据库,包括中国情绪图片系统、表情材料库、情绪数码声音系统、汉语情感词系统、情感姿态系统、情感录像系统和情绪音乐系统等,这些目前已广泛用于国内外情绪实验研究。
压力与焦虑
生活中有很多的压力,叫作压力源或应激源,包括一些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和社会事件,从领导批评、生病、手术到“5·12”汶川大地震、新冠肺炎疫情这样影响极大的、地区甚至全球的重大灾害。
面对应激事件时,人体(特别是大脑)原有身心平衡的状态受到冲击,转入高度应激紧张状态,诱发机体内释放一系列跟应激相关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同时,当处在高度应激紧张状态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会有不同方式的应对反应,比如逃避还是面对。这些心理与生理上的反应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往往跟先天(基因)和后天发展(环境)有关。如果达到这种非稳态的调节—适应,则是身心健康;如果调节失衡,可能会产生身心疾病,比较典型的就是我们所说的PDSD(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大脑的控制呼吸、心跳的生命中枢中,有一个下丘脑,可以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或皮质醇,前者影响我们的唤醒、警觉、执行功能,后者通过慢速反应来改变我们的学习记忆。
焦虑的脑影像与神经基础
焦虑的一些神经基础有哪些呢?采用磁共振成像、脑电、脑磁图等技术,研究发现与焦虑有关的一些关键脑区包括前额叶、脑岛、杏仁核,有人叫作“情绪脑”或“社会脑”。焦虑程度越高,这些脑结构可能就越发达或者其活动更明显。研究还发现,右半球杏仁体的中外侧表面形状与个人的焦虑特质评分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焦虑特质越高的人,右侧杏仁体中外侧表面越往外凸。这个结果提示了右侧杏仁体的中核与外侧核在焦虑特质的神经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我们焦虑了,大脑中的一些网络或神经环路就可能出现一些改变。
焦虑的发生也可能跟我们的基因有关,比如五羟色胺基因转运体,一种较长的简称L型等位基因转运体,较短的简称S型。抑郁症、焦虑症、多动症等情感和认知障碍病人,大多是S型。
研究发现,突显网络主要包括背侧扣带前回和前脑岛;默认网络包括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外侧顶叶;执行控制网络,包括背外侧前额叶、后顶叶。焦虑时,突显网络的错误监测活动增强,默认网络的情绪调节活动和执行控制的自上而下注意减弱。
焦虑对认知的影响
焦虑在认知上的影响包括注意、记忆、决策、公平等。
注意与情绪的负偏向。所谓情绪的负偏向,是指机体对环境中的负性情绪信息具有某种特殊的敏感性。研究发现,情绪负性偏向可以发生在注意、评价和反应准备等多个时间点,这已成为情绪研究的经典实验,国际引用高达360多次。
我们对出生一周的小婴儿进行了脑电研究,让他们听“哒哒哒”的声音。这些声音通过节奏和强弱的变化,听起来让人感到愤怒或恐惧。我们知道,刚出生的新生儿基本上都睡觉。但根据他们脑电的状况,可以分为安静睡眠和活动睡眠两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安静睡眠时,不同的情绪声音没有改变;但在活动睡眠期,可以发现愤怒的和恐惧的声音,其脑电波形模型不同。
焦虑对记忆的影响。焦虑可能会导致工作记忆容量下降,例如背电话号码,通常可以背七八个,但可能焦虑时就只能背四五个,这叫容量的下降,也是所谓选择性的回忆偏向。
根据工作记忆的认知模型,我们的工作记忆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言语记忆和空间记忆系统。行为实验发现,在压力清净下言语记忆相对完好而空间记忆下降;脑电实验证实了这个结果:负性情绪选择性影响空间工作记忆,而非言语工作记忆;而磁共振成像实验表明,消极情绪选择性影响空间工作记忆发生在内侧前额叶,空间注意发生在楔前叶。
焦虑对决策、公平的影响。焦虑会干扰人们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决策。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做出很多选择,并期望能获得正性或负性的结果,但事与愿违,有时我们得到的既不是正性也不是负性,而是一个模糊的或者是不确定的结果。决策是好还是坏?对它的解释取决于我们自己如何评价这种模糊结果。
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决策任务中,与低焦虑者相比,高焦虑者对模糊结果的评价更趋向于负性,也就是说,高焦虑特质的人,往往把不确定的结果看作一种负性的。相应地,高焦虑者被模糊结果诱发的反馈负波(FRN波,由代表行为错误或失去金钱等负性反馈刺激诱发的一种脑电波成分)的波幅应当比低焦虑者更大。
高焦虑个体通常会回避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并且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更难加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越是焦虑的人,越会因为在意人际关系而抑制自己对不公平的拒绝行为,自尊越低抑制倾向越强。如果不考虑人情世故,焦虑水平高的人,对不公平分配越敏感也越抗拒。
焦虑的治疗与干预
有关焦虑的治疗和干预,目前,临床推荐的抗焦虑药物,应该是不够有特异性的,基本上抗焦虑的药也是抗抑郁的,而针对焦虑分类的药物基本还在研究中。认知心理治疗或者认知行为治疗存在起效慢、间隔长、有效应答率低等等问题。目前一种较新的治疗方式叫神经刺激,也包括传统的神经反馈。神经刺激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经颅电刺激和经颅光刺激,应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因此,对焦虑症和抑郁症,建议首选药物治疗,抗抑郁和抗焦虑合并治疗。理想药物应该既有抗抑郁作用又有抗焦虑作用,服药时间剂量都要足够。若经八周治疗仍无改善,应送医院进行精神专科住院治疗。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0年12月刊第四期,原标题《压力与焦虑探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