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小儿推拿教学(高清真人版)

一、脾经(脾土)

位置:①在拇指桡侧缘末节,自指尖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用于直推法补脾经);②在拇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用于直推法清补脾经);③在拇指的螺旋面(用于旋推法补脾经)。

操作:术者用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小儿手,食指和拇指捏住小儿拇指,用右手拇指推之。①直推法:将小儿拇指屈曲,自指尖推至指间关节横纹处,称补脾经(或补脾土);②将小儿拇指伸直,自指根至指尖来回推,称清脾经(或清补脾经)。③旋推法:拇指面旋推,顺时针方向为补,逆时针方向为泻。一般用300~500次。

作用:脾为后天之本,补之可补虚扶弱,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清之可清热利湿,消食化积。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疹、痘不出,改变面色等。

说明:经实验证明:推补脾经有以下作用:①对胃蠕动有促进作用;②可使胃液的酸度增高;③可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④对淀粉酶作用不明显。

二、肝经(肝木)

位置:在食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食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肝经(或称平肝或泻肝);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肝经。一般100~500次。

作用:开郁,除烦,平肝胆之火,息风镇惊。

主治:目赤,昏闭,烦躁不安,惊风抽搐,口苦咽干。

说明:肝经一般用清法,不用补法,若肝虚应补时,则用补肾经代之,为滋肾养肝法。因肾为肝之母,补肾即补肝。如肝实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泻心火,或用清天河水、清小肠穴代之,因肝为心之母,实则泻其子,心与小肠相表里。

三、心经(心火)

位置:在中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中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称为清心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心经。100~500次。

作用:清热,泻心火,补益心血,养心安神。

主治:小便不利,口舌生疮,目赤,五心烦热,惊惕不安。

说明:心经一般用泻法,不用补法,因心火不能妄动。若心气虚或不采用本穴,可用清天河水穴代之。如患儿高热并见两颧腮部色赤尤甚,为火来烁金,可有剧咳发作,应采用泻法,推1~2次后.多见两颧腮色赤消退,对剧咳也可缓解。但对患有肺结核病的两颧腮色赤者,用之无效。

四、肺经(肺金)

位置:在无名指掌面。

操作:将小儿的无名指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推之。由指根推向指尖或来回推称为清肺经;由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肺经。100~500次。

作用:宣肺止咳,顺气化痰,疏风解表,清热通便。

主治:感冒,发热,咳喘,肺炎,肺虚,自汗,盗汗,便结等症。

说明:肺经一般用清法或泻法,不用补法。小儿慢性腹泻、虚寒泻,应用本穴时应慎重,推清本穴时间要少,或不取本穴,用之不当,多见腹泻加剧;如患急症需用本穴时,可推清本穴1~2次,待症见缓解后,应停用。自汗、盗汗及脱肛可用补法,对肺风喘急等症,禁用补法。

五、肾经(肾水)

位置:在小指掌面,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将小儿的小指面向上,夹入术者左手虎口内,右手拇指由小儿小指指尖推至指根,称补肾经。100~500次。

作用:肾为先天之本,补肾经可补肾益脑,益气助神,纳气定喘,温下元,止虚火等。

主治:五更泻,遗尿,尿频,肾虚咳喘,惊风,癫痫,牙痛,骨软无力,先天不足。

六、大肠

位置:在食指桡侧缘,自指尖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将小儿食指固定于术者左手虎口内,以右手拇指外侧缘推之。自指尖推向指根称补大肠,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泻大肠,来回推称清大肠。100~500次。

作用:补之固肠涩便,泻之清利脏腑之湿热,平补平泻导积滞。

主治:积食,口疮,痢疾,泄泻,肛门红肿,脱肛,翻肛,便秘。

说明:大肠有固肠涩便之功,但水泻(即湿热泻)时,应以利尿为主,推大肠时先用泻法、清法,等尿多后再用补法;里急后重时先用泻大肠,症状缓解后改为清大肠或补大肠。虚证、脱肛者要用补法;翻肛、肛门红肿、便秘者用泻法或清法。

七、小肠

位置:在小指尺侧缘,自指根至指尖成一直线。

操作:患儿立掌,术者以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侧握小儿四指,使其小指尺侧面暴露,再以右手拇指推之,自指根推向指尖,称清小肠(或称利小肠或推小肠)。一般100~500次,若单独推小肠,可推1000次(如无小便时用)。

作用:分别清浊,泻热利尿。

主治:水泻无小便,尿频,尿闭,尿少,口疮,伸舌,弄舌,木舌,口唇裂,尿道炎

八、小天心(鱼际交)

位置:在手掌根正中处,大、小鱼际之间凹陷中,阴阳池交界处。

操作:令小儿掌心向上,用中指、拇指端揉之或用拇指甲掐之,或右手半握拳用食、中指第一、第二节背面捣之。揉100~500次;掐3~5次;捣5~20次。

作用:通窍散结,畅通经络,安神镇惊,清热利尿,明目,矫正筋脉的拘急或偏胜。

主治:感冒发热,神昏,烦躁不安,惊风,抽搐,癫痫,失眠,夜啼,一切眼疾,小便不利,疹痘欲出不透,解颅等症。

九、阴阳

位置:在手掌根部,小天心穴的两侧,拇指侧为阳池穴,小指侧为阴池穴。

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自小天心穴向两侧分推,称分阴阳;自小天心两侧的阴池穴、阳池穴向小天心穴合推,称合阴阳。100~300次。

作用:分阴阳有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合阴阳有利痰散结的作用。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红白痢疾、肠炎、惊风、抽搐、泄泻、呕吐、黄疸;痰涎壅盛、胸闷咳喘。

十、板门

位置:在拇指下,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使小儿大鱼际暴露,术者用右手拇指来回推之称清板门;以指端在大鱼际平面的中点做揉法,称揉板门。100~500次。

作用:清热凉血,止血除烦,消食化积,具有升降之功。

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感冒发热、高热不退、阴虚内热、疹痘潮热不退或疹痘后低热、烦躁不安、口臭、鼻出血、鼻腔炎、上牙龈红肿、光面舌、苔厚等。

十一、内劳宫

位置:在掌心中央。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掐揉之,称掐揉内劳宫;以中指端点患儿手掌中心处,微用力后迅速抬起,称点内劳宫;在掌心中滴几滴凉水,以指端逆运内劳宫,或从小指掌面运到掌心,称运内劳宫或水底捞明月。揉100~300次,运10~30次,掐3~5次。

作用:清热除烦,泻心火。

主治:一切热证,发热,口渴,心烦不宁,睡眠不宁,口疮,目赤,小便不利。

十二、内八卦(内八方)

位置:在手掌内。取法:以左手为例,掌根在上为北,以内劳宫为圆心,以内劳宫到中指根横纹的2/3处为半径画圆,内八卦即分布在该圆上。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四指,使掌心向上,右手以拇指外侧缘在穴上推运,顺时针方向推运称顺运内八卦;逆时针方向推运称逆运内八卦。操作时应盖住或轻运离宫。100~300次。

作用:开胸化痰,利气利膈,消食除胀。

主治:咳嗽痰喘,呕吐,食积,食欲不振,腹泻,腹胀,烦躁不安等。

十三、四横纹(南派又称小横纹)

位置:在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根部横纹处,即指掌交界处。

操作:使小儿掌心向上,用拇指桡侧缘从食、中、无名、小指根横纹逐个来回推之或掐之,称清四横纹(推四横纹)或掐四横纹;推四横纹亦可用拇指在四指根部横纹处左右来回横擦。每个横纹推50~200次(独穴用需800次)或掐5~8次。

作用:调中行气,和气血,消胀满,退热除烦,散瘀结,引脏腑之热外行。

主治:腹胀,口疮,唇裂,伤食,疳积,食欲不振等。

说明:四横纹为本派常用穴之一,常用于消腹胀,治口疮,尤其以治疗上下唇的溃疡面效果好。

十四、小横纹(南派又称掌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横纹之下,掌横纹之上的高起部位。

操作:令小儿掌心向上,术者以右手中指揉之,称揉小横纹。100~500次。

作用:清热散结,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一切咳喘证,口舌生疮。

说明:本穴对呼吸系统疾病效果好。

十五、肾顶

位置:在小指掌面末端处。

操作:术者以左手虎口夹住小儿小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称揉肾顶。100~500次。

作用:收敛元气,固表止汗。

主治:自汗,盗汗,解颅、水疝等。

十六、肾纹

位置:小指掌面末节横纹处。

操作:术者以左手虎口夹住小儿小指,右手中指指面揉之,称揉肾纹。100~500次。

作用:散瘀热,引内热外行。

主治:目赤,热毒内陷,内热外寒,高热手足凉等。

十七、运水入土

位置:自小指掌面指尖(肾水穴)至拇指桡侧缘指尖(脾土穴),沿手掌边缘成一条弧线。

操作:自小指掌面指尖起,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穴推运至拇指桡侧缘指尖。100~300次。

作用: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主治:多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完谷不化、腹泻痢疾、便秘、疳积等。

十八、运土入水

位置:自拇指桡侧缘指尖(脾土穴)至小指掌面指尖(肾水穴),沿手掌边缘成一条弧线。

操作:自拇指桡侧缘指尖开始,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穴推运至小指掌面指尖。100~300次。

作用:清脾胃之湿热,补肾水之不足。

主治:多用于新证、实证,如湿热内蕴所致的少腹胀满、泄泻、痢疾、小便赤涩等。

十九、总筋

位置:在掌面腕横纹的中点。

操作:术者左手托小儿手,使其掌心向上,右手中指揉之,称揉总筋;或用拇指掐之或掐揉之,称掐总筋或掐揉总筋。揉100~300次,掐3~5次。

作用:泻热散结,通调周身气机。

主治:心经有热,惊风,夜啼,潮热,口舌生疮,实火牙痛及一切实热证。

说明:本穴为治疗口疮主穴之一,尤其对舌尖及舌面口疮糜烂疗效好。

 【龟尾】

  [位置] 在尾骨端。

  [操作]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功用] 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主治]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肺俞】

  [位置]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操作]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功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脊柱】

  [位置]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操作]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功用]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主治]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天枢】

  [位置]肚脐旁2寸(约一指)的地方,左右各一个。

  [操作]用食指和中指分别点按在两侧的天枢穴,轻轻的按揉,揉50~100次。

  [功用]天枢为大肠之募穴,能疏导大肠,理气消滞。辣妈教室提醒您临床上常用治疗消化系统疾患。

  [主治]腹泻、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乱

  【腹阴阳】

  [别名] 腹。

  [位置] 在中脘穴与两胁下之软肉处。

  [操作]沿肋弓角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称分推腹阴阳、分腹阴阳;掌或四指摩称摩腹。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辣妈教室hotmom365

  [功用] 健脾和胃,理气消食。

  [主治] 腹痛,腹胀,肠鸣等消化系统疾患。顺时针摩腹可通便,逆时针摩腹可止泻

  【膻中】

  [位置] 在胸骨上,两乳头连线之中央,属任脉

  [操作] 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椎至乳头名分推膻中

  [功用] 膻中为气之会穴,居胸中,推揉膻中能宽胸理气,止咳化痰。

  [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闷,呕吐,气逆,咳喘,痰鸣等症

  【退六腑】

  [位置] 在前臂尺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示、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或推六腑。

  [功用] 清热,凉血,解毒。

  [主治] 一切热证。高热,口渴,惊风,咽痛,鹅口疮(口腔舌上满布白色糜点,形如鹅口),腮腺炎,大便干燥等

  【一窝风】

  [别名] 外一窝风。

  [位置] 在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

  [操作] 指端揉,称揉一窝风。

  [功用] 揉一窝风能温中行气,止痹痛,利关节。

  [主治] 一切腹痛,伤风感冒,关节痹痛,急慢惊风

  【内劳宫】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功用]左揉发汗,右揉泻心火,除烦躁。

  [主治]发热、烦渴、目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

  【端正】

  [位置] 在中指甲根两侧赤白肉处,桡侧称左端正,尺侧称右端正。

  [操作] 用拇指甲掐或拇指罗纹面揉称掐、揉端正。

  [功用] 掐右端正治呕吐及鼻出血;掐左端正有升提作用,主要用于水泻,痢疾等症。

  [主治] 鼻出血,惊风,呕吐,泄泻,痢疾

  【老龙】

  [位置]在中指指甲根正中下一分。

  [操作]拇指甲掐,称掐老龙。

  [功用]开窍醒神,退热。

  [主治] 突然昏厥,虚脱气闭,心火实热,急惊风

  【小天心】

  [别名] 鱼际交。

  [位置] 在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 用指端揉,称揉小天心;拇指甲掐,称掐小天心;以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称捣小天心

  [功用] 揉能清热镇惊,利尿,明目;掐捣能安神镇惊。

  [主治] 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目赤肿痛,痘疹欲出不透等

  【手阴阳】

  [位置]掌侧腕横纹。又称大横纹。桡侧(拇指侧)为阳池,尺侧(小指侧)为阴池。

  [操作]两拇指自掌侧腕横纹中央(总筋穴)向两旁分推,称分推大横纹,又称分手阴阳、分阴阳。

  [功用]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行滞消食。

  [主治]寒热往来,腹胀、腹泻、呕吐、食积、烦躁不安

  【板门】

  [位置]手掌面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拇指按揉板门称为揉板门,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从腕横纹推向拇指根称为横纹推向板门,可以止吐。反之,称为板门推向横纹,可以止泻。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治疗乳食停滞,食欲不振。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暧气等

  【五指节】

  [位置]在手背,五指第1指间关节处。

  [操作]用拇指指甲掐,称掐五指节,掐5~20次;用拇、食指揉搓称揉五指节,揉100~200次。

  [功用]掐或揉五指节能镇惊安神,祛风痰,通关窍,掐五指节主要用于烦躁不安。

  [主治]惊惕不安,惊风抽搐,咳嗽痰多,腹痛等

  【 四横纹】(四缝)

  [位置]手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小儿四指拼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为推四横纹。用拇指甲掐,为掐四横纹。

  [功用]退热除烦,散结行气,和气血。治疗腹胀,疳积,不思饮食等症。

  [主治]腹胀、疳积、消化不良等

  【小横纹】

  [位置] 在掌面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 以拇指甲掐,称掐小横纹;拇指侧推,称推小横纹。

  [功用] 开胸散郁,化痰涎。

  [主治] 气管炎,百日咳,肺炎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掌小横纹】

  [位置]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用中指或食指按揉,称揉掌小横纹。

  [次数]100~500次。

  [功用]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主治]常用于痰热喘咳、口舌生疮,顿咳,流涎等症,为治疗百日咳、肺炎的要穴,对婴儿流涎剧烈者,亦有良效

  【肾顶】

  [位置] 在小指顶端。

  [操作] 以中指或拇指端按揉,称揉肾顶

  [功用] 揉肾顶能收敛肾气,固表止汗。

  [主治] 自汗或盗汗(白天或夜间汗多),解颅(指囟门应合不合)等

  【 肩井】

  [位置] 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之中点,肩部筋肉处,属足少阳胆经。

  [操作] 用拇指与示中二指对称用力提拿肩井,称拿肩井,(本文来源于辣妈教室 hotmom365)一般提拿5次;用指端按肩井,称按肩井,一般按两分钟。

  [功用] 发汗解表,补益气血。

  [主治] 感冒,昏厥,上肢活动不利等

  【 天柱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示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或用汤匙蘸水自上向下刮。

  [功用] 降逆止呕,祛风散寒。

  [主治] 呕恶,项强,发热,惊风,咽痛等症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沟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称揉迎香。

  [功用]鼻塞不闻香臭时,按之可以通利鼻窍,使香臭得闻,所以命名为迎香。

  [主治]鼻塞流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