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你在家乡还好吗

你在家乡还好吗

——写给老同学的一封信

高明申||北京

老同学,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也许有些诧异,如今的网络时代,我还如此传统。我认为,一段视频、一通电话、一个表情,过于简单。似萍水相逢一路人,转瞬的刹那,已忘记了对方的模样。

今天在地铁里,身旁一群九年级孩子的对话,让我想起了遥远且有些模糊的过去,他们面对分别的几分不舍、面对未来几分迷茫、曾经谁是谁非、几分原谅,更多是对未来美好的期许。那情那景不就是20多年前我们的情景再现吗?老同学,给你写这封信想法由来已久。只是不知如何下手,今天地铁里偶遇一幕,让我不吐不快。

老同学,也许你已忘记,初三开学不久的一个课间。你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把我们几个带上了一艘友谊小船。可地球人都晓得,毕业班时间紧张而短暂。我们之间还没顾得上怎么说话。一天你送给我们几个人一张1寸黑白照片,照片上你扎着两个小辫子,特好看。接到照片的瞬间我的心里空落落的。因为那张照片告诉我——我们马上毕业了。也就意味着以后将各奔东西。(这不,初中的同学到现在基本我没再见过)。由于个人情况不同,你选择了卫校。我们的友谊也止于那张照片。另外几个同学和我去了县里不同的高中,从此,我们渐行渐远,在各自的道路上前行。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已经没有了彼此的音讯。

弹指间,10年已过,我们终于又联系上了。每逢节假日,远方的你都会送来一句家乡的问候:“回来了吗?什么时候到家?我请你吃饭。”我知道那朴实的话语既没有名利的杂质,也无物质的浊流,有的只是同学间的纯情友情。那时那地,我的心如冬天的小火炉一样温暖且亮。

“一辈同学三辈亲 ,同窗友情特别深”。原来对这句话的理解比较浅显,只是听别人说过。2007年让我体会到其深刻含义。五一期间,我带母亲到你医院看病。你楼上楼下,忙里忙外,又是挂号又是抓药。母亲在医院住一周,你每天把热气腾腾营养均衡的饭菜端到母亲的床前。大姨,趁热吃,待会就凉了。那一刻我心中充满无限感激。你从病房走后,临床的老年病友一起夸你。这医生好几年前我们就认识她了,人特好,对谁都好,只要找到她。朴实的父老乡亲,只能用一串好字表达他们的心情。那一刻,我对本段开头那句话有了质的理解。老同学,你的品格如一缕茉莉花茶,散发着淡淡清香,沁人心脾,你的言行,如宝石一样已镶嵌在家乡人们的心中,不可忘却。

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有生老病死。上天为了你的生命更加丰富多彩,更想考验你当医生的过人之处。前年你得了一场重病。检查结果未出来之前,家人异常揪心,面对生死未卜的你,是那样淡定,劝说自己的老公,再找一个人。念着家里年迈的双亲,更牵挂那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在死神面前你依然想着他人。好在结果是良性。但那也是一台巨大手术。你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难怪你老公微信昵称:幸福的人。他不幸福,谁幸福?有人说做人就要做一滴水,你就如水一般普通又平常,虽透明又无味,但却那样纯真。

真正的朋友,不只是说好听的语言。往往要说真话,实话。可实话比较刺耳,比较难以接受。但那却是一剂良药。虽然很苦,却能根治。能让一个迷路的人重新找到回家的路。这不,前几年,不知天高地厚的我,常与爱人闹别扭,妻的苦楚,你知道了。一天,正在悠闲地我,看到你的来电,心中有些兴奋。谁知电话一接通“你在外头有人了”你的声音没有过多的严厉。我一下子蒙了。心中的窃喜瞬间坦荡无存。足足有几十秒我才反应过来。“没有啊,”那时我的声音已蔫儿。“外头没人这么老和爱人吵架。”你当头棒喝。你娓娓道来,谆谆教导,你的话朴实的不能再朴实了。那一刻,我已知道回家的方向。

你不是我姐,却胜过我姐。你更不是我的父辈,却比父辈还能洞察我心灵。朋友,什么叫朋友?说十年依旧还在的,应该请进生命里;20年的不离不弃的就是你后天的亲人。我们友谊近30载,你就是我的亲人。对吗?

2011年元旦,妻子在宣武医院产房待产,你第一个电话来问,母女可否平安?

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又是你第一个打电话来问,我们一家是否有危险?

2016年2月初,我躺在中医院的病床上,你和另一好友又是第一时间赶到。

……

这么多年,你做的点点滴滴,滴滴点点。我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

老同学,在我前行的路上:

有你陪伴,我肯定不会偏离生活的轨道;

有你相随,我会倍加珍惜这份难得友谊;

有你指引,我们家的生活会更加幸福。

时间已指向午夜12点了,信的结尾处,请让我喊你一声姐!此生有你足矣。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高明申,男  ,年龄:43岁。从事图书、杂志发行工作,闲暇之余,喜欢看看书,写写生活中的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

(0)

相关推荐

  • 记住乡愁|几幅老照片,看哭赣榆人

    周明军  谁没有一方故土? 谁没有一种深情? 记住乡愁,就系住了一个人精神生命的根! 赣榆的老照片几乎涵盖了榆城的所有记忆. 它们记录着城市的历史与印记,也珍藏着人们的回忆和梦想. 每一幅图片都有一个 ...

  • 小南 || 永远的淮海路

    那篇文章中有许多照片,其中就有一张摄于1950年8月20日"江苏省苏北卫生学校开学典礼留念"的老照片,还有一张应该是当时全体教职员工的合影留念照片.开学典礼时没母亲,教职员工里一定 ...

  • 同学会,不参加也罢

    以前的同学会,我每年都参加,这几年无论谁招呼,我都不去了,这几年感觉,同学会越来越无聊,同学们都变了. 刚刚毕业那会,我们面临分别,我记得吃完饭,有几个女生,与我挥手说再见的时候,还哭了. 那时候的友 ...

  • 柳笛声声

    图文为原创(柳笛图片来自网络) 柳笛声声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又到春风荡漾时,满眼的桃红李白醉得何止"春烟"?我老妪聊发少年狂,折了柳枝来做柳笛 ...

  • “亲崽”“亲女”们记忆深处的桥亲娘,你在家乡还好吗?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车山庙桥,我的桥亲娘 刘利君 我的家乡在邵东县团山镇与流泽镇的交界处,那儿有一条河流,源头来自于流泽,故取名为 ...

  • 散文 ‖ 我爱家乡的味道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爱家乡的味道 山东 刘方计 细说起来,我也算是走南闯北的人. 在职的时候,沾单位的光,国内较大的城市没少去过,省府 ...

  • 散文:今日家乡月更圆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平时事情再多.工作再忙,到了中秋这一天,能回老家看看还是要回的.古语"人逢佳节倍思亲",指的主要是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诗人中 ...

  • 核工业老同志,您在家乡还好吗?您听出了我是谁吗……

    [散文]  您在家乡还好吗? 黄师傅是我20年前的入党介绍人,大名黄忠,甘肃临夏人,和<三国演义>中的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同名同姓,名如其人,忠诚老实.他年轻时候 ...

  • 散文随笔:家乡的柿子树

    每年的九十月间,家乡的山坡上.田埂边一个个红艳艳的甜柿子挂满枝头,漫山遍野,惹人喜爱. 柿子树是由家乡人称为软枣的树作为母树嫁接而成.软枣树结的果实形同柿子,有母指般大小,一般有数个果核.果肉极少,成 ...

  • 散文天地|单调还须追寻 文/邢小锋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 ...

  • 若你在家乡还能见到它们,赶紧带回家,价值珍贵,现在不多见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X病的几率越来越多,同时我国的医疗水平也越来越高,各种医疗设备.药品应有尽有,然而健康问题却更让人担忧. 那么,在以前那个缺医少药.生活极其艰苦的年代,要是有人生病 ...

  • 散文||最忆家乡年味儿【征文】

    最忆家乡年味儿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我已离开故乡浠水县四十余年.但是,在我的记忆里,家乡的年俗,就像一首歌,一幅画,时时刻刻都在我心中传唱,叠印.在牛年春节这个古老且喜庆的日子来临之际,少儿时期过 ...

  • 《特别推荐》【智泉流韵】总编辑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家乡的柿子》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美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