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盘上的景石,能够独石成景的,以独石演示为佳,不要添置配石。添置配石不是不可以,而是性质改变了,改变成为组合石。当今赏石界组合创作成为时尚,许多单品石一经组合,艺术价值倍增。但是,景观石却与其它审美类型的造型石(人物石、动物石、器物石、抽象石等等)不一样。景观石以能够独石成景的价值为最高, 需要组合才能成景的价值次之。所以,置于沙盘的景观石,注意尽量不要组合。除了配座和置于沙盘,山形 石的演示也可以采用平板摆布的方式。这种方式,除了和沙盘演示一样,有利于拓展景石的观赏内涵,引导赏者放飞思绪之外:还有一个好处是,在一些景石底部不平整,虽加以垫衬也无法立稳的情况下,采用木质平板,可以通过挖坑等方法解决景石立稳的问题。不管是采用沙盘还是平板,不管表现的是山、峰、峦、、崖、岛、矶,景观石的取材和摆布,都应该具有稳固感,取材要避免采用“云头雨脚”形态的石材,演示要避免出现头重脚轻的效果。如果是采用配座的形式,则另当别论,但那就不是景观石而是传统的瘦皱透漏的抽象石了。人文类型景观石的演示,一般采用配制木座或平板摆布的方式,采用沙盘摆布的少见。配座一般也不特别强调尺寸低矮和造型简单,而是视景石的具体形貌、具体内涵进行具体处理。例如,一块拟作“拱桥“创作的黎石,“桥”的两头缺乏台阶,你可以利用木座造型为它两头补充台阶,使它看起来更像一座拱桥:一块拟作“天坛”创作的景石,“坛”的下部缺芝白石栏杆,你也可以利用木座造型为它补充白石栏杆,使它希起来更像天坛,以上两例,只要座、石比例得当,不喧宾夺主,都是很自然的,可以令人接受的。
景观石的欣赏可归结为两个要点,一为气势,一为意境。不管是表现自然景观的还是表现人文景观的景观石,欣赏的都主要是气势和意境两个方面,不过对自然景观我们偏重于赏势(气势),对人文景观我们则偏重于赏意(意境)。自然景观的景观石主要表现为各种形态的山形石。
山形石的气势,都是从它们的形貌品味出来的。各种山形有它各自的姿态特征和气势。石头尺寸宽明显大于高、石表变化比较平缓的是远山,赏它辽远、平缓的气势:宽高比例不悬殊,而石表皱褶、凹凸变化明显的是近山,赏它巍峨、壮大的气势:高明显大于宽、整体呈高耸状的是峰,赏它挺拔、峻峭的气势;只呈现或者主要呈现山的局部,具有垒、险特点的是岩,赏它垒魄、嶙峋的气势;下部稳固,上部有局部斜出或飞出的是悬崖,赏它惊险、凌厉的气势:群山,赏它恢宏、壮阔的气势:群峰,赏它雄奇、俊伟的气势,等等。意境,是指抒情艺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一切艺术作品,都应该富有意境。在各种传统的中国艺术样式中,没有意境的作品不算艺术作品,起码不是好的艺术作品。一首诗、一幅画、一曲音乐都应该富有意境。跟山形石亲缘关系最为相近的艺术形式是盆景。盆景如果不含有某种意境,那就只是一堆石头和草木。山形石是不予人工斧凿、完全天然的“盆景”,同样应该富有意境。山形石的意境,常常和它的气势共生并存。具体的山形石,呈现的形态特点各不相同,例如山有独山、双山、群山,峰有独峰、双峰、多峰、群峰,山景有局部、整体、全景、大全景等等,意境各有干秋。人文观的景观石,意境更是一个欣赏重点。越是生活阅历丰富、文化素养深厚的人,越可能给人文景观的景观石赋予更深邃的文化内涵,领略更丰盈、多彩的艺术意境。面对一座拱桥,你可以联想到美丽的江南水乡,也可以联想到“止桥拾腹”的历史典故:面对一座老屋,你可以联想到自己的故乡,也可以联想到“三顾茅庐”的经典故事…所以,那些能表现屋舍、庙宇、亭台、牌坊、古桥、古你、古城、古塔、舟船等景观的造型石,都是富有意境的景观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