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常州7
第十四章 陈墅桥首战大捷 勇连捷活捉元将
勤王军到达虞桥,民心大振。次日,尹玉、麻士龙二将军在夏士林带领下察看周围地形,中午在夏家头关帝庙义军城东指挥部吃中饭,严氏五兄弟、士林兄妹、吕氏姐弟、夏菱儿、文杰都到了,不一会,家在殷坂的周繐也来了,他说兄长留在五牧等练水军张全将军到来,恐城东义军指挥部有事,姚让要周繐赶来虞桥,负责二地的联络。
夏菱儿在虞桥见到麻士龙将军,亲热地喊“师父”,麻士龙对这位女徒儿也十分热情,中午吃饭时麻士龙要夏菱儿坐在一起。文杰已有一个多月没与夏凤至一起练习武功了,尹玉将这二位徒儿招呼坐在他旁边。
夏凤至螓首蛾眉,天生丽质,淡白色宫装,淡雅却有素静出尘气质,宽大裙幅逶迤身后,优雅华贵。墨玉般的香丝,简单地绾个飞仙髻,斜插一支碧玉凤钗。一副大家闺秀打扮,一改在勤王军中的侠女装束。夏凤至美眸顾盼,华彩流溢,红唇间荡漾着淡淡的浅笑。文杰脸一红,不敢坐在夏凤至身旁,躲到师父的另一边坐下,他这举动反而引起众人哈哈大笑。
夏士林招呼吕氏姐弟坐在旁边,吕娴落落大方在士林旁边坐下。在赣州勤王军四个月,吕氏姐弟与众将感情日趋融洽。吕娴虑及吕家名声不佳,不好意思提出拜尹玉、麻士龙为师,所以平时吕娴带着弟弟吕斌与夏士林切磋武艺。
午餐虽是在庙中,但厨师是村中“苏帮菜”烹饪大师傅,做的菜有常州有名的东坡肉(用猪肉炖制而成,每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猪肉,半为肥肉,半为瘦肉,菜品薄皮嫩肉,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腻口。)、红烧青鱼尾、西瓜鸡(将西瓜肉挖去,煨烊的鸡及湯放入清香扑鼻,汤汁鲜美。)、油闷茄子等。虽然都是农家菜肴,可尹、麻、文杰等赣州将领难得品尝到苏南菜肴,自然赞不绝口。
午饭后,军事会议在关王庙中召开,尹玉提出修筑一条土城墙,在大土墩西面,西起舜河至大土墩(后人称呼为黄龙),大土墩向东至三圣庵(后称之为青龙)。大土墩顶上架望敌楼(瞭望台),墩下设中军帐(今洛阳镇虞桥村委冯郑村、章家头村中间)以抵御北面来犯之元军。
筑土城需要民工和工具,由义军首领夏士林、周繐负责在周围村庄组织民军筑土城。虞桥民众抗元热情高涨。宋时横林大运河以南至虞桥,周围仅有三个大村:夏家头、殷坂、孟墅。夏士林是夏家头村人,周氏兄弟是殷坂村人,士林、周繐承诺完成征集民军六百名的任务,二人各三百名。
麻士龙提出必须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打元军在常州东门陈墅之敌。尹玉道:“是否待张全统制的水军到达后出兵。?”
麻士龙道:“无须等待张全的水军来到,战机稍纵即逝,我是先锋,奉命先行,遇敌怎可不战?”
尹玉思虑一番后道:“这不算违令,先行进攻也无大碍,只是第一仗一定要胜,张全来了也无话可说。”
麻士龙道:“先打青城一个措手不及,元军二千人,我军发兵五千,留三千军守虞桥,此次是偷袭,取胜把握有九成以上。”
尹玉道:“过虞桥三里多路到达青城,攻下青城,一鼓作气打陈墅的三千守军,扫清城东元军大本营下伸的二个据点。既然是偷袭,那就定在今晚夜袭元军营地。”
九月十八日晚,五千宋军乘夜色朦胧过虞桥直奔青城(今武进区遥观镇青城桥)。尹玉令弓箭手将火箭射入元军营,一时间敌营中火光冲天,元军从睡梦中惊醒,意想不到宋军主力会从天而降,元军乱成一团。
严府家将连捷冲近城墙,二柄大铁锤猛击青城低矮城墙,将城墙击塌成一个大洞,宋军相继冲入,元将秃狮儿舞动双锤,上前迎战,尹玉将军拉满惯用的铁臂硬弓,喝声“着!”一箭正中秃狮儿心口,秃狮儿应声落马。本是连捷纵马双锤迎敌,马近秃狮儿,秃狮儿已落连捷马前,连捷双锤猛击,只见秃狮儿脑浆飞溅,一命呜呼。宋军将士踹入敌营,直杀得元军抱头鼠窜,鬼哭狼嚎。连捷神勇非凡,近敌用锤,马上之敌用飞石,连伤数十名骑马逃命之敌。不足半个时辰,全歼二千元军。尹玉留三百军士打扫战场,运回缴获的枪支弓箭、马匹及粮食。
尹玉、麻士龙一鼓作气,率军攻打元军另一据点陈墅(今雕庄陈墅桥)。先锋将麻士龙长枪一举,一马冲至元军营前叫阵,放马前来应战的是元将胡里喝,怀都麾下大将,骑一匹蒙古战马,身高个大,面黑如漆,浑如铁塔,形状甚是吓人。
胡里喝手提大刀喝问:“宋将何人?报上名来,本将刀下不斩无名之辈。”麻士龙举枪一指沉声道:“大宋勤王军大将军麾下先锋麻士龙是也。”
元将胡里喝道:“宋朝气数已尽,沿江二十余座城池守城将官闻风归降我大元朝,你别不识时务,还不速速下马投降!”
麻士龙豹眼圆睁,大喝一声:“鞑子休得胡言,你爷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堂堂大宋将军岂能曲膝降番,看枪!”
胡里喝未料到麻士龙天生神力,出枪快如风,急忙举刀招架,大刀被麻士龙重六十二斤镔铁枪磕飞数丈,枪尖刺穿盔甲,鲜血飞溅,跌落马下一命呜呼。麻士龙举枪率众踹入敌营,元军无主帅乱成一团,死伤无数,宋军大捷。
宋平江援常军袭击青城、陈墅的消息急报元军主帅大营,伯颜遣大将火麻也赤率军至陈墅迎战宋军。
时已日落西山,元军见宋军已安营扎寨,毫无动静,心中大疑,只得扎寨宿营,明日交战。哪料半夜时分,宋军万炬烧营,元军一片混乱,连捷率敢死队三百人杀入,元营大乱,互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士林兄妹、文杰、夏菱儿、吕氏姐弟、周繐等侠士向麻士龙请求参战杀敌,麻士龙拗不过众侠士,只得同意他们加入敢死队。连捷舞动三百余近重的双锤,一锤击斃一元军,三百敢死队均皆武艺高強之士,刀砍剑刺,如砍瓜切菜,痛杀元军。
众侠士和元军混战在一起,刀剑对付落单元军绰绰有余,甚至一人对付数个元军,正好如实战杀敌,平时所习武功在战场上伺机灵活而用,比平时练习武功提高数倍功效。连捷更是施展绝技,飞石伤敌,只见他手扬处便有一元军倒地。元将火麻也赤在慌乱中迎战连捷,连捷扬手一飞石正中他左眼,鲜血直流,火麻也赤双手捂眼,倒栽葱跌落马下。连捷臂力过人,如鹰抓小鸡抓来,绳綑索绑,将绳头交于一军校牽着,押送至宋军大营。
陈墅大捷快马报至平江及临安,太皇太后谢道清十分高兴,元军侵犯南宋以来,从未有过捷报,只有丢城失地的丧报。得此捷报,朝中为之一振,右相陈宜中催促张全速率水军战船五十艘赶至常州助战。
伯颜在中路军元军大营(镇江)接报,盛怒之后,定下神来后意识到如今元军已成骄兵,自襄阳之战后,兵不血刃,连下二十余城,元军自上而下尽皆轻敌,如今在常州遭受重创,损兵折将近万人。他毅然决定调兵遣将,增加兵力,亲上常州前线督战。一㘯规模更大,腥风血雨的大战即将降临常州。
第十五章 筑土城虞桥备战 张弘范夜探宋营
陈墅、青城大捷,元将火麻也赤被押解至虞桥宋军大营,尹玉将火麻也赤用长枷囚车在辕门外示众。虞桥百姓抗元热情空前高涨,周围各村村民奔走相告,纷纷赶至虞桥辕门外观看被囚元将。宋营四名军卒持枪值守,以防不测,防范被仇恨鞑子的百姓打死。
大土墩顶上勤王军已架好相当于三层楼房屋高度的望敌楼,粗大的长梢木头为柱,站在望敌楼上可以清楚地观看到方园十里内的动静。陈墅大捷后二日,筑土城工程开工,宋军在大土墩南,夯土堆砌点将台,五丈宽,三丈进深,三米高度。千余民军集结在点将台前,由尹玉将军和士林、周繐等各村民军首领发号施令。
筑土城开工,二里长的工地上,犹如一字长蛇阵,人头攒动,挖土、抬土、夯土,军民齐心协力,堆筑土城,甚是壮观。
土城墙高一丈二尺,宽二丈,夯土堆成。在土城墙北城墙脚取土,挖深丈余,作为陷马坑,间隔数步再挖一坑。元军善骑射,战马如冲近城墙,跌入陷马坑,使元军骑兵冲杀失去优势,只得改成步兵进改,宋军利用土城居高临下的优势。
中军帐设在东西土城墙连接处,东为青龙(后人称青龙),西为黄龙(后人称黄龙),军营寨门和望敌楼由严氏五兄弟去宜兴老家山里砍取粗大的树木和碗囗粗的大毛竹搭成。宋军派一小队军士持枪守营门,很是威风,不失大宋军队的仪容。辕门外左右二杆矗立耸云旌旗,斗大的“宋”字国旗迎着西风飘扬,另一杆斗大的“文”字帅旗庄严威武,百姓见之情不自禁升起敬意和希望。
黄龙城墙东起望敌楼,西至舜河古虞桥北堍,长约一里。青龙城墙西起望敌楼,向东经屋窝里家头、夏家头、严家、漕南、长十亩(今称长田)至三圣庵北止,长一里有余。“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没有国哪有家”的家国情怀已是深入民心。百姓痛恨卖国贼、投降派,是奸贼,毁家纾难救国的是忠良。黄龙、青龙土城墙要毁去多少民田,千余民工参战称“民军”有多光荣自豪,没有一人计较一分土地一个劳工的得失,为了抗元,许多义士连性命都不顾,为什么?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
张全率水军二千,战船五十艘,装足一个月的军粮,从平江出发,走大运河浩浩荡荡向常州进发。到达五牧码头,广军统领朱华、常州求援信使姚让、参赞向导周绮在码头迎接。张全在一艘最大的有二层高船舱的指挥舰上下来,二名军士扶着肥胖的张全走上甲板,摇摇晃晃扶上岸。到达五牧小街驿站以北的宋军营地,见到宋军正在构筑防御工事,搭建栏栅鹿角。张全大怒,指着朱华骂道:“谁叫你们筑的工事,你这不是引火烧身,叫元军来攻吗?”朱华虽武艺高强,但不善言辞,默不作声。姚让、周绮又不是朝廷任的宋军将领,广军将领尚且挨骂,他们更是默不作声。
张全以朝廷任命的援常军总统制的权力,命令朱华立即停工,拆除所建防御工事。朱华只得忍气吞声,将防御工事一一拆除。
张全叫周绮带领察看五牧上圹、下圹的地形后道:“朱华广军驻守五牧,水军战船不停靠在大运河下圹东栅村和西栅村,停靠在直湖港河东,水军宿营彭郎村。”
明人一听就知晓张全怯敌,姚让、周绮心里十分明白,他们地形熟悉,又参加过宋军多次军事会议,知道援军的第一道防线是戚墅堰东的舜河和二贤口至长江口称三山港河。尹玉在虞桥前线设中军,另遣一队五百精兵在二贤囗东的边庄(今横林镇红联村委边庄村)扎营,以三山港大河为天然屏障,占领有利地形。身为统制的张全,又是朝廷派遣的将领,本应身先士卒,在一线指挥作战,但他却将指挥位置放在二线。张全美其
名曰:“不可将粮草置于险地。”直湖港天然屏障已是二线,他还要将军队不放在河西阻敌,而退到河东,其实他已找好退路,从直湖港向太湖逃跑,这是后话。
尹玉将军得知张全水军已到五牧,即派军校持信到五牧彭朗村(今无锡县洛社镇双庙村)请张统制到虞桥视察军务。
张全到虞桥,摆足一副架子,骑一匹陈墅大捷缴获来的蒙古高头大马,由尹、麻二将陪同,沿着新筑的土城墙转了一圈,回到中军帐,要了长焦距望远镜,由军士搀扶着上了望敌楼。张全装模作样从东、南、西、北方都看了看,说道:“尚有一处需要设置兵力据守。”
尹玉道:“张将军请道其详。”
张全只考虑虞桥中军帐的安全,因为大战打响,张全身为统制,必须到达中军帐指挥。他指着地图道:“元军攻打援军一战,必从常州方向沿大运河打到横林,再向南打虞桥。如元军沿上圹官道到横林,你们已在二贤口边庄扎营,有宋军利用三山港通江大河为屏障居守,这方面你们考虑到了。如果元军从大运河南沿河芳庄村、印墅村到横林,你们无兵阻敌,要派一支人马扎营甲墅(《宋咸淳毗陵府志》地图上横林南有甲墅院,今横林镇青司圹村委夹墅村),边庄、甲墅、虞桥成三角形,甲墅、边庄一有敌情,立即向虞桥报告。”尹玉沉默一下后道:“虞桥兵力不足万人,兵分三处,如元军重兵来袭,则有兵力分散之虞。甲墅、边庄宜派出二十人的小队侦察兵。”
张全自己不表态抽兵力到甲墅,轻描淡写地道:“到时元军重兵攻打虞桥,这边甲墅、边庄二处五百军士无济于事,及早撤回便是。”张全身为统制,在军事部署上的建议,应当是影响战局胜败的关键,况且慎重地向下属提出,而不是无关痛痒的问题。尹玉、麻士龙虽有不快,但想起文天祥知州平江临行所嘱,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水军战船上是朝廷所拨全部援常军的军粮,张全到达虞桥前线,不分派军粮军饷。尹、麻二将所率宋军的军粮,又不好启齿向张全催要,张全吃了顿饭一抹嘴就走了,气得麻士龙脸色变青,坐在椅子上很长时间不说话,夏菱儿走上前来,笑着喊“师父,不必生气,他不发军粮难不倒我们,士林哥在这里,常州府不会让我们饿肚子的。”
麻士龙立起身来,咬牙切齿道:“为师也知常州府不会坐视不管,只是朝廷已拨粮饷,这是对赣州义军的态度问题,他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尹玉走过来拉住麻士龙的手道:“不值得为他生气,赣州勤王军真正的统帅是文大人。去边庄调一半兵守甲墅就是了。”
二人骑马赶到边庄营,抽调二百兵士到甲墅,尹玉吩咐边庄、甲墅的二个领队军校,要密切注意常州方向元军动向,派出探子,发现情况急速报至虞桥大营。
尹、麻二将骑马回虞桥大营,路过夏家头关王庙,将马缰拴在庙前场上大树上,走进关帝庙中。城东义军首领都在这里。
原来在五牧,周绮、姚让与张全不投缘,说话做事搞不到一起,况且五牧那边有张全的水军,用不着地方上的义军,他们二人就跑到夏家头关帝庙义军指挥部来了。士林兄妹、吕氏姐弟、文杰、夏菱儿、严氏五兄弟都在,他们正在说笑姚让,姚让是常州城东义军的首领,是常州府衙任命的,应当在这里办公事,不可在五牧。正说笑着只听门外有马嘶声,众人知晓二位将军和师父到了,急忙出门迎接。
姚让、周绮在五牧受够了张全的气,一到虞桥,就感到心情十分舒畅,在五牧时,犹如沉闷燥热雷雨将至的天气,心烦不安,到虞桥后就换了一个世界,空气清新,心情愉快,见到众位好友就各自结对,如久别重逢的亲人,亲切交谈起来。
这时恰逢农历十月半,夜晚明月当空,分外皎洁,众侠士兴致勃勃,在庙前场上结对切磋武功,夏家头村上的青少年因祖上有尚武之风,平时喜在关庙习武,闻信赶来观看。难得一见江湖上一流武功,围观人越聚越多。宋军将领的武功和痛杀元军的英雄故事,在虞桥百姓中神话般的流传今日众将就在面前。青年们扭着士林,要请众将表演。
为了不使村民扫兴,尹玉、麻士龙安排三位小将表演绝技,为防止误伤村民,将二张板凳叠加起来,放在庙前五十步远的麦田里,凳面上放五只瓶子。
首先是严府家将连捷表演飞石击瓶,连捷手握石子,一扬手打碎一个瓶子,接着连连扬手四下,一眨眼的功夫,五只瓶子全部打碎了,场上观众满堂喝彩,掌声四起。连捷叫人再放上五只瓶子,手抓五块石子握在掌中,用手指隔开,连捷向四周围观众人抱拳走了一圈道:“再打是一下五只瓶子。”众人齐声喝彩“好!”连捷将空着的一只手掌一举道:“手掌五指仅四个指缝,石子夹在指缝击出时着力,另一粒在掌心,可能只击中四个瓶子,显丑之处请多多包涵。”话音刚落,连捷手掌已夹好石子,一扬手犹如电光一闪,五个瓶子一下全部粉碎,连捷在众人喝彩声中抱拳离场。
第二个上场的是小将文杰,表演的是金镖(铜合金打就,金黄色称金镖)。文杰的金镖技艺是尹玉将军亲授,平时从不外露,在赣州时,选择在山上僻静处练习,勤王军众将和众侠士也不知晓文杰的金镖已是百发百中,且内功轻功已臻化境。文杰按江湖行走规矩抱拳施礼后道:“瓶子目标大,换上靶子。”有二个年轻人很快从庙里取来平时练武所用的木制靶子,插在五十步远的麦田里。文杰起先是一镖一发,倒空翻落地时扬手飞出,正中靶心,接连五个倒空翻,在不同的落地处出镖,只只中靶心。
喝彩声中,文杰道:“下面是五镖齐发,不知可有五个靶子。”年轻人说“没有。”文杰道:“那我沾光了,仍用五只瓶子,越小越好。”恰好在竹篮中还有瓶子,取出五只均分放置木凳上。文杰施展轻身功夫,丹田提气纵身在高空连翻跟头,在空中发镖,再连空翻落地,此时五只瓶子已都被击中粉碎。村民们惊呆了,齐声大喊:“侠客!”文杰抱拳道:“过奖,过奖。”一片掌声中文杰退场。
第三位上场的是二个人,麻士龙将军与他徒儿夏菱儿,对舞鸳鸯剑。鸳鸯剑这是麻士龙的绝世剑术,平时从不外露,收徒也只传授菱儿一人。夏菱儿上场,全场注目,只见她一身侠女打扮,十八、九岁年龄,冷艳雪光的肌肤,冰清玉润,素如春梅绽蕾,洁似兰生幽谷,红衣披风如火,当真是玉树临风。她摘下腰挎的鸳鸯剑,拔出剑鞘,将一把剑递给师父麻士龙。两人齐步跑入场中,抱拳行礼,架式沉稳老到,不愧为江湖中人称大侠的麻士龙,平生不肯收徒,在赣州文天祥的劝说下,也许与夏菱儿有缘分,麻大侠收了第一个徒弟,还是女徒。鸳鸯剑招式中的杀招,在实战中有明显的取胜功效,特别是两剑攻击敌方时配合默契。一男一女演练鸳鸯剑,舞动时招式特别好看,也可以一人使双剑演练,或用双剑一人与敌方格斗搏击。
麻士龙与夏菱儿演练鸳鸯剑法,众人观看真是眼花撩乱,剑光在月光下似银光闪闪,舞到劲处,只见二只银色球团在场上滚动翻飞,不见二人身形。唐朝诗人杜甫观舞剑曾有名诗流传于世: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诅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在一片喝彩叫好声中,麻士龙师徒两人抱拳收场。
最后是尹玉将军的金装锏表演,尹玉脱下甲胄,一身短打侠士装束,怀抱双锏走二步半入场,立定后丁字步,抱拳行五湖四海请手礼。只见他金锏舞动,月光下金光四射,三十六个招式一气呵成,众人定目观看最后一招“杀手锏”,隋唐时十八条好汉中第十五条好汉秦琼杀手锏战第七条好汉罗成“回马枪”时所用,在场众人从未见识过。只见场中金光戛然而止,尹玉怀抱双锏立定收场,心不跳气不喘,神情似若,微笑施礼。
武术表演在酉时结束,庙中厨房为宋营将领和义军首领准备好了夜餐。夏士林道:“饱看了武术表演的眼福,再让大家饱一下吃福。”厨房烧了一大锅子荠菜团子,这是用江南太湖之滨秋收后的新糯米粉做成的汤圆,馅心用新鲜荠菜与猪肉末搅均做成,很是可口。江西赣州将领从未吃过荠菜团子,自是赞不绝口。夜餐过后,众将辞别回营。西风扑面,已有寒意,薄霜已在地面稻草上白如雪花。将士们浑身暖乎乎,感受到了百姓们对他们的期望,想起这富饶的鱼米之乡百姓即将面临的劫难,个个心潮澎湃,难以平静,但已别无选择,只有义无反顾,共赴国难。
宋军将士回到军营,尹、麻二将在床上翻来复去,久久不得成眠。他俩披衣起身,叫醒旁睡的文杰。文杰从小在江湖上混,练就夜里警觉的功夫,听到师父叫唤,即从床上一个鲤鱼打挺而起。他负责护卫二位将军的安危,凡睡觉时都是和衣而眠,以防穿衣迟缓误事。三人各抄兵器,走出军帐,向西顺着河沿走了一圈,检查岗哨执勤纪律。走到舜河边,沿河堤走过虞桥堍,桥背上龙口原有的三块长条石,因阻断西来元军,由民军抬去,桥顶留下一个大缺口。又向南走出一里多地,发现河岸边停了一只木划子小船。尹玉轻声道“不好!快去南边岸底查岗。”三人飞奔而至岸底角落里,前面横着东西向一条大河,
与舜河相交(今地名严公岸),一看岗哨不见了,四周搜寻,只见一名军卒倒卧在麦田里,长枪丢在麦畦沟中,一摸鼻息全无,胸口尚有余热,刚死不久。三人沿河向东急奔至大木桥旁边设岗处,只见值岗军卒还在,尹玉急问:“看到有人过来没有?”军卒答道:“未曾见有人走过。”尹玉道:“快回营,有细作去军营了。”
三人向北奔进大营高喊:“有元军细作进营,每帐篷派二人出来协助抓捕,其余的不要出帐,以免自乱。”尹玉、麻士龙、文杰都是练武内功深厚之人,夜里眼耳特灵,只见一黑衣人轻功极好,三纵二跳已跃上土城墙。此时只见宋营中有一白衣女子,一黑衣女子也已上了土城墙从西边拦住黑影去路。
黑衣女子是夏菱儿,白衣女子是吕娴,二人与黑影斗在一起。朦胧的月光下看不清脸,那黑衣人似是使用二支短枪,枪头银色白光在月光下闪闪如萤。
麻士龙、文杰大喝一声“张弘范!”二人飞身纵上土城墙,麻士龙拉出缅刀,文杰亮出护手双戟。麻士龙大声道:“何方毛贼,胆敢混入大宋军营!”张弘范双枪架住夏菱儿鸳鸯剑,笑道:“麻大侠别来无恙!”麻士龙哈哈大笑道:“张老弟,我以为是何方毛贼混入军营窃取钱物,却不知原来是你,何必偷鸡摸狗,鬼鬼祟祟,你以江湖道门派报出名号,我当你是朋友。但你现在是元军将领,你我应该各为其主,咱俩战场上见。今日夜闯宋营,定是窃取军情,我等岂能容你。”说完缅刀一晃一招“秋风扫落叶”从下部横扫过去。两个武功高手对决,夏菱儿、吕娴退到一边。
张弘范练就八卦掌内家功夫,得过名师天山派祖师爷的真传武功,加上轻功了得,见缅刀袭来,急忙施展“八步赶蝉”轻功,避开刀锋,在城墙上向西舜河方向连纵几纵,条忽不见人影。众人追至河边,只见虞桥上龙门缺口处张弘范飞身而过,文杰要追,尹玉拦住道:“莫追,此人武功在你之上,即使你追上也擒他不住。”
众人回营,在军帐中坐定。尹玉向众人分析了张弘范此次来意定是摸清我宋营兵力,防御情况,报伯颜决策参考。我宋军兵力情况,伯颜在平江的细作肯定探知,张弘范夜探宋营,主要是看义军的数量及防御工事、城墙高度等地形地貌才是他此行主要目的,此人出身汉人,但忠于元朝,且文武兼备,是宋军心腹大患。
议论到虞桥防务,尹玉道:“土城墙御敌,外有陷马坑,伯颜不会发骑兵进攻,彪悍的蒙古骑兵,虞桥此战失去作用。攻城塔(城楼)近不了我军土城墙,设有陷马坑,伯颜会用“三弓床弩”(又称八牛弩),箭矢以坚硬的木头为箭杆,以铁片为翎,大小如同标枪,近距离射出可直接钉在城墙上,齐射后,步兵可借此攀登而上。我军居高临下,多备滚木、石头,可以击退五倍于我军力的进攻。我军与元军兵力相差悬殊,取胜就难说了。军力不足,不是吾辈为将的所能解决,唯有死守而已。关键的是宋营西、南、东三面环水,粗看是天然屏障,其实是薄弱环节,如军力集中在土城墙上,对付北面来犯之敌,可西南三面无兵把守,如元军水军进入舜河,从西、南、东三面攻入,则我军腹背受敌,怎能取胜?”
众人问尹玉:“那我们如何应付敌军呢?”
尹玉道:“宋军战船停岑荡浜,驻军荡下头,阻住元军水军战船攻入。如元水军不参战,宋军水军可从侧面援助虞桥,攻击元军步兵,这才是万全之策。可是张全将军不会同意水军涉险,他以粮食装在战船内为借口拒绝,已报文大人,递送地图军力部署图,至今杳无音信,文大人无军权节制张全啊!”
尹玉长长地叹了口气,又道:“奈何奈何,唯有拼死而已。”众人皆以无奈而又愤怒的眼光仰面望着朦朦胧胧的天空。
第十六章 伯颜猛攻常州城 姚訔怒烹王良臣
伯颜二十万中路军,向常州进发,沿途烧毁房屋、庄稼,断绝宋军粮源。将常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他将中军帐从镇江移至常州西门奔牛镇,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常州城四周旌旗遍野,尘土蔽天,擂鼓呐喊声传出几十里方圆。数十名元军推着十多丈高的攻城楼车,隆隆声中驰近护城河。
常州城护城河水面很阔,攻城楼车到河边无法靠近城墙,只有冲车可到达河边,弓箭手射断城门口吊桥绳索,坠落桥板,几十名元军推着冲车过吊桥撞击城门,护城河边密集排满元军弓箭手,弩箭队向城头上守军齐射,一时城楼上箭如飞蝗,石块如雨。城墙上的长枪队兵士一手持枪,一手持盾,保护着自己及向下对射的弓箭手,弓箭手倒下一批后,后面即刻替换一批。一个时辰的攻城战,元军死伤数千名弓箭手,停止了攻城。
伯颜骑一匹高头大马,用望远镜观看了西门的攻城战况,这次攻城并不顺利。伯颜对城市攻坚战并无多少实战经历,襄阳攻城是阿术、刘整指挥的,东征沿江而下,二十余城不战自降,连攻城楼(塔)车都没用上,蒙古骑兵善骑射冲锋在前,彪悍的步军在后掩杀,横扫欧亚各国名闻中外的“铁骑”,这次也用不上,应该如何调整下一次的攻城战术呢?伯颜叫来了张弘范参赞军务,降将吕文焕等人,商议攻城战术。吕文焕、张弘范提出攻城战车、云梯靠近护城河的方法:沙包灌泥在护城河里堆筑道路,攻城战车和云梯才能够靠近城墙。
伯颜在当天下午即下达军令,在常州城郊,强征民工挖土装沙包。数万民工分成几百个小队,每队由百名军士持刀枪监工,仅几天时间,常州四门护城河内筑成一条条沙包堆垒起来的道路。元军第二次的攻城全部用攻城车和云梯,元军步兵在弓箭手一阵阵箭雨的掩护下开始攻城,数百辆攻城战车推着靠近城墙,元军步兵各小队抬着云梯接近城墙。牛角号嘟嘟嘟拖长音的震颤声,二军战鼓咚咚咚声,二军杀杀杀呐喊声,震天动地,山河颤抖,日月无光。战车上元军的弯刀与宋军的长矛格斗碰撞的铿锵声,投枪凄厉呼啸着,元军头顶盾牌,手持弯弓或长矛,从云梯上往上爬。宋军弓箭手阵阵箭雨,将云梯上的元军射翻跌落护城河,接近城头的元军被居高临下的宋军长矛刺中,在惨叫声中倒下。天空烟尘中弥漫着烧焦味,浓浓的血腥味充斥空中。元军一批又一批从云梯跌落,护城河中浮满元军尸体,城头上推下的滚木、石头,将城墙根垒高数尺。
姚訔、刘师勇、王安节、陈炤等将领分别在四门城楼中指挥着敢死队,偶尔有元军中死士攻上城头,敢死队马上赶至围歼。城头上杀死的元军,被箭雨射中牺牲的宋军,尸体横蔽城头,通道尽皆堵塞。元军撤退后,义军组织清理元军尸体,推下城墙,宋军战死将士尸体集中一处归葬。
伯颜指挥大军对常州的攻城战已一个多月,进攻一次比一次猛烈。常州义军拼死守城,元军一次都没有攻下城门。元军数十次的攻城,云梯、攻城战车都已损坏,需要补充新的攻城装备及兵器,路途遥远一时难以补充。伯颜想到自己领旨离大都时,元帝忽必烈为其送行时面授机宜“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怀柔以克刚,以汉制汉可获大胜。”
襄阳之战后,大军东进,沿江城池闻风而降,兵不血刃连克二十余城,自己上表称元帝洪福齐天,“以汉制汉”的怀柔策略英明。伯颜想到此处,急召常州降臣通判王良臣进帐晋见。
王良臣,原常州通判,德佑元年(1275年)三月,元军攻陷建康、镇讧,势如破竹,沿江城池守将纷纷降元,常州知州赵与鉴弃城逃逸,通判王良臣,安抚戴之泰,勾结郡民富户钱訔携带印信冒充常州知州去镇江伯颜处乞降。元军进城后,伯颜封戴之泰为常州统制,王良臣为之常州通制。
五月,姚訔、刘师勇组织义军光复常州,活捉戴之泰,王良臣只身混出常州城仍去镇江找伯颜,把常州失守的责任全部推到戴之泰身上。今伯颜有召,王良臣不敢穿朝服,当时元帝因王良臣献城有功,赐五品朝服(一至五品官着紫袍,六至七品官着绯红袍,八至九品着绿袍),现常州城已失,而,且是他手里失去,王良臣怕元帝问罪,一直提心吊胆。这次伯颜召见,只着平民服饰“质孙服”,较短的长袍,头戴“髻髻帽”,一手提着袍角,跪见伯颜。
伯颜坐在虎皮交椅上道:“请起,一边坐下。”王良臣受宠若惊,意识到伯颜不会问罪追责,即刻一幅奴才相卑躬屈膝道:“谢丞相!”伯颜令王良臣仍着大元朝五品紫袍服,为特使,去常州城招降宋守城将官。王良臣一听伯颜命他亲自入城劝降,大惊失色,浑身发抖,他怕死又不敢推辞违令,想到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只得抱拳道:“王良臣遵命。”
王良臣取出元帝所赐五品官紫袍,怀抱元帝招降诏书,骑蒙古战马至常州西城门吊桥前叫门。城楼上军士见元营有使者前来议和,急忙报知州衙门姚訔大人,姚訔令放元使入城。王良臣心中窈喜,难道宋营将士被打怕想投降了,他大摇大摆进城至府衙前,不见有人迎接,心凉了半截,但既然来了,只得硬着头皮进去见姚知州。
话分二头,且说城东义军在虞桥备战,姚让见伯颜率元军围攻常州城久攻不下,想乘这几天元军休整之机,急需进城见叔父姚訔,报告平江援军在虞桥、五牧备战迎战的情况。夏士林幼时生长在农村,深谙水性,愿陪同姚让潜水进城。
二人走运河上圹至戚墅堰北,经青龙至常州城小东门外。二人换上元军服饰,混在元军中走近关河,乘四周无人之际潛入河中,潜游至城内天宁寺旁水码头上岸,奔至府衙。
姚訔及众将见到姚让小将平江求援回城缴令,十分钦佩。叔侄虽然仅半月未见,亦是分外亲热。
忽听衙役报:“元营使者求见。”
姚訔喝令:“令来使进见。”
姚訔及守城众将一看元军来使竟是常州献城降敌的叛贼王良臣,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姚訔不由恶向胆边生,大喝一声:“出卖祖宗的贼子,胆子不小,还有脸来劝降,下油锅烹了他!”姚訔、刘师勇、王安节、胡应炎、陈炤等人对王良臣是切齿痛恨,常州失陷,多少百姓死于元军刀剑之下,一致要严惩这个卖国献城的大奸贼,姚訔喝令:“绑了!”
王良臣大叫:“二国交兵,不斩来使!”
姚訔呵呵大笑:“你是哪国人?连自己祖宗都要出卖,欺师灭祖,猪狗不如!绑至校场油烹祭旗。”油烹是民间传说中十殿阎王惩治恶人的刑罚之一,“上刀山,下油锅”,下油锅的恶人,“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校场内拜将台前纛旗飘扬,旌旗粗大的旗杆下,架起了大铁油锅,下用干柴烧。这种大铁锅,民间用来烧水洗澡。常州府衙张贴了布告,围观的人群人山人海,对这种出卖国家出卖同胞的大奸贼,百姓恨之入骨,如今得到应有的惩罚,无不拍手称快。
王良臣被油烹,伯颜十分震怒,下令再次攻打常州城,张弘范向伯颜进言献计,调集八万人马打宋朝援军,先打掉城东虞桥、五牧的平江援军,然后再攻常州城。张弘范将刺探虞桥宋军的军力布置、防御工事地图献上伯颜,伯颜下令怀都元帅率领八万兵士驻军横林,以十倍于宋军的兵力进攻虞桥。
宋元两军在虞桥摆开战场,伯颜根据张弘范的建议,调水军战船百艘,水军五千,船舱中隐藏步军一万,从戚墅堰东面运河与北通长江的三山港交汇处进入舜河,突过虞桥,绕到严公岸以南,一万步兵上岸,南北夹击宋军。
姚让是城东义军的指挥,向姚訔请求与夏士林回虞桥前线,姚訔也需及时了解平江援军的军情,任命二将为宋军联络参赞,送出府衙互道珍重而别。
姚让、夏士林二人身穿水靠,在水门桥通吴门水闸提起尺余后,即潜入水底通过闸口泅至白家桥方才上岸。已是农历十一月中旬,西北风吹来颇感寒冷,二人找避风处换上棉衣,直奔横林而去。二人到达横林,穿过中吴大石桥,横林街上空空荡荡无一行人,店铺排门紧闭,昔日繁华的城东大镇,死一般地沉寂。二人进入夏家头村时,已近黄昏,村中偶尔传来犬吠声,村民已躲避至数十里外的安阳山,漆黑的夜晚中,村中无一家有灯火。二人至关帝庙中,众人都在急切等着他们回来,以决定下一步义军如何行动。
城东义军首领作出民军暂行疏散的命令,义军首领连夜去虞桥宋军大营。姚让、夏士林向尹玉、麻士龙二位将军汇报了城内守军拼死守城的战况以及油烹王良臣的大快人心之事。二位将军对常州守军击退元军攻城的战况感到兴奋,尹玉反复讲述王安节父子率二万军民坚守合州城,打退二十万元军,以少胜多的战例,提高众人坚守援军阵地的信心。
姚让、夏士林待众将离开中军帐后,私下与二位将军汇报他俩潜出常州东门时,见元军集结及发现东门有水军战船的情况。
尹玉沉思良久后道:“根据种种迹象,元军进攻援军已在眼前,一场敌我兵力悬殊的激战马上来临。步兵攻城较难,必须以数倍的兵力方能取胜,正面攻击并不可怕,赣军将士战斗力很强,担心的是元水军突袭西南方,南北夹击我虞桥援军。”
众将商议后,决定抽调五百名弓箭手驻守在虞桥断桥东面,封锁河面,阻止元水军冲过虞桥背后袭击宋军。
第十七章 战虞桥士龙殉国 走五牧壮士突围
德佑元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元军八万步军犹如蝗虫铺天盖地,尘土飞扬,旌旗遮天蔽日,从大运河上圹、下圹分二路以乌云压城城欲摧之势向横林而来。
八万元军夜宿横林,街区及周边村庄驻满元军,怀都元帅中军帐设甲墅院。前一日,宋营得到元军进攻虞桥的情报,尹玉将军将甲墅及边庄各二百宋军都撤到虞桥大营。
十一月二十五日拂晓,元军分三路纵队急速行军向虞桥进发。
中路三万元军走甲墅,夏家头,冯郑村,攻击宋军中军帐望敌楼中宋军。西路三万元军走慈渎,沿舜河东岸,荡下头,攻击虞桥黄龙土城宋军。东路二万元军走葑岸,秦家头,攻击青龙土城宋军。
卯时,元军八万兵马已阵兵于青龙、黄龙土城东西二里长的城墙以北,密集的元军步兵摆成一字长蛇阵,潮水般地滚滚向土城席卷而来。
宋元二军战鼓激荡,火铳轰响,冗长凄厉的牛角号呜呜声震耳发聋,旌旗漫天乱舞。二军对峙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交织成声嘶力竭的吼叫。元军重甲步兵隆隆地整步逼近城墙,二军前排的弓箭手对射,箭如飞蝗,双方各有死伤。
元军不用骑兵攻城,是怕战马陷入陷马坑中,土城墙前,都是陷坑,事前被张弘范探得,故而张弘范没调动攻打溧阳、独松关的骑兵前来,宋军陷坑没有发挥作用。
二军的抛石机,投入对战,伯颜的回回炮没有调到常州攻城,都是十多个人为一组的,二、三十斤重的抛石机。元军抛石机的石块打上土城墙,宋军有死伤。宋军的抛石机在土城墙内,打出的石块命中率高,因元军兵士人多密度高,反而是元军死伤多于宋军。
元军第二拨人开始攻城,弓弩手主力在这一拨人,这是张弘范狡猾之处,元军用二拨弓弩手攻城,因城墙是夯土而成,元军“八牛弩”二千弓弩手齐射,一时城墙上钉满坚硬的箭杆,铁翎矢没入夯土墙中扎入很深。
这时牛角号声又起,战鼓声声震天响,元军步兵开始攻城,士兵口叨弯刀,头顶盾牌,手抓脚踏箭杆爬城,宋军用滚木擂石向下砸去,土城后的抛石机喊着号子,抛出石块砸向敌群,元军中的抛石机抛出的石块飞向城头。两军排山倒海般的相撞,长矛与弯刀撞击的清脆铿锵声,铁汉的搏击死不旋踵,狰狞的脸面,带血的刀剑,血肉飞溅,强者的怒吼声和临死前的哀嚎声,山河在颤抖,大地在呜咽。
元军的战术车没有用来攻城,在张弘范的建议下,不用笨重的十多丈高的攻城楼塔车,而改用软梯攻城,用软梯挂在坚硬的箭杆上,箭矢扎入土城尺余,很是2牢固,八牛弩的箭杆已射满土城墙,使用软梯爬城轻便,元军备足了软梯。午后,元军软梯挂满青龙、黄龙二里长的土城墙,元军分批轮番吃饭,用车轮战法轮番攻城。数十次的攻城被宋军打退,双方直杀得眼睛布满血丝,喉咙喊得已嘶哑。宋军从早晨打到中午过后,无暇吃中饭,又没备干粮,腹中饥饿,渐渐有些军士体力不支。
尹玉、麻士龙率领众侠士组织的敢死队在二里长的城头上来回砍杀爬上城墙的元军,他们内功深厚,比常人耐力要好。
麻士龙手持六十二斤重的镔铁长枪,只见他枪起处便有一元军命赴黄泉,接连枪挑百余名爬上城头的元军。夏菱儿、吕娴姐弟追随师父左右,用剑刺杀攻上城头的元军死士,文杰、夏士林、周氏兄弟、严氏五兄弟守在虞桥桥头,密切注视着河面动静,冲杀在黄龙城头的尹玉血浸战袍,众将每人都血溅满脸,身上多处刀伤。直至申时(下午四点)虞桥阵地还在宋军手里。有诗云:“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申时刚过,太阳西斜,天空暗淡下来,岑荡口一百艘战船,满载万名重甲元兵,悄无声息急驶过来,已到虞桥桥头。宋军兵力薄弱,没有留预备队,尹玉留在桥头的五百名弓箭手,由于黄龙城紧靠桥头,已有三百弓箭手去参战。尹玉急喊:“弓箭手准备迎敌。”元军战船每艘百名水军,后甲板上十支橹,二十名水手划桨,战船飞快急驶,船上步兵用盾牌阻挡岸上弓箭手的箭雨,保护后甲板上的摇橹水手,船仓中步兵的弓弩手向岸上对射,船上的弓弩多,压住了岸上的弓弩,战船急驶过桥,向宋军后路而去(今虞桥村委严家岸,三面是大河,元军从北面夹击虞桥黄龙绛土城的宋军)。
半个时辰不到,南北元军同时向土城发动进攻,尹玉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元军南北夹击土城宋军。尹玉已二次派军士骑快马去五牧请张全派军到虞桥阻挡元军战船,可张全见死不救,不发一兵一卒。
元军南北擂起战鼓,宋营中将士全部上阵加入战斗,元军擂鼓不息,牛角号发起冲锋号音,两军混战肉搏在一起,南面元军的一万重甲步兵凶猛地扑上城头,他们不用绳梯爬城,直接从台階上城头。元军人多势众,几个士兵围住一个宋军。
围攻宋军将士的是一支长枪队,张弘范还请来四位师兄“天山四枪”,个个都有深厚内功,一杆长枪神出鬼没,配合默契。龙、虎、豹、彪四人各持双枪,排列四门,按八卦方位太极图布阵,无人能破,若四人攻杀一人,犹如探囊取物,天下多少江湖好汉死在他们枪下。张弘范多次会过尹、麻二将,自知难以取胜。为擒杀二将,张弘范亲自去天山请来四位师兄助阵。
数十名长枪队元军围住麻士龙,文杰挺身前来相助,连连打出金镖,击伤七、八名长枪手。麻士龙大呼“别管我,快去保护你师父尹玉。”夏菱儿手舞双剑,连连削断几支枪尖,突入重围,与麻士龙背靠背杀敌。镔铁长枪可力透重甲,麻士龙天人,但都被士龙杀退,后来远离麻士龙十多米,不敢近身。
一声口哨,天山四枪从四个方向围住麻士龙,张弘范指挥一队弓箭手向麻士龙齐射,麻士龙舞动镔铁枪格挡箭雨,怎奈麻士龙从早晨战至傍晚酉时,滴水未进,枪重六十二斤,体力渐减,难以抵挡箭雨,瞬间身中数箭。天山四枪逼近麻士龙开始攻击,四人八枪,枪枪杀招。夏菱儿舞动鸳鸯剑来救,双剑被四枪绞飞,他们内力排山倒海,夏菱儿被击出数丈,所幸轻功极好,高喊一声:“师父小心!”夏菱儿跌落城墙,口吐鲜血,吕娴、吕斌大惊,急呼“菱儿!”吕娴背起菱儿,吕斌持剑在后护卫,跑上虞桥,施展轻功,越过断桥,逃离战场。
麻士龙举起镔铁长枪沉声喝道:“宋军将士听着,士龙与天山四杰以武艺决胜负,不准任何人助战,去助尹将军守青龙土城要紧,快走!”众义士见麻将军临危不惧,双目圆睁,钢牙紧锉,震得后背被元军射中的五、六支箭羽直颤抖。文杰等众侠士都不忍离开,但战况危急,只得含泪而去。
只见“天山四枪”犹如凶神恶煞,步步进逼,围住麻士龙,外围是二十多名挑选出来的长枪手。张弘范手持双枪,虎视眈眈。麻士龙眼看宋军已溃,自己必定命丧于此为国捐躯了,他心神一定,丹田吸气,一招“童子拜佛”,腾空而起,越出四枪包围圈,两腿劈空夹住一个元军长枪手脑袋,只听到那元军一声哀嚎,脑浆并裂,双腿落地间,二指直穿另一个元军将校甲胄,二指禅威力无比,两个血穹窿立现,鲜血暴喷,镔铁长枪呼啸而出,飞向十余丈外,枪尖直指张弘范,张弘范大惊失色,知道麻士龙千斤神力,镔铁枪又重,此枪无招可架,急忙一招“八步赶蝉”飞身避开,枪尖刺中张弘范身边一长枪手护心镜,穿透护心镜,透过身躯,枪尖插入地中尺余,长枪手闷声一哼,被钉在地上,声息全无。麻士龙双腿落地,身躯前倾,铁头功撞向敌群,长枪队跌倒一大片,一名长枪手被撞在胸口,五脏六腑震得粉碎,顿时气绝身亡。麻士龙一招毙四敌,围攻麻士龙的元军长枪队兵士惊悚骇立。麻士龙瞬间连施“童子拜观音”,翻纵倒载碑、二指禅、铁头功同时使用,击得元军长枪队兵士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溃不成军。
张弘范、天山四枪深为麻士龙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英雄气
概所折服,五人手柱红缨短枪在三十步外观战,待麻士龙倒空翻入空中之际,十支红缨短枪瞬间飞出,分上、中、下三路袭向麻士龙,枪尖咻咻破空之声,撕锦裂帛,红缨如十条毒蛇吐信向麻士龙袭来,顿时麻士龙如只断线的纸鸢从空中栽下,虽身受重伤,但意识十分清醒,他收臂用肘,猛提丹田之气,撞向张弘范前胸,张弘范躲闪不及,胸口护心镜震碎,一口鲜血喷出,张弘范受伤不轻,从此落下病根。
麻士龙双手抓住插入胸口的二支短枪的枪杆,丹田运功拔出枪尖,瞬间鲜血直喷,双目圆睁,怒目手指张弘范,仰面倒地而亡。张弘范敬其忠勇,不忍割其首级,低头鞠躬拜之而去。
黄龙城墙上,宋军将士全部阵亡,青龙城头尹玉将军得到麻士龙将军殉国的消息,虎目流泪不已。姚让、文杰、周氏二兄弟、严氏五兄弟等众义士聚集在青龙城的东头城墙上,夜空暗淡无光,尹玉清点宋军人数,仅存五百余人。想到那些阵亡将士,都是赣州乡邻,宁都任上的朋友,皆忠义之士,平素亲似兄弟,不由悲从心来。悲伤过后,冷静下来后决定突出重围,去五牧宋营,与朱华、张全会合再战,尚有一线生机。
尹玉毅然决定下令突围,乘夜色在元军尚未发动攻击之隙,和众义士率残兵向东北五牧方向急行。元军小校急报张弘范:“宋军尹玉率军突围冲出青龙土城战场。”张弘范闻报,知是尹玉冲出重围去东北方五牧与张全会合去了,吩咐军校传令:鸣金收兵,回横林宿营,明日五牧再与宋军决战。张弘范对尹玉将军有好感,昔日江州回龙矶张弘范孤身夜探犯险,是尹玉放他脱身。虞桥宋军兵败,元大军围住,尹玉很难逃出。张弘范有报恩之意,放走尹玉,五牧再战。他还尹玉一个顺水人情。
周绮、周繐、姚让、夏士林走在前面开道,他们道路熟悉,越过葑岸河木桥,到达徐桥头村东饮马河石拱桥边,已离开虞桥四、五里地,后面无元军追兵,尹玉下令就地休息。再次清点人数,幸存军士五百,战马三骑,伤马四骑。五百军士中都是赣州人,年轻力壮,武艺超群,其中三分之一军士有刀枪伤,个个满身血污,但无一人叫喊。几匹战马静静地在河边饮水,士兵们在河边用水冼去脸上血污和尘土。
江南水乡一片沉寂,四周村庄中偶有犬吠声传来。一片静默悲伤的气氛中,尹玉将军与姚让、夏士林道别:“请姚公子速至常州城,向姚大人禀报虞桥战况,麻士龙将军阵亡,吾率五百军去五牧与张将军会合,与元军再决胜负。请姚大人务必坚守,待文大人设法再遣援军。”
姚让道:“叔父要我协助平江援军,同是奉诏勤王,怎可置你们而不顾离去,小侄决意与尹将军同去五收再战。”
尹玉道:“公子此言差矣,末将不是要你趋安避危,常州守城更是事关重大,平江援军目的亦是为守住常州,况且城内与城外联络已中断多日,城外战况你叔父姚大人不明怎行?你身有联络平江援军与常州守军的重任,现常州城被围如铁桶,元军攻城又频急,你如去五牧十分险恶,你重任在肩,末将岂能将你当一名军卒去五牧拼杀?”
姚让听尹将军出于大义的劝说,只得点头道:“侄儿遵命。”
尹玉转身向夏士林、夏凤至兄妹抱拳道别:“夏公子兄妹共赴国难,继承父志忠心可嘉,义薄云天,为师能有你们这样的徒儿也是有缘。虞桥兵败,为师愧对常州百姓,此去五牧再战胜败未卜,生死难料。为师军职在身,决意在五牧拼死再战报效
朝廷。你是民军,已是尽力了,为师有一个不情之请,要托付你办好一件大事,以了为师心中的愧疚。”夏士林、夏凤至双双单膝一跪,抱拳齐声道:“师父之命,徒儿敢不从命。”
尹玉道:“你兄妹是本地人,有劳你们在元军退后,将宋军死难将士的遗体掩埋,不要让他们抛尸荒野,他们都是为师带出来的兄弟、好友、乡邻、同事,帮助为师了却一桩心事,否
则,别说为师难见江西父老,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见死难弟兄!”
尹玉说完已是泣不成声,姚让、士林兄妹听罢亦放声大哭,四人抱拥而泣良久后洒泪别去。
【注释】
① 桥之战:宋史第四十七卷本纪·四十七瀛国公,二王附。
丞相伯颜将中军入常州,癸亥,张全,尹玉,麻士龙援常州,士龙战虞桥死,全奔五牧。甲子,尹玉战五牧,死之,张全不战遁。
第十八章 直湖港张全逃遁 饿煞岸尹玉捐驱
周绮、周繐、严氏五兄弟、连捷在前带路,尹玉、文杰断后,率领残部五百人于子时到达直湖港扎营(今无锡县洛社镇绿化村委东栅、西栅村)。在惨烈的虞桥大战中,他们已一天一夜滴水未进,军粮在虞桥时由夏士林筹集供给,虞桥战败后军中断粮,众将商议派人去水军大营找张全统制,请求调拨军粮。突然姚让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满身尘土,闯进军营。尹玉急忙扶住问道:“姚公子因何回来?”
姚让道:“辞别尹将军后,侄儿往常州而去,途经中吴大桥时,岂料横林镇驻满元军,中吴大桥盘查极严,过往行人一律不准通行。即使元军兵士要通过大桥,也必需持有令牌。过中吴大桥走上圹官道到常州已此路不通,侄儿改走下圹村道去常州,向西急行至戚墅堰,准备过桥时发觉戚墅堰大桥一样有元军守卫盘查,仍是无法过去。无奈只得原路返回。”
周绮、周繐去殷坂村家里取来了粮食,才使宋军饱餐了一顿。众将继续商议粮草问题,尹玉委派姚让、周氏二兄弟去水军大营找张全调军粮,张全仍不同意发赣军的粮饷,理由是他只掌管发朝廷军队的粮饷(即水军淮军二千,朱华广军二千的军饷。)
没有调到军粮,回到营中,十分恼怒,恰巧长兴县镇抚王龙举去太仓买马归途中遇见姚让,他们原本相互认识,姚让是宜兴人,与近邻长兴县镇抚王龙举是旧交。姚让邀请王龙举参加义军破敌,因王龙举准备去平江参加勤王军,姚让劝说道:“尹将军是平江知州文天祥派遣来援常的勤王军,加入五牧队伍也即是加入勤王军,同样是抗元救国。”王龙举了解宋军虞桥之战兵败的原因是张全怯敌,不发一兵一卒。
众将要尹玉遣将除去张全,尹玉将军为人忠孝仁义,道:“大战在即,不可自乱,擅杀大将。”王龙举也劝尹玉杀了张全,夺取兵权和军粮,才能一举破敌。尹将军坚持不可擅杀朝廷命官,道:“张全是朝廷派遣的援常军统制,我等岂可以下犯上,他虽不仁,我不可不义。”王龙举见劝说不了尹将军,叹道:“不杀了张全,破敌大事不成矣!”乃挥泪别去。
当夜,连捷、丁大汉二人商量,不斩杀张全,怎能出得这口气。连捷、丁大汉不属于朝廷军队管辖,不是平江的勤王军和常州的民军,他俩擅自行动,不会影响到文天祥及姚訔两个知州。夜间寅时,连捷、丁大汉泅水潜入水军战船船底,凿沉战船十余艘,也算是出了一口气。
德佑元年(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冬至令节,江南水乡,西风凛冽,滴水成冰,严寒比往年早早地降临大地,注定天灾人祸要双双成行。
是日,浚都元帅出了伯颜中军大营,赶往横林前线,元军水陆并进,进攻五牧平江援常军。重甲步军沿大运河上圹、下圹兵分二路稳步推进,有探马来报伯颜五牧毫无设障工事的消息,伯颜欣喜得意道:“杀鸡用一下牛刀吧!调二千铁骑去五牧在步军前施展一下我大元战马和弯刀横扫欧亚各国的神威吧,铁骑已有年余未战,别把马养得太肥了。”
一百艘“飞虎战船”从大运河与步军保持同速,向东徐徐驶行。这种小型但轻便快捷的战船,适合在江南水乡湖泊及较宽水面的大河里战斗,是抗金名将韩世忠及夫人梁红玉所创,在镇江监造,宋军焦山水战兵败,战船被元军夺获。“飞虎战船”旁边两舷设四轮,每侧二轮,每轮八个翼片,伸入水中,轮轴固定延伸至甲板,每轮六名水军驱动,有脚踏(似水车)、手扳两种。
宋时大运河两侧,上圹官道有石子黄沙铺就的马道,两侧长满芦苇,大军过去,惊动野鸟惊慌逃窜乱飞。
五牧小镇前,朱华将军率军迎战。朱将军头戴凤翅战盔,前盔凤翅护额盖耳,顶披红缨,胸套两挡甲,护心镜,上臂覆膊披甲,琵琶袖口,宽口战裤外披膝甲,足着战靴,手提方天铁戟,骑一匹乌骝马。元军阵内,怀都弯刀一指,二千铁骑呼啸冲来。朱华虽勇,奋力连刺元军十余骑,无奈元军铁骑和步军铺天盖地蜂拥而来,两军战鼓声、讷喊声震耳欲聋,夺人心扉。朱华陷入敌群,左冲右突,虽然武艺高强,方天戟舞动一团银光,元军不敢近前,但元军数百名弓箭手利箭齐射,朱华臂中一箭,自知不敌,拍马落荒而逃。
朱华率领的二千广军是朝廷派驻广州的军队,多年来南方无战事,养尊处优,战斗力不强,见蒙古铁骑呼啸冲来,一触即溃,四散逃命。五牧“双败圩”芦荡田,宋军尸体堆积田野,河水如血,惨不忍睹。
溃逃的宋军见运河对岸直湖港内停有宋军战船,纷纷下河泅水至战船欲上船逃命。淮水军统制张全,站在一只“十棹大飞”战船的旗舰楼台上,眼看着宋军溃败,仍是不发一兵一卒救援,见对岸溃败宋军像成群鸭子一样朝战船泅来,张全急忙下令“起锚”,已有许多宋军双手抓住船舷,只要船上水军帮拉一把即可逃命。张全气急败外,害怕宋军拖住战船,元军飞虎战船追至,妨碍自己逃出,丧尽天良的张全下令:“斩断攀爬船舷兵士的手指。”一时攀船宋军哀嚎不已,手指被砍断落水溺死者不计其数,河面上漂浮着大批浮尸,鲜血染红了河水。
张全和俾将曾全、胡遇、谢荣、曾玉驱动三十余艘“十棹大飞”战船,急忙从直湖港经太湖逃往平江。
南宋朝廷将官怕死逃命,只有赣将尹玉率勤王军残部五百人与元军死战。这些军士大都是赣州人,江湖义士,武功高强,其中有宁都县捕快,尹玉当宁都县都头时的部下,誓死追随尹玉将军。
宋军已连续几天几夜没有粮食造饭,早已饿得精疲力尽。尹玉下令杀死战马充饥,尹玉手提缅刀,走到自己十分珍爱的黄骠马旁,抚摸了一下马骔毛,黄骠马眼角含泪看着自己的主人,尹玉也双眼已湿,这马跟随自己多年,出生入死,通达人心,不忍下手,吩咐文杰道:“代为师送它上路。”文杰知晓拗不过师父,再说眼下只得保全人的性命了,无奈之下牵着马进树林里杀了。
尹玉自知杀几匹战马也解决不了根本困难,元军已将五百赣军围在一个三面是河的芦荡滩里,(后人称“饿煞岸”讹传为鹅子岸)。尹玉将文杰叫到身边,吩咐道:“文杰徒儿,为师军职在身,只得以死报国了,只是有负文大人重托。恨只恨张全那厮临阵退师,怕死逃命。文大人不知详情,你率几名赣州军校冲出重围,去平江报信,请朝廷斩杀张全,为死难将士伸怨雪耻。”
元军的围攻又开始了,姚让、周绮、周繐、丁大汉、严氏五兄弟、连捷在阵前冲杀,掩护文杰等四人突围,连捷三百斤双锤开路,杀出一条血路,文杰和赣州三将抱拳示意,施展八步赶蝉轻功,飞身往平江方向而去。
元军越战越多,怀都留下一万兵马对付尹玉五百赣军。在激战中,姚让因三天前在虞桥大战时中箭负伤数处,又无军医治疗,只是简单包扎,此时箭疮迸裂,血流如注,用尽最后一点余力,大叫道:“诸君保重,让不能与尔等戮力杀贼矣!”咳血数升而亡。
尹玉又战二日,宋军无粮,已将元军尸体食尽,余下的是宋军尸体。尹将军向众人道:“胡虏恨不得啖之不尽,而吾士卒生用其力,死何忍食其肉?”遂将宋军尸体掘一大坑掩埋,尹玉在坑前大哭:“你们都不肯早些离宋营回家,为何定要跟我一起战死,吾于心何忍?玉之所以不死,还指望朝廷有一旅之援,或可死灰复燃,今看此情景,已是无望矣!”众人齐道:“吾等誓死追随将军!”此时,原在芦荡里打鱼的百姓也加入了战斗。在元兵的重围下,尹玉将士及义民们仍孤军奋战。
元军冲锋呐喊之声又起,二百余名长枪队在“天山四枪”的率领下,奉张弘范军令围歼尹玉。尹玉大喝一声:“张弘范你这狗贼,有胆量我俩单挑,今日与你做个了断。”
张弘范自知单挑难以取胜尹玉,怀抱双枪,抱拳向尹玉施礼道:“尹将军,平江援军虞桥、五牧兵败,大势已去,只要你肯降元,小弟包你在丞相面前推荐兄长神勇,封你为将军。”
尹玉大怒骂道:“狗贼住口,休得胡言,你身为汉人,出卖祖宗,甘心为鞑子当奴才,不知廉耻,照打。”全装锏一招“尉迟恭单鞭救驾”向张弘范头顶砸来,张弘范急举双枪一架,“噹”的一声,火花四溅,道:“尹将军神力,小弟不敌。”接着又说道:“丞相爱将若渴,知尹将军是难得将才,故命小弟奉劝于你。”尹玉大喝:“休得啰嗦,大宋之将,岂能屈膝投降!”说完将双锏击地,地陷数尺。“快放马过来一战!”
张弘范见劝说无效,恼羞成怒,双枪一指,令长枪队围住尹玉,不让他逃脱,“天山四枪”各施绝命杀着,向尹玉刺来。尹玉舞动金装锏,敌住“天山四枪”的凌厉攻势。
张弘范令弓箭手齐射,尹将军身中数十箭,浑身插满箭杆翎犹如猬毛,圆睁双眼,直立不倒。“天山四枪”用四杆长枪架住尹将军颈项,张弘范命军校用枪杆梃击几十下,尹玉方倒下。
怀都、张弘范敬尹玉将军忠义神勇,率长枪队及众将列队向尹将军遗体鞠躬,并不取其首级邀功领赏,感叹离去。
元军追杀其余赣军,赣军因数日未进食,疲惫不堪,困乏无力,终究寡不敌众,却无一言降,除文杰与三赣将逃去平江外,其余无一生还。最后因粮尽援绝,都英雄不屈地饿死在芦荡滩里。为纪念尹玉将军及其英雄的军民,后人就把此地取名为“饿死岸” 。后因该名称难听,逐改名为“鹅子岸” 。
周绮、周繐兄弟与尹玉将军被元军包围,在激烈的混战中与五百赣军一起全部殉难。后人把尹玉当年血战的地方叫“双忠墩”又叫“饿死岸头”,并在附近建二忠祠,以祀忠魂。
严氏五兄弟、连捷、丁大汉等退至殷坂村东(今横林镇殷坂村吴家头)被元军团团围住,众人誓死不降,手拉手走入潭中,英雄殉国。(后人称这潭为严五潭,这村吴姓,称吴家头为严五潭头'五、吴同音’)。
虞桥、五牧这一次增援常州的战斗,尹麻两将军、周繐、周绮和五 兄弟率领的援军,显示了无比英雄气概,文天祥估计当时的形势,如果张全全力夹攻,援军很可能得胜,可是他畏缩不前,误了大事。事后,文天祥打算把张全斩首,以明军法,因为张全不是本部将官,不得不向朝廷请示,结果朝廷又是姑息了事。后在临安,文天祥只得斩了和张全一起逃走的副将曾玉。文天祥为了这事,十分感慨,写下了《吊五牧》诗。以后,文天祥虽想再派援军,但道路已被元兵堵住了。
【注释】
①五牧大战,宋史第四百五十卷,列传二百九,
忠义五,尹玉传。
尹玉,宁都人,以捕盗功为赣州三砦巡检,誉满城居。文天祥勤王,及天祥至平江,调玉同淮将张全,广将朱华拒元兵,战于五牧。全等军败,以淮广军先遁,张全、胡遇、谢荣、曾玉等赣州四指挥亦遁。唯玉残军五百殊死战,玉手杀数十人,箭集于胄如猬毛,援绝立屈遂被执,大军横四枪于其项,以梃击之死。余兵犹夜战,杀人马蔽田间,无一降者。质明,生还者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