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集10篇 趋炎附势 语多不真

有出息的人,常和这三种人在一起,快来看看你是吗

01

原文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

02

译文

有谁背后不被他人议论,又有谁在他人面前没议论过别人?有钱人不管说什么,别人都奉承他说的是真的,而穷人说的话,别人都不相信他说的是真话。如果不相信请看宴席上的美酒,每一杯都先敬有钱的人。

03

注释

①但:只要。筵:古时铺在地上供人坐的垫底的竹席,后泛指酒宴。古人席地而坐,设席往往不止一层,紧靠地面的一层称筵,筵上面的称为席。

04

解读

我们议论别人,别人也议论我们;你不议论我,可能会议论他。议论是非短长,可以说是人的通病。不可否认,“背后议论”肯定有其局限性,有的是嘴闲,随口说说;有的是牢骚怪话;有的是在捕风捉影;有的是以讹传讹。

有些人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自己可以随便议论别人,而经不住别人的“背后议论”,尤其是涉及自己的短处,听到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首先气愤,然后反对。凭什么?为什么?谁在嚼舌头? 心里恼火,有的耿耿于怀,自己生闷气;有的暗中调查或者盯梢,结果是费心劳神,无济于事;有的则在大庭广众面前骂骂咧咧,既有损于自我形象,又被人耻笑。

我们何不把这“背后议论”当做是对自己的考验、磨炼,以积极的阳光的心态来对待。和自己无关的,不必大惊小怪,不理睬最好最正确,“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面对错误的或者别有用心的“背后议论”,姿态高一点,大家自有公论。真正的强者一定相信,自己不倒别人推不倒。

属于确实事出有因的议论,特别是由于自己疏忽而产生的,就该果断地去端正自己的言行,或改进、或改正、或完善、或收敛、或警醒、或检讨……聪明的人由此拯救了自已,改变了自己,完善了自己,提高了自己,丰富了自己重塑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当然言论也有贵贱之分,“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这句话虽然市侩,但是,生活中人们却每天都在这么做,人们往往更愿意相信成功者的话,身份地位越高发表的言论似乎就越确凿、越是真理。这种心态,是因为受不良世风的熏染,还是人们的自卑心理在作祟,就不得而知了。

05

故事链接

正直李垂两遭贬

宋真宗时期,宰相丁谓靠阿谀奉承深得皇帝欢心。他依仗权势,排挤所有跟自己作对的人,朝中许多官员为了免遭迫害,都去巴结讨好他。

当时有一名正直的官员,名叫李垂。他才华出众,秉性耿直,对逢迎拍马的人非常反感,一直得不到重用。有人劝他拜见丁谓,李垂回答:“丁谓身为宰相,不去秉公办事,反而仗势欺人,有负于朝廷对他的重托和百姓对他的期望。这样的人我为什么要去拜见他呢?”

这话传到丁谓耳朵里,他非常恼火,借故把李垂贬到外地去了。后来宋仁宗即位,丁谓因犯事被贬,李垂又被召回京都。又有一些朋友对他说:“你很有才学,大臣们都想保举你担任重职,新任宰相那里你应该去拜见一下!”

李垂说:“如果30年前我去拜见丁谓,早就当上翰林了。现在年纪这么大了,怎么能再去趋炎附势呢?”这句话被新任宰相知道了,就把李垂又一次贬出京城。

易牙烹子趋炎附势

齐桓公称霸之后逐渐开始昏庸起来,身边的奸臣越来越多。

一次,他与一个叫易牙的御厨聊天,开玩笑说:“我吃尽了天下的山珍海味,就是人肉没吃过。听说人肉滋味十分鲜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易牙此时正为得不到提拔而犯愁,听到这话,心想:这正是我表现忠心的大好机会。回到家中,看到自己三岁的儿子皮肤细嫩,就杀死了他,做成一盘蒸肉,送给齐桓公。杀子烹煮,非一般人所能做。齐桓公觉得易牙忠君之心超过了爱子之情,从此对他十分宠信。

易牙为了趋炎附势,竟然丧尽天良地杀子取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