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征迁村(话剧版)下
幕3 盖婚房(1990)
场景:宅基地
人物:年轻的大哥大姐,爸妈,姑父
BGM:老地方《乡村爱情》
看宅基地。
女:你家人不看好咱俩咋办呐?
男:我看好就行,他们以后会理解的。
女:房子咋盖啊?
男:慢慢盖呗,我找几个哥们和施工队。
女:那钱够吗?
男:盖一点算一点,走一步算一步,车到山前必有路。
过了一段时间,家人终于过来帮忙。
妈:爸回家和妈商量了,你们根本不知道盖房要多少钱,会有多难。
女:谢谢爸妈。
男:谢谢爸妈,又给你二老添累赘了。
爸:早晚脱不了,咬咬牙就过去了。
妈:妈从锅沿儿省,爸从烟酒省,全家总动员。
爸:盖房用砖,新房那儿有几个坡路挺陡,你早起一会,跟我拉一下车。
男:你是说咱家用小车推砖吗?
爸:咱家没什么本事,也少与人交往,买砖多贵呀,咱自己慢慢备着吧。
那早点睡吧,明早喊你。
过了几天,姑父过来看看。
姑父:这个推法,一幢四间大瓦房得推到猴年马月呀!别推了。
男:姑父来了,遇到救星了,我心里就暖啦。
爸:时间来得及,反正这砖也不是一次全用完,慢慢备着用吧。
姑:别推了,招呼些装卸车的人,等我的话儿吧。
又过了几天。妈在做饭,
妈:你姑父找了两台车,还找了些人,和你爸队上的人一起,去拉砖了,估计快干完了,今晚你爸说请你姑父那几个人吃点饭。
男:姑父!爸!妈说可以吃饭了。
爸:来,咱家人敬你姑父一个。
姑父:哎!自己家人嘛!出门靠朋友,在家靠家人。
男:感谢家人的支持。
女:得到家人的祝福,这是盖婚房最大的收获。
两三年后春风月圆的夜晚。
男:这两三年儿咱家攒了点钱,俺想着再扩建一点。
女:俺也这么想,老大也大了,啥时候要老二。
男:就今晚吧,哈哈…
女:还以为自己是小伙呐!
幕4 安置房(2022)
场景:老孟新家 布景:安置房
人物:中国雄安官网记者毛老师,相册摄影师任老师,老孟夫妇和孙子
BGM:落叶归根
老孟摩挲着《大营镇孟庄村》相册封面。
孟:拍照当天,村里就像过年一样,出嫁的闺女、在外上班的人、上学的孩子们都回到了村里,争着跟老房子合照,别提多热闹了!
任:老孟是孟庄村红白理事会理事,拍照那天,他的三个儿子和孙子孙女都回到了村里,一家13口人跟老房子拍了合照。
孟:我在这个村子住了大半辈子,村子虽然拆了,但是能有一个相册,没事儿能看看,回忆回忆确实挺好。
几十年的故土,现在搬出来,确实有点舍不得。
翻开相册的第一页,老孟指着孟庄村航拍图。
任:老孟1983年退伍回家后便一直住在村里,他见证了孟庄村的发展,也熟悉村子里的每间房子、每个人,就连在街上玩耍的孩子,他都知道叫什么。
孟:当时的孟庄村只有现在的三分之一大。
毛:请孟给我们讲讲了村子以前的故事。
孟:那时候大家都很穷,收麦子都是要拔的,麦秆用来当柴烧,每到过年过节,大家还要排队推碾子磨面。
后来就有了小拖拉机,再后来有了收割机,大家的生活好了,村里人口多了,房子也越盖越多,村子也越来越大。
孟:这是我们村的老寿星李金全,现在90岁左右了。
这是孟祥成,他的父亲是我记忆里最早的老支书。
这是大孝子崔可新,母亲瘫痪在床多年,都是他和兄弟俩人照顾。
孟祥光也是大孝子,不管他走到哪,回来的时候肯定要给父母带好吃的。
毛:老孟每一家的简要情况都记着呢。
孟:现在回迁,村里人还能住一起,一起看看这本相册。
孟章月夫妇和小孙子一起看相册。
任:征迁工作中,老孟作为村民代表经常带着征迁工作营队员和我们摄影师入户结缘。
孟:虽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故土,但是都特别支持新区征迁工作,每到一户,都是水果、茶水摆好,迎接工作队员。
任: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生活的重大转折点,是迈向美好未来的起点。
任:现在老孟夫妇回迁了,做箱包生意的大儿子和三儿子两家人一起生活在白沟。
孟:孩子们的箱包生意正在扩大规模,之前我帮着他们忙活忙活,老伴儿帮他们带带孩子。
现在他们的箱包生意每年营业额能达到二三百万,还注册了商标,目前已经有7款自主品牌的箱包产品在市场上售卖。
任:新区设立以后,村民们的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这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毛:相册里记录着村民们曾经积极配合新区征迁工作,你们养好身体,等着未来享受新区的好日子吧。哈哈——
大家一起笑起来。
献给征迁地的村民们和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师们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