鞑靼[明朝对东部蒙古的统称]

鞑靼其他含义
明朝对东部蒙古的统称
鞑靼的称呼在早期历史中所指各有不同,至明代时是明朝对成吉思汗嫡系北元政权以及其治下蒙古高原东部草原部落的统称,与蒙古高原西部的瓦剌对立,分为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含永谢布部)、鄂尔多斯、阿速(奥塞梯人)等部。其人自称蒙古,明朝称其为鞑靼,卫拉特人称其为达延(意为“大元”)。与欧洲人所称的“鞑靼”无关。
经过明朝洪武年间的多次打击,蒙古势力已经基本退出了漠南,对明朝边境不构成直接威胁。1388年北元后主脱古斯帖木儿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杀害后,去大元国号称蒙古,(一说1402年,鬼力赤杀死坤帖木儿,自立为大汗,后去国号)明朝称鞑靼。 明朝永乐派遣使节去招抚鞑靼、瓦剌各部,并在鞑靼游牧地区建立了一些羁縻卫所,以经济贸易的手段绥服蒙古。如1410年,明成祖亲自北伐,先后在斡难河畔和贝尔湖东追击、击溃了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师阿鲁台两部,战后,本雅失里投奔瓦剌后被杀,阿鲁台遣使贡马封和宁王。北元政权崩溃后,部落离散,互相攻伐,早期被瓦剌击败,瓦剌太师也先死后分为多个不相统属的部落,中期达延汗短暂统一各部,达延汗死后又现于分裂,后俺答时期藏传佛教传入,部分部落与明和解联盟,末代林丹汗败亡后漠南并入清朝。自明宣德年间开始蒙古各部开始南迁,至嘉靖末年最终形成了漠南蒙古各部。其中经历了兀良哈三卫南徙、北虏入套、左翼蒙古南迁三阶段。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鞑靼
外文名 
Dada 、East Mongol
别名 
目录
百科目录
简介
历史起源
历史演变
年号废弃
历史沿革
大汗世系
关闭
历史起源
鞑靼最早的名称记载出自宋朝,《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载:“鞑靼之人皆勇悍善战,近汉地者谓之熟鞑靼,能种林,以平底瓦釜煮而食之。远者谓之生鞑靼,止以射猎为生”’。鞑靼是中原人分不清游牧各系族源所对草原各部的笼统的称呼。鞑靼还分为生鞑靼和熟鞑靼,生鞑靼是指被成吉思汗征服的漠北蒙古诸部,熟鞑靼是白鞑靼,即汪古部。汪古部己经掌握种植林襟之术,“食其粳稻”说明是汪古部人自己种植的粳稻,而且以平底瓦釜煮食之。在1221年三月初,长春真人途径鱼儿泊时,看见“始有人烟聚落,多以耕钓为业”的场景。鱼儿泊即今克什克腾旗境内的达里诺尔,居民以耕钓为业, 但具体种植什么谷物,史书中没有记载,但这里盛产鱼。据《蒙古游牧记》中记 载:“达里诺尔产鱼最盛,诺尔之力盖克什克腾阿巴嘎阿巴哈纳尔三部蒙古,共享之所产滑子鱼,每三四月间,自达里诺尔溯流而进,填塞河渠殆无空隙,人马皆不能渡,然则鱼儿泊之名盖本于此”。[1]
历史演变
鞑靼[明朝对东部蒙古的统称]
1368年,蒙古人的元朝结束了在中原的统治,蒙古朝廷退回岭北行省,历史上称为“北元”,这个时间一直持续到1635年被新兴的女真(满洲)人所征服,长达260年。 这260年间,蒙古高原群雄四起,内讧不断,特别是以瓦剌为主的西部蒙古和以鞑靼为主的东部蒙古战乱仍频,直到达延汗和其孙俺答汗时期,才出现过相对统一的时期,但东西蒙古的格局基本形成。在这本书中,我们关注更多的是以忽必烈后代为宗室的东部蒙古。北元时这段历史因其本身的复杂性,所涉人物事件很多,我们只能了解其概要。
元惠宗兵退上都之后,蒙古人依然控制着大漠草原、东北辽阳、朝鲜、西部甘肃、陕西及云南等地,并一度企图恢复旧疆,夺回大都(北京),重返中原。
鞑靼[明朝对东部蒙古的统称]
而明军占领大都后,为了彻底击溃北元势力,占领北方,迅速发动了三次较大的战役:一是太原战役,北元大败,明朝占领山西全境;二是明朝北征,收复陕西,攻克上都,元惠宗北走避兵,移往应昌府(今内蒙古赤峰克什克腾旗);第三次是沈儿峪决战和奔袭应昌,西路明军在甘肃沈儿峪与蒙古军决战,元军大败,官兵被俘八万多人。东路明军三路北上,急袭应昌,元宗室出逃,宗室及官兵投降无数。此后,在漠南的蒙古官吏军民大量投降明朝,辽东地区元朝将领也投降明朝,1370年,高丽正式投降明朝。这样,元朝势力全部退回到大漠草原。后经又一次较大战役——岭北之战,明军受挫,由攻转守。明军在北部沿边设哨探、建烽燧,驻守山间各隘口,并征调大批劳役,开始依险修筑边墙(即明长城),并主动送还北元昭宗之子兼用军事行动和招抚策略,元朝故官何锁南普等主动来朝,以示臣服新朝。
明朝人把退据蒙古高原的北元政权及其治下的蒙古族称为鞑靼。洪武元年(1368)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弃大都北逃,两年后死于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西),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退到漠北,仍用大蒙古——大元国号。由于明朝的多次进攻和蒙古贵族内部的激烈斗争,其势力逐渐削弱,元顺帝后裔虽然仍被奉为正统,但皇权衰微,权臣势盛,爱猷识理达腊以后的四代大汗(脱古思帖木儿至坤帖木儿)都在内争中被杀。
昭宗时期(1370~1378年),蒙古汗庭控制着元岭北行省及甘肃、辽阳行省大部分,东部至高丽,西接中亚,南面还有云南,是元朝北迁后最兴盛的时期。昭宗死后,其弟脱古思帖木儿继承帝位,蒙古内部陷于混乱,许多北迁的汉人、色目人纷纷南下投降明朝,明军利用其混乱,各个击破,逐渐摆脱北方威胁。
在西、北地区,明军攻克今阿拉善额济纳一带,一直攻到哈密,又攻陷今内蒙古翁牛特旗,进至西拉木伦河,迫使元庭和沿边军民北移驻牧。在云南,明廷30万大军出击,元梁王兵败自杀,明统一云南。在东北,明军于1384年控制了女真地区,迫使高丽(今朝鲜,一直与元友好)彻底臣服,1387年进军东北,元军民20万人投降,辽阳行省丧失。最后,明军发动了对元庭的攻击,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突袭元庭,北元后主次子、妻子及其父惠宗之妻、公主100余人被俘,另有数万军民被俘。1388年10月,北元后主脱古思帖木儿汗在漠北土拉河遭到西部蒙古瓦剌贵族支持的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的后王也速迭儿的袭击,脱古思帖木儿被杀。
脱古思帖木儿被杀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从忽必烈开始,其子孙就是世袭的蒙古大汗,而现在,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一直与忽必烈家族为敌)的后裔也速迭儿终于在100多年后从忽必烈子孙手中夺回了蒙古汗位。而阿里不哥后裔诸王世代居住于草原,有浓厚的蒙古文化背景,他们的执政,使蒙古政权的汉文化因素迅速衰退。蒙古大汗从此再无汉文的年号和庙号。有一段历史很少被人提及,元朝崩溃时,许多蒙古官员和军卒留在了中原和云南地区,战争中,被俘官兵、百姓也有几十万,这些官兵都被编入卫所(边防重镇),家属安置于内陆,同时下令内陆蒙古人不得讲蒙古语、穿蒙古服,不准自相嫁娶,必须改用汉姓,强迫实行同化政策,进入内陆的蒙古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部汉化。[2]
1402年鬼力赤篡夺了汗位,因非汗裔,部众不服,其部将阿鲁台杀之,另立坤帖木儿弟本雅失里为汗(即蒙文史书上的额勒锥特穆耳汗),阿鲁台自任太师,专擅朝政(事在1408年)。其后,阿鲁台与雄踞蒙古西部的瓦剌部贵族攻战不已,各自拥立北元汗裔为傀儡可汗;明朝则利用双方矛盾,先封瓦剌首领马哈木等三人为王,继亦封鞑靼太师阿鲁台为王,使其相互抗衡。马哈木子脱欢统一瓦剌各部后,出兵攻杀阿鲁台及其所立之阿岱汗,另立脱脱不花为汗(即蒙文史书上的岱总汗),治鞑靼诸部。脱欢子也先进一步扩展势力,完全兼并了鞑靼,并杀汗自立。也先以异姓贵族篡夺汗位,部下离心,纷纷背叛,不久亦在内争中被杀,瓦剌势衰,鞑靼复起。但各部异姓贵族仍争权夺利,操纵可汗,相互混战。
明朝时期,岭北行省的蒙古族,又回到了单一、脆弱的游牧经济。“北虏散处漠北,人不耕织,地无他产。虏中锅釜针线之日用,须藉中国铸造。铀缎绢布之色衣,惟恃抢掠”,“不能不资中国以为用,在不能够从明朝以和平贸易方式取得所需物资的情况下,蒙古人的生活陷入极大的困难之中。例如,他们缺乏布帛绢缎,“衣用全无,毡裘不奈夏热”;又如,他们缺少铁锅,“生锅破坏,百计补漏之,不得已至以皮贮水煮肉为食”。类似的记载史不绝书,以至于明人也于心不忍,“其瘦饿之形,穷困之态,边人共怜之”。[3]后三娘子与明朝结盟市场逐向蒙古开放。明末清初皇太极通过战争手段逐渐占领明蒙贸易中枢地区,逼迫内外蒙古诸部不得与明朝直接贸易,但是又要保证其能够获得必要的生活必需品,因此通过与明朝和朝鲜的贸易来获得绸缎布帛,再通过赏赐以及贸易方式提供给蒙古;后金又通过与蒙古的交换获得了战争所需的马匹以及其它牲畜、马酪等蒙古特产。崇德三年喀尔喀扎萨克图汗遣人试图与明朝贸易,皇太极亲征到归化城一带,使其被迫远避,另外俘获车臣汗部来贸易的一些人,清廷还为此以出征明宣、大两镇相威胁,不准明镇守官允许阿鲁喀尔喀与明贸易。由于清朝控制了明宣、大边外一带,不准喀尔喀三部与明朝直接贸易,不但使北附喀尔喀的乌珠穆沁、篙齐庆(浩齐特)、阿巴噶等部逐渐来归附,而且迫使喀尔喀三汗遣使求和,与清朝通使贸易,开始依服清朝。后金对鄂尔多斯、归化城土默特、喀喇沁地方采取了特别的政策。以毛罕事件为契机剥夺土默特部汗对其属民的领有权,当时鄂术布台吉(在明中期曾因为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而声名显赫的顺义王俺答三娘子的后人)年幼,主要是其乳母之夫毛罕私自允许喀尔喀通过其境与明朝贸易,这位当事人已被杀,鄂木布的罪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原谅的。但是,清廷还是剥夺了其对属民的统辖权,不久又建立土默特左、右两翼旗,归清廷直接管辖。这祥做主要是为了便于控制市口。如崇德元年清廷将其遣还本土,就是利用他的名义与明贸易。并要求蒙古诸部用其与明朝贸易所得财向后金朝贡。为保证贸易顺利进行,征伐明朝时清廷也不征调土默特部落参战,给互市贸易制造有利的气氛。鄂尔多斯部居地偏远,在贸易上无足轻重,清朝为不惊动明朝保护其市口,仍加保留。到崇德年间,该部仍与后来降清的苏尼特、乌珠穆沁、浩齐特一齐被允许继续与明朝贸易和被免除了对明征伐的义务。这算是三娘子为其留下的最后一点遗产。
年号废弃
在中外蒙古史学者的论著中,屡见“北元”一词,但是长期以来,对于这一史学概念的使用范畴却众说不一。争论的焦点就是“北元”是指1368-1388年这20年间的蒙古还是指1368-1635年这260多年间的蒙古。传统说法是1402年鬼力赤杀坤帖木儿汗,为北元时期结束的时间(《明史·鞑靼传》)。 关于这个问题,蔡美彪先生和曹永年先生曾作过深入探讨,认为“北元”应适用于脱古斯帖木儿败亡而止,即1388年,此后大元国号已取消,仍称蒙古。
大元国号的废弃一定意义上意味着蒙古政权放弃了争夺中原的目标,转为立足于蒙古本身。
“北元”(1368年-1388年)仅代表一个时期的结束,其后进入《明史》所说的鞑靼时期(为明人所称,蒙方一直以蒙古自称)。但是从成吉思汗开始的“大蒙古国”政权仍然继续,鞑靼政权长期沿用元朝时代的汉制职官(如也先官职为太师淮王),至满都海夫人时才基本取消。“大蒙古国”政权延续至1635年察哈尔部为满洲的后金-清所灭亡。
故大蒙古国(1206年-1635年)依照中国名称的划分,可划为蒙古(1206年-1271年)、元朝(1271年-1368年)、北元(1368年-1388年)、鞑靼(1388年-1635年)。有时“元朝”可泛指从1206年至1368年这段时期。北元分裂
也速迭儿夺得汗位后,许多蒙古贵族和大臣不承认其合法性,蒙古开始进入政治分裂期,蒙古分裂成为东西两大集团,明朝人分别称东部蒙古本部为鞑靼,西部卫拉特蒙古为瓦剌。
瓦剌蒙古原居大漠西北,在东部蒙古遭到明军重创后,瓦剌迅速兴起并开始东进,到也先太师和脱脱不花汗时期(1433~1452),瓦剌蒙古控制了整个蒙古地区,其势力西至中亚、东达朝鲜边境。瓦剌成为东部蒙古和明朝共同的敌人。
1449年,发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变”。瓦剌蒙古在太师也先率领下进攻辽东,明英宗在太监王振怂恿下仓促出征。8月,50万大军在土木堡(河北怀来东南)被也先包围击败,英宗被俘。10月,也先挟英宗围攻京师(北京),明兵部尚书于谦力主抗战,并立英宗之弟朱祁钰为新君,组织军民死守京师。也先久攻不下,遂遣使与明朝议和,送回英宗,双方恢复通贸互市关系。
后来,瓦剌内部出现矛盾,1453年,也先自称“大元田盛(天圣)大可汗”,也先本非元裔,得不到蒙古贵族承认,后被杀死。瓦剌势力衰落,东蒙古逐渐占据大漠南北地区。
东部蒙古贵族势力复兴后,还是一片混乱,汗位出现过多年空缺。1475年,永谢布首领立脱脱不花幼弟满都鲁为汗,在黄河河套地区驻牧。满都鲁封巴颜孟克为孛罗忽济农(副首领)。后因别人挑唆,满都鲁汗派兵征讨孛罗忽济农,后被永谢布人所害,孛罗忽济农子巴图孟克被其臣下携归抚养,侥幸存活下来。他是成吉思汗家族忽必烈世系中惟一幸存的男孩儿,在此后的蒙古史中,他将扮演重要角色。
达延汗统一
1480年(一说1470)巴图孟克(明人所称第二个“小王子”)即位,号达延汗(即“大元可汗”),史称他“贤智卓越”。达延汗是蒙古族的中兴英主。自幼生活在战乱环境中,由于目睹了汗权微弱、各大封建主们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的悲惨局面,故当他登上汗位后,便决心与专横跋扈的权臣进行斗争。他首先把打击的矛头对准亦思马因。亦思马因败窜,谋联合瓦剌进行反攻。达延汗令郭尔罗斯部脱火赤少师等将其击杀。接着,又借右翼永谢布封建主亦不刺(伊巴哩)和鄂尔多斯封建主满都赉阿固勒呼(阿尔秃斯)等杀害其次子乌鲁斯博罗特济农的机会,于1510年(明正德五年)率左翼3万户前往征讨。双方战于达兰特里衮(今呼和浩特北大青山)。
他令喀尔喀鄂拓克对付土默特,兀良哈和和科尔沁部对付鄂尔多斯,以察哈尔鄂拓克对付永谢布,采用诱敌深入策略,将右翼军击败,重新将其收服,令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前往统领。亦不敕被迫逃往青海。与此同时,达延汗还先后三次出兵击败兀良哈,将其置于自己统治之下;又发兵征服瓦剌;针对汗权旁落,太师专权的弊病,废除太师、丞相职位及“赛特”领地,将漠南和漠北分成若干份地,分封诸子,作为大汗藩屏。达延汗对宗教也作了相应的改革,将萨满教的“天命思想”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联系起来,以宗教理论阐明“黄金家族”的正统地位。达延汗毕生致力于反对分裂,统一蒙古,重建国家秩序的大业,因而受到蒙古族世世代代的敬仰。
达延汗击败瓦剌,削平割据势力的反抗与叛乱,统一了鞑靼各部,分六万户以治之,自掌察哈尔、喀尔喀、乌梁海左翼三万户,而以鄂尔多斯、土默特、永谢布右翼三万户封与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号赛音阿拉克济农(济农,明人译为吉能,当是汉语“晋王”的译音),汗权大大加强,结束了权臣专政、诸部纷争局面。达延汗对蒙古各部的统一,虽然对整个蒙古社会的安定、人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所设6万户,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联盟,而不是中央集权制机构,加上畜牧经济固有的脆弱性,故当他于1517年病死后,东部蒙古地区权力一度为巴尔斯博罗特掌握。[4]
俺答封贡
1517年达延汗死后,鞑靼又陷于分裂。巴尔斯传罗特次子、土默特万户俺答汗控制了右翼三万户,称司徒汗,与大汗(达延汗的继承者,明人通称为小王子)分庭抗礼,进而吞并左翼一些部落,迫使汗庭东迁义州(今辽宁义县)边外。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博迪阿拉克汗病死,其子达赉逊台吉(明人称打来孙)立,号达赉逊库登汗。土默特万户俺答(巴尔斯博罗特济农的次子,达延汗孙),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其父去世。右翼三万户分成若干领地。兄衮必里克墨尔根袭位,占据鄂尔多斯万户。俺答占据12土默特,势力最强,率兵10多万,称雄于右翼诸部。嘉靖十一至二十一年(公元1532——1542年)间,俺答追随大汗、济农东征西战,屡建功勋。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蒙古大汗博迪阿克汗封其为索多汗号,这是俺答称汗之始。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衮必里克墨尔根济农去世。俺答以兄长的身份统率右翼诸部,而且以长辈阿不该(叔父)的地位控制了济农诸子。俺答汗的实力日益增强,对蒙古大汗的权威造成严重威胁。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其侄达赉逊库登汗被迫东迁至兴安岭以东西拉木伦河流域。史称察哈尔东迁。察哈尔部,原有牧地被俺答汗的长子辛爱黄台吉占据。俺答汗成为蒙古右翼三万户实际上的盟主的后,不断扩大领地。俺答辖境,东抵辽蓟,西迄甘肃、青海一带,且经常深入宣府、大同等地,予明政府以重大威胁。又进一步向西发展,出兵征服瓦剌。向西拓地青海、河西,封赏子孙。达赉逊汗“惧为所并”,于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率众自宣府、大同边外,徙往辽东地区,析居于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一带。与达赉逊汗一起东迁的还有由阿尔楚博罗特统辖的内喀尔喀五部:扎鲁特、巴林、翁吉刺特、巴岳特、乌齐叶特等部。他们威逼女真各部,与明在辽东展开激烈争夺。兀良哈三卫,初虽与之为敌,但不久也相继散分于其各部中。
达赉逊汗东迁后,原察哈尔旧地为俺答所据。此外,还移兵西南,打开通往西藏的道路。俺答在实施对外扩张的同时,为维护自己的统治,还努力谋求与明廷建立通贡联系。1541年(嘉靖二十年),俺答派遣石天爵到大同请求通贡,遭明政府拒绝。次年,石天爵复至大同,被明军杀害。此后俺答又多次遣使,俱未能如愿,最后终于酿成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变”。俺答率兵自潮河川,经鸽子洞、黄榆沟等地入围北京。明廷震惊,始答允通市。因战争影响,通市时断时续。1570年(隆庆四年),俺答孙把汉那吉投奔明朝,受明政府礼遇,俺答受感动,于1571年与明廷和议,双方建立和平通贡关系。明朝政府封俺答为“ 顺义王”,又分别授右翼各封建主为都督、指挥、千户、百户等职,按年发给额定赏金。双方和解,但是由于受宋朝历史影响明朝自始至终认为和亲是屈辱的行为不能像汉唐元清一样没有历史包袱。朝堂上下对蒙古态度随意,除了对三娘子一系友好外,对其他的蒙古部落的示好宁愿打仗也不理睬,导致内部并不稳定。最终被后金通过“恩威并施、利益诱惑、情感笼络(双方联姻)”分化明蒙内部,逐渐改变蒙古贵族的封建游牧制度,为了确保对蒙古的控制,逐步地、然而也是坚定地在蒙古实行了划分牧地、编旗设佐(佐领)、更定爵秩、军令政令统一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起牢固的君臣、主从关系。[5]
衰落分裂
时达赉逊汗已死,其子图们札萨克图汗(明人称土蛮)在位。图们汗在俺答影响下,也努力谋求取得与俺答同等待遇;要求封王、通贡和互市,遭明政府拒绝。双方兵戎不断,而左、右两翼的对立也越来越严重。图们札萨克图汗痛感于汗权日弱,力图以和平方法统一漠南蒙古各部,1576—1582年左右,相继任命察哈尔部阿穆岱洪台吉(脑毛大)、内喀尔喀卫征索博该(速把亥)、鄂尔多斯部的库图克图彻辰洪台吉(切尽黄台吉)、阿苏特部的诺木达喇古拉齐诺延(哑速火落赤)、土默特部的楚噜克(扯力克)5人为执政理事,帮助协调蒙古各部的关系,谋“致其大国于太平”。没有成功。1578年(明万历六年),俺答皈依藏传佛教格鲁派,在蒙古各部中产生强烈影响。图们汗为夺取宗教领导权和控制权,于1587年(万历十五年)也遣阿穆岱洪台吉前去叩见三世达赖,恳请达赖前往布教。会达赖逝世,结果未达目的。在大汗权力日益走向衰弱之时,原居住于和林一带的外喀尔喀七旗却乘机向西扩张,与瓦剌各部争夺地盘。1587年左翼阿巴岱汗与和硕特部虞战于科布多地区,败其众,杀其首领哈尼诺颜洪果尔。战争连绵不断,直到17世纪初年,双方始达成和议。1592年(万历二十年),图们札萨克图汗死。次年,其子布延彻辰汗继位。在布延彻辰汗统治时期,蒙古地区除右翼各部在俺答妻钟金哈屯(三娘子)主持下有起色外,其余各部又进一步分崩离析,大汗形同虚设。
并入清朝
1603年,彻辰汗死,孙林丹(一译陵丹、灵丹,明人称虎墩兔)继位,称林丹·呼图克图汗。林丹汗在位时,值后金努尔哈赤崛起。林丹汗企图统一蒙古各部,联合明朝,共同抗击后金。但由于他改信红教加他常说:“南朝止一大明皇帝,北边止我一人,何得处处称王,我当先处里,后处外。”这势必会动蒙古各部的利益。“昏于酒色”,任意杀掠,凭陵诸部,受到各部封建主的强烈反抗。1628年(明崇祯元年,清天聪二年),因在土默特部赵城为喀喇沁、鄂尔多斯等联兵击败,继之又被漠南蒙古各部与后金联军败于绰洛郭勒,1631—1632年被皇太极创于西拉木伦河北岸,被迫狼狈西逃,1634年死于大草滩(今甘肃省民乐县东南)。林丹汗病死后,他的部下逐渐土崩瓦解,他的福晋们也开始寻找自己新的归宿。
后金天聪八年八月,林丹汗的侧福晋,时称窦土门福晋,由他部落的一名叫多尼库鲁克的护送下,率先到皇太极的军营行幄,表示归顺,并选择了木湖尔伊济牙尔地方暂时驻牧。皇太极考虑后,决定娶窦土门福晋。
在皇太极纳娶窦土门福晋后不到一年,后金天聪九年三月,林丹汗的多罗大福晋囊囊太后娜木钟率领一千五百户部众来归;四月,林丹的儿子额哲在上都被后金追上,林丹汗另一个多罗大福晋苏泰太后带着她的儿子额哲,即林丹汗的继承人,又率一千户部众来投,并献上历代传国玉玺;随同两位尊贵太后前来的还有林丹汗另两位侧室福晋伯奇福晋、俄尔哲依图福晋及林丹汗的妹妹泰松公主等。她们的到来,让皇太极和诸王贝勒们欣喜若狂,因为这不但给他们送来美女,还带来了众多的家产人口及牲畜财帛等。
当林丹汗的八大福晋们归顺后,时为大汗的皇太极娶窦土门福晋和囊囊大福晋;其从兄济尔哈朗娶苏泰大福晋;其七兄阿巴泰娶俄尔哲图福晋;其长子豪格娶苔丝娜伯奇福晋;将高尔土门福晋赐林丹汗属下寨桑祁他特车尔贝为妻;二兄代善娶林丹汗之妹泰松公主;皇太极将次女马喀塔下嫁林丹汗长子额哲;多尔衮娶了窦土门福晋的蒙古养女(一说是林丹汗之女)。泰松公主在其兄林丹汗死后,在1636年(后金天聪九年)与众福晋一起归附满清,改嫁爱新觉罗·代善。于是,延续429年的蒙古帝国从此便从历史上消失了。原有的蒙古各部部众大都依附于后金。皇太极得到玉玺后,立即召集满洲、蒙古贝勒于盛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清。 
大汗世系
庙号
谥号
汗号
名字
年号
在位年
惠宗
宣仁普孝皇帝
乌哈噶图汗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至正
1368—1370
昭宗
武承和孝皇帝
必里克图汗
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宣光
1370—1378
-
益圣宁孝皇帝
乌萨哈尔汗
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
天元
1378—1388
-
-
卓里克图汗
孛儿只斤·也速迭儿
-
1388—1391
-
-
恩克汗
孛儿只斤·恩克
-
1391—1394
-
-
尼古埒苏克齐汗
孛儿只斤·额勒伯克
-
1394—1399
-
-
掍特穆尔汗
孛儿只斤·坤帖木儿
-
1400—1402
-
-
兀雷帖木儿汗
布里牙特·乌格齐
-
1402—1408
-
-
完者图汗
孛儿只斤·本雅失里
-
1408—1412
(汗位空缺)
-
-
德勒伯克汗
孛儿只斤·答里巴
-
1415
-
-
卫拉岱汗
布里牙特·额色库
-
1415—1425
-
-
阿岱汗
孛儿只斤·阿岱
-
1426—1438
-
-
岱总汗
孛儿只斤·脱脱不花
-
1433—1451
-
-
阿噶多尔济济农
孛儿只斤·阿噶多尔济
-
1451—1452
-
-
天圣汗
布里牙特·额森
天元 
1453—1454
-
-
乌珂克图汗
孛儿只斤·马可古儿吉思
-
1454—1465
-
-
摩伦汗
孛儿只斤·脱古思猛可
-
1465—1466
(汗位空缺)
-
-
乌格克图汗
孛儿只斤·满都鲁
-
1475—1479
-
-
达延汗
孛儿只斤·巴图孟克
-
1480—1517
-
-
巴尔斯博罗特济农
孛儿只斤·巴尔斯博罗特
-
1517—1519
-
-
阿剌克汗
孛儿只斤·博迪
-
1519—1547
-
-
库登汗
孛儿只斤·达赉逊
-
1547—1557
-
-
札萨克图汗
孛儿只斤·图门
-
1557—1592
-
-
彻辰汗
孛儿只斤·布延
-
1592—1604
-
-
呼图克图汗
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
-
1604—1634 
-
-
-
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
-
1635—1635
收起
参考资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