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几百本书都忘得一干二净,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今天重读冯友兰教授的《中国哲学简史》,惊觉自己好像从来没有读过这本书一样,我甚至有些怀疑我是不是记错了,我是不是我从来就没有读过这本书?可是他分明就躺在已读的书架上,难道是我记错了吗?
类似这样的错觉,我还有很多,我常常在已读的书架上拿下一本书来,翻看其中目录,感觉非常陌生。
似乎我读过的这些书籍都白读了。
然而回想起我做的每一次分享,我写过的每一篇文章,又常常会突然灵光一闪,想起某本书中的某句话,或者是某个概念,再去重温那本书,又会得到一些新的启发和新的收获。
那这书,到底是读还是不读呢?
阅读指导的概念里,初始的技巧是速读梗概和大纲,然后是重要的内容,达标的标准是主题阅读时能够举一反三。
有阅读厉害的老师会教给我们不一样的阅读技巧,但大多数人都会告诉我们,真正拿下一本书,起码要读上50遍。
那快速阅读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就我个人而言,速读我也干,精读我也喜欢。速读用于对一本不熟悉的书,掌握概念并筛选知识点,如果内容过多,干货无数,值得回读,那我可能就会停下来,反复去嚼烂这本书。
而有很多书籍的理论却是想通的,主题阅读20到30本就会发现,大家的理念都大同小异,只是举证的事例有所不同。表达的方式也会各有特色,才会让人耳目一新。
最近我在读人文历史类的书籍,刚开始觉得特别晦涩难懂,不爱读,每天就强迫自己读一点,读不懂了,就去听听别人怎么说,再过来读一下。
慢慢地,读着读着会发现,还挺有趣。
小的时候老师让背论语,建议去看道德经,我们觉得老师疯了,怎么让我们读那么难读的东西,半天没明白什么意思。
年轻的时候再读,也还是没明白,因为觉得很难。我的礼仪导师纪亚飞老师,每天拿着戒尺,格着那些竖条条来读古文,我们除了崇敬,再无别的想法。
年初开始,我逐渐停下了许多工作,静心陪伴女儿,闲来无事,翻出经典来读,心无旁骛之时,竟然也能读下一二来。
今天翻开《中国哲学简史》,用了半天时间速读,虽说感觉陌生,但读起来竟也有些趣味。
想来是人总是要到一定的境地,才会有一些不同的心境与看法,也才会去读不一样的书,去做不一样的事吧。
大思想家王阳明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五溺,做了许多看似无用的功夫,最终认定了老师,专攻心学,留下千古美名。我是普通人,又怎么能不经历那些看似无聊无用的“溺”呢!
就好像是读过很多书,却还是会忘得一干二净一样,只有有用的,喜欢的,才能最终多次阅读,成为自己的骨髓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