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起名(取名)有哪些讲究?
姓名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用来呼唤,所以人们取名时很注意称呼起来是否响亮又明白,古代人的名字颇多双声叠韵字,呼唤起来押韵悦耳。
再则,名字作为一个字形固定的语词,还有其本身的意义,因而古人对名字的取义也是十分重视的。
早在春秋时期,鲁国大夫申儒曾将当时取名(起名)的方法做过归纳,包括五种类型:“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我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
古人名字解诂
所谓“信”,即按出生时的实际情况取名,包括婴儿本身的形貌特征、出生的时间地点、出生时的情状,推而广之,当时父母乃至国家、社会的境遇都可取入名中。
比如春秋初年的郑庄公是其母亲在梦中所生,即以寤生为名。秦始皇生于正月元日,故名为政(与“正”通)。明代的郑成功生于苍松之下,因此小名为福松。
所谓“以”,旧说以祥瑞取名,究其实质,乃是父母在取名时表达对子女的希望和期许。后世自述抱负的自名,也属于以德命名的义法范畴。
所谓“象”,旧注云:“若孔子,首象尼丘”,即视身体某部位象自然界某物而以命名。
所谓“假”,就是借有关联之物为子女命名,比如孔子儿子出生,有人馈赠鲤鱼,孔子因名之为“鲤”。
孔姓
所谓“类”,就是根据婴儿与父亲是否肖类的观感而命名。后世因仰慕前人,就取与前贤相同的名字或含有敬仰前贤意义的名字的做法,即由此而衍。
由此可见,古人命名很重视取义。名字的题取,不论是自名还是他人取名,命名者都是生活在一定的历史时代或社会环境之中,取义的途径当然也离不开当时固有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点。因此,名字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风俗和社会意识的痕迹。
中国的姓氏文化
不同历史时代人们的命名,总会有一定的潮流,或隐,或显,前人通过概括总结,曾做出过许多可信的论断,比如商代多以日干命名,春秋人姓名之间常加助词,汉魏取单名之风盛行,魏晋二名盛用之字,北魏人好用神将之称为名,唐人取字多一言的复古之风,五代人多以彦为名,宋人之名多老态,辽金元人名多用奴哥字,金人多加汉名,元代汉人多有蒙古名等。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成了我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因而,命名取义于儒家思想和经典,是贯穿古代社会特别深远的潮流。以道、德、圣、贤、义、惠、忠、孝、慈、恭、敬之类儒家思想概念为美辞而命名取字的,历代都蔚成风气,大有人在。
同时还有一类是根据儒家经典中的典故、语句而取名,比如清代著名文学家、《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辈,就是相承以经籍典故命名取字。
《红楼梦》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们多从宗教中寻找精神补偿,贵族有闲阶级则尚清谈逃避现实,连一向入世的儒学也以玄学的形态出现。因而,这一时期人们的取名带有浓厚的宗教的印记。
从深层心理来探究,当时人们所取的名、字、别号所反映的隐逸去世情怀,也无不与其时宗教盛行有关。
《中原寻根》
宋末、明末,中原地区曾两度建立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统治政权。长期受“内诸夏而外夷狄”的儒家正统思想影响的士民,对这种夷狄入主的局面感到痛心疾首,以故国遗民自居,隐图恢复,不事新朝,这种思想倾向在当时人的取名中有所反映。
到了近代,国外新思潮的输入,风靡一时,当时许多人在命名上又带上了这些思潮冲击的痕迹。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原名知行,本取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而名,后转而信从实验主义,认为凡事须行而后知,因改名行知。
陶行知塑像
学者萧遥天对思潮显现于命名的社会现象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名字是现实的反映,也很自然地为思潮所溅湿。思想潮流刻画在名字上的痕迹,有隐晦,有显明。大凡潮流不论新旧,只一味因袭承受的比较隐晦,具有变革发扬姿态的便显明”。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