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关明:半匹土布
半匹土布
文/许关明
古城岗因历史悠久而文化底蕴厚重。东周时期,随着朱王大寨的建立就开始有很多人户集居。其地理位置的特殊,又是石门通往王家厂、大堰垱、澧州的主要通道,过往行人很多,还是一条骡马商道。因澧水支流涔槐河南河从岗前流过,又逐渐成为船码头和商埠。因此冒出了象邱家、江家、彭家等大户。当一个地方有了旺气,便自然会成为一个热闹的地方。于此,古城岗就渐渐形成了古老的小街道格局。当有了街道,有了人流便又有了火火的生意。早在3百多年前,古城岗就有绸缎铺子、糕点铺子、肉案铺子、小五金铺子等。当人们的生活逐步趋于方便的时候,又兴起了纺制印染业。当时有彭家、胡家、江家几家大纺织坊。这样古城岗逐步形成了早期商业形式。古城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里因为有人流算是很热闹的地方,也是人们茶余饭后常念叨的地方。
小街上住着一户姓彭叫德林的人家,彭德林因家贫终身未娶,后过接了兄弟一子——侄儿抚养,以备日后养老。侄儿乳名福儿,长大后取名彭培福,后改名为彭东海。福儿从6岁起过接,跟随爹爹彭德林过日子。福儿很聪明,身体很敦实,又很懂事,爹爹对福儿抱有很大的生活希望,7岁时按照旧习,给他收养了一个邻村的3岁童养媳。童养媳姓张,无名,小时候一直就叫丫头,后老了就叫张婆婆。丫头很听话,父母把她送到彭家后很守家规,也很懂事,很小就知道遵守三纲五常,没有上过学,不识字。开始就和福儿一起玩,一起长大,后来也慢慢的和福儿一起做些家务事。爹爹身体好,有力气,能勉强养活他们俩。张丫头从10岁时开始纺纱,因为聪明,纺出来的纱又细又匀称,织出来的布很漂亮,很受家族人的喜欢,特别受伯母的喜欢。伯母是古城岗很有名气的机匠(就是织布工人),伯母织出来的布很紧纱,很匀称,做的衣服耐穿,生意很好。伯母很喜欢用张丫头纺的纱织布,这样算是强强联手吧,所以生意一年比一年好。过了2年,伯母就把张丫头,自己以后的侄媳妇收为徒弟,学织布。这年丫头13岁。张丫头肯吃苦,很虚心,又心细手巧,织布技术掌握得很快,手脚的配合灵活自如。名师出高徒,织的布不比伯母的差,甚至织布时的机杼声比伯母的更有节奏,更欢快,更明晰,更充满对生活的渴望。伯母看张丫头肯卖力做事,织的布又好,还为她家带来了更好的生意,伯母甚是高兴,伯母每年就给张丫头一匹土布作为奖赏,这是破规矩的,以前三年学徒期是什么也没有的,还要自己带粮吃饭。张丫头很有良心,很尊敬爹爹,也很尊从培福。虽然这时还没圆房,但丫头知道培福就是自己未来的丈夫,自己的终身托付和依靠,而且是不可违背的。一匹布可做2套大人的衣服。丫头每年先给爹爹做一件,然后给培福做一件,自己就穿补丁衣服,还剩下的半匹布就攒起来了。丫头很有心计,攒着等圆房时用。张丫头15岁多的时候就长成了大人,高高的苗条个儿,皮肤很白,很漂亮,像出水芙蓉。东海也有18岁多了,爹爹心想早点给她们圆房,了却一桩心事。这时张丫头有当年伯母给的一匹布,还攒了2匹布。张丫头想来心里很甜蜜,因为自己做新娘子时能穿上新衣,丈夫东海也能穿新衣,能一起穿新衣服拜天地,这是当时社会里很不容易的事。1935年5月,爹爹请人选了个良辰吉日,还请来族人们,准备了些简单的饭菜,就算给她们圆房了。圆房时用了2匹半布,余下还有半匹。张丫头心事缜密,圆房了,知道再就不能去伯母家织布了,因为由童养媳正式成为彭家的媳妇,就要在家做饭、洗衣、伺候公公和丈夫……伯母也不会再给她新布了。半匹布是可以为大人做一套衣服的,留着给新生命用。
这年8月,贺龙军长第三次率红二六军团进驻闸口,一部分住闸口老街,一部分住古城岗的古柏学校和邱家屋场。红军住进古城岗后,对东海影响很大,东海决意要跟贺军长去当红军,事前也没跟爹爹和媳妇商量。爹爹开始有些顾虑,因为毕竟圆房才3个月,又是接的一个儿子,怕别人指背。张丫头也想留下丈夫在家一起恩恩爱爱过本分日子。但是东海决心要去寻找新的出路,跟共产党去闹革命,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穷人的命运,也为改变民族命运出点力。爹爹和媳妇怎么留也留不住。张丫头看自己刚圆房的丈夫要去当红军,知道说不过他,也就依从丈夫的,只好把泪水吞在一人肚子里,让它去浸泡未来煎熬的日子。
8月下旬的一天早晨,红军要从古柏学校出发,回桑植湘鄂边根据地,让部队休整,保存革命实力。因为这之前红二六军团已有很长时间和中共中央失联了,这时中央红军正在长征途中,条件非常艰难,没有办法和中共中央联系。贺龙军长深知革命形势的严峻性,也知道国民党正准备调集大军对红二六军团进行围剿。贺龙军长作为军事家、战略家,能够准确判断当时的形势。所以,决定率红二六军团返回湘鄂边根据地,因为毕竟是多年经营的地方,群众基础很好,环境也熟悉,可进、可退、可回旋,即可分散打,又可集中力量打,能够做到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出发时,张丫头送夫到古柏学校,临走时没什么给丈夫带的,就在菜园里摘了几条黄瓜给丈夫带在身上,更没有什么支援红军队伍的,想来想去就把自己留着准备给新出世的娃儿做衣服的半匹土布送给红军队伍。可是红军队伍从不无缘无故的接受老百姓的东西,因为红军队伍是穷人的队伍,是为穷人、帮穷人的。红军又派战士把半匹土布还给了张丫头。张丫头想啊,怎样表达既对丈夫的爱和慰藉?又怎样表达对红军的支持?因为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回来?夫妻才能团聚。张丫头就想了个办法,把那半匹布由原先在纺机上卷成的圆柱形散开,因为那个形状容易发现,就把布折叠成象个包袱,再用包袱包好,交给东海带上,并交代东海,等到了新地方再交给队伍。
东海参加红军后被编入红二六军团,不久在长征途中失踪。
古城岗和东海一路去参加红军的还有彭德政、彭德元,他们是三叔侄,都被编入红二六军团。德政在1936年的长征途中牺牲在四川西康草地,彭德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90年代逝世。
半匹土布,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疼爱和勉励,也表达了对丈夫参加红军的支持,更表达了一个在旧中国受压迫妇女希望翻身得解放,过上好日子的愿望。这是作为一个弱女子对中国革命最大的支持,因为这是张婆婆当时个人最大的财富,也是寄予人生很大心愿的半匹土布。
正是这些水滴力量汇成了中国革命磅礴之势。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