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译本|《货币万能》(英) 雅各布·范德林特 著 (1990年)

《货币万能》(英)雅各布·范德林特 著,王兆基 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0年

《货币万能》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雅各布·范德林特(Jacob, Vanderlint) 是17世纪移居英国的荷兰—佛兰芒斯人的后裔。经济作家,曾是伦敦布莱克弗里亚尔(Blackfriars)的木材商人。1734年,他发表了一份颇有价值的经济论文,题为"钱能回答万物; 或一种使所有阶层的人都赚钱并增加我们的对外贸易和国内贸易"的论文 (Money Answers all Things; or an Essay to make Money plentiful among all Ranks of People and increase our Foreign and Domestick Trade) 。在这篇论文中,他明确提出了后来的经济学家发展起来的几种理论,特别指出了名义价格根据货币的丰富或稀缺而变化的原理。他提议通过将一般租金降低20%来改善英格兰的商业条件,他巧妙地证明了这一点,因为随之而来的劳动力和商品普遍廉价,这不会损害房东的利益。他的书写得很清楚,是对指导美国商业地区的原则及其与土地阶级的区别的有趣说明。这就是著名的《货币万能》一书,也是他的一部很重要的经济学著作。范德林特于1739年2月40日去世。

《货币万能》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雅各布·范德林特是重商主义向古典政治经济学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经济思想及其理论既带有重商主义的色彩,又有许多可取的科学成分。他提出了货币和物价之间存在着成比例的数量关系,成为早期货币数量论思想代表;还提出了金银在各国间流动的理论、贸易差额平衡的理论、贸易差额为什么不能始终有损或有利于一个国家的理论,以及贸易差额的平衡是按各个国家的不同经济状况决定的理论。《货币万能》从特别强调经济活动的真实面的实物分析出发,推导出了土地是财富和税收的最终根源等一系列结论,不仅成为英、法一些重农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渊源,而且还开了英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先河。但是,另一方面,也正是土地是万物之源这一论断,孳生出了范德林特心中的忧天之虑。与以后的斯宾斯(Spence, William)和马尔萨斯相似,他也深怕人口的增长有朝一日会超过国内领土所能容纳的地步。在此情形下,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向外移民,甚至可以燃起战火去劫掠他人的国土。本书根据 ”Money Answers all Things“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14年版译出 (1734年再版)。

原著封面

《货币万能》译者前言


本书作者雅各布,范德林特(Jacob, Vanderlint -1740年) 是17世纪移居英国的荷兰一佛兰芒斯人的后裔,生前曾经过商。除此之外,其生平事迹鲜为人知,连出生年月都至今不详。18世纪初,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尔波尔(Robert, Walpole)出任首相后,颁布了货物税纲领,英国人民群起而攻之,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论著,就间接税和直接税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于1734年出版的《货币万能》一书,便是其中的一部很重要的经济学著作。范德林特是“间接税的最猛烈的反对者,土地课税的最坚决的拥护者”,在封建地主和资产阶级的冲突中,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中,他始终站在后者的一边。《货币万能》一书为工人作了“最出色的”辩护,这就是马克思对该书的高度评价。

但是,《货币万能》并不囿于税制争辩的狭小天地。作为从重商主义向古典政治经济学过渡时期的一个代表人物,范德林特依然把贸易、特别是海外贸易看作是和一国的富强息息相关的、人类幸福的主要基础。英国当时在国际贸易中的萧条景象,苦苦地折磨着他。如何使耕地和人口、以及货币和人口的增长比例保持一致,以便改善英国海外贸易江河日下、金银贵金属大量流失的困境,是《货币万能》特别注重研究、并试图解决的中心课题。

贸易不景气的症结,据范德林特看来,在于商品价格偏高。但是,“商品价格取决于劳动价格,也就是取决于工资”,工资则总是由必要生活资料的价格决定的,而土地又是万物之源。因此,只有随着人口的增长不断地扩大耕地面积,并且逐步缩减地租,才能雇佣大量的人员,才能增加生活必需品的供给,供给超过需求,价格就必然降低,从而促使劳动价格和一般商品的价格也相继下跌。这是挽救英国对外贸易颓势的根本出路。然而,和当时不顾工人的生活境遇、一味追求廉价劳动的重商主义者不同,范德林特已经区分了以货币表示的劳动工资,即名义工资和以实物表示的劳动价值、即实际工资两个不同的范畴。降低劳动工资,同时又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才是范德林特所憧憬的境界。如果生活必需品价格下跌的幅度超过工资的下跌幅度,两者之间的反方向运动在理论上是完全成立的,绝非如里斯(Rees, J.F.)所说的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命题。

《货币万能》从特别强调经济活动的真实面的实物分析出发,推导出了土地是财富和税收的最终根源等一系列结论,不仅成为英、法一些重农主义经济学家的理论渊源,而且还开了英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先河。但是,另一方面,也正是土地是万物之源这一论断,孳生出了范德林特心中的忧天之虑。与以后的斯宾斯(Spence, William)和马尔萨斯相似,他也深怕人口的增长有朝一日会超过国内领土所能容纳的地步。在此情形下,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向外移民,甚至可以燃起战火去劫掠他人的国土。

正因为按人口的增长比例不断地扩大耕地面积,是繁荣贸易的唯一出路,所以范德林特“勇敢和彻底”地倡导经济自由的学说,一方面谴责在国内对各行业施加的任何约束,另一方面又抨击贸易禁运、关税壁垒、以及借助战争手段去攫取海外市场等种种早期重商主义的内外政策。在他看来,不仅应该允许商品自由地输出输入,而且应该允许金银和铸币顺畅地流进流出。因为贵金属和货币是等价的,货币(其中包括信用货币)只不过是单纯的价值符号,和物价之间存在着严格成比例的数量关系(用他自己的术语来表达,价格是由货币和人口之间的数量比例决定的),所以,一个国家的物价上涨,对外贸易便会出现逆差,货币或者金银自然要外流,随着货币和金银的减少,一系列相反的运动就会相继出现。由于存在着自发的调节机制,贵金属的多寡,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显然都是无足轻重的。这就是《货币万能》一书所提出的严格成比例的货币数量论,金银在各国间流动的理论,贸易差额平衡的学说,贸易差额为什么不能始终有损或有利于一个国家、以及贸易差额的平衡是按各个国家的不同的经济状况自然决定的等论述。然而,与此同时,范德林特又认为,货币是贸易的媒介,货币充足,贸易才能兴旺,也必然兴旺。对于一个没有金银矿山的国家来说,国际贸易是获得贵金属的唯一途径,因此,应该在对外贸易的整体上,始终保持顺差的态势,以便使货币按人口增长的幅度不断地增加。一睹范德林特为自己著作所起的名字,在他的心目中货币神通之广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货币数量论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历经各个时代的经济学家的修改和加工。早期代表人物范德林特所提出的货币数量论尚称不上是真正的关于货币价值的数量论,还滞留在关于贸易和就业量的货币理论的水平上,多少带有重商主义的色彩,即便从货币数量论本身的发展角度来分析,也不完善。有时候,他害怕贵金属的泛滥会抬高物价,导致国际贸易形势的恶化; 有时候,他又担心贸易逆差引起的货币匮乏,会阻碍贸易的顺利进行。虽然范德林特对调节机制提出了一些精辟的见解,但是,在他看来,一个国家只要有足够的土地可以开垦,似乎就可以长期地维持贸易顺差这种不均衡的局面,同时,他又没有意识到贵金属会根据各国所拥有的真实财富的多寡,按比例地分配于互通贸易的各个国家,因此,也就无法建立起完整的国际货币均衡的理论。难怪斯凯恩(Sekine, Thomas T.)把他和康替龙(Cantillon, Richard)都称为“半均衡理论家”。平心而论,范德林特虽然对休谟等继起的经济学家产生过显而易见的影响,但是,毕竟还有待于后起者继承和发展他的理论遗产。

此外,范德林特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以利润为唯一目的的真理,研究了利息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并且试图探讨利润率下降的原因。综上所述,尽管在货币、贸易等问题上还存在着不少重商主义的偏见,但是,范德林特的《货币万能》一书,对身后英、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若干代表人物都曾经起过积极的启迪作用,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的著作不失为一部“很重要的著作”。

本书初版于1734年。英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出版社1914年重印。

《货币万能》导言


雅各布.范德林特仅仅以一部著作而跻身于经济学文献领域。人们不仅关于《货币万能》的写作背景不甚了了,而且连作者本人的生平事迹也一无所知。这部著作极其稀罕,说明当时的印数寥寥无几;  在经济学文献中也难得有人问津,可见对当时的思想也不曾产生过什么大的影响。1810年,杜格尔德.斯图尔特在研究劳德戴尔伯爵编辑的“英国政治经济学稀有论著的新奇而珍贵的选集”时,曾经说过,“近年来时常有人提到”范德林特的名字。但是,他又补充道,这篇论文“直到《国富论》问世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似乎始终没有引起人们的多大注意。”

范德林特,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是荷兰一佛兰芒血统的人。这个种族在17世纪移居英国,对英国经济的发展产生过显著的影响。作者把自己的著作奉献给“大不列颠的诸位商人”,并且希望“凭着一个普通商人理应具备的言辞畅达、叙述清晰的本领”,能使世人理解自己的思想。这些都说明,作者本人实际上也涉足于商贾生涯。他承认自己的著作谈不上“学者式的准确精到和简洁明了”,但是,当时的种种著述,他似乎倒很熟悉。即使未曾经过专门的训练,其文笔却仍不失清新、刚健。

在沃尔波尔的货物税纲领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启迪下,大批经济学著作纷纷出版,本书便是其中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许多作家,包括最早的劳德戴尔,称赞范德林特是土地、单一税纲领的创始人——或者让他一人独占桂冠,或者由他和洛克两人分享荣誉,无论如何,在其它方面,范德林特确实从洛克那里得益非浅,他的书名就是一个例证。麦克库洛赫与杜格尔德.斯图尔特所见略同,也认为,范德林特在倡导自由贸易方面,其“判断的准确和心胸的博大”,是足以和休谟“相媲美的”。后来的里斯.戴维兹夫人更称范德林特“开了英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先河。”上述种种评价之恰当与否,姑且不论,但是,在精心研究18世纪经济思想时,不管是法国的还是英国的,范德林特的成就都是不能忽略的。

此次再版,保留了原版书各页的全部内容,并标明了原来的页码。

1913年11月,于巴尔的摩

《货币万能》目录


《橡树果》读书基金“有奖原创书评”公益活动(试行)

书柜系列|“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书柜(随意排序)(未更新)

译本、教材、实证研究选读系列(随意排序)

藏书译本|《权力社会学》罗德里克·马丁 著(1992年版)

藏书译本|《艺术社会学》阿诺德·豪泽尔 著(1987年版)

藏书译本|《文学社会学》罗贝尔·埃斯卡皮著(1986年版)

藏书译本|《产业社会学》万成博、杉政孝主编(1986年版)

藏书译本|《比较经济社会学》斯廷施凯姆著(1987年版)

藏书实证|《当代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的实证研究》郑杭生主编 (1996年版)

藏书实证|《上海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章黎明主编(1994年版)

藏书实证|《观念代差——转型社会的背景》孙嘉明著(1997年版)

藏书译本|《当代人类学》威廉·哈维兰著(1987年版)

藏书教材|《婚姻社会学》刘达临著 (1987年版)

藏书译本|《老年社会学》戴维·德克尔著(1986年版)

藏书译本|《越轨社会学概论》道格拉斯 & 瓦克斯勒著(1987年版)

藏书译本|《城市社会学》康少邦、张宁等编译(1986年版)

藏书教材|《比较社会学》包智明著(1995年版)

藏书佚本|《社会学文选》袁缉辉、刘炳福、庞树奇编(1981年版)

藏书实证|《中国政治文化》闵琦 著(1989年版)

藏书教材|《儿童社会学》薛素珍、柳林著(1985年版)

藏书教材|《化学社会学》乔世德、 王德胜主编(1991年版)

藏书佚本|《社会学探索》袁缉辉、刘炳福、庞树奇著(1986年版)

藏书佚本|《社会学文集》上海市社会学学会编(1987年)

藏书教材|《全球社会学》孙嘉明 王勋著(2006年版)

藏书教材|《犯罪与社会对策——当代犯罪社会学》陈显容、李正典著(1992年版)

藏书译本|《毛主席的孩子们》阿妮达·陈著(1988年版)

藏书教材|《比较宗教学》陈荣富著(1992年版)

藏书佚本|《社会统计》沈关宝编 (1985年版)

特辑|《橡树果》自画像(公众号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