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与鲁迅本为同窗,但后来陈寅恪从不提起鲁迅,这是为何

陈寅恪是一代国学大师,在文学和历史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他是一向勤谨自律,埋头苦读,甘于寂寞。因此,文学功底非常深厚。民国时期,他的学术地位非常高。同时期的鲁迅也是民国时期的出色人物,通过笔杆子对腐朽的封建社会大加批判。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两人竟是“同窗”。陈寅恪和鲁迅都曾去日本求学,两人同住一个公寓,是熟识多年的好友,而且,陈寅恪的哥哥陈衡恪和鲁迅是至交,两人惺惺相惜,是非常好的朋友。但陈寅恪一生不提鲁迅,一直到晚年之际才在日记中谈到为何不愿公开和鲁迅的关系。

鲁迅在21岁之时,公费去日留学,同船的有27岁的陈衡恪和12岁的弟弟陈寅恪,两兄弟背景深厚,是俞明震的外甥,陈宝箴的孙子,父亲又是维新人士。因此,兄弟二人有极高的理想和抱负。鲁迅非常喜欢陈氏一家以及陈氏兄弟。在《朝花夕拾》中,鲁迅谈到过俞明震,出的汉文题目别具一格,有自己的想法,同他人不同。还曾询问过“华盛顿”,突出俞明震是一个谦虚好学的人,而且,鲁迅对俞明震非常敬重,每每谈起,都是“俞师”敬称。俞明震虽是官员,但是支持变法图强,主张学习日本先进的治国经验,思想非常开明。因此,对陈氏兄弟寄予厚望,希望他们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到了日本,陈氏兄弟和鲁迅同住,两年时间中,他们一同学习日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鲁迅和哥哥陈衡恪的年龄差距较小,两人是密友,经常谈论文义。而小两人许多的陈寅恪却很少与鲁迅交谈,在21岁的鲁迅眼中,12岁的陈寅恪就像是一个孩子一样,两人的学识、思想和追求,都不在一条平行线上。鲁迅弃医从文,在日学习多国语言,翻译多部外国小说。而陈寅恪在日并没有专注学业,惶惶度日,通过听几节课完成差事,好领取官费。后来,陈寅恪便回国在复旦学习,而后又去德国、法国、瑞士等国的最高学府游学,学习了二十多种外语,对八国文字甚是精通,学识也愈加渊博。

陈寅恪的哥哥陈衡恪精通美术、绘画,年少有为,成名也早于鲁迅,鲁迅和陈衡恪见面非常亲热,两人交往也很密切,陈衡恪为鲁迅新书《域外小说集》题写书名。陈寅恪留学归国,投奔哥哥,做了大将军蔡锷的秘书,因工作需要,与鲁迅见面次数逐渐变多。鲁迅写了新书也不忘赠送陈氏两兄弟,当面夸奖陈寅恪读起书来不要命,而陈寅恪也称赞鲁迅的文学造诣极高。陈寅恪和鲁迅的专攻领域并不相同,加上性格清冷,言谈甚少,所以与鲁迅的联系也并不多。而后,陈寅恪又开始踏上留学之旅,和鲁迅的联系也中断了。

陈寅恪和妻子唐筼结婚,唐筼是一位老师,曾经教过鲁迅的妻子许广平,许广平去也曾去看望老师。鲁迅和陈寅恪交往并不多,也很少提及鲁迅,对鲁迅的态度甚是淡漠,但鲁迅却时常提及陈氏两兄弟,以及一些与陈寅恪的交往细节。陈寅恪和朱自清、胡适等人关系非常好,且经常提及,与鲁迅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陈寅恪极少提起鲁迅,并不是他对鲁迅有成见,而是两人的交往过程的确屈指可数,志趣也不相投。陈寅恪是一个非常谨慎清冷的人,对待鲁迅的态度从未变过。

陈寅恪在晚年说出不向公众谈起鲁迅的真实原因,因为两人的关系始终比较淡薄,陈寅恪是一个非常孤傲的学者,他不觉得鲁迅是他的“知己”,所以很少提起。而且,陈寅恪的一生命运多舛,年纪轻轻患有足疾,因为高度近视而双目失明,虽然表面风光无限,学识渊博,为人敬仰,但是陈寅恪生活却十分艰难,创作之路也非常艰辛。陈寅恪为人低调,鲜少露面,和光芒万丈的鲁迅千差万别,而且非常高冷孤傲,不愿意攀附当时已成名人的鲁迅,只想凭借自己的实力混出名堂,扎根学术界。陈寅恪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对于旧文化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鲁迅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与批判并不完全认同。两人分别代表新、旧两种文化,在角度和立场上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这也是两人交流甚少,陈寅恪也很少谈起鲁迅的原因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