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相生
APP内阅读
老子《道德经》:有无相生的本质是什么?这里的“生”怎么理解
悦读国学
2018-07-09优质创作者
大家好,这里是悦读国学。今天的内容是:有无相生是什么意思,这个“生”字又该如何理解
有无相生
有,就是一切存在,一切显现;无,就是本来具有,只不过没有显现出来而已。
有,并不是固定不变;无,也并非空空如也
有,本来就有,不是凭空而来,事物,是呈现,或者说,显现的状态;无,不是没有,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不过事物不能显现,没有呈现,所以,无色无相,无声无息,但,无声无息,无色无相,不代表不存在
表面看,有和无,状态不同,但是,实际上,有和无,都是客观的真实存在
有,存在于你的感官意识之内;无,存在于你的感官意识之外
或者说,有和无,本是一体,被你感官意识捕捉到的那部分,就是有,没有被你感官意识捕捉到的那部分,就是无
有和无,二者的关系,就是可以感知,和不可感知,这样的关系。二者本质上,浑然一体,没有区分
所以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有和无的区别,其实就是名相上的区别。或者说,人感官上的区别,而已
我举个例子。这就像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从不认识到认识,过去几十年,你对他一无所知,现在你了解了,清晰的印象,那么,无论过去一无所知,或者现在了如指掌,这个人一直自然而然的存在着,生活着,就是这个道理。
有和无,其实是一回事儿。事物存在的空间、形态、维度发生了变化,所以,人们从不能感受辨别,到可以感受辨别,再到无法感受辨别,这样一个认知,所产生的区别,就是有无相生。实际上,二者,没有本质区别,认知不同罢了,老子所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就是此意。
那么,有无相生的“生”,又该怎么理解呢?
生,不是出生、降生、产生,而是化生,或者说,转化。
有无相生,从本质上讲,就相当于能量转换
有无相生,外在的体现,是形态更改,实质上,是能量相互转化
道德经所谓,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就是说,世间万物纷纷扰扰,生灭不息,我观察他们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个观复,其实就是有无相生的具体体现。
作者的话
很多人听过一首老歌,姜育恒唱的,《驿动的心》。里面有几句歌词,写的非常好,可以说,是人生百态的真实写照——
曾经以为我的家
是一张张的票根
撕开后展开旅程
投入另外一个陌生,
终点又回到起点
到现在我才发觉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这样
一个阶段的历程,走到终点,同时意味着,下一个历程的起点。
进一步说,根本就没有终点。人生就是一段又一段的经历,不管多么重要,都不是人生的全部,一切本来存在,你所失去的一切,都会在另一个时间空间,以另一种形态回归。
我们千辛万苦,处心积虑谋求所换来的,其实是我们本来拥有的,而那些永远求之不得的,其实是根本不属于我们的。所以一切结果,坦然面对,欣然接受,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详。
人所有的经历,遭遇,身心的栖息之所。都是一个又一个漂泊的驿站,没有常态,循环往复,
既然如此,与其浮躁、焦虑,不如静下来,体会轻松,轻松才能自由,自由才会安稳。
也无需刻意寻找归宿,心安即是家,心安即是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