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老师气学语录节选

大千老师气学语录节选

按:这是从德明论坛(www.demtcm.com)摘的大千老师部分话语,作复习用。

1、大家说得对,从这个方子可以看出现在开方的几个问题:

一、不懂气机,胡乱开方,有什么症加什么药,咽干就加润咽的,头痛就用藁本,发热就清热;

二、不护正气,不知道正气是关键。有正气,邪就厉害不到哪里去。用药喜欢猛攻猛杀,乱折腾一气,把正气都伤了;

三、用量过大,用方过狠,想一下子治好病,不知道泡蘑菇政策,不懂得缓治法的妙用。跟着正气走,慢慢治之,其病易去;

四、药不懂得邪正,现在都喜欢用邪药,把正气的药都放一边了。真不知道鹰犬能安天下吗?

五、用药走极端,不是过寒,就是过热,不是攻,就是守,没有个中和之道;

看看这个方子,病人吃了,虽然头痛暂缓,但也吃得“腿没劲,身上冒汗”,很明显伤了正了,现在病人吃药多半能吃到这种伤正的方子。

医者昏昏,病人投医无门,也算是末法时期吧。

2、邪中经即发热不咳,中脏(即肺)则咳。每见发热不咳,输液伤正邪入肺脏而见咳。外感发热易愈,咳嗽不易愈。

一回事,邪中经,沿其经会传各阳经(各阳经都有络脉相通),所以有二阳并病三阳并病,正气足则不入里。

后背气开,前面气缩,后面是太阳经,前面有阳明经,两侧是少阳经,阴经行内侧,不在外侧,所以不容易被寒。

三阳经均会受寒,以后背感寒易。

3、因为病人没有交代是否外感。所以但以气郁论,这个气可能是寒气,也可能是别的郁气结在咽部。

总之是有气结了,要温之散之,佐为清之,破之,少微润之。总之方不要过偏,保证中正之性。但知温散其结就好。

一般急性咽痛无非寒着,上火,或是肝郁。以温散为大法。如果有慢性的咽炎,考虑脾肾的问题。

4、大千老师曾经提到常见的发热原因如下:

气实则热,气虚则寒;气郁则热,气不通则寒;气聚则热,气结则寒;气搏则热,气散则寒;气动则热,气静而寒。

如感冒,外邪袭表,使表闭,里气不能外蒸,则内郁而发热,但解表,气散则热消。

如痈疮发热,痈疮聚气生热,热流散则全身高热。当去其痈疮之聚,气得散,则热可退。

如人阴虚,阳不内敛,忽忽发热,但济其阴,阳得收,热消。

如人气虚,气不收而浮而发热,但以甘温之药补益气血,则气实而自不发热。

外感寒邪之发热,因寒而得,故畏寒。内虚之人寒自中生,故但寒而无热也。

如内虚之人,怕风怕冷,此内虚而寒也,非真有风寒在体,但补益气血,自愈。

如气血不调之人,气机不旺,气不周流,而使人畏寒。但健其气机,流畅气血,畏寒自消。

有经不通,脉不行,局部无气血得过而畏寒。但通其气血,使脉气流通,气血得灌其部,自然无寒。

有气郁滞不畅,生机不达而畏寒,但畅情志,引生机,寒自消也。

寒热皆是气的一个体现,而气的表现并非只有寒热,所以我们研究人身要研究气,而非寒热。

寒则热之,热而寒之,是很有局限的方法,不值得提倡。

5、几个思路误区大家一定要清楚:

一、见脾胃心下有热,即想到三黄,很多人是缘于读了伤寒之泻心汤之类,其实伤寒之热为实热,今人心下脾胃之慢性病多为湿郁热,性质不同,治法不同。下三黄不会根本上解决这个湿热,还会伤正。

二、见小便不利而利小便,这是有问题的,要知道为什么小便不利,是有寒,是湿,是虚,要分清楚。比如伤寒而小便不利,则当温下焦及解外寒,寒去,小便自利。或虚,当补益,气壮小便复利。尤其对于虚老之人,利小便伤正,有时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三、见遗漏即用涩法,这不是典型的头医头的思维模式吗?大家要知道为什么遗漏,若虚则补之,不通则通之,肝郁而达之,未有不愈。何故用涩法去掩盖病情。有人说涩一下标不好吗,问题是气顺神自回,还用你去涩吗?

记得大夏天治一出虚汗病人,给之补虚之方,而汗不止,实因夏天太热本宜出汗,病人又急于求效,故虚汗夏天不易治,情急之下,药中试加了麻黄根,病人服后,是出汗大减,但转而憋得燥热难耐,无奈去之,此即涩法之弊。

四、见阴虚,则但用纯阴药之方,见阳虚,则但用纯阳药之方,违背了组方第一大原则:开中和阴阳之方。为什么要开阴阳方呢?人是阴阳的综合体。不可能偏气太重,不然伤正。试问,人畏寒,可吞火乎?人畏热,可饮冰乎?人缺盐,可干吃盐乎?今人汲汲于功利,而不守中道自然久矣。气徐然而生,悠然而长,和合共凑,万类化成。

6、流清鼻涕和大便拉稀,是受寒的明证。寒使气急,碰巧引动肝脉带动气机向上做逆而吐,而出现轻微的抽搐。孩子并没有化热(没有明显的化热症状,而且时间那么短,病又不重,不可能化热),也不是肝失养的变动(没有持续的拉稀和时间上的消耗)

这种吐和抽无足惧。但温之,散之,调之,缓之即可。

最简单姜糖水就可以。姜以温之散之调之,糖以缓之,温之。

如果再往上加药,可以加陈皮调之,组成姜糖陈皮水。

再加可以加生半夏,组成夏陈姜糖水,少佐干姜亦可。

大家应该想到伤寒的小半夏汤了吧,即是其变方。

关于归芍不用加,因为病轻在表浅,归芍作用在里主和血调肝,这样的表轻之症,不需要用。

术苓太缓,对于这种急症不需要用。

桂枝用与不用均可,用可以当温里用,不用是因为桂走经脉,作用不在心下。

党芪不必用,有糖即可

问大家个问题,生半夏因何有降逆的功效呢?弘:胃气以下降为顺,半夏辛以散结,结散气机得畅,升者得升,降者得降,就降逆了。生姜,橘皮,竹茹,茯苓,这些都能降逆。

7、看病是调人,不是看病邪本身,我们搞中医的,就是在调整体,兼顾部分,不要忘了整体,去单治部分。在我看病过程中,眼中但看病人这团气,余者其次也。

8、治病在于顺其势而治,不能逆势,不能急切,不能下狠招,不要偏一边,不能鲁莽。

治病尤其是治慢性病,要宽缓徐当,循着气团特性治病,要有泡蘑菇的精神。

9、小儿肠炎多因脾虚,肝克,寒,食导致。治疗基本原因以温通之法微调之,切忌猛攻猛泄,注意保持小孩的脾胃,即使有热也忌用一派寒凉之药。

上方红糖补之,生姜温之,陈皮调之,黄连荡邪。共凑推运调中之意。治病意到即可,不可过于用劲,避免伤正。

每看小儿因脾虚便秘,大夫治以保赤之类泻药,进一步加重病情,悯之。

10、盐要同水一起用。干姜要在滋阴补气药中用,不然旱地行船。

干姜同石膏一起用,就像桂枝和白芍,干姜同连芩,姜辛和五味子一样。

干姜温里驱寒,石膏清弥漫的热势,二者又共解表。

其实开方要想办法开个不寒不热,微温或微凉的方子出来。如果单纯开干姜太热了,所以要有反佐的药,加入党参,麦冬,白芍,甚至石膏都是这个意思。比如很多泻下的药用芩连,大黄,不妨加干姜,附子之药,一边寒一边热正好中和了,同时又都有推运散积的作用。

比如温中用干姜附子,不妨加些人参甘草大枣麦冬,以润之,不至于太辛热。

开方是一个协同组织的事,上下左右里外深浅各个层次都要照顾到。坚决不要开一边倒的方子。

如开一个除肝郁心中痞闷的方子:

首先要有标本,本在肝要用当归白芍,标在心下郁气,要用半夏陈皮白术茯苓,如果有虚还要补虚。

这里面当归白芍是一对阴阳。白芍滋阴,当归畅血。

半夏陈皮白术茯苓是四个不同程度散气去标郁的药,半夏最厉害如镐,陈皮次之如锹,白术再次如耙,最末是茯苓如帚。

11、关于感冒发烧的几个常见的错误观念:

一、高烧很凶险。

二、要用清热的药把温度降下来。

三、治上焦如羽,要用轻灵之药治感冒。

四、不能用补药,补则留邪,让病更不容易好。

五、但用姜桂附发其汗。

六、马上要退烧,不能等。

大家结合各自的临床谈谈体会吧。

12、头者诸阳之府。人身阳气聚于头,阳经结于头,故容易头汗出。如蒸屉之口。

13、在气聚得狠,寒凝的结实的时候,用辛散不好使,要加苦以破之。再不济,可以咸以取之。

姜糖水加黄连陈皮和诸泻心汤不是异曲同工之妙吗?半夏黄连黄芩以辛散苦破,人参甘草生姜大枣以调之。

人参茯苓力弱,不行。

14、大承气中的芒硝就是,用盐卤之气腐蚀结气。

肿瘤结气可以用鳖甲,龟板,牡蛎,乌贼骨就要咸以软之,坚以破之。

黄连对治寒,湿热的泄泻都有效果。

如寒泄:生姜白术茯苓陈皮中加之。

湿热:白术茯苓滑石黄芩黄柏中加之。

15、口腔溃疡主要与肝脾心肾有关:

长于舌尖的心火,用竹茹黄芩石膏治之;

长于口唇的是脾火,用石膏麦冬陈皮白术治之;

长于两颊的是肝火,用白芍当归陈皮治之;

经常口溃不愈而有阴虚之症者,此是肾阴虚,虚火上炎,用六味加地骨皮知母治之;

上药中并加甘淡之品以佐之。

郁者散之,结者开之,热者清之,有余泄之,不足补之。

此治口腔溃疡之大法。

16、要仔细体会病人的气团性质,用药要缓,不能用强,过于猛烈的药要少加或不加,以柔道牵之。待其气血来复,气机展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