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1941年1月)——《百战成钢、卫我中华》之三十六
1、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之下,新四军处境艰难
还记得汀泗桥战役中的“铁军”国民革命军第4军吗?
1937年国共合作,共产党领导的江南红军和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4军,也就是新四军,就是一种传承。一把手是中共六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项英、任政委、副军长;广州起义后流亡海外的叶挺任军长,是二把手。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人暂时放松了对国民党的正面进攻,国民党再次掀起反共高潮。
此时的新四军,处境艰难。
尤其是黄桥战役、曹甸战役之后,国民党加紧了对新四军的报复,新四军北移陷入困境。
2、国民党最后通牒北上抗日,新四军踏上坎坷征途
国民党政府污蔑八路军、新四军“游而不击”,发出最后通牒,限期一个月,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开赴黄河以北对日作战。
1941年11月9日,朱德发出电令,只同意将长江以南的新四军移到江北。
而此时,国民党已秘密制定了消灭新四军的一系列作战计划,碍于抗战大义,蒋介石暂时未予批复。
3、北上之路已被堵死,新四军决定冒险南下
12月底,北上之路已彻底被堵死;情势危急之下,12月28日,项英主持召开新四军扩大会议,决定冒险南下,绕开虎视眈眈的国民党军,迂回到天目山,再到溧阳,待机北渡。
1月4日,新四军南下茂林。
然而国民党第三战区顾祝同已经在茂林设好了包围圈,而且更有了“新四军没有按令北上”的口实。
4、血战茂林,叶挺被捕,项英喋血
1月4日夜,新四军9000余人,编成三个纵队,分三路南下。
6日前进到茂林地区时,与国民党第40师遭遇。经过7个小时的会议讨论之后,部队由原路折回,改向西南前进,进入了国民党7个师8万人设置好的包围圈,激战7天,弹尽粮绝,面临全军覆没的危局。
为营救最后的部队,叶挺下山与敌谈判,被扣入狱,一直关押到1946年;项英隐蔽在深山密林之中,亦被叛徒杀害;9千余人的新四军,最后突围出去的只有2千人。
5、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事变爆发后,国民党颠倒黑白。
3月17日蒋介石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将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
党中央毫不退让,进行回击。20日,党中央发布重新建立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委。
抗日大义之前,虽然两党依然共同抗日,但皖南事变已成了国共关系逆转的一道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