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虚席以待贤者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虚席以待贤者 |
时间:2011-12-30 来源:历史春秋网 作者:纪大华 |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十分频繁,非今天可比,而且总是空出重要的位置以待来者。请看下列史实:
孙武,齐人,以兵法见于吴王阖闾,后为吴将军,在吴伐楚、伐越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吴起,卫人,魏文侯以吴起为将,击秦,拔五城。后为魏西河守,以拒秦、韩。
伍子胥,楚人,投奔吴国,吴王阖闾召伍为行人,与谋国事。
伯喜,楚人,夫差立为王,以伯喜为太宰,教习战射。
商鞅,卫人,西入秦,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行变法令。相秦十年,使秦国成为最强盛的国家,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苏秦,东周洛阳人,以合纵之术游说六国,为纵约长,并相六国。赵王封之为武安君。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苏代,东周洛阳人,苏秦的弟弟,为齐重臣。
张仪,魏人,与苏秦合纵术相对,行连横术,游说六国,相秦,秦惠王封仪五邑,号武信君。在三次出使楚国后,楚王“以相印授张仪”。
公孙衍,魏人,张仪死后,入相秦。尝佩五国相印,为约长。
甘茂,楚下蔡人,为秦定蜀,升为秦右丞相。
范睢,魏人,相秦,为秦国制定远交近攻政策的重要谋略,罢四贵之权。
蔡泽,燕人,相秦,东收周室。
乐毅,魏人,相燕,联合五国之兵伐齐,齐大败。威震一时。
李斯,楚上蔡人,为秦廷尉,丞相,为秦统一六国作出重要贡献。
以上只是举的少数几个例子。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的国界应是不很严格,至少说防守不很严密。笔者只读到两处有所防守,一是伍子胥过的昭关,再一个是孟尝君过的函谷关。此外,人员往来毫无阻挡。完全不像今天各国的国界线,出国还需要护照、签证。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动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刚刚登上历史舞台,寻求人才以使国家强大,是各诸侯国的国策。这里有一条规律可循:凡是人才聚集得多的国家,肯定兴旺。上述几件事实多发生在两个国家,一是吴,一是秦,尤其是秦国。
可以说,没有一个人才是不起作用的。以秦国为例,我们重点分析两个人物,一是商鞅,一是张仪。
商鞅的变法,是强国的系统工程,首先是奖励耕、战,一个是做强经济,一个是做强军事。只要多打粮食、多纳布帛的,就可以免除徭役。徭役是老百姓最感到痛苦的一件事,相当多的人就因做苦工死了。免除徭役就可以刺激老百姓种田、织布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只要在战场上立了战功的就受赏,杀敌越多,战功越大,受爵越高。有了这一条,没有一个人不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秦兵因此成了各国中作战最勇敢的士兵。许多人因此成了“美田宅园池甚众”的军功地主。秦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增强了。但,这也因此得罪了没有功勋的旧贵族。“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所以,在秦孝公死后,秦惠王上台,商鞅车裂而亡。但秦国的变法并不因为商鞅本人悲惨下场而告失败,因为秦国通过变法强大了,变法的效果显现了。其次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对加强中央集权起了重要作用,为后来秦始皇实施统一的措施提供了经验。
说服楚国,是实现连横政策的关键,也是最难的。第一次去楚,离间齐、楚的合纵关系,不惜制造出“六百里”的谣言。第二次,为黔中地冒死去楚。在苏秦死后,张仪又第三次去楚,充分显示了他雄辩的才能。他对楚王说:“天下人都以合纵相信苏秦,但是苏秦暗中与燕王谋破齐分其地,终于车裂于市。以一诈伪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迹诸侯,其不可成已经很明确了。”“今大王诚能听臣,臣使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室之都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伐。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这后一段的意思是,今天你果真能听信于我,我让秦太子入楚,作为人质,那么楚太子也入秦,作为人质;把秦王的女儿作为侍候大王的姬妾,进献有一万户居民的都邑,作为大王征收赋税供给汤沐之具的地方,永结兄弟邻邦,终生不相互打仗。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策略了。在这样的雄辩加推心置腹的交谈下,楚王应允了张仪,从而实现了连横政策的最关键一步。接下去的几个国家,多用威胁,晓以利害,一一获得成功。
得人才者得天下,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