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仿《咏鹅》写《咏鸡》,斩获国家文学奖,真的名副其实吗

现在有很多人因为模仿他人而成名,甚至现在各大电视台推出了模仿类的节目,让一些演员模仿那些成名已久的名人,以求让其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但模仿并非仅仅只有表演,为了能练就一手好字,我们会照着书法家的字帖进行临摹,希望短时间内字形能与之相似,面对一些名贵的画作也有画家希望通过临摹领会到画中的精髓,以求借此提升自己的画工。可是临摹、借鉴是本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去学习,而很多时候一些急功近利的人却将借鉴过火的发展为了抄袭,借用他人的作品达到自己出名的愿望,更可恶的他们还会在末尾添上了个人原创的标签,实属无德。

《咏鹅》这篇小诗我们在小学课本中就曾学习过,尽管诗词简单但却将鹅的身形、体态描写的出神,直至今日此诗依旧是小学课本中的经典启蒙读物。初唐四杰中的骆宾王于七岁时写下《咏鹅》,现在教育学家将其定位为儿童读物,可即便如此也有成年人盯上了这篇成名已久的小诗,甚至不惜模仿抄袭以求借风成名。就在不久前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看到此诗后感触颇深,并模仿此格式写下了《咏鸡》,“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并借此一举夺得国家级别的写作奖,此新闻一出便引起了观众们的热议与质疑。

这个写出《咏鸡》的老人名为危勇,本业是一个渔民但闲暇时候也会在家中圈养一些家禽,他表示自己创作此诗的初衷十分简单,骆宾王能从游泳鹅中获取灵感,那自己身边的家禽简直就是一片天然宝藏,于是这首获得国奖《咏鸡》便诞生了。网络上不少网友称赞危勇老爷子在如此大年纪依旧能坚持创作实在不简单,并且还是一首如此高质量的古韵诗,可是事实真就如此么?这明明就是一首儿童诗,可作者却是参加的一项成年人的写作竞赛,这样简单直白的小诗获得国家级奖项真的是实至名归么,还是有什么暗箱操作。

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咏鸡》对比《咏鹅》与其说是仿写临摹,倒不如说是抄袭,而且是从头到尾的抄袭,不论是通篇中心思想立意、还是标题、 甚至连音韵都是一模一样。完全没有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其说是模仿倒不如说是对其进行洗稿,而且还是换汤不换药的最低级洗稿,仅仅是将鹅游泳换成了鸡打鸣,本质上如出一辙。如果到了如此程度都要被列为模仿,那当时被判抄袭庄羽《圈里圈外》郭敬明就显得冤死了,毕竟当时他仅仅是套用了《圈里圈外》的故事模板,顺带再将原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全部借鉴了过来,而后还用更为出色的文笔将故事描述出来,难不成如此这般也能被列为模仿?

危勇的这篇《咏鸡》和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的写作类型很相似,都是借用别人的模板来书写自己的故事,事情就处在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境地,如果说他是抄袭,那文中所描写的东西不一样,鹅和鸡是完全不一样的生物,可如若说只是模仿那又有些牵强,毕竟两者相似点太多了。说到模仿不得不佩服古代史官,例如司马迁在整理《史记》时,既保留了前人古籍中的客观真相、历史事实,但是在此基础上有增添了很多个人观点,使得读者不论是读过往的史书还是司马迁的史记都能有不同的收获,这便是模仿的成功之处,也是危勇无法达到的高度。

结语:

网友们看到《咏鸡》收获国奖便纷纷开始模仿,甚至有网友将网红阿giao写入诗中,小诗开头便是三个giao,实在让人忍俊不禁。站在客观角度上,危勇的《咏鸡》没有收获人们认可还有另一个原因,人们都喜欢听传奇的故事,《咏鹅》之所以成名是因为这是一个七岁小孩所写,后人与其说是夸赞这首诗有多么优秀倒不如说是欣赏骆宾王孩童时期的灵采。就像司马光灵光一现砸缸救人一样人们仅仅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夸赞一个随机应变的孩子,而危勇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去模仿小孩作的诗就显得有些不齿了,就如仲永年长后再写儿时那些让人惊奇的诗句无人关注一样,想成名没有错,但是如此这般行为有些歪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