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古天地】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河套灌区微历史
俗话说:“黄河百害,为富一套”。
历来善淤、善徙、善决的黄河却很少在河套地区留下水患,这是因为从秦汉时期河套地区就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开始开渠引黄灌溉。
从秦汉时期一直到晚清时期,河套地区的水利开发历史从未有止步。
一直到晚清时期已经形成了八大干渠,而在此基础上随着现代的不断发展,讲到河套的水利开发历史,绕不开的一个人物就是晚清地商——王同春。
王同春是河北邢台人,俗名瞎进财,由于其幼年染得天花导致左眼失明,因此而得名。
由于河北地区闹灾荒,王同春跟着自己的叔叔逃荒来到我们河套地区,由于其熟知水性,总是能够用各种土办法探知水源地,并且知道水流的高低缓急规律,所以王同春自参加开渠工作以来表现十分突出。
之后,王同春的水利开发事业就一发不可收拾,王同春亲自开发以及集资合股开发的渠系,在河套地区畅通无阻,灌溉良田数万顷。
以至于到晚清时期,河套灌区已经形成了晚清八大干区,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巴彦淖尔市又集中精力开挖了总排干和总干渠,使得巴彦淖尔市真正实现了有灌有排、排灌配套。
同时,在沙盘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美丽的乌梁素海,他是我们河套灌区最大的退水湖,现在也是地球同纬度上最大的湿地。
依托着母亲河黄河的丰沛水资源,利用河套灌区四通八达的水利渠网,河套灌区已经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优质农产品也是远销海内外。
可以说,巴彦淖尔现在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黄河几字湾上的璀璨明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