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子写完之后,你该做些啥?

来源丨华文融媒云(ID:zghwrm)
作者丨王默
稿子写完以后,你都做些啥?
可能你会看一遍就交稿了,
也可能你会放一放,让稿子“冷却”一阵,
还可能你会继续修改,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

1

 稿在“改”中成。

记者写完稿子之后,每人有每人的具体做法。不管你是如何做,总的一个要求是,要不断修改,要仔细修改。
现在有些年轻记者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有的记者写稿出手很快,一千多字的稿子没用多长时间就写完了。但有一个毛病,即不大愿意自己好好修改,把改稿的任务交给了主编或部门主任手里了。
主编、部门主任当然有改稿的职责,但绝不能由此就减轻记者改稿的责任。
记者当牢记:稿在“改”中成。改稿是写稿整个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千万不能忽略了或省略了。

2

 为何要修改?

为何要修改?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于今仍有“再讲讲”的必要。
一次成稿的情况是有的,但就一般情况来说,举凡稿子都要进行修改,有时还要反复修改多次。
为何呢?
主要是两条:一是思考在深化;二是文字需打磨。
稿子是记者思考的产物。如何构思?从哪个角度写?怎样谋篇布局?起个什么标题?这些都在思考范围之内。
然思考有个特点,它不是一次完成,而是需要不断思考,也就是说,思考有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有个记者写文化名人张中行先生,最初从介绍人物起笔,意在给读者一个概括介绍。后来觉得好像是在“抖资料”,不生动,有点呆板。于是从与张先生见面时的情景写起,果然效果不错。
思考从准备写稿时就开始了,在写的过程中又不断思考。新的设计否定了原先的想法;新写的文字代替已写好的段落,这是常有的事情,很正常。这皆是思考在不断深化的体现。
第二从文字角度讲,反复进行打磨是正常之事。作为记者,文字本身是已经过关了的,否则怎能当上了记者?但就一篇具体的稿子来说,反复修改文字,使文字更到位、更精炼,是必走的程序。这是确保稿子质量的必要环节,不可忽视和省略。

3

 怎么修改?

说到修改,大家可能都会想到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种认真修改的精神和作法,应当成为我们的理念和行动。
稿件修改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改导语。

如果你写的是一条消息,那么就需要在导语方面多下点功夫。现在导语写作上比较常见的毛病有二:一是长,二是空。这两个毛病需要在改稿时特别注意。
改导语时,还要尽量出彩。湖南日报2001年一篇写洞庭湖扩大消息的导语原先是:“经过3年规模空前的综合整治,洞庭湖面积扩大五分之一。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大转折。”后来记者觉得还应写点什么,思索再三,于是在开头加了一句话:洞庭湖变大了!
这句赞语起笔,一句事实随后,加上一句背景介绍和评价,使这个导语统领全文,气势不凡。

2.调角度。

从哪个角度写稿,这是记者经常考虑的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角度取得好、取得妙,稿子质量有明显差别。
当年徐迟写科学家周培源,最初是按时间顺序写,从30年代写到70年代。后在研读《左忠毅公逸事》一文后深受启发,改从周培源的一个晚上的活动写起,然后通过联想、回忆的穿插,表现了周培源的一生。这个角度新颖、别致,稿子发表后收到很好的效果。

3.善删除。

改稿子无非是增加、删除。如果说增加还比较容易的话,那么删除则就比较难了。在稿纸或电脑上的文字是记者的“心头肉”,难于割舍啊!但为了把稿子写得更精炼,还必须学会删除。正如鲁迅先生所讲的那样:“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当年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一稿时,对材料一删再删,从原来的20几个事例删减到只剩下3个事例,全文3千字,把志愿军战士英雄表现得十分鲜明。这样下狠心的删减,反倒使稿子更精粹了。

4.润文字。

如上面所讲,文字是需要打磨的。最初写稿行文比较快,对文字可能考虑得不是很细致。但到了最后的关口,就必须对文字要“仔细抠一抠”了。
古往今来,那些名篇佳作哪一篇不是文字精美的佳文?这都是在文字上反复打磨的结果。打磨文字有多种方法,多看多改是一种,通过诵读也是一种。
“新诗改罢自长吟”,这是杜甫讲他修改诗歌情况的著名诗句。也就是说,无论是写诗还是写文章,写完之后反复长吟诵读,能发现问题和毛病,然后再改。这样的做法能使文字准确、精美,有韵味。
上面介绍了修改稿子的4个方面,还有一些待以后再继续讲。
改稿是记者完成新闻作品的一个重要环节,有老记者曾言:稿子是“四分写,六分改”,足见改稿之重要。让我们今后在改稿上多下些功夫,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佳作。
(作者为京城媒体人)
-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