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206):高古沧桑蚀伴砂 仿古嫩皮无文化

2021-04-14 11:44:03

古与仿古观一皮即可鉴真伪,所以有“瓷看底玉看皮”之说。

古与仿古制玉,皆离不开皮壳的打磨工艺,区别在于古工用解玉砂打磨,砂痕粗细、长短、带入飞出完全无序可言(参见《古玉学步(52):辨古识玉说磋磨》),而现代仿古用分级的金刚砂打磨,砂迹粗细、长短、走向皆有章可循、常见结束平行,两者天壤之别。

文化期制玉处于早期的磋磨阶段,稍微细致观察就可以砂痕历历、沧桑毕现(参见《古玉学步(181):切磋琢磨不离砂细察打磨砂文化》和《古玉学步(189):碾琢刻砣源起推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龙山文化鹰纹圭、红山文化勾云佩及良渚文化玉琮(图1)等馆藏精品是高古玉打磨文化特征非常显著的学习标本件。

图1-1

图1-2

图1-3

进入历史时期,打磨工艺进一步发展到精细化,甚至出现战汉的“玻璃光”精细打磨现象,但是古玉制作仍然离不开解玉砂这个“秘密武器”(参见《古玉学步(200):流砂柳叶不一样微距观处见文章》)。

玉之皮与人之肤同理——古老玉皮壳沧桑、新仿玉皮壳生嫩。现就古玉与仿古(图2)的皮壳特征略举几例以作直观比较如下:

图2

(1)古玉皮壳必见砂。

解玉砂是八千年古玉文化的法宝,同样也是鉴定古玉真仿的“秘密武器”。真古玉必留解玉砂痕,仿古玉急功近利高抛光难寻砂影踪。真古玉光感柔和温润(俗称“宝光”)、仿古玉贼光刺眼(俗称“贼光”)(图3)。

图3-1

图3-2

(2)砂痕真仿见变化。

逐利本性仿古与时俱进,为了逼真现代仿古往往前期电脑制作(高效)后期手工修磨(仿真),也留下“砂痕历历”,但是此砂非彼砂——古工是用自然捣碎的解玉砂真正的手工打磨,砂痕特点为粗细长短不一、解玉砂的砂带入飞出完全无序;现代仿古手工修磨多采用分级很细的金刚砂打磨,砂痕特点多为粗细、长短、方向一致,金刚砂痕多显结束平行(图4)。

图4

(3)沧桑多见砂伴蚀,生嫩埋熟两分家。

真古解玉砂多伴随剥落、蚀坑(参见《古玉学步(56):光阴似箭岁月刀剥蚀消融古玉屑》),仿品只见硬碴不见蚀(图5)。

图5

形而上方赏神韵,形而下方辨迹形,微观到细处上方下方已接近,全凭悟性浅与深。更多真仿皮壳差别,悟透之后则自然理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