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留学生”也要参加科举考试

唐代时来自新罗的“留学生”崔致远


 位于西安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自古以来,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留学由来已久,在唐代尤甚。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之一,而且以开放与包容的姿态,泽被四邻,文化发达,外国留学生不绝于途。长庆元年(821年)唐穆宗下诏允许外国留学生参加科举考试,专门为周边国家来中国的留学生设置了一项考试制度——“宾贡进士”。因考生来源、文化差异不同,“宾贡进士”与“国子进士”、“乡贡进士”在考试和录取方式上、在录取比例和考试难易上有一定优惠政策,“宾贡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重要组成部分,对周边国家传播中国文化影响起着积极的作用。

唐代向外国放开科举考试,多面向于东南亚国家。一方面古代圣贤君王受儒家思想传播的影响,都追求“四夷倾心向往一心”;另一方面,当时新罗、高丽、安南(越南古称,包括现广西一带)、缅甸、尼泊尔都是唐朝贡国或藩属国,尊称唐王朝为“上国”,这些小国是唐王朝的“国之门户”,唇亡齿寒,因此唐朝与这些属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往来极为密切。

在这些留学生中,来自朝鲜半岛新罗的崔致远名气最大,他也是唐代知名度最高的留学生之一。

崔致远(857年-?),字孤云,号海云,谥号文昌。朝鲜半岛新罗王京(今韩国庆尚北道庆州)人。唐咸通九年(868年),12岁的崔致远辞别亲人,成了一名小留学生,只身一人来大唐王朝求学,他父亲在他临走时说:“你去中国一定要努力学习,十年之内必须考上进士,如果十年之内你考不上进士,那就断绝父子关系,我就不认你这个儿子。”崔致远“压力山大”,牢记父亲的训诫,勤学苦读,结果不负众望,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进士及第,提前4年完成父亲的重托。

登科进第的崔致远,没有衣锦还乡,而是选择了继续留在大唐发展,担任江苏溧水县县尉,做一名负责军事、治安的地方官(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长)。崔致远在唐朝做官多年,任期届满后,又被淮南节度使高骈聘为幕府,后授职幕府都统巡官。在朝鲜半岛,崔致远享有“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的称誉。他一生文学创作不断,他创作的《桂苑笔耕》文集还收录在《四库全书》中。

作为中国近邻的日本,也经常派优秀青年来大唐王朝学习文化知识,至今日本文化仍深受大唐文化的影响,日本人阿倍仲麻吕(698年-771年)就是其中的代表。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或朝衡),字巨卿,于717年随日本遣唐使赴长安入太学学习,与大诗人李白、王维、储光羲、包佶、赵骅等人交往甚密。阿倍仲麻吕经过寒窗苦读,参加唐科举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进士。后在唐朝任从三品秘书监兼卫尉卿。相传他回国时,因船只遭到大风的袭击,遭遇海难,消息很快传到了唐朝。李白以为他罹难,心情十分悲痛写了这首《哭晁衡诗》:“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但事实上阿倍仲麻吕并没有遇难,他乘的那只船漂到了越南海岸,最后得救,阿倍仲麻吕也得以继续在唐朝任职。

如今,西安长庆公园内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碑面有阿倍仲麻吕《望乡》诗:“仰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唐大历六年(771年),阿倍仲麻吕在长安逝世,终年七十三岁。后来日本也引进了科举制,日本的科考有秀才、明经、进士和明法,日本的科举考试长期被贵族把持,到江户时代废止。

中国科举考试不但影响到东南亚国家,而且还传播到阿拉伯地区。李彦升,大食人(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的专称),长期定居中国。当时的汴州刺使、宣武军节度使卢钧偶然发现李彦升讲中国话标准流利,就与他交谈,通过交谈,卢钧了解到李彦升是随经商船队来的,出身名门望族,较为熟悉中国文化。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卢钧特意向宣宗皇帝举荐李彦升。经唐宣宗派人员核实,恩准李彦升参加科举考试。李彦升到京后,按部就班进行科考。结果,他一举及第,而当年全国总共及第的人数只有22人。当时他的考卷,交送中书省、门下省复核。复核后发现,李彦升确有真才实学,颍川人陈黯便针对此事撰写成《华心说》一文,对李彦升给予高度肯定。

唐代之后,科举制也逐渐被东南亚一些国家引入。明代时,越南的留学生一般在本国乡试结束后,会到北京参加会试。明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的考试中,越南人阮勤中一举成名,夺下进士的桂冠,从此留京任职,后任命为工部侍郎。值得一提的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朝科举考试被废除,为了笼络外国的留学生,清政府临时组建了学部专门考核外国留学生,凡考中者按进士、举人授予资格,凡高中进士者授翰林院修撰,人们把这些留学生称为“洋翰林”。

科举制度作为隋唐以来封建时代的选人用人制度,不仅为国内的学子重视,也吸引了大量外国的“留学生”。他们参与科举,不仅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还对中外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影响。(王东志)

(0)

相关推荐

  • 他是名留学生,仰慕唐风,和王维、李白等诗人是诗友,想回国却没回去

    澹澹的沧水,竦峙的山岛,海阔也天空,一位白发老者站立船头,一边感慨着"少小离家老大回"一边泪眼迷离的遥望东方,茫茫东海,日出之处就是阔别多年的故乡. 37年前,十九岁的他远离家乡, ...

  • 晁衡:生于扶桑,长于大唐

    姓名:晁衡 时间:698-770年 籍贯:日本奈良 得名缘由:原名阿倍仲麻吕,日本留学生,因"慕中国之风",改名朝衡,长留大唐 专辑:<文苑英华> 代表作:<衔命 ...

  • 域;外进士谁第一?阿拉伯人占鳌头——域外奇人中国缘4

    域外进士谁第一?阿拉伯人占鳌头--域外奇人中国缘4 1 学问虽远在中国,也当以求之 唐朝是当时世界争相结交的超级大国,经过"贞观之治"后的大唐帝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如日中天,跨越历史 ...

  • 为什么李白要哭祭日本人阿倍仲麻吕?真相到底是什么?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公元754年,被贬在南方僻远之地的李白,听说日本留学生晁衡在乘船归国途中遇难,悲恸异常,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情深 ...

  • 引语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春天,晁补之考中了进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仕宦之路.据<资治通鉴>卷七四记载,这次科考朝廷共录取了六百零二名进士,加上特奏名进士,合计有七百七十八人.这些人分别被授予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74章)

    第174章 日本帝师 733年春天,当长安城朱雀大街两边的槐花渐次盛开,长安城处处充溢着槐花的清香时,李隆基带着武惠妃一行,浩浩荡荡地从华清宫返回了大明宫. 和每年春天一样,这个春天似乎并无特别之处. ...

  • 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本应是状元,却因一句话得罪皇帝被判第四名

    说起王安石,很多人都会想到宋神宗年间王安石主持的新政.对于新政的评价,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看法,一些人坚决反对,一些人坚决支持,当然也有像苏东坡一样的人,支持其中一部分可取之处,对另一部分反对,也正是因 ...

  • 才华横溢的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不屑、不能、还是不敢?

    唐朝科举取士蔚然兴起,引领着时尚风气,参加科举成为寒门士子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而作为唐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诗人李白,他才华横溢,一生却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这让现代很多人不解,为啥呢?是不屑.不能 ...

  • 贾宝玉最不喜欢读书,为什么最后还去参加科举考试?

    本文音频:贾宝玉不喜欢读书,为什么最后还去参加科举考试? 众所周知,红楼梦真本只有前八十回,我们研究解读红楼梦,一般也只限于前八十回,因为八十回后的续文文笔拙劣,情节单一,经不起推敲. 但今天我们来聊 ...

  • 假如方一凡们穿越到古代参加科举考试……

    0000000000 第37期 科举诗选 ○ 用功 懒惰 <小欢喜>的核心主题是原生家庭,而讨论原生家庭则势必关注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毕竟对于当今中国的绝大多数家长来说,高考是检验教育是否成 ...

  • 蒲华,晚清画家,曾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只得...

    蒲华,晚清画家,曾参加科举考试,最终只得秀才,从此绝念仕途,专心致志于艺术创作,后携笔砚出游四方,以卖画为生,他的山水画便能看出他的笔墨心性![惊喜][惊喜][惊喜] 长图

  • “诗仙”李白为何终身没有参加科举考试?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因其在诗歌作品中常常运用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综合手段,给人造成一种豪迈奔放.神奇异彩.飘逸若仙的意境,而被后人赞誉为"诗仙". 这样一位天纵奇 ...

  • 《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为何终生都未参加科举考试?

    性格直爽,豪放自适,又不贪慕宦官的生活,因此从不参加科举考试.沈复及其<浮生六记>给中国人留下的是一段弥足珍贵的精神向往.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那一份寄情山水,浪迹天涯的憧憬. 浮生若梦 ...

  • 传说康熙皇帝年青时曾匿名参加科举考试,成...

    传说康熙皇帝年青时曾匿名参加科举考试,成绩考得非常好.而实际上,这很可能是因为康熙的皇室书法风格暴露了身份,让阅卷的大臣看出了这是康熙的卷子,是康熙的字. 有人认为:清代科举考试主要侧重个人书法水平, ...

  • 庆历二年,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以进士第四...

    庆历二年,王安石参加科举考试,以进士第四名及第. 宋仁宗让王安石等十人前去拜谢文坛领袖,时任枢密使的晏殊,晏殊在其他人都离开后,将老乡王安石留了下来. 晏殊对王安石说道:"廷评乃殊乡里,久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