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伯璋
个人简介
仇伯璋,字伯璋,号裕昆,广东省廉州府灵山县人(今广西钦州市灵山县),灵山县学廪生,灵山县西乡司巡检。崇祯十二年(1639年),仇伯璋出生于广东省肇庆府高要县赤坎都王臣村(今广东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王臣村),雍正元年(1702年)终于广东省廉州府灵山县西乡司宋泰练新村(今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太平镇新村),是仇氏来灵始祖,广西南宁府知府,监军道,中宪大夫仇自奇的长子。
千里寻亲
仇伯璋之父仇自奇原为明朝旧臣,在广西为官,康熙十四年(1675年),因拒绝加入吴三桂的反清队伍,被吴三桂手下的响马杀害于广西横县南乡江口。仇自奇的长子仇伯璋于广东王臣闻得父亲讣信后,心情十分悲痛。由于连年战乱不断,道途多梗,仇伯璋水陆跋涉,在翻越千山万水和崇山峻岭的行程中来回往返三次,才由王臣来到灵山。最终找到阖家逃亡后,在灵山县西乡司中宁练潭庄洞村避乱的继母赖氏和六个幼弟妹。历尽千辛万苦,一家人终于团聚一起,相对悲泣。仇伯璋处理好父亲的葬事后,再奉继母和弟妹们回灵山县西乡司宋泰村故居居住。
首开功名
仇伯璋来到灵山时年已三十六岁,而六个弟妹中最大的尚未成年,最小的未满周岁。其他叔伯兄弟都不在身边,父亲去世后又没有其它生活来源,一家人生活十分艰难。幸运的是仇伯璋很好地继承了父亲仇自奇的优秀品行,深具有大格局胸怀。迁居灵山后,直面艰难,仇伯璋深知,唯有和继母一起努力,开垦田地,修筑居室,勤俭持家,抚养几个弟妹长大,一起发奋读书,考取功名,才能改变家庭当前的窘况,进入上层社会。于是,年近四十的仇伯璋身先士卒,勤于生计的同时发奋读书,并于四十岁时入仕考得功名,也创造了仇氏在灵山县首开科举功名的历史。
开基太平
后来,仇伯璋带领家人,从宋泰江沿着水路上溯,来到太平发展。在太平筑室成铺屋,将铺屋开成圩场,并取名为太平圩。太平圩商人来往贸易不断,逐渐繁华起来。当时的灵山县衙核准情况后,认为仇伯璋是管理西乡难得的人才,且仇伯璋已有功名在身。于是颁下公文,任命仇伯璋为灵山县西乡司巡检,总理西乡七练地方公务。
仇伯璋后来再到离太平圩不远的新村开基,建造房屋居住。等众弟妹全部长大成人,婚嫁已毕后,再自行承垦田地,分家分开居住。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灵山县西乡巡检分司衙门由邕宁县那雾乡迁来太平圩办公,太平圩逐渐成为灵山县西乡司的行政与商业中心。仇伯璋作为为灵山县太平圩的创始人,名垂青史。
书香世家
有了大哥仇伯璋中年发奋读书,终成有用之才的榜样,弟妹们也非常认真刻苦读书。后来,仇伯璋的两个弟弟仇奉璋、仇殿璋也相继考取了功名。到下一代时,灵山太平仇氏的读书人更多,考取的功名也更高,灵山太平仇氏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世家和地方望族。“以儒名家,科举兴族”也成为灵山太平仇氏家族的家训。
“灵山一点翰”(灵山县明、清两朝唯一的翰林院官员,出自太平仇氏),“钟灵四杰,同游泮水”(太平仇氏四叔侄同科同年考中上榜),“五子登科”(太平仇氏一家五兄弟全部考得功名),“九代书香”(太平仇氏一脉连续九代人,均考得功名),等读书人十分正能量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人知,就是灵山太平仇氏作为书香世家最好的写证。仇伯璋作为灵山太平仇氏书香世家的领军人,功勋卓著。
仇伯璋孝悌两全,名勋俱显,开一族之光,创百世之业,深受仇氏家族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