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授官爵

唐人吴兢的《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中,有段唐太宗与房玄龄等人的对话,其内容大致如下: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审慎。而审慎主要表现在量才而用,择其善者,以及总量控制上。据此,房玄龄等人拟定出文武官员共六百四十人,唐太宗接受了这个数额,并说:“自此倘有乐工杂类,假使术逾侪辈者,只可特赐钱帛以赏其能,必不可超授官爵,与夫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遣诸衣冠以为耻累。”
唐太宗国家治理的思路,并非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他根据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总结和吸纳得来的,他提及的影响他这一治国理政思路的古籍有《尚书》、《诗经》以及孔子。而他的这一思路,与今天我们所说的“小政府大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他特别对房玄龄等朝廷高官提出的,在音乐、杂艺等方面有超过一般人的一技之长的,只可以赏赐他们钱财丝帛,一定不可奖赏过度与授予他们官职,可以说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特别值得我们注意。
为什么唐太宗认为对于乐工、杂艺等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只能赏赐财物,不能授予官职?应该与此前的不少朝代的历史上,有这方面的前车之鉴。比如说春秋之时,齐桓公让他宠幸的名厨易牙负责宫内事务,最后,齐桓公就死在易牙等人的手上。另一方面,也跟唐太宗的这样一个认识有关,那就是让这些人和朝廷的栋梁之才并肩而站,同桌而食,必将使绅士、大夫引以为耻——之所以后者以此为耻,也未必完全是因为出身歧视,而是因为很大程度上,艺术等方面的才能与国家管理方面的才能那可根本不是一回事。
唐太宗是清醒的。与那些把个人享受放在更加重要位置上的国君不一样,他深深知道,唱歌的、做菜的等人,委实可以给他带来视听、口腹等方面的享受,提升其个人生活品质,但是,国家治理需要政治方面具有一定才能的人,他们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他做国君的有力助手,有了他们他甚至真的可以无为而治。所以,他对房玄龄等人提出了任人方面的这样的要求。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也被称之为“盛唐”。而“盛唐”之“盛”,即从“贞观之治”揭开序幕。而引领唐朝走向历史之巅的唐太宗,在国家治理的基本理念上,吸纳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又不乏他属于个人的深刻思考,是他之所以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对于乐工、杂艺之人“勿授官爵”,乍看似乎微不足道,但这背后其实有他深刻的政治考量与政治智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