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失传不可见的摆放品,最哲学地展示做人做事的中正守衡

儒学的精髓是什么?中庸。何为中庸?按朱熹注所说: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即为中庸。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准则,为常行之礼。

当我在陕西省博看到欹器第一眼时,脑袋里便冒出了“中庸”这个词儿。

今人仿制的欹器之一(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根据介绍,欹器是古代鲁国君放置在宗庙中的一个器皿。其作用有点类似今天起警示作用的“格言”、“名言”等。有没有“座右铭”功能?见仁见智。欹器最早记载于战国时《荀子》书中《宥坐》篇,“座右铭”词即来源于此。

欹器是一种神奇的器皿。如何制作欹器,在古代很早时已经失传。今人的仿制,似乎没有成功。能在陕西省博看到这种文物,算很幸运了。博物馆有一张解释示意图,解说欹器的构成和原理。我以为,博物馆会有文创商品,很想买一件回家玩玩。但是没有复原和仿制品销售。

欹器,实在太有特点了。猛一看,欹器不过像一个小铜钟大茶壶一样。什么都不装,会立不稳。无论怎样细心摆放,一旦松手,它会歪斜到某一边。“虚则欹”,便是解释的专有词汇。反之,如果把容器装满水摆放,它又会倒向另一侧,直到把里面的水全部倒空,一点不剩。这就是“满则覆”的道理。

如何才能将“欹器”摆平放正?只有将它注入一半量的水,它才能被端端正正地摆放好,不摇不动不偏不倚。用来表达的词叫“中则正”。中庸的精华,不过如此。

孔子观欹器图(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鲁人将这个奇特的容器放在宗庙中作“座右铭”。每一次举行宗室祭祀时,提醒当权者行为处事。鲁国是儒家学术的发源地,深得儒学浸淫。或许,正是这样的文化氛围,才能催生出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代表。据说孔子见后叹到:“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说明欹器出现在孔子之前。孔子的中庸之说,和欹器有没有关系?

儒学,一种介于学术和宗教之间的文化。儒学与佛学、道学一起,存在于中华文化与思想中。可是,佛道两家,很明显属于宗教范畴。儒,不是宗教。可是现实中人们常常将儒佛道并提。所以,儒的影响力,远远大于佛道,被历代统治者推崇。

民间有俗语说:“满招损、谦受益”。我想,这句话,是不是受到“欹器”的启发?理论上不会。欹器制造早已失传。“满招损谦受益”通俗易懂,不可能是古老的鲁国方言。今天的山东话,也有明显的口音,没有普通话好懂对不?

不管世界上有四大文明还是五大文明,其它几个都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唯有中华文明绵绵不绝,一直流传到今天。我想,是不是“中庸”的思想与“欹器”的鉴证,让中华文明始终行驶在一条让古今中国人都能接受的“不偏不倚”之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