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和同事说话我躲进厕所吃饭”,社恐被迫学会了哪些社交常识?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inkedIn”(ID:LinkedIn-China),作者:晋良,36氪经授权发布。
倘若不是社恐,这老板也不会火出圈。
合成的牛排,面粉做的鸡柳,味精+淀粉调制的蟹排,他在网上实话实说,劝大家别点了;店里生意越来越好,他关门“跑路”。
去过的网友说,老板平时最常讲的话就是: “可以打包回家吃么,你在这吃,我压力大。”
社恐顾客们想激动地握住老板的手。
因为我们也像这位老板,对人“过敏”。
远远看见熟人,都要先躲起来等人走了才出来;打电话要提前做心理建设,遇到没人接或关机,简直如释重负。
可身为打工人,必要社交是躲不掉的。
万般无奈,社恐们总结出一套自己人才知道的社交常识。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晋良。
01 社恐的社交常识,都是用尴尬砸出来的
日剧《卖房子的女人》中,有一集讲述了一位严重社恐的小伙,闷在卧室20年不出门。
小伙怕见人,把自己套箱子里才能和陌生人讲话。因为不愿意外面的人见到他,也不敢提出让对方离开,连去卫生间的时间都耽搁了。
这恐怕就是社恐的真实写照了。
在他们的语系里,以后=13个月,下次=星期8,改天=32号,马上=61分钟,有时间=1000年以后;没有语气坚定的提出就是客套,没有爽快的答应就是拒绝。
“能打字就不要发语音,打电话我不接”:
“社恐”的表达能力,会随着沟通方式的不同,上下浮动。
面对朋友,打文字都像发语音,挂上挡就是秋名山老司机。
可若电话响了……
血厚的,能勉强接起电话,应付几句;残血的,不敢接电话,就连别人发来的语音,也不想听。
而到了线下沟通,“社恐”是这样滴:
之后,经过无数次欲言又止,说话磕磕绊绊,除了自己那被汗水浸湿的衬衫,一无所获。
此时失望与自卑的声音,就像广场舞震耳欲聋的音箱,始终在我们耳边回荡。
遇到熟人就装没看到,电梯我选乘下一班:
社恐平时最怕遇到“五成熟”的人。
脸皮薄的,去外面吃饭,若碰到认识的人,绝不会去第二次。
脸皮厚的,就算能用“职业假笑”充充场面,可在逃离尴尬现场后,还是会感到心有余悸。
哪怕我们用尽招数想要逃避,可该来的,还是会来。
比如,不靠谱的表弟紧急尿遁,留下大哥和表弟女友面面相觑。
虽然把对方晾在原地,不礼貌。
可社恐至少还是拉近了,表哥与表弟的距离,提升了亲情指数的KPI(狗头)。
搞笑又悲伤的“便所饭”:
厕所,作为打工人“带薪拉X”的根据地,同样也是社恐的港湾。
几年前,有日媒在调研后发现,有7%的受访者,曾躲进厕所吃饭。
由此诞生了“便所饭”这个名词。
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在学校或公司里,一个人的话,会被认为人缘差,没朋友。
所以只能躲。
也许有人会质疑,社恐为何要这样矫情+另类,连最基本的社交都做不好?
但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书中所说:
“每当你觉得想要批评什么人的时候,你要记住,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所拥有的优势。”
02 社恐,只取决于性格么
我曾以为,“社恐”是内向者的专利。
直到同事A的出现。
A是位很开朗的姑娘,讲话幽默,擅长协调周围人的关系。
有天A讲了个秘密,她也有社恐。
起初我以为这是玩笑。可在回顾种种细节后,我发现这是真的。
开会时,她每次发言,都特别精简,说讲20分钟,绝不拖沓。
我们以为,她是逻辑清晰。其实,她只是对说话怀有恐惧。
平时面对求助,A有求必应。可当我们想用下班请客吃饭来感激时,她总是推诿不去。
后来才知道,她只是想在下班后卸下“伪装”,重新做回真实的自己。
虽然身为“社恐”,可在必要时,她还是会置自身的恐惧于不顾,然后硬逼着自己去与人社交,处理问题。
我曾问过A,如何能这样快速切换状态?
A分享了两点:
1. 培养内心的肌肉记忆。
内心,和肌肉一样,具备记忆功能。
锻炼内心承受力,能让我们在必要时,克服“社恐”的阻碍。
步骤如下:
(1)经历社恐时,仔细体会内心感受,把这种感受,视为一种标尺。
(2)平时没事时,给自己找点麻烦,然后直面内心的恐惧。
(3)用之前经历社恐时的标尺来衡量,一直到自身所能承受的临界点,再停止。
(4)将经历社恐,视为逆向的心理建设,可以按照每周一到两次,给自己施加压力。
之后就像健身一样,坚持。
2. 用顺应自然缓解焦虑。
森田疗法创始人,森田正马曾说:
“对内心的社恐症状,任何想要战胜它,否定它的举动,都无济于事。”
“解决这种思想矛盾,只有放弃人为的笨拙意图,顺应自然。”
切换到现实中,就是说,我们要接受真实的自己,哪怕是社恐,哪怕是不善言谈,这都没事。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投射,是指人们容易把个人想法,投射在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和我们想的一样。
很多人,觉得社恐难以承受的原因,也是过于在意别人的想法,凭空制造了焦虑情绪。
想解决问题,只需把投射,用在自己身上,不必想着别人怎么样,只关注自己。
放弃适当的执念,这种聪明的妥协,值得做。
03 社恐的年轻人,究竟出路在何处
平时我们总能听到一些,贬损社恐群体的声音。
有人觉得,这届年轻人太脆弱,整天不是“社恐”、就是躺平、就是丧。
可这真不能怪年轻人。
我们90后,00后这一代人,从小被灌输的,就是你好好学习,你要答好卷子考高分。
找其他小伙伴玩耍,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在学校,周围同学都在忙着死记硬背考高分,想交朋友?就会被扣上“不好好学习”的帽子。
根据领英2020人才趋势报告显示:
Z世代(1997年~2012年出生的年轻群体)
渴望接受培训的需求,高达36%,远超80后90后。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年轻人对于社交自信的缺失。
虽然新人步入社会,有公司培训。
可若想靠公司培训,弥补年轻人社交短板,这就难了。
因为企业培训人才,也需要投入成本。
既然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他们对培训的投入,也会有所保留。
同时,随着每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企业用人,有了更多选择。
一边是控制成本,另一边是过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被分散,必然会稀释培训效果。
B站UP主@十元鲤曾分享过自己在某大厂的经历:
只用价值观洗脑,肯定不能帮年轻人学会社交技能。
三联生活周刊曾报道过 ,化名为@陆梓丞 在某大厂工作的故事。
有次,他带新人和周围同事打招呼,结果立刻被上司呵斥:
“你这是在干什么?”
究其原因,只是在公司里,任何工作之外的社交互动,都是领导不允许发生的。
就是说,大家被剥夺了社交的资格。
而UP主@十元鲤 也有类似经历:
这种无社交环境,对年轻人意味着什么?
国外一位隐居者的经历,可以给出答案。
这位名叫尼尔·安思尔的大叔,曾在一座位于山上,近乎与世隔绝的农场,独居五年。
有天,他去附近村庄商店买东西,一开口嗓子哑了。这是两周内,没说过一句话的结果。
等他结束尝试,重新回归社会时,一时间竟然难以适应。
后来大叔说:
“你独自一人时,会开始丧失自我感,因为无法通过他人反馈得到自我认知。”
而当代年轻人们,也是同样处境。
虽然表面上,光鲜亮丽的工作,高薪福利不胜枚举;
可一边出租房、地铁、格子间的两点一线,再加上平时忙碌所奔涌的喧嚣,让这些美好,挤不进年轻人的心房。
因为社交经验的缺失,我们不会;在加上公司制度的剥夺,我们不能;这就让社交技能无处施展,从而逐步退化,最终导致“社恐”的产生。
说来,也很是搞笑。
我们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里,过上了如同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系信息发布平台,36氪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