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熬好“至关重要的一桶汤”,有8句口诀要知道

今天的内容,是昨天话题的一个延伸,昨天从鲜汤的3种分类以及制作原理,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阐释,目的是让我们在制作那“至关重要的一桶汤”时,能从更深的层面去把握一些东西,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今天给大家分享8句制作鲜汤的口诀,算不上什么秘技,只是一些实践中的心得而已,可能很普通,但这些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往往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

1、无鸡不成鲜

一般我们在选择做鲜汤的食材时,总少不了鸡的存在,这是因为鸡是肉类里“至鲜之物”之一,而它鲜味足,异味小的特点,都决定了它在鲜汤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到自然界的“至鲜之物”,总少不了那几种,例如说肉类里面的鸡、鸭、骨、鱼等,素食类的覃、笋、豆芽等,这些东西的巧妙结合和搭配,往往能给我们创造出难以割舍的“鲜香”之味。

所以“无鸡不成鲜”,就来自于这个道理。

2、无骨不出香

大多数动物的骨头或骨髓等都是它的香味聚集之处,以合理的方式把骨头里的血污去除,并把香味调出来,再根据需要呈现出各种效果,是制作鲜汤的重要内容。

而且不同的骨头有不同的用途,例如说清汤用龙骨,奶汤用棒骨等,必须在不同的需要下,让它们发挥不同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无骨不出香”。

3、无肘汤不浓

这里面的肘是一个泛指,就是指那些含有胶质、蛋白、脂肪等,能使汤增加粘稠度的食材,包括肘子、蹄膀、肉皮等。

鲜汤根据具体应用条件,往往会对其物理指标有一些要求,例如说用在面馆里的“挂条儿”等,需要汤有一定的粘稠度,就需要用肘子之类的食材来完成。

4、鸡鸭在上骨垫底,蹄膀肘子夹中间

这是在长期实践中,厨师们总结出来的几种不同作用的食材,在熬汤时的投放规律,按这个位置排列好,可以最大限度地物尽其用,物尽其材。

5、骨断汤腾出奶汤

这个就容易理解了,就是说当我们熬制浓白的奶汤时,一定要把大骨斩断,有利于骨髓的快速析出,这样再加上汤的沸腾,不断地震荡搅拌,就能形成理想效果的奶汤。

6、控温撇沫得清汤

做清汤时对温度和水的沸腾度有很高要求,控制不到位就会浑汤,达不到清汤的标准,另外在制作的过程中一旦产生浮沫要及时撇除,这样能避免很多物理效应的产生,保持汤的清澈。

7、鸡茸下锅水70

大家都知道,在烹饪技术的很多环节中,温度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例如红油制作时的油温控制,就是很多师傅的不传之秘等。

“鸡茸下锅水70”指的是在制作清汤的时候,很重要的“扫汤”这个环节,鸡茸在汤的温度为70到75度范围之内的时候,下入锅里,当时能起到的吸附效果最好。

8、一锅三汤节成本

这个也是实践中的一个妙招,说我们在日常使用这三种汤,清汤、奶汤和毛汤的时候,实际上可以在一锅汤里通过不同阶段的温度控制,和技术操作,达到“一锅出三汤”的目的,很大程度上节约制作成本。

大概流程就是水烧开时先控制水温,达到“沸而不腾”,再及时撇清浮沫等,得到清汤;再让水沸腾起来得奶汤;最后可以加入一些出鲜的边角下料等熬毛汤。

这个过程需要有经验的制作者,在不同的环节适当的控制才能得到,有些技能要求,但确实是一个很实效的方法,值得借鉴。

当然,前提我们如果菜品比较多,需要用到各种汤的时候,如果我们只是开面馆,需要有质感的奶汤,那就没有必要再去用这个方法了。

8句口诀也可以理解为8条实践经验,为的是能给大家在制作鲜汤时多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让我们更好的去掌握这美味基础的一锅汤,在家做让大家交口称赞,经营上祝福您步步有成!

自然门美食e族,一心一意做价值,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