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苟且、诗与远方——序《文学与人生十二讲》‖ 蒋德斌
——序《文学与人生十二讲》
这些年来,“诗与远方”突然成了一个时髦的词语。何谓“诗与远方”?大概意思,我想是指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比如自由自在的生活吧。我查了一下,这句话来源于高晓松作词、许巍演唱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因为“看野了平淡的风景”,不能简单地接受“现实的荒野”,这样终老一生,忘记了寻找自己的世界。所以高晓松说,他要“不顾一切地奔跑追逐光明”。
我不知道高晓松“自己的世界”是个什么样的世界,那光明的海,大概就是他所谓的“诗与远方”。在我看来,不过是我们对于个人理想追求的诗意表达。
与之相对的,就是苟且的生活、平淡的风景。在诗意的人眼里,我们大概都是“苟且地生活着”。看一看,每天一大早就得起来,送孩子上学,然后匆忙赶回单位。忙不完的工作,应酬不完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单位忙碌一天下来,疲惫不堪。回到家里,一大堆家务活等着你,要做晚饭,要洗碗收拾厨房,要给孩子洗澡,还要检查他们的作业,督促学习。周末也不得空闲,孩子学习压力大,家长压力更大,要带孩子学音乐、学美术,上学而思补习课……总之,一年四季,难得有空闲时候——家里电视是很久没有开过了,电影院那些浪漫的日子,似乎也一去不回头了。这样的生活,似乎看不到尽头……
这些就是所谓“生活的苟且”吗?如果仅仅只有这些,还不算太坏。毕竟我们拥有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有了这“五斗米”,在这寸土寸金的大城市,至少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我们不会沦落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地步,也不会经历“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或者“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这样悲惨的境地。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富足的时代,一个太平时代。虽然算不上富贵,但是终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至少当我们在经历这些“苟且”的时候,还能够偶尔抬起头来仰望星空,还能够发出感慨:“什么时候,能够自由去追寻我的诗与远方。”
什么是“生活的苟且”?人要先活着,为自己、为亲人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只有他们生活安定无忧了,才会有心思去听自然的乐曲,去唱心中的诗歌。所谓“贫贱夫妻百事哀”,真正“蝇营狗苟”的“活着”,像年轻的杜甫那样,“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那就罢了吧。因为毕竟“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就是生活,不是苟且,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自身价值的体现。
人们常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这句话很对!但是何为奋斗?奋斗不是“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而是“创业艰难百战多”。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寒暑冰霜。而且我们应当深信,所有的艰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那么,真正的苟且是什么?是怀着天下的梦想,却不肯动手扫一屋;是享受着一尘不染的环境,却鄙夷轻蔑劳动者;是一边吃着喝着,一边讲着说着唱着荤段子,甚至侮辱民族的先辈们;是享受着今天的和平生活,却忘记了民族曾经流过的鲜血;是一边开着5.7升的豪车,一边将雾霾的照片发到网上;是满口对贪官污吏的义愤填膺,内心却期盼自己家的祁同伟、高育良……
苟且,只有利益,没有尊严;只有权欲,没有信仰;只有私心,没有公德。有这么一些人,厌烦和轻蔑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妄说那是一种生活的苟且。如果硬要把日复一日的努力当做“生活的苟且”,那么,这种苟且是一种荣耀。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明知会有一死,但却努力地生活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没有为死而活着的人,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候”,世世代代的人类,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努力,并通过努力获得自己的幸福。所以,当你失去信仰和尊严的时候,当你厌烦拼搏和努力的时候,就是苟且;当你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尊重的时候,当你心里充满热爱的时候,就是诗与远方。
诗意并不在远方,他从未离开你,就在你的心里。从苟且通往远方的路,就在你自己的脚下。
在我们高谈阔论“诗与远方”的时候,请不要忘了,今天能够谈论“诗与远方”,是在前辈们经历和忍受“生活的苟且”才换来的。我们出生的时候,固然是赤手空拳,但是你、我、他出生的时候,就真的完全一样吗?不一样。高晓松今天当然可以谈诗与远方。百度一下高晓松的家世,他的外公张维是两院院士、熟操四国语言的科学家;外婆陆士嘉是北航筹建者之一,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女学生和中国籍留学生。舅舅张克潜是著名的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兼博导;父亲也是清华大学教授,母亲是著名的建筑学家。高晓松是北京四中的毕业生,考进清华大学电子学系,但是没有读完就退学了。他自己也曾说过,硕士在他们家里,也就等同于文盲。我想,高晓松能够追求诗与远方,恐怕与他的显赫家世是完全分不开的——他可不是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的!
有多少人能够有高晓松这样显赫的家世呢?显赫的家世,就是自由的资本,可以随心所欲选择人生的资本。但这资本是需要积累的,也许只需要一代人,也许需要三四代人,这里面有机遇、有打拼,说不尽的故事。大多数人,都出生于普通劳动者家庭。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生活都还算不错。像七零后,以及更长一些的,不少人经历过艰难。苟且不能作为一个评价人们生活的语汇,因为每一个人的处境都不一样。我们“苟且的生活”,是因为我们不得不如此。我们苟且地生活,正是为了我们下一代人能够诗意地生活!高晓松今天的诗意生活,不也是前几代人苟且生活努力才得来的吗?
年轻人对于理想生活有所向往,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时代,都有向往诗意生活的权利。更何况我们年轻,有的是时间和精力,有的是机会和潜力。我们深信,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就有追求诗和远方的本钱。年轻的人,就像老舍笔下刚刚进城的祥子,相信只要通过努力,车子会有的,房子会有的,老婆和孩子也都会有的。
但是社会是复杂的,一些事情往往会影响和改变人的一生。这些事情,有些是正面的,有些却是负面的。不同的人,在面对这些事情时,往往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有的人面对负面事情的时候,反而能够激发出斗志来。但是有的人,比如祥子,最终却堕落成为流氓无产者。今天的社会比起骆驼祥子的时代,虽然进步很多,但是有些问题比如金钱至上的社会观念等,依旧存在。今天社会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浮躁。我们容易看见别人成功的荣耀,却很少看到成功背后的付出。媒体一再宣扬成功术,从国外的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到国内的马云、马化腾,这些成功者激发我们的理想和斗志,点燃我们奋斗的激情——我们以为,那就是我们的诗,那就是我们的远方。
年轻人是最容易受到成功人士的激励的,因为年轻,所以充满自信与骄傲;也因为年轻,容易冲动和盲从。年纪大一点的人,会考虑更多的现实问题。但是,要说诗与远方是年轻人的专利,我却不能赞同。因为所有人都曾经年轻过,而所有人也都会老去。不能说年轻时可以有梦想,老了就没有了。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追寻梦想也是如此。但是这种梦想,不是成功学中的成功,不是颜如玉,也不是黄金屋,不是成为马云或扎克伯格,而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无论生活如何艰苦,都应该有一点高尚的东西,牵引自己的方向,确保自己不至于迷失,灵魂无处安放。这一点高尚的东西,才应该成为我们的诗与远方,总不能够像骆驼祥子那样,自暴自弃,甚至成为罪恶的帮凶和推手。
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期望,无论这个理想多么简单,这个期望多么廉价,对于那个人的成长,意义都是重大的。
有一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播出的时候很火,很多人都看过。这确实是一部不错的电视剧。说它不错,是说它确实反映了很多真实,揭露了当前社会中特别是官场中一些黑暗的现实。这些黑暗是哪里来的?不是今天才有的,在《老残游记》里有,在《官场现形记》里有,在二十四史中也有。这也不是中国独有的,在《纸牌屋》中有,在《红与黑》也有。
这部剧中的重要角色祁同伟,一个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公安厅长。他的生活经历,也是一种苟且。问题是,祁同伟有没有过诗与远方?当然有过,那是汉东大学的学生会主席,是汉大三杰之一!然而,在面对挫折方面,祁同伟和祥子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他拥抱了权力和财富,选择了放弃和堕落,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和最后的高尚,堕落成了罪恶的帮凶和推手。
一定要记住:诗与远方应该是一些高贵的东西,就在心里。无论你经历什么,无论你身处何种境地,都不能放弃。乌云过去以后,星空依旧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如果从此低头,你将失去整个世界。
一定要记住:诗与远方何在?就在脚下。一个人要立足本职岗位,追求诗与远方,而不能耽于幻想,更不能因为现实生活的不如意,沉湎于自怨自艾的情绪。
如果说追求诗与远方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当然的选项,那么整日沉迷于远方,却看不到眼前的路,理想就成了空想,就无法找到回家的路。而如果面对问题和现实,不能坚持一些高尚和美好,也就容易误入歧路。
一定要记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诗与远方,且是无法复制的。高晓松当然可以做一个无房户,自由自在地周游世界,可是我们却不能。海子预言到了未来,自己却没有熬过冬天。每一个人跟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机械地模仿别人、追随别人,恐怕最终只能唱《一无所有》。
我记得以前曾读过诗人海子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叫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是这样的: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是海子1989年写的诗,三十年了。有时候,我觉得诗人就是预言家。海子写完这首诗不久就自杀了。八年以后,中国开始了市场化的住房改革,取消了福利分房。如今,我们大多数有了房子,也可以时不时地去看看大海。我们觉得去农村养马、劈柴,至少逛逛农家乐,是一件浪漫的事情。这些年,粮食和蔬菜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事情,而网络的发展,使得千里之外的人们可以面对面交谈。瞬间的幸福,可以通过手机记录下来,告诉朋友圈里面所有的人——当年许下的愿望和祝福,如今大多变成了现实,可是诗人安在?
如今,当年的诗与远方变成了现实,我们的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丰富,但是我们的精神似乎并没有同步提升,生活似乎依旧“苟且”:时间在匆匆流逝,时间就是金钱。现代人们的人生,就像那抓取金币的游戏。时间有限,人们都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抓取尽量多的金钱,捕捉如流星般璀璨和纷纷的荣耀与机会,谁会在乎思想,在乎观察和思考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呢?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工作忙、家务忙,白加黑,五加二。
我们的生活行色匆匆,很少静下心来,认真地想一些问题。我们埋头于日常琐事,没有时间看书学习,没有时间思考问题。稍微有时间透透气,又被手机、电视所占据了,我们完全淹没在时代湍急的洪流里了。
然而,大江虽然不会停歇,但在经历一段狂奔之后,终会有一个安静的港湾。就像优美的音乐必有声调的起伏一样,生活也必须如此。我们应当在劳累之中,感受到奋斗之美;应当在歇息之时,感受到诗意之美。
诗与远方,其实就在那里,就在我们奔波之中,歇息之时。
长兄蒋德均先生历经十年、九易其稿的新作《诗与远方——文学与人生十二讲》就要正式出版了。这是一件令人欣慰而且值得庆贺的事情,尽管长兄已著述等身,但他对这本书的写作与出版极为重视。恰好我这些天写下《苟且、诗与远方》这篇小文,长兄来电话说,这篇文章持论公允、引据得当、很接地气、颇有生气,很多东西都替他言说到了,要我同意将此文用作他的新作的序言。
作为学理工科的我来说,喜欢文字,业余而已,在长兄面前,岂敢班门弄斧?况且这书是作为高校教材编写使用的。但最终被长兄说服。《诗与远方——文学与人生十二讲》体制宏大,结构合理,内容丰富,举例得当,讲解详实,融入了讲解者的人生阅历与创作体悟,优点与特色多多,毋庸多言,否则有吹捧之嫌。
记得长兄说过,诗歌的诞生就意味着死亡。文本的存在,就让它去自证吧。但我依然觉得该书在结合文学经典或名家大师的经历这些方面,可以再增添些笔墨。同时,视野可以更为宏大,论述可以更为严谨。案例中,可以再多一些外国作家和中国当代作家,比如惠特曼,比如杰克·伦敦,比如罗曼·罗兰,比如路遥,比如史铁生等。这些作家是颇为励志的,可以给予当代中国大学生不少启示。妥否,恭请方家赐训。
蒋德斌,先后就读于西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高级工程师,揭厉斋主人。曾供职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现供职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