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转杯纺纱超柔纱工艺优选实践

转杯纺纱作为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具有独特的成纱质量和成本优势。在目前的转杯纺纱生产能力中,大多是采用低配棉生产牛仔机织用纱。采用转杯纺纺制超柔纱线,用于针织面料具有独特的风格,能够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转杯纺超柔纱的特点以及纺纱存在的问题

1.1 转杯纺超柔纱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转杯纺超柔纱的特点是配棉短绒高、含杂大,成纱捻度低于正常纱线10%左右,成纱风格克服正常转杯纺纱线的硬度的缺点。转杯纺超柔纱纺纱时主要问题是,端头率高、强力低、毛羽大,造成生产效率低。由于转杯纺纱成纱原理中间断开,纤维的输出和输入不是连续性,一端握持自由端加捻一端加捻,克服此问题必须从合理选配捻原件加捻盘和转杯,优化相关工艺,才能解决。

1.2转杯纺超柔纱配棉及工艺流程

使用的原棉是低级棉和再用棉,含短绒杂质较多,各种原料以“粗中有细,短中夹长“的原则。主要原料指标见表1。

工艺流程为:JWF1012型抓棉机 →FA113C 型混开棉机→JWF1026多仓混棉机→JWF1124C开棉机→JWF1054除微尘设备 →JWF1172棉箱→JWF1216型梳棉机 →TD10型并条机→ BD-7型转杯纺纱机

二、转杯纺纱超柔纱工艺优选

2.1  假捻盘的选配

其加捻的主要元件是假捻盘,其直径大小、材质不同、制造工艺、耐磨程度和光洁程度,对成纱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假捻盘在纺纱器输纤通道与引纱装置之间,是纤维的终点亦是纱线的起点。凝聚排列均匀的纤维在引纱的牵伸作用下,在假捻盘上运动加捻,输出纱线。主要作用有:一是给纱线加上一定的捻度,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捻度的损失;二是在纱线的输送过程中保证纤维快速的运动。

纺纱工艺对假捻盘的要求:一是要求光滑无毛刺以免挂毛纱线,以适应纱线的运动和输送;二是有小的摩擦系数, 因为转杯纺纱一端握持,自由端加捻,捻度损失较环锭纺高出13~15%,既能保证纤维在其圆弧面上高速运动,又能保证加捻程度;三是耐磨,防止起槽影响质量。一般选用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圆弧曲率半径,曲率半径小加捻效率高,曲率半径大加捻效率低,圆弧曲率半径小陶瓷假捻盘;二是材质:陶瓷阻捻头摩擦系数小,自润滑能力强,不易粘棉腊,一致性强,加捻效率较为稳定;三是假捻盘形式:刻槽假捻盘、螺旋陶瓷假捻盘、光面加捻盘,光面假捻效率低纱线光洁单强力低,刻槽假捻效率高强力大毛羽多,在不影响加捻效率的情况下,选用盘香陶瓷阻假捻盘有利于降低断头减少毛羽,提高强力。具体选配见表2。

表中分析:选配假捻盘螺旋陶瓷的利于加捻,同时毛羽少,强力高。

2.2 转杯的选配

超柔纱为了保证成纱低捻度、柔软风格,选配大直径转杯有利于质量稳定。在转杯纺纱的速度设计中,转杯纱的捻度与转杯速度和引纱速度有关,因此在确定转杯速度时一定要注意转杯速度与断头的关系。转杯主的工艺参数主要有:直径和槽型。直径大加捻效率高,槽型T型、Z型,利于纤维凝聚。为保证凝聚效果转杯直径一般偏大选配,在40mm以上直径;为了凝聚效果,转杯槽型选配T型杯、和Z型槽杯。具体选配见表3.

表中分析:选配大直径Z型槽杯,能够增加凝聚和加捻效果,成纱质量明显优于小直径转杯;同时在转杯直径加大转杯速度高的情况下成纱质量反而恶化,同时捻度偏大,端头较多,对质量影响更大。

2.3 转杯速度的优化

超柔纱转杯直径偏大选配,其速度一般偏低掌握。转杯速度高,纺纱张力大,当纺纱张力接近纺纱强力的比值时纱线容易发生断头;同时转杯直径大,离心力大,纺纱张力大容易断头;转杯速度高加捻效率低,捻度不匀不易控制。转杯速度优化见表4.

表中分析:转杯速度高,离心力大,加捻效率低,不利于超柔纱的成纱质量,一般采用低于正常转杯速度的20%,利于质量稳定。

2.4分梳辊速度的优化

超柔纱分梳辊转速选择取决于原料含杂和纱均匀度,纱的强度,锯齿的新旧程度等因素。增加分梳辊转速对于条子的开松的影响:排除增加,纤维分离度好,不易绕分梳棍,纤维转移好; 粉尘增加,纤维易损伤,分梳辊表面速度若超过输送气流速度时,纤维易卷曲。增加分梳辊的转速对质量影响:纱的不匀改善,粗节、棉结减少,强力下降,伸长下降。由于采用的是低级原棉,在兼顾气流输送的情况下相应提高分梳辊的速度对除杂有利。在具体选用时用7500r/min-8500r/min.具体优化见表5.

表中分析:超柔纱由于纤维短,含杂大,为减少纤维损伤提高成纱强力,一般采用较低低速度利于成成纱强力,保持超柔纱的风格。

2.5超柔纱排杂负压的优化

纺制转杯纺超柔纱时,容易出现突发性粗节。主要原因是负压过低,造成排杂不畅。工艺排风是转杯纺纱重要的参数之一。纺纱器内纤维的输送、并合需要一定的负压,纺纱杯内的高速运转必须有一定的风排出。转杯纺弱捻纱在生产过程中,捻度小杂质不易包缠于纱条内,负压不足杂质凝聚在转杯槽内,造成粗细节杂质的明显增长。预防措施:保证工艺排风的畅通,稳定纺杯负压,减少突发性纱疵的出现。一般转杯负压控制在-6500pa以上,排杂负压控制在-1500pa—-1800pa之间。

2.6超柔纱捻系数的确定

超柔纱纱捻系数一般比正常纱线低20%左右,主要是为了保证捻度和纺纱的顺利进行。转杯纺纱的加捻效率在实际生产中最低值只能达到设计捻度的84%。如58.3tex设计捻度为46捻/10cm时,实际捻度最低只有39.1捻/10cm;36.4tex设计捻度为59捻/10cm时,实际捻度最低只有49.3捻/10cm。同时转杯纺纱设计捻度越大,加捻效率越低;转杯速度越高,加捻效率越低。由于转杯超柔纱转杯速度较低,加捻效率较高,因此在捻度设计时应注意过高的捻度会影响低捻纱的效果。 具体确定时一般为330~350之间。

三、转杯纺超柔纱优化效果对比

转杯纺超柔纱,通过工艺优化其工艺原则为:转杯大直径、Z型槽,假捻盘螺旋陶瓷,转杯低速度,分梳辊中速度,转杯大负压,排杂小负压,能够实现捻度低、强力高、纱线风格柔软的效果。具体工艺和效果对比见表6。

四、结 语

转杯纺超柔纱捻度受到限制,通过对转杯纺工艺进行优化,合理设定转杯纺纱的工艺参数,重点对转杯速度、转杯直径及槽型、假捻盘几何尺寸等关键参数进行优化,能够实现使用低级棉纺制转杯纺超柔纱,达到降低成本,稳定纱线风格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作者:陈玉峰 光山白鲨针布有限公司 王子峰 项城市纺织有限公司 刘晓歌 河南神禹纺织有限公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