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首次提出“马赛克战”概念,随后美国米切尔航空航天研究所、美国战略与评估中心(CSBA)相继发布报告进行深入解读研究。马赛克战与早期的“空海一体战”“多域战”一脉相承,均基于当前冲突所具有的跨域、多域和多职能的性质,为此美军希望通过将所有域的不同平台的效应链进行功能分解,快速生成和重装效应链,从而让对手无法应对,让美军可以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域优势的窗口”。然而尽管概念新颖,但马赛克战并非设想得那么厉害,我们也要审视马赛克战的问题和不足。
近年来,在美国战略重心从反恐到“大国竞争”转移的背景下,美国各军种相继提出新作战概念,譬如美国陆军提出“多域战”“多域作战”,美国海军提出“空海一体战”“分布式杀伤”,美国空军先后提出“作战云”“马赛克战”,以及联合全域作战概念,令人眼花缭乱。概念指导方向,层出不穷的作战概念反映了在后反恐时代,美国军方急切希望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推动的军事技术革新面前,继续通过先进的作战概念占据世界军事发展的前沿,引领军事变革的方向。当然在惊叹美军创新性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警惕:这可能是美国各军兵种利益竞争之下所造成的概念滥觞,疯狂制造各种概念进行营销,雷声大雨点小,用夸张的概念来提升军种地位。同时恐吓对手,令其盲目跟随,发展与自身实力不相匹配、与主要战略方向未来作战情景不相关的能力,陷入“系统过载”的局面,达到“概念打击”目的,诸如里根时代“星球大战计划”拖垮苏联的计谋。
马赛克战即以马赛克拼图的思想,在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高级控制系统的辅助下,指挥员利用不同的“马赛克式”组件,根据战场态势变化,按需组合形成适应战场情景的能够发挥最大功能的杀伤链,从而形成具有某种“自愈合”“自适应”性质的弹性作战体系。这其中,作战要素模块化是基础,抛开传统战机、舰艇、雷达、导弹、火控等作战单元分解组合面临的标准统一的难题之外,最为关键的是作战单元背后的人的因素。
未来战场,在智能武器辅助决策下,从多域到全域的范围内,需要更为精细的指挥,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更为专业的各级指挥员。专业性等于更长久的训练和更高的人力成本。这暗示:为反介入/区域拒止设计的马赛克战恰恰无法应对长时间高强度作战,因为在这样的作战环境中,战损的高素质作战人员无法得到持续保障替代,就像二战后期日本“舰载飞行员”短缺对日本海军航母战斗力所造成的影响。机器可以随意拆装焊接组合,但长期训练形成的固定战术思想和决策习惯很难改变。马赛克战延续美军工程技术解决问题思维老路,完全从“技术决定论”的作战视角出发来阐述部队如何天衣无缝、毫无风险而又有条不紊使用飞机等作战单元,忽视了范围更大的部队之间的磨合问题,忽视了军种间传统利益争夺、部门内扯皮、各级间官僚作风等造成“烟囱”壁垒。这样包含了人为因素的作战单元,就可能从“冷冰冰”的“马赛克”组件变成带有情感的特异有机体,“私人定制”难以成型。马赛克战卖弄的噱头是作战体系的灵活性与自适应性,实现了打击的有效性和成本的廉价性统一,这种设想似乎等同于未来战争的终极解决方案,可以包治百病。因为一旦这种概念成型,意味着无论对手是谁,无论什么样的作战环境,美国军队都能按需设计,从容应对。无疑,这严重违背了军事哲学中的矛盾论。一方面不存在颠覆性技术武器可以终结战争,也不存在万能的作战概念或方案可以打赢所有战争。另一方面,战争方式变得廉价非但无法制止战争,反而会增加战争的残酷性。
对战争残酷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成为马赛克战为代表的美国新作战概念的通病。一劳永逸的作战手段并不存在,战争往往开局容易结局难。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伊拉克战争等表明,单纯的工程化技术思维,迷恋于争夺不同战争形态的某些领域制权优势,不去考虑战争中掺杂的复杂的政治、社会、文化因素,这样的战争设计在无情的战争现实面前会不堪一击,历史上德军“闪电战”折翼苏德战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成功抵制住了美军的钢铁洪流都已证明。战术服务于战略,战略又服从政略。须知战争并非理想化的作战模式,更是一场敌我之间错综复杂的总体战争、政治斗争,强敌斗争绝不能毕其功于某种特定的战术设计和一种颠覆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