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大红楼:感悟初心,砥砺奋进

在古都北京,每次看到北大红楼,胸中总有一种激情在汹涌澎湃。

北大红楼地处京城五四大街29号,因红砖红瓦而得名。这里曾是国立北京大学第一院,为北大文科、校部及图书馆的所在地。100多年前,这栋“工”字形的红色建筑,曾是北京城最具现代气息的建筑,也是新文化运动的营垒、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堪称中国红色文化的起点。

1918年,在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鼎力革新下,北大人才云集,社团风起云涌,学风自由平等,成了引领时代先声之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北大教授,高举“民主”“科学”旗帜,在社会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浪潮。当时,身为北大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将北大红楼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在这里他写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重要文章,满怀信心地展望:“试看将来的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这座红楼里,陈独秀等人创刊了《每周评论》,宣传反封建的文化思想;鲁迅在此授课,培养了新一代中国知识青年;毛泽东当时虽只是北大图书馆“临时工”,却通过结识新文化运动的“头面人物”,逐渐坚定了自己的信仰,最终选择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北大红楼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19年5月4日这一天,为抗议巴黎和会上的丧权辱国和约,北大的青年学子站了出来,数千名学生汇集在一起,用声声呐喊唤醒沉睡的国人,一场震惊中外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并席卷全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青年蓬勃向上的力量。可以说,作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红楼厚重的红色记忆,正是中华民族“觉醒年代”最好见证,也是中国共产党“生根发芽”的地方。特别是身居红楼的陈独秀、李大钊,堪称当时的思想文化界的大咖、广大青年的精神领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时下有这样一句流行语:“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借用此言,可以这样说,北大红楼展现给我们的,不只有思想的激荡澎湃,还有非常有趣的灵魂在闪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大红楼内正在筹办一个大型展览,整栋建筑的历史场景几乎都被复原了,给人以穿越时空、与革命先驱沟通的感觉,预计参观人数将达到历史高峰。

进入北大红楼二层,但见文科教员休息室里,老式的桌子上摆着青瓷茶壶茶杯,衣架上挂着帽子和围巾。据介绍,当时北大有两个著名的师生聚谈场所,一个是一楼图书馆主任室“饱无堂”,另一个就是二楼文科教员休息室“群言堂”。这两个地方,无师生之别,也没有客气及礼节那一套,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乃至激烈辩论。

为何把李大钊的办公场所取名“饱无堂”?明末清初一代儒宗顾亭林先生,在批评当时的北方人时用过一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批评南方人,则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于是学子们便嘻嘻哈哈地命名二楼的教员休息室为“群言堂”,一楼的李大钊办公室为“饱无堂”。这两个名称被文科学长陈独秀听去了,并不生气,反而觉得这一帮学生很有朝气,足见当时北大的民主自由之风是多么浓厚。正是由于李大钊清新的思想,以及平易近人、热心助人的性格,吸引了众多进步学生出入他的办公室,和他一起畅谈社会问题。其中,学生傅斯年和罗家伦都是“饱无堂”的常客,他们在这里酝酿文学革命,对旧制度和旧思想进行抨击,促成了新潮社的成立。

同为北大教授,陈独秀于1915年9月创刊《新青年》杂志,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起了“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是名副其实的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李大钊,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他们两人在广大青年中都享有崇高威望。1920年1月,李大钊护送陈独秀离开北京南下,路上两人商谈了有关建党的问题,由此留下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历史佳话。当时,在广大青年中还流传着这样的小诗:“北李南陈,两大星辰;漫漫长夜,吾辈仰承”。不过,这种话被陈独秀听到后,从他嘴里说出的却是:“'南陈’徒有虚名,'北李’确如北斗”。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对很多进步青年颇具吸引力,自然也包括青年毛泽东。在北大红楼,毛泽东结识了蔡元培、陈独秀、鲁迅、邵飘萍等知名人士,并得到他们的帮助。特别是李大钊,对青年毛泽东的思想转变,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代毛泽东曾对身边的同志感叹:“三十年了!三十年前我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而奔波。还不错,吃了不少苦头,在北平遇到了一个大好人,就是李大钊同志。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了一个马列主义者。他是我真正的老师,没有他的指点和教导,我今天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千秋伟业,百年荣光,北大红楼见证了一个民族的伟大觉醒和伟大开端。今天,我们走进北大红楼,就是为了感悟思想源头,寻访红色记忆,筑牢思想之基,践行初心使命,乘风破浪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书写更加壮丽宏伟的历史新篇章。(董聚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