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临床秘方(50~69)【转载】
内科临床秘方(50~69)
发表者:赵东奇 4343人已读
五十、治肝吸虫病秘方(1首)
50.1肝吸虫汤
【来源】邓铁涛,《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组成】党参、云茯苓各12克,白术9克,扁豆12克,怀山药15克,郁金9克,槟榔24克,使君子24克,甘草4.5克。
【用法】先服本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4天,继服二方(郁金9克,苦楝根皮15克,榧子、槟榔各24克,水煎服)5~7天为1疗程。第1疗程未
愈,可进行第二疗程。
【功用】益气健脾、理气驱虫。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茯苓、扁豆、山药益气健脾,扶正;槟榔、使君子驱虫祛邪;郁金舒肝;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以扶正为主,与驱虫祛邪为
主的二方交替服用,标本兼顾,其收全功。
【主治】肝吸虫病。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轻症2疗程,重症3~4疗程即获痊愈。
五一、治肝坏死秘方(1首)
51.1金丹救肝汤
【来源】王宁,《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茵陈、金钱草、皂角子、蚕砂、丹参、半枝莲、连翘各30克,生地24克,川军(即大黄,后下)、元胡粉(分冲)各9克,秦艽15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利活血,通腑解毒。
【主治】亚急性肝坏死。
【疗效】多年应用,常获良效。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
五二、治肝脓疡(肝痈)秘方(1首)
52.1龙胆清肝汤
【来源】冉雪峰,《冉氏经验方》
【组成】龙胆草、金银花各50克,连翘、北柴胡、山甲珠、黄芩各9克,板蓝根15克,栀子、赤芍、玄胡索各9克,黄连6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5次服。
【功用】清热解毒,泻肝利胆,活血化瘀。
【方解】方中龙胆草、金银花、黄芩、连翘、栀子、黄连、板蓝根清热解毒,消炎杀菌;山甲珠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柴胡疏肝通络、清热导滞;元
胡理气止痛,兼能活血;赤芍调气活血;甘草解毒,调和诸药。本方配伍,有大将用兵之风,集中精锐,围歼敌寇,用以治肝脓疡重症,有一定疗效
。
【主治】肝脓疡(肝痈)。
【加减】便秘者,加生大黄9~12克,芒硝9~15克;肝区剧痛者,加罂粟壳6克,苦楝子9克;多次抽脓,脓腔不见缩小者,加当归9克,红花6克,桃
仁9克,丹参9~15克;正不胜邪,病体虚弱者,加黄芪15~50克,人参9~15克,玉竹6克;脓疡渐消、邪势已去、气血亏损,减少清热消炎药的药味
和用量,加玄参15克,麦冬12克,天花粉,知母各9克;脓疡症状全部消失,疾病恢复期食欲不佳,身体虚弱者,改用养阴、健胃处方,巩固疗效。
【疗效】临床屡用,奏效颇捷,效果甚佳。
五三、治胆囊炎、胆石症秘方(19首)
53.1变通大柴胡汤
【来源】刘渡舟,《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柴胡18克,大黄、白芍、枳实、黄芩、半夏、郁金各9克,生姜12克。
【用法】每日1~2剂,水煎服,日服2~4次。
【功用】疏肝利胆。
【方解】方中柴胡味苦微辛,气平微寒,具轻清上升、宣透疏达之性,长于疏泄肝胆之邪热,与黄芩相伍能和解表里、清热利湿;与白芍同用,能柔
肝舒肝止痛;半夏、生姜化湿和中、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腑清热、利胆消炎;郁金辛开苦降、性寒泄热,入气分行气解郁,入血分凉血化瘀,为
血中气药,并有利胆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清热利湿,通腑利胆之效。本方既能治“本”(抗菌、消炎),又能治“标”(止痛、退热),诚
为一首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有效方剂。
【主治】急性胆囊炎(证属肝胆湿热者)。临床以胁痛、发热、厌油、恶心、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特征。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附记】本方多为苦寒之品,故对脾胃虚弱、正气不足之急性胆囊炎不相宜,忌用。临证当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不可套用照搬,方能取得好的疗效。
53.2变通一贯煎
【来源】顾伯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生地12克,首乌、枸杞各9克,茵陈、虎杖各12克,生大黄6~9克(后入),生山楂12克,鸡内金3克(研粉分吞),麦芽12克,玫瑰花3克,佛
手6克,绿萼梅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养肝柔肝,疏肝利胆。
【方解】胆囊炎、胆石症多为肝胆湿热之标实证,又有肝阴不足之本虚证,本虚标实,治当兼顾。故方中以生地、首乌、枸杞甘寒补肾、滋水涵木、
养肝柔肝;茵陈、虎杖、大黄清热利胆、消炎化石;山楂、麦芽、内金消食化滞以健胃,内金尚有化石之能;玫瑰花舒肝和血;佛手、绿萼梅舒肝理
气。诸药合用,共奏滋水涵木,疏肝利胆之效。本方标本兼顾,一方面滋阴扶正,使水生木旺而不恋邪,一方面清泻祛邪,使炎消石溶而不伤正,相
反相成,正复邪除,故收效颇著。
【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属肝阴不足者)。临床胁痛隐隐,体倦乏力,口干咽澡,头晕目涩,舌质红,体瘦小,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为特征
。
【疗效】临床屡用,收效颇著。
53.3金钱利胆汤
【来源】张羹梅,《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金钱草60克,平地木、板蓝根各30克,枳壳9克,柴胡3克,赤芍、白芍各9克,生军3克(生大黄,后下),生甘草3克,硝矾丸4.5克(分吞)。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肝清热,利胆排石。
【方解】方中金钱草功擅清热利湿、利胆、溶石、排石为君;硝矾丸、生军利胆排石、溶石为臣;板蓝根、柴胡、枳壳疏肝清热解毒;赤白芍、平地
木养血、凉血、活血为佐;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为用,共奏清热、利胆、排石之功。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证属肝胆湿热者)。临床以胁痛、寒热、厌油、口苦、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为特征。
【疗效】多年应用,每收良效。一般服10剂即可见效。
53.4加味五金汤
【来源】俞慎初,《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金钱草30克,海金砂15克,鸡内金、金铃子、川郁金各10克,玉米须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利胆,化结排石。
【方解】中医认为,饮食厚味,劳逸失宜,则湿热内蕴,郁于肝胆,不通则痛,内灼胆汁,炼液成石,或湿热蕴于下焦致淋,煎熬尿液则成石淋等。
根据湿热内蕴、炼液成石这一病理特点,而采用清热利湿、化石排石的药物配伍成方,故方用金钱草(为大金钱草)苦酸凉,入肝胆肾膀胱经,清热、
利水、通淋排石;海金砂甘淡寒,入小肠膀胱经,清热、利水、通淋;鸡内金入脾胃小肠膀胱经,健脾胃、消食滞、止遗尿、化结石;郁金辛苦寒,
入心肝肺经,行气活血、疏肝利胆;金铃子清热利湿、理气止痛、玉米须甘平,利胆、利水。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胆、消炎、排石之效。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加减】肝胆结石加枳壳、朴硝各6克;大便不通加元明粉12克(后入);尿路结石加石韦、猫须草各12克;有绞痛者,加元胡粉10克,生甘草3克,以
缓解疼痛。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不但病情能得以控制,而且结石也多随之而化。
53.5舒肝汤
【来源】盛国荣,《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香附、郁金各10克,枳壳6克,赤芍15克,枇杷叶10克,藕节15克,川芎9克,百合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舒肝理气,行气活血。
【方解】方中以香附为主,行气之中兼能理血,辅以郁金,破血之中兼能理气;主以枳壳,入脾、肺而理气消胀,辅以赤芍入肝经而活血散瘀;枇杷
叶专入气分,降肺胃之气逆;藕节专入血分,宣经络之瘀滞;川芎活血兼能行气;百合养阴柔肝以润燥,并防诸气药辛燥伤津之弊。诸药相伍,功能
行气解郁、舒肝理气,使气行血运、源洁流清。
【主治】胆囊炎、急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肋间神经痛等。证属肝气郁结、肺气怫者。临床以胸胁闷痛或呼吸迫促等气机不得舒畅之症
为特点。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附记】治病常法不应,另辟蹊径。从肺肝论治,从气血入手。调气不忘活血,理血不忘调气。气血同调,肝肺兼治,故顽症可愈。
53.6威参汤
【来源】胡树芝,《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威灵仙、丹参、连翘各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清热行瘀,通络止痛。
【方解】本病病因较多,但胁痛是其主证,瘀血、郁热,是其病机核心。方中以辛散温通咸软之威灵仙,通经络而止痛;苦微寒入血分之丹参凉血、
行血、祛瘀;苦微寒之连翘清热,消痛、散结。全方清热而不伤中气,行血瘀而不损气血,以此为主方加减变化治疗慢性胆囊炎,药简效宏,取效颇
著。
【主治】慢性胆囊炎。
【加减】如大便不通,或虽通而黏滞不爽,加枳实、二丑;腹胀、便溏、食少难消,加白术、莲肉、麦芽、炮姜;口干、咽燥、善饥、烦热、便干、
溺赤,加杭芍、沙参、石斛、丝瓜络、天花粉、冬瓜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加赤芍、栀子、莲子心、芦荟;口甜而苦涩,加生半夏、莱菔子
、冬瓜仁、佛手、川厚朴、桔梗、杏仁;合并胆石症,加金钱草、鸡内金、穿山甲;瘀血症状典型者,加水蛭、全蝎。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附记】另有一食疗方:小米30克,核桃2个(去硬壳)共煮至米熟,食之。每日1次,连服3个月,对于巩固疗效,大有裨益。因核桃肉甘涩富油脂,
故用量以2个为宜,多则有腻胃滞中生热之弊,不能坚持久服,应予注意。
病非一日,非旦夕可奏全功。调畅气机,升降中枢,顾护胃气;节饮食,适寒温,和喜怒,医患结合,至为重要。
53.7清胆消炎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膏20克,知母、黄芩、黄连各9克,金银花20克,连翘12克,柴胡6克,青蒿5克,丹皮9克,滑石12克,龙胆草、川郁金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退烧,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解】病由气滞血瘀、湿热夹杂所致。病为急性,此时湿热,尤以热盛为著,故用大队清热退烧之品——生石膏、知母、黄芩、黄连、金银花、连
翘、龙胆草,配以柴胡、郁金解郁化瘀;青蒿、丹皮养阴活血清热;滑石利湿,诸药配伍,其清热退烧、消炎止痛之功甚著。
【主治】急性胆囊炎,高烧,胆囊肿大疼痛。
【加减】若恶心呕吐,加竹茹、藿香、清半夏;黄疸加茵陈、栀子;大便燥加大黄;胸脘痞闷,加枳壳、苦桔梗;腹胀加莱菔子、大腹皮;神志朦胧
,加牛黄清心丸;烧退后,胆囊肿大疼痛不减者,加川楝子、元胡、生鳖甲、三棱、莪术、桃仁、犀黄丸等。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53.8金钱开郁散
【来源】魏长春,《中医杂志》(2)1989年
【组成】金钱草30克,柴胡、枳实、白芍各9克,炙甘草3克,郁金、乌贼骨、浙贝母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疏肝利胆、解郁镇痛、清热化石。
【方解】本方所主之病证,系湿热、气郁、结石阻于胆道,以致通降失职所致。本方系根据张仲景四逆散加味而成。方取柴胡疏肝达郁;枳实理气泄
浊;白芍缓急止痛;甘草益胃和中;郁金解郁止痛;大贝母化痰散结;乌贼骨中和胃酸。金钱草一味,有清化湿热、解毒消肿之功,现代药理研究,
金钱草有利胆作用,并能促进肝细胞的胆汁分泌,肝胆管内胆汁增加、内压增高,胆道括滑肌松弛,而使胆汁排出。还能使小便变为酸性,而促使存
在于碱性条件下的结石溶解。综合全方的作用,具有疏肝利胆、解郁镇痛、清热化石之功。
【主治】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证见上腹部间歇作痛、右胁疼痛尤剧,或呕吐苦水,或嗳气泛酸,恶心,舌苔薄白,脉弦。
【加减】作者经验,用本方宜随症加减,若兼脘痛,加蒲公英、甘松、天仙藤;若阴虚血热、烦躁、头昏头痛,舌质红绛者,则去柴胡,加焦山栀、
决明子、旱莲草;若舌边有瘀斑,或妇女有痛经、经血色紫量少,加川芎、当归、丹参,或失笑散。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附记】凡胆病湿热壅盛、大便秘结、出现黄疸者,即非本方所宜。
53.9利胆解郁汤
【来源】任继学,《中医杂志》(2)1989年
【组成】柴胡15克,茵陈50克,马齿苋、金银花、川楝子、元胡各15克。
【用法】上药用适量清水浸泡半小时,然后煎服,每日1剂,头、二煎早、晚饭后半小时分服。
【功用】清热利湿,利胆解郁。
【方解】《灵枢·胀论》描述“胆胀”的症状“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颇类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此方适用于肝郁不伸、湿热内壅、胆失通降者
。故方用柴胡疏肝解郁;茵陈利胆清热;金银花清热解毒,川楝、元胡泄肝镇痛。马齿苋是治疗湿热下痢之要药,方中选用之,取其凉血解毒之功。
药简力宏,功效非凡。
【主治】慢性胆胀病。症见右胁下作痛及压痛,经常向右肩背放射,纳呆,口苦,腹胀,恶心欲呕,反复发作,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而数者。或
有黄疸病史。胆囊炎见上述证候可以用之。
【加减】作者经验,运用本方应随症加减,如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少阳证候者,加黄芩、龙胆草各15克,清半夏10克,送服紫金锭1
锭;偏湿热证候者,加木通15克,滑石75克,郁金30克,青皮15克,送服紫金锭1锭;偏胆郁证候者,去金银花,加砂仁壳10克,香橼皮15克。
【疗效】屡用效佳。
53.10利胆排石汤
【来源】费宗祥,《新中医》(11)1987年
【组成】柴胡、广郁金、枳壳、木香(后下),炒山栀子、茵陈各10克,生大黄6克(后下),金钱草30克,焦山楂15克。
【用法】每日1剂,每剂按常规煎煮3次,共取药汁600毫升,和匀,分3份,于早、中、晚饭前20分钟顿服。连服35天。
【功用】疏肝利胆、清热利湿、理气排石。
【方解】方用柴胡、郁金行气解郁、疏畅枢机;茵陈清肝胆之湿热,得大黄、山栀子之助,使湿热从两便分解,则清湿热、利肝胆之力尤著;金钱草
清湿热、化结石;木香行气止痛与枳壳为伍则功效益增;山楂为消肉食积滞之要药,与木香相合,更增芳香健胃、消胀止痛之功。合用之,则可使肝
胆疏、枢机利、湿热清、结石除。据有关实验资料证明,投本方有关药物10~20分钟,即可使胆汁分泌明显增加,40~60分钟,胆囊明显收缩,奥狄
氏括约肌相应松弛,有利于胆石排出。本方随症加减,长期服用,未见伐胃伤脾现象。
【主治】胆石症。包括胆囊结石等。或合并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或慢性胆囊炎。
【加减】肝郁气滞型,加制香附、小青皮各10克;肝胆湿热型,加炒黄芩10克,并适量增加茵陈剂量。肝郁脾虚型,加白术、茯苓各10克,党参12克
,或加炙黄芪15克;结石过多、过大者,酌加金钱草、海金砂(包)各15克,鸡内金10克,囊壁粗糙、增厚者酌加炙乳香、炙没药各6克,赤芍、桃仁
、红花各10克;肝管结石及术后残余结石,加三棱、莪术各12克;痛甚加元胡15克,川楝子12克;纳差,加鸡内金10克,谷芽、麦芽各12克;呕恶加
法半夏、陈皮各10克;便秘加芒硝10克(分冲)。同时配合脂餐,耳压疗法(附后)。
【疗效】治疗64例,以本方为主配合脂餐,耳压的三联法后,治疗1疗程者43例,2疗程者18例,3疗程以上者3例,结果:临床疗效:显效28例,有效
36例,有效率达100%;排石效果:药后次日排石者4例,周内排石者54例,半月内排石者6例,未见治疗半月以上似未排石者。其中排石最多的胆囊结
石为500余粒(多为黄豆,绿豆大小);排下最大的胆囊结石为1.6×1.1厘米,排下最多的肝内胆管结石为30余粒(多为黄豆、绿豆大小),排下最大的
肝内胆管结石为1.0×0.6厘米。按照要求复查B超或胆囊造影,X线平片摄影40例,提示结石排净者5例,明显减少者27例,减少者3例。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三联法,即中药+脂餐+耳压。脂餐,即服上药后20分钟进餐。治疗期间,患者每餐均需适当加食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如猪蹄、油煎鸡蛋、猪肉等。为避免日久厌食,可不断更换烹调方式或交替食之。耳压疗法:①取穴:肝、胰、胆、胰腺、胆管、胃、十二指肠、三
焦、交感、眼、耳迷根;②加减:痛甚加神门:便秘加便秘点;③操作:常规消毒患者耳廓,并将事先备好的黏有一粒直径为0.1厘米大小的王不留
行子的0.5×0.6厘米的胶布,准确分贴于上述耳穴上(贴前,可以探针寻找压痛点,胆石症患者之上述耳穴多数压痛点均较明显)。每次贴一耳,左右
轮换,每周贴2次,连续5周。嘱每日餐毕,取仰卧、屈膝位,胆总管结石及肝管结石患者取坐位。然后自行用拇、食两指以适当指力压耳穴。压迫耳
穴时切勿使贴于耳穴上之药丸移位或脱落,以免影响疗效。
53.11清胆汤
【来源】经验方,《急腹症方药新解》
【组成】柴胡、黄芩、栀子、郁金、枳壳、大黄(后下)各15克,金银花、茵陈、金钱草各25克,黄连、芒硝(冲服)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理气开郁、利疸止痛、通下解热。
【方解】方中柴胡、郁金、枳壳疏肝利胆、行气止痛;黄芩、栀子、黄连、金银花、金钱草清热解热;茵陈利湿利胆;大黄、芒硝攻下通里。合而为
方,互助为功,治疗胆囊炎症力专而效宏。
【主治】急性胆道感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属郁结型者。
【加减】热结型,加蒲公英、连翘各25克;热厥型,加人参15克,麦冬、五味子各20克;有瘀证者,加当归、红花各9克;伴有高热昏迷者,加犀角1
克,冲化后由胃管注入。
【疗效】屡用皆效。
53.12茵柴清胆汤
【来源】冉雪峰,《冉氏经验方》
【组成】北柴胡6克,茵陈蒿9克,大黄3克,黄连6克,丹皮、金银花、大青叶、枳实、乌药各9克,栀子6克,猪苓15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功用】清热利湿,利胆退黄。
【方解】本方由大柴胡汤、茵陈蒿汤、大黄牡丹皮汤等加减化裁而来。方用柴胡和解少阳;茵陈利胆退黄;大黄、枳实内泻热结;丹皮凉血清热;黄
连、栀子、大青叶、金银花清热解毒;乌药理气止痛;猪苓除湿利便;甘草解毒。大队清热解毒药物的运用,对于因胆管阻塞或致炎性细菌侵袭所致
的胆囊炎症,有较好的疗效。
【主治】急性胆囊炎。
【加减】湿重,加泽泻、车前、茯苓各9克。
【疗效】屡用效佳。
53.13消癥积汤
【来源】张羹梅,《临证偶拾》
【组成】荆三棱、蓬莪术各9克,金钱草60克,硝矾丸4.5克(分吞),青、陈皮各4.5克,赤、白芍各9克,生川军3克(后下),车前子30克(包煎),生
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活血祛瘀,疏肝利胆。
【方解】本方主要适用于胆囊肿大积液者。胁肋属肝,右胁下块物则属于肝经积血。故方用荆三棱有“通肝经积血”,(《汤液本草》)的作用,与蓬
莪术同用,则破血祛瘀、消积止痛的作用更好。大黄亦是“下瘀血,破症瘕积聚”(《本经》)的要药,同时有利胆作用。车前子配合赤白芍,则养肝
柔肝的功效更佳。又以青陈皮、金钱草、硝矾丸等疏肝、利胆、消石的作用。诸药合用,活血化瘀以消癥,疏肝利胆以消石,其功甚著。
【主治】梗阻性胆囊炎、胆石症、胆囊积液。症见右胁疼痛、时时泛酸、痛处拒按、肿块、脉弦、苔腻。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本病初愈后,应改用参苓白术散加金钱草、硝矾丸善后,巩固疗效。
53.14利胆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红柴胡、法半夏、炒栀仁、炒枳壳、莱菔子、川郁金、瓜蒌皮、焦山楂、炒神曲、枯黄芩、龙胆草(酒炒)各10克,大腹皮15克,生姜3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可连服5剂。痛胀愈后则停药,以后病发可以服此方数剂。自然逐渐减轻而痊愈。
【功用】苦辛开泄、宣湿清热、行气解郁。
【方解】本病为肝胆两经气血郁滞而成。故方用柴胡平肝胆相火,散血凝气滞,治五脏寒热邪气;用半夏开郁下气、散痞消胀、宣通阴阳;用栀子利
三焦、解六郁、清热散结;用枳壳散留结、消胀满、散血破坚;用莱菔子化滞散瘀、消胀下气;用瓜蒌皮除热解郁、下气消痰;用郁金破瘀行气、散
肝解郁;用黄芩除脾土湿热、泻肝胆;用山楂去食积、消油腻;用神曲泻胀满、消积滞;用大腹皮降逆气、消痞满;用生姜消胀满、开胃气。诸药相
伍,共奏苦辛开泄、宣湿清热、行气解郁之功。
【主治】胆囊炎。症见右上腹膨满胀闷、胆囊压重、气逆嗳饱、甚则呕吐、右胁痛或时剧痛、食脂肪过多或油炸食物则痛发。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53.15疏肝利胆汤
【来源】李培生,《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草),金钱草各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白芍、炒枳实各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方解】本方是李教授多年临床诊治肝胆疾病的经验方,对肝胆湿热证有良好的疗效。本方是以经方大、小柴胡汤、四逆散为基础,又综合时方之有
效药味加减变化而来。方用柴胡苦平疏木解郁;黄芩苦寒清火泻热,柴胡引达,黄芩苦降,升降协调,最能疏肝利胆,而为本方应用之主药。海金砂
(系中草药之海金砂)、金钱草二味寒凉清利湿热,从而协调柴胡、黄芩发挥疏肝利胆之作用。鸡内金化石磨坚、消积导滞,使肝胆疏泄功能得以恢复
正常。郁金理气解郁、和血散结,佐芍药以和营舒急。金铃子入肝行气、止痛解结,伴枳实以消痞除满。茯苓白入气分、赤入血分,本方用赤茯苓深
入血分而利湿行水。车前子通气道、利小便,使肝胆湿热蕴结之邪,得以从小便而出,所谓“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诸药配伍为用,共奏疏肝
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肝胆湿热蕴结之证(包括胆系感染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急性黄疸以及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等)。
【加减】黄疸色深加茵陈;泛恶欲呕加炒川连、法半夏、橘红;腹胀加川厚朴、大腹皮;大便秘结,加酒洗川大黄;胁肋胀甚,加青皮;胁肋痛甚,
加玄胡索;小便不利加滑石、猪苓、泽泻。又曾试用本方加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克,治疗肝癌晚期病人出现黄疸者数例,亦有暂时缓解作用。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效果甚佳。
【附记】本方是李教授多年临床诊治肝胆疾病的经验方。据临床长期观察,用治肝胆湿热证确有良好的疗效。
53.16通胆汤
【来源】李浚川,《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实10克,黄连6克,吴茱萸3克,木香、砂仁各6克,甘遂、大戟各3克,白芥子10克,虎杖12克,金银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功用】疏肝利胆,通络止痛。
【方解】中医文献本无胆囊炎、胆石症之名,但类似记述颇多。如《灵枢·胀论》有“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金匮要略》之“悬
饮内痛”证,《景岳全书》之“痰饮停伏,胸胁疼痛”等,都与本病相近似。且治疗都以逐饮去痰为主,本方即寻源于此,如方中以控涎丹为主方,
意在逐痰饮以利胆道之开通。方中四逆散虽为“少阴病,四逆”而设,但柴胡、白芍、枳实都有疏肝理气、散结缓痛的作用;黄连,吴茱萸能清热平
肝和胃,有“左金平木”,调和肝胃之用;再加金银花、虎杖以清湿热;砂仁、木香以和胃,共奏疏肝利胆、排石止痛之功,故用之多效。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
【加减】发热加连翘、蒲公英;痛甚加延胡索;小便短赤加白茅根、茵陈草、金钱草;发黄加茵陈、黄柏;大便秘结加大黄,玄明粉;呕恶加陈皮、
白术。
【疗效】临床屡用,多获良效。
【附记】消化道出血及孕妇忌服。
53.17利胆消胀汤
【来源】董建华,《光明中医》(3)1988年
【组成】柴胡、白芍、香附、枳壳、苏梗各10克,青、陈皮各6克,郁金、香橼皮各10克,佛手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肝解郁、理气通降、和胃利胆。
【方解】本方是治疗胆胀(肝胆气滞症)的首选方。该方重在调理肝用,但不伤肝体。故方用柴胡疏肝解郁,为肝郁症之要药;白芍养血敛阴以护肝体
;香附、青皮辛苦疏肝理气;郁金辛苦凉,入心肺肝经解郁理气、凉血活血,堪称解郁之佳品;枳壳、苏梗、陈皮理气消胀、和胃通降;香橼皮、佛
手理气而不伤阴。诸药合用,共奏疏肝解郁、理气通降、和胃利胆之功。
【主治】胆胀(肝胆气滞),症见右胁胀满或胀痛、口苦、善太息,常与情绪变化有关。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有情志抑郁、乳房胀痛、胃脘胀满
疼痛、食少纳呆、心烦、头晕。
【加减】大便秘结,加槟榔10克,酒军3克;腹部胀满,加大腹皮10克,乌药6克;头晕目眩明显,加菊花、钩藤各10克;口苦心烦重者,加山栀子、
黄芩各10克;脘腹痞闷,舌苔黄腻,加藿香、佩兰各10克,黄连3克;大便稀溏,加茯苓10克,苡仁5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53.18疏肝利胆汤
【来源】邹志为,《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柴胡10克,白芍、郁金各15克,绵茵陈30克,香附12克,青皮5克,延胡索、木香各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胆囊炎。
【加减】夹热者,加黄芩、黄连或黄柏;兼呕吐者,加法半夏、川厚朴、竹茹;兼大便秘结者,加大黄;兼有蛔虫者,加使君子、川楝子、槟榔;兼
血虚者,加当归;兼脾虚者,加茯苓、白术;兼气虚者,加党参;苔厚腻夹湿者,加苍术、川厚朴、陈皮、茯苓;夹瘀者,加丹参、川芎;兼寒者,
加干姜或桂枝。
【疗效】治疗82例,除1例疗效不佳,再经胆囊造影证实为胆囊粘连转手术切除外,其余81例均临床治愈,有效率为98.7%。
【附记】治疗期间以及预防复发必须配合饮食宜忌,饮食上必须戒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戒油炸、肥腻的高脂肪食物或质硬难消化和生冷寒凉之品
;宜食质软容易消化的瘦肉、鱼类及新鲜蔬菜等,食用植物油。
53.19利胆宽胸饮
【来源】张笑平,《中医杂志》(10)1990年
【组成】蒲公英、茵陈、赤茯苓各15克,瓜蒌皮、薤白、炒枳壳各10克,生山楂、紫丹参各30克,沉香3克(后下)。
【用法】水煎2次,心肌梗塞,急性胆囊炎每日2剂,4次分服,余者为每日1~1.5剂,分2~3次服。伴呕恶者,频频呷饮,呕吐即顿服之。除心肌梗
塞者外,余均单用本方治疗。
【功用】清热利湿、通阳宣痹、理气宽胸。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伴发冠心病,称胆心综合征。
【加减】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随证加减,即:①凡具右胁下胀满疼痛、胸宇闷塞、心悸气短、疲乏无力、纳食呆钝,或时欲呕恶,舌质淡红或红,苔
薄白或白厚及滑腻,脉沉缓或弦滑或濡,或兼结代,证属中焦停饮、胸阳抑遏者,加川桂枝、炒白芍、焦白术各10克,炙甘草20克;②凡具右胁灼热
胀满疼痛、胃脘或心前区闷痛或绞痛、心悸怔忡、纳呆或欲呕、口舌生疮,舌质红,苔白燥或薄黄,脉弦数或兼结代,证属肝胆郁火、心气郁滞者,
加炒山栀、柴胡、荔枝核各10克,檀香5克(后下);③凡具右胁灼热胀满疼痛、心前区闷痛或绞痛、心悸不宁、口苦而黏、欲呕恶或厌油,或黄带频
下,或身目黄染、溲黄便干,舌质红或绛或紫暗或兼瘀点、瘀斑,苔黄厚而腻,脉滑数或弦濡或兼结代,证属胆腑湿热、心脉瘀阻者,加龙胆草、红
花各10克,广三七、生大黄(后下)各5克;④凡具胸胁持续剧痛、面色苍白、四肢逆冷、冷汗淋漓,脉沉细欲绝,证属胆心痹阻、气阴两竭者,加西
洋参或生晒参(另煎)、麦冬、五味子、延胡索各10克,并静滴参麦或参附及丹参注射液。
【疗效】治疗75例,服药时间最短20天,最长120天,治疗结果:临床治愈43例(占57.3%),好转28例(占37.3%),进步4例(占5.3%,均为病程长达20
年左右的高龄患者),总有效率达100%。其中中焦停饮、胸阳抑遏型31例中,临床治愈29例,好转2例;肝胆郁火、心气郁滞型19例中,临床治愈10例
,好转8例,进步1例;胆腑湿热、心脉瘀阻型22例中,临床治愈4例,好转17例,进步1例;胆心痹阻、气阴两竭型3例中,好转1例,进步2例。
五四、治胆道蛔虫病秘方(7首)
54.1清胆涤异汤
【来源】杨林,《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生大黄30~50克(后入),蜣螂虫1对(研末,分2次冲服),郁金10克,木香、槟榔、枳实、白芍、生甘草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通下驱蛔,缓急止痛。
【方解】方中以大黄、蜣螂虫为主药,大黄能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峻逐腑浊瘀积毒气;蜣螂虫性寒味咸,有通便破瘀攻毒之功,能把蛔虫异体载而
推之;木香、槟榔、郁金、枳实疏肝破气之力较强,协肋主药,能疏其郁滞,冲涤异物返回胆道;白芍、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通下驱蛔,
缓急止痛之功。
【主治】胆道蛔虫病。
【加减】发热,加蒲公英、金钱草;胁痛甚,加柴胡、白芍剂量加倍;胆囊肿大,加白鲜皮、炮山甲;黄疸,加茵陈;胃酸少者,加木瓜、乌梅;呕
吐甚,加姜半夏、竹茹;食欲不振,加炙鸡金、焦山楂。
【疗效】治肝胆管死蛔虫35例,临床治愈(临床体征、症状消失,B超、血象正常)27例;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超仍见肝胆管内残留索状物)7
例;无效1例。
54.2通胆安蛔汤
【来源】黄国华,《四川中医》(12)1987年
【组成】大黄、枳实、芒硝、川椒、乌梅、川楝子各10克,茵陈、金钱草、使君子各30克。另备食醋,小儿适当减量。
【用法】先服食醋50~100毫升,一日3次(小儿减量),上药每日1剂,水煎服,煎取浓汁600毫升,每次服200毫升,1日服3次。
【功用】通下排蛔、祛瘀止痛。
【方解】蛔虫具有钻孔性、上行性,喜碱恶酸,易钻入胆道。治以通利胆腑,安蛔止痛。方用乌梅,味极酸,配以食醋,使蛔得酸而静;川椒味辛,
使其得伏;使君子肉驱杀蛔虫;川楝子理气疏肝;金钱草、茵陈清热利胆,大黄、芒硝、枳实利胆泻下通便。诸药合用,共奏通下排蛔、祛瘀止痛之
效。据现代药理研究:使君子酸钾,对蛔虫有麻痹作用;川椒有局部麻醉止痛作用,可作驱虫剂。川楝子能麻痹虫体;乌梅有收缩胆囊,促进胆汁排
泄;茵陈有明显利胆作用,在增加胆汁分泌物的同时也增加胆汁中固体排出等;茵陈素有驱虫作用。本方有解痉、止痛、利胆、抗菌、驱蛔等多种效
能,故临床疗效满意。
【主治】胆道蛔虫症。
【加减】如腹痛不止,可在右背肩部压痛点明显处配合按摩,一般5~10分钟止痛。如呕吐甚,服药时须少量多次频服,或在上药中加入人参6克。
【疗效】治疗100例,痊愈98例,无效2例(治疗中并发了化脓性胆管炎,行了急症手术)。治疗时间:2天以内70例,3天内25例,5天以上5例,平均住
院天数2.4天。止痛时间平均为1天,最短的只服1次药即止痛。
54.3驱蛔汤
【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组成】槟榔、使君子各30克,苦楝皮根15克,乌梅5枚,木香12克,枳壳6克,川椒、细辛、干姜各3克,玄明粉9克(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安蛔驱蛔。
【方解】本方由《伤寒论》之乌梅丸衍化而成。方中乌梅安蛔;槟榔、使君子、苦楝皮驱蛔;川椒、细辛、干姜温脏;木香、枳壳理气,玄明粉泻下
,有助于蛔虫之排出。诸药合用,有较好的驱蛔安蛔作用。
【主治】胆道蛔虫症腹痛明显者。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甚佳。
【附记】本方为天津南开医院经验方。
54.4胆道驱蛔汤(一)
【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组成】槟榔50克,木香、苦楝根皮、使君子、元胡各15克,大黄、厚朴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驱蛔止痛。
【方解】方中槟榔、苦楝根皮、使君子杀虫驱蛔;木香、元胡、厚朴理气止痛;大黄泻下,促进蛔虫排出。本方以驱蛔为主,对发病初期的胆道蛔虫
病有较好疗效。
【主治】蛔滞型胆道蛔虫病。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本方为遵义医学院经验方。
54.5胆道驱蛔汤(二)
【来源】曹仲和,《医方新解》
【组成】广木香9克,枳壳6克,槟榔30克,苦楝皮、使君子肉各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行气散结、驱虫定痛。
【方解】方中广木香、枳壳宽畅胃肠为主药,且广木香对止胆绞痛、舒胆肌痉挛效果好;槟榔、苦楝皮、使君子肉驱蛔杀虫为辅药,且苦楝皮与使君
子肉均有明显驱蛔作用;槟榔导泻以利虫体排出,并长于驱除蛲虫和姜片虫;使君子肉尚能驱除蛲虫。诸药相伍合用,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且药味精
简,配伍适当,既为驱虫良方,又有解痉止痛之效。
【主治】胆道蛔虫症。并治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及姜片虫病。
【疗效】据报道:用本方治疗胆道蛔虫病100例,治愈率为91%,有效率达100%,无1例施行手术。
【附记】马有度云:以本方合四逆散加乌梅,治疗胆道蛔虫病,取效颇捷。用于小儿蛲虫病,亦能获效。且常兼收驱蛔之效,可谓一举两得。
54.6胆蛔汤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炒榧子肉15克,使君子12克(打碎)、枣子槟榔12克(切)、乌梅10克,苦楝根白皮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驱虫,安蛔,止痛。
【主治】胆道蛔虫、肠道蛔虫,亦可治蛔虫性肠梗阻。
【加减】腹痛甚者、加木香、枳壳、砂仁;热象明显者加黄连、黄柏;大便秘结者加枳实、玄明粉、大黄;脾虚者加四君子汤或参芩白术散;蛔虫性
肠梗阻亦可配合针刺四缝穴,或加服生油50毫升,口服或胃管给药。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54.7拔萃四逆散
【来源】郑慕韩,《百病中医集验高效良方》
【组成】柴胡、枳壳各5克,白芍、元胡各9克,川椒、甘草各3克,黄连6克,乌梅12克,苦楝根皮15克,元明粉12克(分冲)。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肝利胆,安蛔蠲痛。
【方解】本方是由四逆散合《外台秘要》苦楝根汤,更益以安蛔蠲痛咸寒润下,取通则不痛之义化裁而成。方用柴胡、白芍和解少阳、调理气机;柴
胡合枳壳升清降浊;芍药合甘草缓急舒挛;乌梅、川椒、黄连酸辛苦合用,宗前人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之旨;苦楝根有泻热杀蛔之效;
元胡有行气止痛之功;元明粉咸寒润下,宽肠解痉。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安蛔蠲痛之功。
【主治】蛔厥(胆道蛔虫病)。
【加减】阳明腑实加连翘、茵陈、山栀,重用元明粉;脾虚腑寒,酌加附子、桂枝。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五五、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脘痛)秘方(14首)
55.1疏肝和胃饮
【来源】谭日强,《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当归10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枳实6克,瓜蒌、薤白、法半夏各10克,陈皮5克,甘草3克,蒲公英15克,煅瓦楞10克。
【用法】上药每剂煎两次,第一次用清水250毫升浸药,先用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煎成100毫升,取汁温服;第二次用水200毫升,文火煎成100毫升,
去渣温服。
【功用】疏肝和胃,制酸止痛。
【方解】消化性溃疡,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中医肝胃不和的胃痛范畴。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小血管收缩,削弱了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因
素,在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导致自我消化形成溃疡。本病的临床特点为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诱发因素多与饮食失宜、气候失调、精神紧张
、情绪波动有关。主要表现: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有节律性。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餐前消失;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则在餐后3
至4小时发作,进餐后可渐减轻或缓解。本方用当归、柴胡、白芍养血疏肝;枳实、瓜蒌、薤白理气止痛;法半夏、陈皮降逆和胃;煅瓦楞、蒲公英
制酸消痈;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疏肝和胃、制酸止痛之功。
【主治】消化性溃疡。
【加减】嗳气打呃者,去柴胡、加旋覆花、代赫石(布包煎)各10克;流涎吐酸者,加左金丸3克(吞服);胃内灼热者,加炒栀仁、淡豆豉各10克;痛
引胁肋者,加玄胡索、川楝子各10克;疼痛剧烈者,加炒蒲黄、五灵脂各10克;呕血便血者,加炒茜根、乌贼骨各10克。
【疗效】屡用屡效,奏效甚捷。
55.2健中调胃汤
【来源】李寿山,《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姜半夏、陈皮各6克,降香10克,公丁香6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健中、调胃止痛、敛疡制酸。
【方解】方中党参、白术益气健中、调补脾胃;姜半夏、陈皮理气化痰、降逆和胃;降香化瘀止血;公丁香温中降逆;海螵蛸制酸敛疡;炙甘草和中
缓急。诸药合用,共奏健中调胃、敛疡止痛之功,对脾胃虚弱、气滞停饮、偏虚偏寒之胃痛、嘈杂、泛酸诸症有良好的效果。
【主治】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症见胃痛、嘈杂、泛酸、空腹尤甚、得食稍缓,喜暧喜按、噫气矢气、大便或溏或燥,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沉细
或弦。
【加减】偏阳虚寒盛者,冷痛较重,加高良姜、毕澄茄;兼气郁不畅者,脘腹胀满、噫气矢气多,加佛手、香橼皮;兼停饮者,泛吐清水,或胃有振
水音,加茯苓、生姜;兼脾不统血、大便色黑或呕血,倍党参,加炮姜、三七粉。
【疗效】屡用效佳。
55.3加味乌贝芨甘散
【来源】袁家玑,《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三七粉、乌贼骨、川贝、白芨、黄连、甘草各30克,砂仁15克,延胡索、川楝肉、佛手各30克,广木香18克,生白芍45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备用。每日早、中、晚饭后各吞服3克,连续服用3个月至半年。
【功用】柔肝和胃、调气活血、制酸止痛、止血生肌。
【方解】本方以三七粉为主药,能止血、散血、定痛,亦主呕血、下血;乌贼骨收敛制酸、止痛止血;川贝化痰、散结消肿,与乌贼骨配伍有较强的
制酸止痛作用;白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芍药、甘草酸甘化阴、柔肝缓急止痛;黄连清热燥湿;川楝肉、延胡索、佛手、广木香行气活血止痛;砂
仁理气健脾。合而具柔肝和胃、调气活血之功。为散,便于常服、缓攻徐图,促进溃疡愈合,以期根治。
【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病(肝胃不和)、胃脘痛、泛酸、呕吐、黑便、呕血等症。
【加减】亦可据证作适当加减。
【附记】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55.4和胃散
【来源】陈树森,《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乌贼骨粉85克,浙贝母粉15克,甘草50克,曼陀罗花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服3~6克,日3次,饭前服用。
【功用】制酸止痛。
【方解】方中乌贼骨与浙贝母同用,名曰乌贝散,实验证明,有明显地吸附胃蛋白酶和中和胃酸的作用,因而能够保护溃疡面;甘草和中缓急止痛,
补脾益气;曼陀罗花有较好的镇痛作用。本方以乌贝散为主,加入甘草和曼陀罗花,增强了止痛作用,且甘草能解曼陀罗花之毒,宜长服。食前服,
胃中食物尚少,有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
【主治】胃酸过多,胃脘疼痛。可用于消化道溃疡。
【疗效】临床屡用,止痛效果甚捷。
【附记】验之临床,确有“药到痛止”之良效。
55.5健脾汤
【来源】张羹梅,《上海名老中医经验》
【组成】吴茱萸3克,黄连4.5克,党参、茯苓各9克,白术12克,半夏5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甘草4.5克,瓦楞子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健脾、降逆止呕、缓急止痛。
【方解】方中吴茱萸、黄连合用,名“左金丸”,善于降逆止呕;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同舟,名“六君子汤”,最能益气健脾;白
芍、甘草协力,名“芍药甘草汤”,可以缓急止痛。三方共融于一炉,再加上制酸缓痛的瓦楞子,有青胜于蓝之妙。用于由脾胃虚弱而至中脘疼痛、
呕恶泛酸、神疲乏力、纳食减少等症,疗效显著。
【主治】胃脘痛,可用于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偏于脾胃虚寒者,均可用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55.6养胃汤
【来源】张羹梅,《临症偶拾》
【组成】川石斛13克(先煎)、生地、川连各9克,吴茱萸0.9克,白芍18克,金铃子、延胡索、炙甘草、潞党参各9克,炙黄芪12克,当归9克,煅瓦楞
、海贝粉(分3次服)各1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养阴清热、制酸敛疡、理气止痛。
【方解】本方是由左金丸、金铃子散、芍药甘草汤加味而成。方用石斛、生地滋阴养胃;黄芪、党参补气;吴茱萸、黄连降逆止呕;芍药、甘草缓急
止痛;瓦楞子、海贝粉制酸缓痛;当归配生地活血凉血止血。金铃子散理气止痛。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热、制酸敛疡、理气止痛之功。
【主治】胃脘痛、泛酸、嗳气,或呕吐、黑血,可用于热证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
【加减】无呕血,本方去生地、黄芪、当归;有呕血,则去川楝子、元胡。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颇佳。
【附记】本方与健脾汤都用黄连、吴茱萸和芍药、甘草。寒证重用吴茱萸,热证重用黄连。均重用芍药至18克,缓急止痛作用良效。
55.7脘腹蠲痛汤
【来源】何任,《浙江中医杂志》(2)1984年
【组成】延胡索、白芍、川楝子、生甘草、海螵蛸、制香附各9克,蒲公英19克,沉香曲12克,乌药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研末为散,每次服9克,每日2次。
【功用】调理气血、缓急止痛。
【方解】脘腹疼痛多因气血郁滞所致。故方中用延胡索、乌药、沉香曲、香附行气止痛;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脘腹疼痛又以寒热错杂为
多见,故方中既有性偏寒凉的川楝子、蒲公英、以纠其热,又用了性温的乌药、沉香曲,以祛其寒,寒热并用,专理气血。故适应证也较广泛。蒲公
英味甘性寒,是难得的养阴护胃佳品。凡胃脘痛属于热者,可加大剂量使用,常能取得良效。本方适用较广,临床上用以治疗多种脘腹疼痛,疗效显
著,能够经得起重复验证,且无不良反应。
【主治】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病引起的脘腹疼
痛。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55.8加减一贯煎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北沙参、麦冬、生地各12克,石斛15克,川楝子、元胡各9克,枸杞子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滋养胃阴、补肾柔肝。
【方解】溃疡病由于热伤胃阴者占绝大多数,故此方应用比较广泛。一贯煎为清。魏玉璜得意之方,原有当归,惟当归性温,对阴虚有热者不宜,故
去之。加元胡、石斛以增加育阴止痛之力。方用北沙参、麦冬、生地、石斛阴柔濡润、生胃阴而增加胃液,胃液充足则溃疡面可受到保护。川楝子、
元胡行气柔肝以止痛;枸杞子滋肾水以涵濡肝木,则肝火渐熄而痛可止。共奏滋养胃阴、补肾柔肝之功。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肝火犯胃型),症见空腹时疼痛较重,胃有灼热感、口干、嘈杂、吞酸、纳少、手足烦热、大便燥,舌质红,脉细数。
【加减】吞酸,加海螵蛸12克,吴茱萸1克,黄连5克;有灼热感,加黄连5克,栀子9克;嗳气,加旋覆花、赭石、清半夏各9克;痛串两胁,加柴胡
、青皮各5克;大便燥,壮人加大黄、元明粉;虚人加火麻仁12克或郁李仁9克;大便潜血,加地榆炭12克,阿胶10克或加五倍子、降香、乌药各9克
,三七、白芨各3克(均冲服);气滞痞满,加砂仁5克,乌药9克;痛如针刺,加五灵脂、蒲黄各9克;痛不止,加杭白芍12克,甘草5克。
【疗效】验之临床,确有良效。一般连服15剂左右即可痊愈。
55.9清柔和中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决明30克,白蒺藜、川郁金、乌药各10克,厚朴5克,旋覆花、代赭石、沉香曲各10克,大腹皮、枳实、黄连各5克,吴茱萸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柔肝和中。
【方解】肝木乘土、肝胃不和而证偏肝郁不畅者,治宜柔肝和中,故方用石决明、白蒺藜清热柔肝;郁金、乌药、沉香曲、厚朴解郁行气、止痛消痞
;旋覆花、代赭石、黄连、吴茱萸平肝和胃;大腹皮、枳实以消胀满。合之故治肝火犯胃型而偏于肝郁不畅者有效。
【主治】消化性溃疡(肝郁不畅),症见胃脘疼痛、痞闷、不欲饮食、脉两关弦盛。
【加减】不思食,加谷稻芽各10克;大便炼结,加郁李仁10克;口干苦,加麦冬10克,石斛12克;呕吐,加竹茹20克;烦躁忧郁,加合欢皮12克。
【疗效】屡用效佳。
55.10溃疡散
【来源】巫君玉,《中医杂志》(3)1989年
【组成】黄芪、党参、白芍、元胡索各3克,白芨2克,三七1.5克,煅瓦楞子、川楝子、象贝母各3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过箩混和备用。每次服6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亦可将药末放入胶囊吞服。
【功用】养胃止痛,生肌医疡。
【方解】方用黄芪、党参补益中气;白芍、甘草、川楝、元胡解痉缓痛;瓦楞子、象贝制酸和中;三七活血化瘀;白芨护膜生肌,共奏养胃止痛、生
肌医疡之功。此方主要用于溃疡病疼痛,吐酸基本控制或缓解后,解决患者常服煎药之不便,以及溃疡愈合非短期所能奏效之矛盾。且散剂可加大药
物对溃疡面的附着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药效。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疗效】治疗观察16例,并连续服用2个月以上后,经X线摄片复查,其中愈合者10例,溃疡缩小者3例,控制症状者2例。
55.11舒肝和胃汤
【来源】邢子亨,《中医杂志》(3)1989年
【组成】当归、炒白芍各12克,乌贼骨15克,生苡仁24克,五灵脂12克,佛手15克,白檀香9克(后下)、川楝子12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用】疏肝和胃,化瘀止痛。
【方解】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颇为复杂,症属肝胃不和者,运用疏肝和胃法可以取效。方用当归、白芍养血和肝;川楝子、
佛手、檀香疏肝理气止痛;五灵脂化瘀镇痛;苡仁利湿和中;乌贼骨制酸护膜,共奏疏肝和胃、化瘀止痛之效。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症见胃脘疼痛、嗳腐吞酸、嘈杂、消化不良,严重者消瘦体弱,大便有潜血等。
【加减】胃寒呕吐,加干姜6克,砂仁9克(后下);大便干结,加冬瓜子20克,郁李仁15克(二味均捣碎);病久气血虚弱、身体消瘦,加黄芪15克,鹿
茸5克,白芨9克(二味研末,分2次冲服);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加陈皮9克,焦山楂6克,六神曲、炒麦芽各9克。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效果甚佳。
【附记】对于此类病的调理,应禁忌饮酒,勿食生冷瓜果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55.12肝胃百合汤
【来源】董建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柴胡、黄芩各10克,百合、丹参各15克,乌药、川楝子、广郁金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各服1次)。
【功用】疏肝理气,清胃活血。
【方解】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喜润恶燥。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与水湿,喜燥恶湿。胃气主降,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主升,水谷精微才能输布全身。而
脾胃要完成其正常功能,又离不开肝的疏泄作用,脾胃得肝之疏泄,其升降才能正常,功能方可健旺。肝还能为脾散精,疏泄胆汁助消化,条达情志
,以舒畅气机等。脾、胃、肝在生理上密切相关,一旦发病,又无不相互影响。肝失疏泄,则横逆犯胃克脾,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司,肝失滋养则疏
泄失常,致肝亦病。
胃脘痛的表现虽主要在胃,但无论在临床验证上,还是在病理方面,又无不与肝脾密切相连。本病病因大体可归纳为精神因素和进食因素两个方面。
精神因素如忧思恼怒,久郁不解,伤及于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气失其和降,以致胃脘胀痛。若迁延不愈,可出现肝郁化火犯胃,耗伤胃阴而
口干苦,饥而不欲食;灼伤胃络而呕血、黑便;久痛伤及脉络,气滞瘀结,故痛有定处而拒按,甚则脉络破伤而出血;以上均涉及到肝,同时涉及到
脾。
从上分析,本病主要由肝、脾、胃,此病及彼,相互影响,使三者功能失常所致。治疗胃脘痛,若只治脾胃而不治肝其方法显然欠于周全。故近代医
家夏应堂氏指出:“至于胃脘痛大都不离乎肝。故胃病治肝,本是成法”。
余既往治疗胃脘痛时,曾用“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等方,也注重了治肝,而疗效却不明显。经临床反复揣摩体验“用药须避刚燥”乃第二心
得。前贤夏应堂氏云:“胃病治肝,本是成法,……但治肝应知肝为刚脏、内寄相火,若一味刚燥理气,则肝木愈横,胃更伤矣。”清代医家陈修园
在谈治胃脘痛方“百合汤”时指出:“久病原来郁气凝,若投辛热痛频增”,余拟“肝胃百合汤”乃是取“百合汤”、“丹参饮”、“小柴胡汤”、
“金铃子散”,“颠倒木金散”方意,筛选化裁而成。方取丹参饮而不用檀香砂仁;选“小柴胡汤”而去法半夏;取“颠倒木金散”而不用木香,盖
檀香、砂仁、法夏、木香均属辛温香燥之品,虽能收到暂时止痛之效,但久用则症状反而加重,对治疗本病是不利的。
本病的发生、发展,气滞为其重要的病机之一,故取性平之柴胡、微凉之郁金、性寒之川楝子、微温之乌药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乌药虽温,但不
刚不燥,能顺气降逆,疏畅胸膈之逆气,与苦寒性降之川楝子为伍,相互抑其弊而扬其长,于气阴无损也。
久病入络,气滞血瘀,络损血伤,故用丹参、郁金以活血通络,祛瘀生新。气郁久之化火,血瘀久之生热,本方又取黄芩以清解肝胃之热。久病致虚
,当以补之。但温补则滞胃,滋腻之药又碍脾,故重用百合、丹参清轻平补之品,以益气调中、生血、养胃阴。本方在归经上,或入脾胃,或走肝经
。合而为之,不燥不腻,能取得多方协调,标本兼顾,疏理调补,相配得当的作用。不仅缓解病情较快,而且宜于久服,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故本
方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良方。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胃神经官能症等属肝胃不和、肝郁气滞血瘀、肝胃郁热者。
【加减】上腹痛有定处而拒按,舌质滞暗或见瘀斑者加桃仁10克;腹痛而见黑便者加生蒲黄10~15克;便秘者加火麻仁或瓜蒌仁15~20克;口燥咽干
、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数者加沙参、麦冬各15克,或加生地12克,瓜蒌15克;神疲气短者加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
【疗效】多年应用,疗效颇著。
55.13理脾愈疡汤
【来源】李振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桂枝6克,白芍12克,砂仁8克,川厚朴、甘松各10克,刘寄奴15克,乌贼骨、生姜、元胡各10克,炙甘草
6克,大枣3枚。
【用法】每日1剂,取冷水先将药物浸泡30分钟。用武火煮沸,再改文火煎30分钟,取汁约150毫升,再将药渣加水二煎。两汁混合,早晚两次温服,
以饭后2小时服用为宜。
【功用】温中健脾、理气活血。
【方解】本方以《伤寒论》小建中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为基础;通过临床实践加减化裁而成。用于治疗饮食生冷不节、损伤中阳,或
久病脾胃阳虚,复加饮食寒冷所伤,中阳不振,虚寒凝滞,气血不畅而成溃疡者。方中以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桂枝、白芍、生姜、
大枣配炙甘草调和营卫,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砂仁、厚朴、甘松、刘寄奴、元胡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活血;乌贼骨生肌敛疮,制酸止痛。诸药合用
,共奏健脾温中、活血止痛、生肌愈疡之效。
【主治】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糜烂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饿时痛甚,得食痛减,腹胀嗳气,手足欠温,身倦乏力,大便溏薄,
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舌体胖大边见齿痕,脉沉细等。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气滞血瘀者。
【加减】如溃疡出血,大便色黑如柏油样,加白芨10克,三七粉3克(分2次冲服),黑地榆12克;如语言无力,形寒畏冷、四肢欠温,加黄芪15~30克
,甚者加附子10~15克;如嗳气频作,加丁香5克,柿蒂15克;如食少胀满,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2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附记】本方多香燥,易伤阴津,故于阴虚者不宜使用。对于脾胃虚寒者也应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55.14健脾舒肝汤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芩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共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半夏或附桂理中汤。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芨、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疗效】多年应用,效果颇佳。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另一法:临睡前取麦芽糖1汤匙、吞服,每日1次。效。
五六、治慢性胃炎(胃脘痛)秘方(19首)
56.1砂半理中汤
【来源】宋孝志,《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清半夏、制香附、高良姜、炒枳壳(或炒枳实)、砂仁(打碎)各9克。
【用法】每日1剂,用砂锅加水至浸没药材、水面超出药材5分(1厘米=3市分)。砂仁打碎后下,每剂煎2次,分2次温服。
【功用】理气散寒,和胃止痛。
【方解】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中健脾,可作为肺胃痛之主药。该药外用能愈合创口,不留瘢痕,有促进溃疡愈合之效用。砂仁健胃理气
止痛,化食积,并可入肾,因此可作为肾胃痛之主药。枳壳或枳实能消心中痞塞之痰,泄腹中滞塞之气,推胃中隔宿之食,消腹内连年之积,故作为
脾胃痛之主药。香附舒肝理气,对肝胃不和之肝胃痛有较好的疗效。服本方痛止后,可用5~10剂共研极细末,温开水调服,每服6克,日服1~2次,
以巩固疗效。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证属寒凝气滞者。临床以胃脘近心窝处疼痛,泛酸嗳气,或吐涎沫,脘腹胀满,痛引胁背或胸中,舌质淡红,苔薄
白或白腻,脉沉迟或弦紧为特点。
【加减】本方为治疗胃痛的基本方剂,临床可根据病情酌加药物。如:
(1)肝胃痛证:见胃痛连胁,攻撑作痛,呕逆嗳气,苔多薄白,脉弦紧。治疗将香附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药仍为9克。若口苦吐酸,为胆火较盛,
加生栀子6~9克;胁痛较重者,可加川楝子9克。
(2)心胃痛证:见痛引胸中,心悸气短,舌红苔薄白、脉寸尺俱微,动见于关。治疗将高良姜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仍用9克。若大便色黑即与小肠
火有关,可加焦栀仁3克。
(3)脾胃痛证:见胃脘疼痛,脘腹胀满,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舌苔白腻,脉缓或大,治疗将炒枳壳(或炒枳实)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仍用9克。
(4)肺胃痛证:见胃脘疼痛、肩背拘急、痰多咳嗽、动则气少,舌苔白腻、脉寸微关紧尺沉,治疗将清半夏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仍用9克,若见大
便干燥或不通,为大肠有热可加大黄2~3克。
(5)肾胃痛证:见脘痛及腰痛、腰酸,少腹胀痛,行则佝偻,舌苔薄白,脉沉迟或伏,治疗将砂仁加至12克为主药,余四味药仍用9克。若腰酸小腹胀
甚,可加沉香末2克(分冲);同时有小便不利者,可加肉桂末2克(分冲)。
(6)若中焦痞满,上下不通,此乃兼有三焦症状,可加黄连2~3克,肉桂末2克(分冲)。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56.2健运麦谷茅汤
【来源】赵棻,《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麦芽、谷芽各30克,鸡内金、淮山药各15克,党参10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加清水超过药面一寸(指一般药罐)浸泡1小时,然后置火煎熬,沸后继沸5分钟即可,不宜久煎。水煎两次,日分早、晚各服1
次。
【功用】健脾和胃,复元益气。
【方解】方中山药性平味甘,补脾气而益胃阴,合党参又能补气。内金甘平、运脾健胃,有以脏补脏之妙,非他药所能及。甘草引药入脾,再加麦谷
二芽,共奏复元益气之妙。考麦谷二芽,多认为属于消积破滞之品,而却用于内伤虚证,于是,二药因此而用亦寡。大好良药,宏效莫展,岂不可惜
。实则二芽“开发胃气,宣五谷味”(《本草述》),其功用不在破,而在于开胃健脾,脾开胃健,则能运载药力,以达病所,而使药效发挥,功收倍
蓰。至于“化滞破积”,乃脾胃功能得到开运的必然结果,亦二味功能之余绪而已。再考二芽之丰功,古人亦早有谠论,兹略举一二,以资借鉴。如
缪仲淳谓:“此药具生化之性,故为脾胃要药”;王海藏谓:“胃所虚人,宜服麦芽、神曲”,是皆不破积而轻视二芽。二芽性味平和,禀天地生发
之气,开发脾胃而无升腾伤阴之弊。麦芽补脾谷芽入胃;麦芽主升,谷芽主降,能使脾胃和合,升降有序。而用量特大者,欲使气机更加活泼。现代
研究发现,二芽含有益人体的酶与微量元素,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此亦类似元气在体内推动,激发功能的表现。
【主治】慢性胃炎。临床凡见内伤或外感而致脾胃健运不及,脏腑功能低下者,均可配伍对症药应用,单用能增进食欲。此外大病久病之治、胃气受
伤、食纳不香者也可灵活随证应用。
【加减】如伤风感冒加香苏饮合用;伤风咳嗽加三拗汤合用;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加平胃散合用,如此类推,但无论成人、儿童,麦谷芽用量不宜
减少。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卓著。
【附记】验之临床,本方不仅对胃炎疗效卓著,而且对其他疾病导致脾胃失运、纳谷不香者也有良效。
56.3加味香苏饮
【来源】董建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苏梗6克,香附10克,陈皮、毕澄茄各6克,枳壳、大腹皮、香橼皮各10克,佛手片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理气、和胃、通降。
【方解】胃病为古今临床之常见病,多发病。其中尤以气滞者为多,表现以胃脘作胀为主,治当理气和胃通降。本方以苏梗、香附、陈皮为主药,苏
梗入胃,顺气开郁和胃;香附入肝,解郁理气止痛;陈皮行气、和胃、化湿,为脾胃宣通疏利要药,具有能散、能燥、能泻、能补、能和之功,它与
苏梗、香附为伍既能和胃理气,又可舒肝止痛。方中毕澄茄味辛性微温,具有温中散寒、理气通降作用,专治胃脘胀痛,兼以降逆而止嗳气,配枳壳
可消胀除满,佐大腹皮下气行水,调和脾胃;香橼皮、佛手二药具有宽胸、除胀、止痛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理气止痛,和胃通降之功。
【主治】胃胀,胃痛。
【加减】肝郁胁胀加柴胡、青皮、郁金;食滞加鸡内金、焦三仙;兼痛甚者加金铃子、元胡;吞酸者加左金丸、乌贼骨、瓦楞子。
56.4百合荔楝乌药汤
【来源】程铭恩,《百病中医集验高效良方》
【组成】生百合40克,川楝子20克,荔枝核、乌药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上药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3次混合,分2次——早饭前半小时和睡前各服1次。
【功用】滋阴养胃,行气止痛。
【方解】清·叶天士谓:“阳明阳土,得阴自安”,故方用百合润肺养阴,能治“邪气腹胀心痛”(《本经》)俾肺气降则诸气皆降;川楝子疏肝行气
,乌药理气止痛,荔枝核除寒散滞、行气止痛。众药合用,既可滋阴养胃,又能行气止痛,用治阴虚气滞所致胃脘痛、腹胀、恶心、吞酸、食少纳呆
等症切中病机,故用之疗效颇著。
【主治】胃脘痛(阴虚气滞型)。
【加减】临床使用本方还应注意随症加减变化,如腹胀,加枳实、麦芽、香橼皮;胁胀加郁金、木香,青皮;嗳气加木香、莱菔子;痛甚,加白芍,
甘草;刺痛加蒲黄、五灵脂;吐酸加川黄连,吴茱萸;恶心,加藿香,陈皮;口渴饮冷加石膏;口干不欲饮,加麦冬、生地、玉竹、元参;食少加山
楂、神曲、麦芽;气短乏力,加党参、桂枝;腹泻,加白术、茯苓;大便秘,加火麻仁。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附记】服药期间:忌腥冷辛辣及油腻食物,避免过劳及情志所伤。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56.5沙参养胃汤
【来源】李振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辽沙参20克,麦冬、石斛各15克,白芍20克,山楂15克,知母12克,鸡内金10克,天花粉12克,丹皮10克,乌梅肉、陈皮各10克,生甘草3
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小火煎),日服2次。
【功用】养阴和胃,理气清热。
【方解】脾胃阴虚证,其病机变化侧重在胃,胃主受纳水谷,其性以通降下行为顺,喜润恶燥,燥则胃气热,失于通降,当治以甘凉清补酸甘养阴,
理气和胃。李氏集数十年临床经验,自拟沙参养胃汤。方中辽沙参、麦冬、石斛、花粉甘凉濡润,滋胃养阴;白芍、生甘草、乌梅肉酸甘化阴;知母
清胃中燥热;山楂、鸡内金、陈皮理气和胃,以防甘凉滋腻碍脾;丹皮清血热并行血中之气。全方甘淡味薄,清虚灵达,滋而不腻,清而不泄,恰针
对脾虚病机本质,顺其升降之性,重在健运脾胃,选药精当,配方严谨,故疗效显著。本方养阴而不腻膈,消导而不伤中,故为治疗胃病之良方。
【主治】各种慢性胃炎病。症见胃脘隐痛、脘腹胀满,或牵及两胁、嗳气、纳呆食少、少食即饱,胃中灼热嘈杂、口干咽燥、便干、身倦乏力、面色
萎黄、形体消瘦,舌体瘦小,舌质红而缺津,少苔或花剥,脉细弱或细数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阴虚者。
【加减】兼气滞者加枳壳10克,川楝子12克,郁金10克;兼血瘀者,加丹参15克,桃仁、元胡各10克;阴虚内热、胃逆嗳气者,加竹茹10克,柿蒂15
克;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加焦栀子10克,夜交藤30克;大便干结者,加火麻仁15克;兼脾胃气虚者,加党参12克;若大便出血,加白芨10克,黑地
榆15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显著。
56.6胃痛散
【来源】程爵棠,《浙江中医学院学报》(4)1987年
【组成】煅牡蛎60克,制香附30克,炒元胡、炒九香虫各15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每日服3次,每次服1.5~3克,温开水送服。
【功用】舒肝和胃,制酸止痛。
【方解】明代张景岳云:“胃脘痛证,多有因寒、因食、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关于气。盖食滞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气郁者,肝郁也
。盖肝郁为百病之源,故临床所见胃脘痛证,因肝气犯胃所致者颇多。肝气久郁,变证峰起,与痰郁、血郁、湿郁和食郁等多有夹杂。气机阻滞,胃
失和降。治宜舒肝和胃,制酸止痛。方中重用煅牡蛎制酸止痛,兼消诸因之积聚,且能舒展气机,故以为君;臣以元胡、制香附、九香虫舒肝和胃、
顺气止痛。药仅四味,力专效宏,合用则舒肝和胃、制酸止痛之功颇著。
【主治】胃脘痛。症见胃脘痛,时痛时止,嗳气吞酸,或胸腹胀满等。
【加减】食滞加神曲、鸡内金各15克;寒凝加高良姜30克;胃酸过多加乌贼骨、瓦楞子各9克。
【疗效】总结用本方治疗胃脘痛450例资料。其中:用药1~3次后均止痛。长年未复发者261例,1年内复发者189例。总有效率达100%。
【附记】据临床观察,本方用于治疗胃脘痛,尤其是肝气犯胃型胃痛(俗名胃气痛),疗效满意。三十五年来,本人治验颇多,对于肝气犯胃所致之胃
脘痛,若痛时服之,每有“立刻止痛”之效。药后痛止,至有3个月的近期疗效。若复发,用本方治之,同样取效。而且复发3次、3次痛止者,多获
痊愈或延长复发时间。用于其他类型胃脘痛,亦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及辛辣之物,应保持心情舒畅。
56.7加味良附散
【来源】程爵棠,《四川中医》(6)1983年
【组成】制香附、高良姜、乌贼骨各30克,姜半夏9克,元胡15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勿泄气。每日服3次,每次空腹服3~5克,用温开水送服。
【功用】疏肝解郁,温中散寒,制酸止痛。
【方解】胃脘痛(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凡证属脾胃虚寒或肝气犯胃型者,治宜疏肝理气、温中散寒、制酸止痛。
本方系根据民间治胃痛秘方——良附散加元胡、乌贼骨、姜半夏而成。方中是以制香附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臣以高良姜温中散寒止痛;佐以元胡助
君药增强理气止痛之效;姜半夏化痰降逆,合高良姜则温中止痛之功尤著,使以乌贼骨制酸止痛。诸药配伍为用,共奏疏肝解郁、温中散寒、制酸止
痛之功。
【主治】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症见胃脘疼痛,或隐痛、胀痛、嗳气吞酸、喜按、喜温,或遇饥饿、情绪变化,或寒冷,或食生冷之物则痛加
剧,舌苔薄白,脉沉迟或迟弦。
【疗效】总结用本方治疗胃脘痛175例资料,其中:胃脘痛(慢性胃炎)78例中,痊愈65例,显效13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97例中,痊愈70例,显效14
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达100%。
【附记】据临床观察,本方用于治疗虚寒性或肝气犯胃型之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均有较好的止痛、制酸效果,而且反跳现象少。通过临床反
复实践比较,本方疗效较原方为优。
56.8安中汤
【来源】张镜人,《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柴胡6克,炒黄芩、炒白术、香扁豆、炒白芍各9克,水炙甘草3克,苏梗6克,制香附,炙延胡索各9克,八月扎15克,炒六曲6克,香谷芽12
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功用】调肝和胃,健脾安中。
【方解】胃居中焦,与脾以膜相连。胃属腑而主表,脾属脏而主里。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脾性喜燥,胃性喜润。二者相反相成,犹如称物之“衡”
。平则不病,病则不平。其不平的病机,主要是升降的失调,燥润的不适。然需指出,脾胃升降的生理活动,全赖肝胆的疏泄功能。肝胆的疏泄功能
减退,则脾胃升降的秩序乘常。于是木郁化热、土壅酿湿。中焦湿热干扰,则脾胃的润燥违和。故表现为脘部胀满、疼痛,甚或嗳气泛酸,纳谷不馨
。其证在胃,其因在肝。但从病机分析,显示肝失条达,少阳津气不展,郁热犯胃侵脾,气机阻滞所致。治疗当遵吴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
法论,疏肝胆以调升降,适燥润以和脾胃,纠其偏而达其平。尝自订安中应用于临床,颇获成功。方中柴胡疏泄肝胆,升清解郁;黄芩苦寒沉降,泄
热除湿;白术、扁豆健脾助运;白芍、甘草缓急安中;苏梗、制香附理气快膈,温而不燥;元胡、八月扎调营止痛,散而能润;炒六曲消胀化滞,香
谷芽和胃进食。诸药合用,共奏调肝和胃,健脾安中之功,故用之效佳。
【主治】脘部胀满、疼痛口苦、食欲减退、或伴嗳气泛酸,脉弦、细弦或濡细,舌苔薄黄腻或薄白腻,舌质偏红。
【加减】疼痛较甚,加九香虫6克;胀满不已,加炒枳壳9克;胃脘灼热,加连翘9克或炒知母9克;嗳气,加旋覆花9克(包)、代赭石15克;泛酸,加
煅瓦楞、海螵蛸各15克;嘈杂,加炒山药9克;苔腻较厚,加陈佩兰梗9克;舌红苔剥,去苏梗,加川石斛9克;便溏,加焦楂炭9克;伴腹痛,再加炮
姜炭5克,煨木香9克;便结,加全瓜蒌15克,望江南9克;腹胀,加大腹皮9克;X线显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加凤凰衣6克,芙蓉叶9克;胃黏膜
活检病理示肠腺化生,加白花蛇舌草30克;腺体萎缩,加丹参。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56.9养阴建中汤
【来源】姚奇蔚,《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北沙参30克,桑寄生、玉竹各20克,青黛10克,怀山药30克,白芍10克,石斛、焦山楂各30克,浙贝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养阴建中。
【方解】本方虽脱胎于叶天士的益胃汤,但去麦冬之腻,冰糖之甘,更增白芍、桑寄生柔肝平肝;怀山药、焦山楂一补一消、益阴健脾;浙贝母、青
黛舒肺达肝、解郁清热。全方甘淡味薄、清虚灵达、滋而不腻、清而不泄,清滋之中寓流动活跃之性。用其养胃,又能清肺;用其益气,又能达肝。
喻氏治燥伤肺,善清胃热以肃治节,余治“萎胃”,用益胃以舒肝肺,用药不同,治法无异。
【主治】胃痛、胃胀、嘈杂、灼热、口干苦,舌质淡红,无苔或少苔,脉细软,表现为肺虚肝热、胃阴受伤、胃阴不足型之患者。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笔者用本方,或随证略作加减,治疗萎缩性胃炎30例,平均服药35剂,均获痊愈或显效。
56.10益气建中汤
【来源】姚奇蔚,《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桂枝、白芍各10克,甘草3克,大枣3枚、黄芪50克,太子参30克,怀山药30克,黄精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益气建中。
【方解】本方源于《金匮要略》黄芪建中汤,但去饴糖大甘,更加太子参、怀山药、黄精益气养液,重用黄芪补肺制肝,舒达肝气,于温建中寓展运
之用。方中黄芪甘温味淡,轻虚不壅,于补气之中含上升外达之性,对气虚不足、肝气升达无力者,确为首选良药。陈修园主张重用黄芪助少阳生发
之气,逆转其不利之枢机。余用黄芪助肝气升达之力,舒展其不达之郁滞,义正相同。此方虽经加减,但达到了温不燥液、补不壅气,寓舒肺达肝于
建中益气之中,以建中益气之剂,收达肝和胃之用。
【主治】胃痛、胃胀、喜暖喜按、遇寒加重、口淡不干、四肢欠温,舌质淡,苔薄白,脉迟或缓,表现为中阳不振、肝升无力、胃阳不足型之患者。
【加减】当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四肢无力等,可选加党参、白术。
【疗效】屡用效佳。
【附记】本方适用于虚寒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56.11疏肝和胃汤
【来源】裘吉生,《新编经验方》
【组成】甘松5克,制香附9克,煅瓦楞12克,九香虫3克,刺猬皮(焙)、沉香曲(包煎)各9克,降香片5克,延胡索9克,左金丸3克(吞)、甘蔗汁1杯、
生姜汁半茶匙。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调气止痛。
【方解】本方以甘松、香附、沉香理气、止痛;元胡,九香虫理气止痛,化滞,合之止痛之力尤著;瓦楞子消癥制酸;刺猬皮凉血止痛,止呕;生姜
汁温胃,甘蔗汁和胃;左金丸(黄连、吴茱萸)泻肝止呕。诸药合用,其理气止痛,和胃止呕之功颇著。本方是浙江绍兴裘吉生治肝胃不和、当心而痛
的临床验方,确有显效。
【主治】肝气犯胃之胃脘痛。
【疗效】屡用效佳。
56.12三合汤
【来源】焦树德,《中医杂志》(5)1989年
【组成】高良姜、制香附各6~10克,百合30克,乌药9~12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温胃散寒、活血通经、理气止痛。
【方解】本方是以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三个药方组合而成,故名“三合汤”。其中良附丸(高良姜、香附)温胃散寒、理气行滞、利三焦、解六郁
、善治寒凝气滞之胃痛;百合汤(百合、乌药)清泄肺胃郁气、疏散滞气,主治诸气郁之胃脘痛;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和
胃醒脾,主治日久难愈、气滞血瘀、正气渐虚之胃脘痛,其中良附丸善治寒凝气滞胃痛。寒凝重者,重用高良姜;因气滞而重者,重用香附。百合汤
既能清泄肺胃郁气,又能防止百合平凉之性,有碍中运。丹参饮,3药合用,以丹参入血分,又配以檀香、砂仁,既能活瘀滞,又能理胃气,不但能
活血定痛,又能养血,益肾,醒脾,调胃。三方组合,既主气,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滞,治疗心腹诸痛,既能治病,又能益人,功效比较全面,适
应证广。焦氏临床使用40余年,常常收到令人难以思议的良好效果。
【主治】长期难愈的胃脘痛。症见舌苔白或薄白,脉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胃脘喜暖、痛处喜按,但又不耐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虚实寒热症状
夹杂并见者。可用于各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所致的胃痛。
【加减】若遇寒病重,得暖则舒,苔白脉缓或沉弦,证属胃寒盛者,可减丹参为20克,加砂仁为6克,高良姜用10克,再加吴茱萸5克,干姜3克;兼
有胸脘发闷、泛恶吐水,喜干食,不欲饮水,可加陈皮10克,半夏9~12克,茯苓10~15克,木香6~9克,煅瓦楞子10克;兼有右胁或两胁胀痛或隐
痛、情绪不佳则胃痛加重,喜长吁、嗳气,大便时干时软,脉沉弦或弦细,证属肝郁犯胃者,可轻用高良姜,重用香附,再加柴胡9克,厚朴、炒川
楝子各10克,绿萼梅5克,白芍10克,把檀香改为9克;兼有口苦,舌苔微黄,虽思冷饮食,但食凉物病又加重,胃中似有灼热感、脉略有数象,证属
标热本寒者,减高良姜为5克,加炒黄连6克,炒黄芩9克,千年健12克,去砂仁;兼舌红无苔、口干不欲饮水、饭后迟消,大便少而涩,或干燥,证
属中焦气化不利,津不上输者,可加知母9克,焦三仙各9克,香稻芽10克,葛根9克;大便色黑,潜血阳性者,加白芨9克,生藕节15~20克,茜草炭
12克,减良姜为5克;舌红无苔,口干、喜稀食、夜间口渴、胃中有灼热感,食欲不振,大便干涩不爽,脉象沉细数,或弦细略数,证属胃阴不足者
,可减高良姜为3克,去砂仁,加沙参9克,麦冬6克,知母9克,白梅花3克。
若兼胃脘刺痛、痛处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沉而带涩,证属中焦瘀血阻滞者,本方加失笑散(蒲黄6~9克,五灵脂9~12克)、
名四合汤,其增活血化瘀止痛之功。对中焦有瘀血阻络而发生的心腹疼痛有较好的疗效。如兼有呕血、便血者,须改用蒲黄炭、五灵脂炭,再加白芨
10克,生藕节20克,或藕节炭30克,三七粉2克(分冲)、伏龙肝60~100克(煎汤代水),香附也要炒黑,可去砂仁。如无呕血、便血,但大便色黑、潜
血阳性者,也可用蒲黄炭、灵脂炭,或再加白芨、乌贼骨等。
【疗效】临床使用40余年,治验甚多,疗效显著。
【附记】“三合汤”与“四合汤”为焦氏祖传秘方。三合汤善治虚实夹杂,气滞血瘀,寒凝所致之顽固性胃脘痛,每多效验。用四合汤以治血瘀胃脘
痛,更为贴切,效果颇佳。
56.13平肝镇逆和胃通阳方
【来源】王香岩,《新编经验方》
【组成】代赭石20克,旋覆花、清半夏各9克,橘红6克,白茯苓12克,炒竹茹6克,栝蒌、薤白各9克,生姜3片、左金丸3克,金铃子、金石斛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平肝镇逆、和胃止呕。
【方解】方用旋覆花,代赭石镇肝下气;左金丸挟金铃子抑肝泻火;二陈丸合竹茹、生姜调中止呕;石斛清虚热、平胃气;栝蒌、薤白除胸胁疼痛。
全方以平肝镇逆为主、和胃止呕为辅,药性偏于苦降辛通,善治胃脘痛吐酸之症,有复杯而已之效。
【主治】肝气犯胃,胃脘痛吐酸之症。
【疗效】临床屡用,其效卓著。
56.14沉桂止痛散
【来源】叶橘泉,《新编经验方》
【组成】沉香、肉桂各9克,白蔻仁、黄连各6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和匀备用。每次服3克,1日服4次,温水送服。
【功用】补气止痛。
【方解】方用肉桂温通血脉;沉香温中补气;蔻仁除寒燥湿、化食消胀;黄连燥湿泻火。肉桂配沉香期能急速止痛;蔻仁配黄连意在止呕泻痞、寒热
并用,收效甚捷。
【主治】心腹疼痛。
【疗效】临床屡用、效捷效佳。
56.15益中活血汤
【来源】孙咸茂,《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黄芪30克,肉桂8克,吴茱萸10克,丹参15克,乳香、没药各8克,生蒲黄15克,三棱、莪术各10克,川芎12克,乌药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益中散寒、理气活血、消肿生肌。
【方解】方中黄芪补气和中;肉桂、吴茱萸温胃祛寒;丹参、川芎养血活血;三棱、莪术破瘀行气、消积止痛;乳香、没药散血消肿、生肌定痛;生
蒲黄活血祛瘀;乌药顺气止痛、散寒温中。诸药合用攻补兼施,理气与活血并用、温散寒邪而不伤正、活血化瘀而痛自宁,用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疗效甚佳。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疼痛),因中气虚、中焦寒、血瘀引起者均宜。
【加减】气虚者,重用黄芪,加党参;胃阳虚者,加寸冬、石斛;纳呆者,加山楂;肠液返流者,加川朴、姜半夏、柿蒂、柴胡、白芍;血瘀明显者
,加水蛭、干漆粉(冲)。
【疗效】临床治疗观察300余例,治愈率在75%,总有效率95%左右。本方对轻度者疗效好、治疗后病理检查:腺体增多、黏膜增厚、黏膜肌层变薄、
血管增多、扩张肠上皮化生消失、镜检黏膜上颗粒结节消失、色泽变红或部分呈充血状。
56.16健脾和胃汤
【来源】王祖雄,《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太子参10克,苍术、白术各9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法半夏、陈皮各9克,木香、砂仁、蔻仁、厚朴各6克,佛手片、香橼皮各9克,川
芎6克,丹参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和胃、兼理气除湿化瘀。
【方解】现代医学所称的浅表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本方系从香砂六君子汤、平胃散化裁而成。方中香砂六君子汤健运脾土;平胃散加蔻仁和
胃降逆除湿;佛手片,香橼皮理气宽胸;川芎、丹参活血化瘀。诸药合用,共奏健脾和胃、理气除湿化瘀之功。
【主治】浅表性胃炎,症见食纳减少、食后胸脘胀闷或疼痛、或呃逆。脉缓弱、舌淡苔白腻等。
【加减】如舌红、口干、便结者,去苍术,加玉竹、石斛、生白芍、火麻仁;若苔厚腻、口黏、便溏者,加藿香、佩兰、苡仁、煅诃子;兼食滞嗳气
、腹胀者,加神曲、山楂、麦芽、大腹皮。
【疗效】屡用皆效。
56.17柴桂汤
【来源】陈庚吉,《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柴胡8~12克,桂枝6~9克,半夏9~12克,白芍15~60克,甘草3克,生姜3片为引。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用】舒肝、和胃、镇痛。
【方解】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所说的胃的各类炎症和溃疡病。每因饮食失节、情志刺激、感受寒凉之邪而诱发,在治疗时多以调气健胃之品、所谓“
治肝可以安胃、凡醒胃必先制肝”。故方用柴胡疏肝通辛、配半夏一升一降、调理气机、和胃降逆;桂枝辛散温通、健胃止痛;白芍酸敛柔肝兼通脾
络、为治疗诸痛良药,合甘草缓急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升清降浊、通络止痛之功。因此,应本着疏理不可太过、太过则伤气;补脾不可太
壅,太壅则腹胀增重;祛湿不可太燥,太燥则易伤阴;清热不可太凉,寒凉则凝滞、疼痛不解;祛瘀不可太破,太破正气愈虚,病体不易恢复;养阴
不可太腻,腻则滞邪、气机不利、缠绵难解。必须照顾到邪正双方,时刻注意保护和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治疗本病的原则是疏理气机、健脾和
胃。
【主治】胃脘痛。
【加减】(1)胃脘隐痛、喜热喜按、呕吐清水、大便稀薄等脾胃虚寒症状明显者,加良姜、香附、熟附子、云茯苓、煨姜以温中散寒;如兼呕吐剧烈
不能进食者,加吴茱萸、生姜汁、灶心土泡水煎药、少量频饮;痛连少腹;喜温喜按者,加小茴香、沉香、连须葱白3寸为引。
(2)全身乏力、胃脘隐痛、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脉缓弱等气虚者,加黄芪、党参、白术、云苓、陈皮、砂仁、大枣;伴有胃下垂者,重用黄芪、党
参、白术、泽兰叶、枳壳。
(3)肝郁气滞、胃脘胀痛牵引两胁、嗳气则舒、脉弦者,加佛手、青皮、槟榔等;胸痛者加全瓜蒌、薤白;胃脘刺痛、固定不移,或见呕血便黑、舌
质紫暗者,加香附、灵脂、黄连、蒲黄炭;便血重者,合黄土汤加汉三七。
(4)胃脘痛甚不止,重用白芍至60克,加白芷、木香;兼有嘈杂泛酸,口苦苔黄者、另加左金丸、乌贼骨;食滞嗳腐、胃脘胀满者,加莱菔子、炒麦
芽、枳壳。
(5)温热郁滞、脘腹胀满、胃中灼痛、口干不欲饮、舌苔黄腻者,加苍术、川朴、藿香、龙胆草;苔白如积粉者,此为湿浊内蕴,加草果、蔻仁、川
朴、佩兰等药物,取行气化湿的作用。
(6)胃脘疼痛、口干唇燥、舌红苔少、纳食不香,采用标本兼顾之法,本方去桂枝、加沙参、石斛、玉竹、鸡内金、大豆黄卷等,俟痛止后再以治本
为主。
【疗效】临床屡用,均收到良好效果。
【附记】①药引要随证选用,如生姜可温化痰饮、降逆止呕;连须葱白可引气通中;伏龙肝泡水煎药可补土安胃止呕;大枣甘补脾胃、引导诸药直达
病所。②本方还可用于其他部位的疼痛,如慢性腹泻的腹痛、妇女痛经、肝胆疾病、疝痛及不明原因的腹痛等,可在原方的基础上加减治疗,亦收良
效。
56.18通降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莱菔子、焦曲各10克,枳实6克,大黄、厚朴、元胡各10克,川楝子6克,旋覆花、代赭石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宣导中焦、和胃降逆。
【方解】胃宜降则和、以通为补、故方名通降。方用莱菔子、枳实、厚朴、焦曲消食破结而去胀满;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元胡、川楝子、旋覆
花、赭石消痞止痛,合之治胃脘痛之属实者。
【主治】胃脘痛,症见胃痛拒按、按之痞硬、嗳气倒饱、恶食吞酸,大便燥结、舌苔厚糙、脉弦滑、证属食滞中焦、胃失和降。
【疗效】临床屡用、奏效颇捷。
56.19肝胃百合汤
【来源】夏度衡,《新中医》(12)1990年
【组成】百合15克,柴胡、萸苓、郁金、乌药、丹参、川楝子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健脾和胃、疏肝理气、通络止痛。
【方解】脾与胃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润一燥、一运一纳、共同完成消化、转输和化生气血的功能。因此治疗胃脘痛,不能一边倒而顾此失彼。其
原则是不燥胃、不湿脾、标本兼顾、调畅气机、平衡阴阳。故方用百合,甘平,《神农本草经》云:“主邪气腹胀心痛。”与甘草相伍、润胃而不湿
脾、健脾而不燥胃、调中利气、扶土抑木;柴胡微辛苦而平,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本草便读》谓能“疏土畅肝散结气”。郁金辛苦微凉,属血中
气药,能降胃气、解肝郁;乌药辛温不燥,《本草述钩元》谓:“疏胸腹邪逆之气,一切病之属气者皆可治。”黄芩、川楝子苦寒,与辛温之乌药相
伍,能避寒凉之性,而取苦降之用。气既久阻、血亦应病、故用丹参活血通络、活血调气。全方不润不燥、阴阳平调,从调畅肝胃气机着手,复脾胃
升降之气,以达到治肝安胃之目的。
【主治】胃脘痛(肝胃气滞型)。
【加减】临床运用,若表现其他证型,可随不同兼证加减,如肝胃郁热者,加蒲公英15克以清肝胃之热;寒热相兼者,加蒲公英15克,高良姜3克,
寒温并用;脾胃虚寒者,去黄芩,加黄芪、明党参各10克以益气健脾,升麻10克以升举清阳。若见其他兼证,又当随不同兼证加减用药,如吞酸嘈杂
、得碱痛减者,加生牡蛎或瓦楞子和胃抑酸;兼阴伤胃燥者,加沙参滋胃润燥;刺痛不移与黑便者,加生蒲黄化瘀止血;胸背胀痛,加少量九香虫,
辛温理气止痛;胃脘挛急而痛,加白芍与甘草为伍,以缓急止痛;脘腹胀痛,呕吐频繁,加枳实、白术以行气消痞、健脾利水;大便秘结,加火麻仁
润肠通便。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十分满意。
五七、治膈肌痉挛(呃逆)秘方(9首)
57.1治肝止呃汤
【来源】张学能,《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太子参30克,生地12克,麦冬、玉竹、鲜石斛、生石决明(先煎)、代赭石(先煎)各30克,元参、赤芍、白芍、柿蒂、竹茹、怀牛膝各9克,
生甘草4.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育阴潜阳、和胃降逆。
【方解】素体阴亏、虚阳易亢、肝气横逆,引动胃气上逆、而使呃逆频频不愈。此病标在胃,而本于阴亏阳亢。治宜育阴潜阳、和胃降逆。方中以生
地、麦冬、石斛、元参养胃生津;太子参益气补中;石决明、代赭石平肝降逆;柿蒂、竹茹降气止呃;赤白芍,牛膝活血通络兼治肝阳上亢、肢体失
用。诸药配伍为用,取效甚捷。
【主治】顽固性呃逆、呃声急促,但不连续,常伴口干咽燥、舌红而干、便秘,头痛等。
【疗效】临床屡用、均取得良好效果。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验之临床,确有良效。
57.2解迷止偏香
【来源】田成庆,《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曼陀罗花9份、旋覆花3份、款冬花3份、薄荷叶1份、檀香末10份、麝香0.1份。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水或稀面糊拌匀制成条香或蚊香状之“香”。用时任取1条、点燃一端,让患者闻其烟数秒到一二分钟,不可过闻,以免
中毒。
【功用】解痉、止痛、止咳、熄风、辛香透窍、麻醉。
【方解】小儿痉咳、惊吓、各种疼痛、咳嗽以致呃逆诸症。
【疗效】屡用效捷,多1次见效。
57.3止嗳汤
【来源】戴丽三,《戴丽三医疗经验选》
【组成】旋覆花、竹茹各6克,生代赭石、潞党参各15克,法半夏9克,炒黄连5克,炒吴茱萸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泄肝胆郁热、和胃降逆。
【方解】方用旋覆代赭汤(旋覆花、半夏、党参、代赭石、甘草、生姜、大枣)为主药降气化痰、益气和胃;以左金丸(黄连、吴茱萸)清泻肝火。肝气
犯胃、胃气上逆而致嗳气频频不止,用此方疗效颇佳。
【主治】嗳气不止、兼见胃脘微痛、头昏、口臭、口苦、欲呕、心烦,舌降、脉弦。可用于膈肌痉挛。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佳。
57.4降逆止呃汤
【来源】经验方,《中医治法与方剂》
【组成】代赭石24克,陈皮15克,旋覆花、竹茹、太子参各12克,丁香、柿蒂、天冬、麦冬、甘草、枇杷叶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降逆止呃。
【方解】本方由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丁香柿蒂汤加减化裁而成。增加了降逆止呕之效。加入滋阴的天冬、麦冬,减去了半夏、生姜等温热之
品,有助于胃阴之复、胃气之降。故用之多效。
【主治】寒热错杂之胃气上逆、呃逆、声音低怯、下肢欠温、口干舌红、苔薄、脉细。可用于膈肌痉挛。
【加减】若加白芍15克,效果更佳。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57.5治噫气声声不绝方
【来源】沈仲圭,《新编经验方》
【组成】旋覆花(包煎)、代赭石、姜半夏各9克,橘红5克,茯苓9克,西洋参3克,麦冬9克,沉香末1.5克,砂仁5克,枇杷叶9克(去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和胃降气、镇逆止呃。
【方解】方用西洋参、麦冬补胃;旋覆花、代赭石镇逆;二陈合枇杷叶和胃降气,用治胃虚客气上升之呃逆,殊为合宜。
【主治】噫气声高、频频不绝。可用于膈肌痉挛。
【疗效】效果甚捷。
57.6宣中降气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莱菔子、法半夏、广皮各10克,旋覆花9克,代赭石15克,沉香5克,厚朴9克,刀豆30克,生枇杷叶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4小时服1次。
【功用】宣中降气。
【方解】本方宣中降气、专治呃逆之因于气逆者。方用莱菔子、清半夏、广皮、厚朴理气宣中;旋覆花、赭石、生枇杷叶平肝降逆;刀豆温中下气、
使气不上冲,则呃逆而止。
【主治】呃逆(因气)、烦躁不安、呃逆频频、其声高亢、脉多弦滑。
【加减】如大便秘结、加大黄、元明粉、枳实。
【疗效】临床屡用,无不立效。
57.7宽中降逆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莱菔子12克,焦楂、焦曲、焦麦芽、川厚朴、陈皮、大黄、枳实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宣导中焦、理气降逆。
【方解】方用莱菔子、枳实、陈皮降气宣中;焦楂、焦曲、麦芽消导宿食。气以下逆为顺,故用大黄、川厚朴下气通便。俾中焦疏通、气下行而不上
逆,则呃逆自止。
【主治】呃逆(因食滞者),证见脘腹胀满、大便不利、食欲不振、得食则呃更甚。
【疗效】屡用效佳。
57.8白虎降逆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膏30克,知母9克,石决明30克,黄柏、栀子各9克,竹茹12克,旋覆花、赭石、枳实、川厚朴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清热降逆。
【方解】方用石膏、知母、黄柏、栀子、竹茹清气分之热;石决明、旋覆花、赭石平肝降逆;枳实、厚朴理气降逆。诸药相伍,共奏清热降逆之效。
【主治】呃逆(因热者),证见口干舌燥、面赤便秘、呃逆频急、其声高亢、脉必洪数。
【加减】如大便结,加大黄、元明粉各9克;如呃甚者,加刀豆30克。
【疗效】屡用效佳。
57.9降逆止呃方
【来源】任贵贤,《光明中医》(1)1988年
【组成】丁香、柿蒂、法半夏、生姜、橘皮、竹茹各10克,生代赭石20克(先煎)、姜炙枇杷叶10克,党参12克,柴胡、神曲各10克,生大黄3克(后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降逆止呃。
【方解】临床所见,有一种虚实相兼、寒热错杂之顽固性呃逆,一般治方难以收效。故方用丁香、柿蒂温胃散寒、降逆;半夏、生姜温中散饮和胃;
橘皮理气健脾、燥湿祛痰;竹茹清热化痰、降逆止呃;枇杷叶清肺和胃、降气止逆;代赭石重镇平肝以降逆气。诸药虽寒温并用,然其性多降,故再
以柴胡疏肝畅气、升阳解热;以党参补中益气以治中虚之本,从而可复中焦升降之常。另加神曲、大黄,旨在消食、导滞、降浊,腑气降,胃气自如
。诸药相合,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升降相调,于寒热混杂,虚实兼见、升降紊乱之顽固性呃逆为宜。
【主治】顽固性呃逆。
【加减】临床应用,谨守本方,惟方中用量,可随证进退。
【疗效】用治数十例,皆在两剂内收功。效佳。
五八、治胃下垂秘方(5首)
58.1枳实参朴汤
【来源】王校,《陕西中医》(4)1988年
【组成】白术20克,人参6克(先煎)、茯苓12克,枳实、陈皮、半夏曲、川厚朴、莱菔子、槟榔各10克,砂仁、黄连、干姜各5克,炒麦芽15克,炙甘
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健脾、消食和胃。
【方解】根据本病有形气不足和食难消的特点,遵“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和“胃以通为补”之经旨,治宜消补兼施,故方用人参、白术、茯苓、炙甘
草补其脾胃不足之气;用枳实、砂仁、厚朴、陈皮、槟榔、半夏曲、麦芽等理气消导调和之药,以助其胃腑运化之能;配干姜、黄连寒温互用、阴阳
并调,从而达到恢复中焦气机升降之目的。诸药合用,具有补而不滞,消无损伤之妙,故用之效佳。
【主治】胃下垂。
【加减】脾虚甚者,重用人参、白术,加黄芪15克,山药12克,减黄连、槟榔;胃热盛者,重用黄连,加焦栀子6克;痞满盛者,重用厚朴、莱菔子
、槟榔。
【疗效】治疗30例、治愈(自觉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胃位恢复正常、半年以上未见复发者)26例、(占86.7%);有效(自觉症状消失或减轻,X线钡餐
造影胃位接近正常或较治疗前升高)3例,无效(服药60剂以后,症状、胃位无明显改变者)1例。总有效率为96.7%,平均治愈时间为73天。
58.2四奇汤
【来源】廖家兴,《千家妙方·上》
【组成】黄芪20克,白术、枳壳各15克,防风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升提固脱。
【方解】本方由玉屏风散加枳壳而成,以代补中益气汤用,方用黄芪配白术益气健脾,配枳壳、防风升提、举陷、固脱。药仅4味,但力专效宏。
【主治】胃下垂。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著。
【附记】临床观察证明,本方除对胃下垂治疗有效外,对胃扩张、肠下垂、小肠疝气、脱肛、子宫下垂等均有较好疗效。
58.3补元复胃汤
【来源】刘士俊,《千家妙方·上》
【组成】党参12克,白术、茯苓各10克,砂仁、蔻仁、陈皮、枳壳、厚朴、麦芽、谷芽、神曲、山楂各6克,木香3克,山药15克,鸡内金12克,甘草
6克,大枣6个。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方解】方用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甘草、大枣补中健脾益气;复以砂仁、蔻仁、陈皮、枳壳、厚朴、麦芽、谷芽、神曲、山楂、木香、鸡内金
消食和胃、理气消胀。诸药相伍,共奏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之功,且具有“补而不滞、通无损伤”之妙,为有益无损之良方。
【主治】胃下垂(脾虚气陷)。
【疗效】屡用效佳。
58.4益气举陷汤
【来源】袁大仲,《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炙黄芪120克,防风3克,炒白术9克,炒枳壳15克,煨葛根12克,山茱萸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益气举陷升阳。
【方解】中气下陷,脾胃虚火型胃下垂。
【加减】病重加柴胡、升麻各3~6克,过量而致肝阳上升、劫铄肝阴;脾虚泄泻加煨肉蔻、罂粟壳各6克;便秘,加淡苁蓉15克;中气下陷、脾胃不
和、加木香6克,砂仁9克(后入),鸡内金9克;中气下陷、脾胃虚寒加煨姜9克,川附子12克;中气下陷、肝脾不和,方中枳壳3倍于白术,柴胡改为9
克,加麦芽15克。
【疗效】治疗30例、痊愈23例、基本痊愈4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达100%。
58.5升胃汤
【来源】兰少敏,《新中医》(9)1986年
【组成】柴胡、陈皮各10克,黄芪24克,党参15克,白术、白芍、茯苓、枳实、粉葛根各12克,怀山药3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益血疏肝、益气健脾、升胃举陷。
【方解】本病与肝之升发有关,实属肝脾肾三脏同病,治疗上必须三脏兼顾。故方中以柴胡“主心腹肠胃中结气”(《本经》)为主药,配白芍养肝血
、强肝用;黄芪配白芍补气以固卫阳、和敛脾阴、调营血,使阴阳气血都得到益处,营卫也得到调卫。用四君子汤(参、苓、术、草)、陈皮助阳气、
补脾益胃。因脾胃虚弱的人,消化大多不良,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也就不能完全被吸收,故用之。枳实配白术相辅相成,寓补于消,消不伤正;怀山
药补气养阴,益五脏、充肾精;黄芪具春令升发之性,得柴胡能升补肝气、得党参能升补脾阳,葛根鼓舞胃气上行,并助白术引甘温之品入胃经,妙
用则意在行里,防其走表。诸药合用,使肝气得舒,脾得健运,肾元得固,共奏“升胃”之效。
【主治】胃下垂。
【加减】如有湿热者,加黄连6克,藿香9克;肝郁脾虚者,加香附12克;脾肾阳虚者,加附子12克,肉桂(焗)6克;血瘀者,加失笑散;中气下陷者
,重用葛根,加升麻4克;伴有胃寒痛者,加高良姜9克;寒热不明而疼痛者,加元胡10克;合并溃疡者,加乌贼骨30克,白芨12克;气滞者加苏梗9
克,减党参10克;恶心者,加法半夏12克,生姜9克等。随证治之,每收佳效。
【疗效】治疗40例,痊愈11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5%。
五九、治胃黏膜脱垂症秘方(3首)
59.1温肾升阳汤
【来源】陆文彬,《千家妙方·上》
【组成】黑附块3~10克,当归10~12克,熟地10~15克,肉桂3~6克,杜仲10~12克,升麻、玉桔梗各3克,肉苁蓉10~12克,白芍10~15克,沉香
1.5~3克,刺猬皮4.5~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温肾升阳。
【主治】胃黏膜脱垂(脾肾阳虚,提系乏权)。
【疗效】屡用屡验,一般服20剂左右即可达到临床治愈。
59.2升提活血汤
【来源】马山,《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30克,党参、升麻、柴胡各10克,细辛3克,蒲公英、枳实、肉桂各10克,红花12克,蒲黄10克,川芎15克,丹参30克,三棱、莪术、
丹皮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补气升提、温中化疫。
【方解】胃黏膜脱垂。
【主治】合并有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加白芨12克,白芷10克,延胡索8克,儿茶10克,或用锡类散3克,饭后2小时服,每日3次;伴有疣状胃炎
或肥厚性胃炎者,加炮山甲8克,王不留行12克;合并有萎缩性胃炎,或肠上皮化生者,加水蛭5克,或土鳖虫10克;伴有食道炎者,饭后吞服黄连素
粉0.4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不能多喝水)。
【疗效】治疗77例,治愈75例,好转1例,无效1例。服药最少30剂,最多120剂。
【附记】临床实践证明,本方对虚寒性上腹疼痛,对饭后疼痛加重,尤以右侧卧位痛甚,左侧卧位痛减,伴腹胀、嗳气、不泛酸、喜暖、食欲减退、
时有恶心者疗效较好。合并有中度或重度萎缩性胃炎,或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宜服本方2个月以上。
59.3加减补中益气汤
【来源】郝耕圃,《千家妙方·上册》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60克,黄芪30克,升麻6克,陈皮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调胃补中,益气升阳。
【主治】胃黏膜脱垂症(中气不足、胃气不和型)。
【加减】如胃痛重者,加川楝子15克,元胡,炒枳壳各10克。
【疗效】治疗数例,均获痊愈。
【附记】病非一日,治非一日之功。坚持服用,每获痊愈。
六十、治浅表性胃炎(胃脘痛)秘方(6首)
60.1竹茹清胃饮
【来源】姚子扬,《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竹茹12克,芦根30克,蒲公英15克,枳壳、石斛各10克,麦冬15克,薄荷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日早、晚分2次饭前温服。每周服5剂。
【功用】轻清凉润,理气止痛。
【方解】方中竹茹、芦根性味甘寒,善清胃热,止呕哕;公英甘苦而寒,清热解毒,为清胃之要药;枳壳、白芍,薄荷疏肝、柔肝和胃、行气止痛;
石斛、麦冬滋养胃阴。诸药配伍为用,能清胃消炎、舒肝止痛,且对幽门弯曲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以利消化道炎症、溃疡之修复。本方用药轻灵,
清热而不伤胃,养阴而不恋邪,且无壅滞之弊。有病可治,无病可养,寓治于养之中,故为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溃疡偏热者之良方。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偏热者。其特征是:胃脘轻痛、咽干口苦、舌红、苔黄,胃无大热,服清胃散太过者。
【加减】胃脘痛甚者,重用芍药(30~60克),甘草、加元胡15克;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加儿茶10克,瓦楞子粉15克,去石斛;口渴者,加生石膏15
克,渴止即去之;便干者,加全瓜蒌20~30克;呕吐者,加生姜10克。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60.2清中消痞汤
【来源】李寿山,《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太子参、麦门冬各15克,制半夏7.5克,柴胡6克,生白芍10克,炒栀子、丹皮各7.5克,青皮10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养阴益胃,清中消痞。
【方解】本方系由《金匮要略》麦门冬汤加味组成。方中以太子参、甘草补中益气,以助脾胃之气阴;麦门冬甘寒清热,养阴益胃;制半夏和中降逆
以消痞;青皮理气疏肝导滞以散痞;柴胡疏肝解郁以畅胃;生白芍和中缓急以抑肝和胃;栀子清泄三焦郁火;丹皮凉血清泄阴火;丹参凉血祛瘀调养
胃;甘草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太子参、麦门冬之补,柴胡之升,青皮、半夏之降,栀子、丹皮之清,白芍、甘草之和,丹参之消,合诸补、
消、清、和、升、降于一炉,共奏养阴益胃、清中消痞之效。
【主治】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痞塞,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纳呆食少,大便燥秘,舌红
少津或光剥龟裂,脉细或数等,证属阴虚者。
【加减】泛恶欲呕者加竹茹、茯苓;口干舌燥者加黄连、生地,太子参易沙参;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气逆咽梗不适加旋覆花、生赭石;食少难消加
鸡内金、炒谷麦芽、乌梅;大便溏薄加山药、扁豆,减栀子、丹皮量;头眩目涩者加枸杞子、甘菊,去柴胡。
【疗效】多年应用,效果颇著。
60.3和中消痞汤
【来源】李寿山,《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党参15克,制半夏10克,黄连3克,丹参、蒲公英、白芍各15克,炙甘草6克,干姜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益气健胃,辛开苦降,和中开痞。
【方解】本方系由《伤寒论》半夏泻心汤、芍药甘草汤、理中汤等方化裁而成。方中党参、炙甘草补中气、健脾胃;制半夏燥湿化痰,与党参同用助
运化祛痰湿,以消痞结;黄连清热燥湿;干姜温中祛湿,三药合用,辛开苦降为和中消痞之主药;蒲公英苦味健胃,有清热和中之效;白芍缓急止痛
,与甘草合用酸甘化阴以益胃阴而防燥药之急;干姜与甘草合用,辛甘化阳,以扶脾阳而化寒湿之邪。两组药对配伍有益阴济阳、调和寒热之功;伍
丹参养血活血,寓补于消以和胃通络。诸药配伍合用,共奏益气健胃、调和寒热、辛开苦降、和中开痞之效,且收效颇著。
【主治】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闷胀,或脘腹痞满、嘈杂不舒、似痛非痛、饭后饱胀明显、纳呆食少、口苦口黏、大
便不畅,舌苔厚腻,脉象弦滑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痰湿中阻,寒热夹杂之胃痞症。
【加减】胃痛明显加元胡、香橼皮;胃中冷倍加干姜、肉桂;灼痛口干者干姜易炮姜,加石斛;噫气矢气不畅加佛手、枳壳;食少难消加鸡内金、炒
谷麦芽等。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显著。
60.4清胃方
【来源】张镜人,《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张镜人卷》
【组成】徐长卿、平地木各15克,旋覆花(包)9克,代赭石(先煎)、丹皮各15克,赤芍、制香附各12克,延胡索、连翘各9克,水炙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和胃清热,理气止痛。
【方解】肝气失于疏泄,郁热犯胃,症见纳减神疲、中脘胀满、隐隐疼痛、得噫嗳气稍舒。方中徐长卿、平地木健胃止痛;制香附、延胡索理气、行
滞、止痛;旋覆花、代赭石平逆除噫;丹参、赤芍调营活血;连翘、甘草清热缓急。诸药合用,功效非凡。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疗效】屡用屡验、效佳。
60.5益气养阴汤
【来源】危北海,《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当归、白芍、黄芪、白术、茯苓、泽泻各15克,甘草10克,青黛15克,白芨12克,黄连9克,陈皮、蒲公英各15克,三七面1克(冲服)、沉香
面1克(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饭后1小时服。
【功用】益气健脾、清热和胃、活血止痛。
【方解】慢性浅表性胃炎(气阴不足型)。
【疗效】多年应用,效果颇佳。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验之临床,多获良效。
60.6加味黄芪建中汤
【来源】杨泽民,《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黄芪20克,桂枝、白芍各10克,煅瓦楞30克,延胡索10克,虎杖20克,生姜3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汁300毫升,痛前服100毫升,日服3次。
【功用】益气温中、制酸疗嘈杂。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之属中焦虚寒胃脘痛,或伴嘈杂泛酸者。
【疗效】屡用屡验,坚持治疗,每获良效。
六一、治萎缩性胃炎(胃脘痛)秘方(7首)
61.1 滋胃饮
【来源】周仲瑛,《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乌梅肉6克,炒白芍、北沙参、大麦冬、金钗石斛、丹参、生麦芽各10克,炙鸡内金5克,玫瑰花、炙甘草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滋养胃阴,舒肝柔肝。
【方解】方中乌梅肉、白芍味酸敛津生津,养肝柔肝;北沙参、麦冬,石斛等益胃滋阴,一敛一滋,两济其阴,阴亏则失濡润,胃气失于和降。故少
佐理气而不伤阴玫瑰花,生麦芽和胃调肝,助胃运药、且能防单纯阴柔呆滞之弊。炙鸡内金健脾消食。久病入络,营虚血滞,故配以养营和血之丹参
,且和血畅血。有瘀能化、无瘀防生,寓“治未病”之意。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酸甘化阴、养胃生津之功。本方适用于胃阴亏虚证,对证
投用,每获卓效。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
细数为主症。其病机为:胃痛日久不愈,或气郁化火、迫灼胃阴,下汲肾水,而致胃液枯槁。
【加减】口渴甚、阴虚重者,加大生地10克;伴郁火,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心中懊恼,口苦而燥,加黑山栀6克,黄连5克;舌苔厚腻而黄
、呕恶频作,湿热留滞者,加黄连、厚朴、佛手各3克;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气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
,加太子参、淮山药各10克。
【疗效】屡用效著,一般服3~5剂即见效,继服可愈。
61.2加味黄连温胆汤
【来源】谢昌仁,《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连2克,陈皮6克,姜半夏10克,茯苓12克,甘草3克,枳实6克,竹茹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苦降辛通,化滞和中。
【方解】胃为阳土、多气多血,其致病者,中焦积滞壅遏,不能受纳腐熟使然,以实证为多。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及胃窦炎,临床主症为痛、胀、嘈
、热,故病机多责之痰热中困、胃失和降。《类证治裁》即云:“其状似饥非饥,似痛非痛,脘中懊恼不安,或兼嗳气痞闷,渐至吞酸停饮,胸前隐
痛。丹溪谓皆痰火为患,或食郁有热。”故其治宜通不宜滞,当苦辛并用。苦能降而辛能通,和中焦且清痰热,是以选择黄连温胆汤加味,取黄连苦
能健胃而降,二陈和胃化痰,其中姜半夏与川黄连配伍寓辛开苦降之意;竹茹清中除烦,降逆止呕;枳实下气行滞,更助黄连之苦降。方中黄连一味
,至关重要。《珍珠囊》载:“黄连其用有六:泻心脏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诸疮必用,三也;去风湿,四也;治赤眼暴发,五也;止中部
见血,六也。”可见其清热作用之强,使用范围之广。现代研究证实黄连有广谱抗菌作用,而胃炎患者多数幽门螺旋菌检查阳性,则无论从辨证辨病
角度此皆为良药。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素质,痰热轻重,斟酌其量。如热重者用3克,热轻者用2克,或伍以他药协同之,以使胃中痰热得化,气机调畅
而复其职。
【主治】慢性浅表性、萎缩性胃炎、胃窦炎,属痰热中困,胃失和降者。
【加减】本方共十二种加味法:①肝郁化火,嘈杂泛酸加吴茱萸,为左金温胆;②胃酸少加吴茱萸、白芍及戊己温胆;③脘胀痞满加全瓜蒌即陷胸温
胆;④肝胃不和,痛涉胁肋加柴胡、白芍,合四逆散意;⑤酸多加乌贼骨、大贝取乌贝散意;⑥痛甚加延胡索、川楝子、白芍;⑦伴失眠者,胃不和
卧不安也,加秫米、首乌藤、合欢皮;⑧胃脘灼热,重用黄连3克,加青木香、蒲公英、寓青蒲饮;⑨胃阴不足加沙参、麦冬、石斛,养胃汤之意;
⑩便秘者加瓜蒌仁、火麻仁、郁李仁;?脘痞烦热加栀子、黄芩;?久痛入络、夹瘀血证者加紫丹参,赤芍。
【疗效】多年使用,若能灵活加减,收效颇著。
61.3治萎缩性胃炎方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太子参30克,云茯苓、淮山药、石斛、小环钗各12克,麦芽30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
【功用】健脾养胃,益阴活络。【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佳。
61.4香砂温中汤
【来源】李振华,《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党参12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半夏各10克,木香6克,砂仁8克,川厚朴、干姜、川芎各10克,丁香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用】益气健脾、温中和胃。
【方解】慢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痞”等证范畴,临床多因饮食不节,嗜食生冷,损伤脾胃,中焦虚寒,以致脾不运化,胃失和降,气机
郁滞而形成。《景岳全书》指出:“胃脘痛证,多有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
痛之要,……当以理气为主。”故治疗脾胃阳虚证,不仅要温中健脾,还要注意疏肝、理气、和胃,才能达到治疗目的。香砂温中汤即是在上述原则
指导下,根据《时方歌括》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而成。方中以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陈皮、半夏、木香、砂仁(与前四味合用即为香砂
六君子汤)和厚朴理气和胃,干姜、丁香温中和胃,助脾运化;配合川芎以行气活血。诸药合用、虚实兼顾,升降相协,顺脾胃之性,恰中病机,故
功效非凡。
【主治】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等病。症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遇冷加重,腹胀纳差,嗳气泛吐清水、大便溏薄,
倦怠乏力,神疲懒言,畏寒肢冷,形体消瘦,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气虚、阳虚者。
【加减】兼肝郁甚者,加香附、乌药各10克;兼血瘀加丹参15克,元胡10克;湿盛泄泻者,加苡仁30克,泽泻10克,桂枝5克;湿阻呕恶者,加苍术
10克,藿香15克;食滞不化者,加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2克;阳虚甚者,加制附子10克;气虚甚者,加黄芪15~30克。
【疗效】多年应用,疗效满意。
【附记】本方为脾胃虚寒之“萎缩性胃炎”而设。药多香窜燥烈、易伤阴津,故若阴虚者当属禁用之列。
61.5养胃汤
【来源】何止湘,《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红参、黄连各3克,半夏9克,干姜3克,生甘草6克,八月札、佛手片各9克,制香附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养胃清热,舒肝理气。【主治】萎缩性胃炎。
【疗效】多年临床使用,治验甚多,有效率为80%。
61.6治胃痛方
【来源】赵棻,《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潞党参、淮山药各15克,麦芽、谷芽各30克,鸡内金9克,木香6克(后入)、神曲、川厚朴各9克,香白芷6克,元胡、赤芍各9克,海螵蛸12
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饭前半小时服药。
【功用】健运脾胃,理气行滞,活络止痛。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有出血者,胆汁返流性胃炎。症见胃脘胀痛、纳食减少、嗳气泛酸,舌淡苔薄,或舌苔厚腻,脉弦
或弦而无力。
【加减】(1)慢性萎缩性胃炎,无酸胃胀者,去海螵蛸,加乌梅5克,北楂肉、莪术各9克,北黄芪15克。
(2)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有出血者,加仙鹤草、紫珠草各15克,去赤芍。
(3)有胆汁返流引起胃炎者,加龙胆草9克,饭前半小时服药;(4)有面色苍白、呕吐清冷水者,加肉桂粉2克(冲服)。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5剂左右见效,多服可愈。
【附记】又王兴华教授用自拟验方两首散剂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颇具效验。一是脾胃气虚型用益气安中散,药用:太子参120克,炒白术100克
,云茯苓、生苡仁各200克,紫丹参100克,杭白芍150克,广木香60克,广郁金100克,粉甘草50克。将上药共研粗末,装瓶备用。每日取药末60克左
右、置容器中煎煮,水沸10分钟即可,取汁代茶饮服,一日数次。功能益气安中,行气消痞。故用之效佳。二是阴虚气滞型用滋阴养胃散,药用:北
沙参120克,麦门冬100克,杭白芍150克,紫丹参、炙乌梅、生山楂各100克,青木香60克,石见穿150克,生甘草50克。将上药共研为粗末,装瓶备
用。每日取药未50~60克,置容器中煎煮,水沸10分钟即可,取汁代茶饮服,一日数次。功能滋阴养胃,利气消痞。故用之效佳。
61.7补中消痞汤
【来源】李寿山,《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芪,党参各15克,枳实、桂枝各10克,炒白芍、丹参各15克,炙甘草、生姜各10克,大枣5枚,白术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功用】益气温中,导滞消痞。
【方解】本方系由《金匮要略》枳术丸、人参汤化裁而成。方中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为补益脾胃中虚的主药;枳实宽中
理气,与白术合用,理气导滞、消补兼施,以助其升清降浊之枢机;桂枝温中通络、与甘草配伍有辛甘化阳之效;白芍和中缓急,与甘草合用有酸甘
化阴之功,两组药相合以调和阴阳气血;丹参养血活络,寓补于消,为治久病入络之良药;辅以姜枣为佐以调和脾胃。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中,导
滞消痞之效。
【主治】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症见胃脘痞满、空腹隐痛、得食稍缓、喜暖喜按,噫气矢气,纳呆食少,口淡泛味,倦怠消瘦,便溏,舌淡脉弦
等。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弱、气滞偏寒,升降失调之胃痞症。
【加减】噫气矢气不畅者加佛手;脘中隐痛明显者加元胡、香橼皮;胸脘拘急、气逆咽梗者加香附、苏梗;胁背胀痛加广木香、郁金;食少难消加鸡
内金、炒谷麦芽;大便溏泻加茯苓;大便秘结,加肉苁蓉;贫血、头眩者,加当归、枸杞子。
【疗效】临床屡用,颇具效验。
六二、治糜烂型胃炎(胃脘痛)秘方(1首)
62.1消炎护胃饮
【来源】王兴华,《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炒黄芩10克,川黄连3克,青木香6克,蒲公英30克,姜半夏10克,云茯苓、薏苡仁各30克,生甘草5克,参三七粉10克。
【用法】每日1剂,将前8味药置容器中,加冷水浸泡半小时后煎煮。水煎两次,取汁300~360毫升,每日早、中、晚各服100~120毫升,并冲参三七
粉(约3克多)。
【功用】清热化湿,消炎护胃。【主治】糜烂型胃炎、十二指肠炎。
【疗效】屡用屡验,多获良效。
六三、治出血性胃炎秘方(1首)
63.1复方槐花煎
【来源】周学文,《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苦参、地榆、槐花各10克,蒲公英20克,小蓟、白蔻、浙贝母、海螵蛸、甘草、荷叶各10克,汉三七面3克(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凉血止血、散瘀理气。
【主治】出血性胃炎(呕血、黑便),痔疮出血疼痛。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1~3剂即效,多服可愈。
六四、治胆汁返流性胃炎(胃脘痛)秘方(1首)
64.1 健脾降逆汤
【来源】邓铁涛,《邓铁涛临床经验辑要》
【组成】吴茱萸1~3克,川黄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云茯苓各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疗效】多年应用,效果颇佳。
【附记】方名为笔者拟加。验之临床,每获良效。
六五、治上消化道出血秘方(4首)
65.1 溃疡止血方(粉)
【来源】谢昌仁,《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白术6克,炙甘草5克,当归6克,白芍10克,阿胶珠、地榆炭,侧柏炭各10克,乌贼骨12克,煅龙骨、煅牡蛎各15
克。
溃疡止血粉:乌贼骨3份、白芨2份、参三七粉1份。
【用法】(1)溃疡止血方:以水两碗约1000毫升左右煎煮滤液350~400毫升,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
(2)溃疡止血粉:上药按比例配制,共研极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服5~10克,温开水送下,每天服2~3次。
【功用】(1)溃疡止血方:健脾益气、养血止血、和营定痛。
(2)溃疡止血粉:收敛止血、活血化瘀、制酸止痛、生肌护膜。
【方解】上消化道出血者,以脾胃虚寒证型为多,即所谓“阴络伤则血内溢”是也。所以然者,脾胃络损,气不摄血而溢出。气与血密切相关,“气
为血帅,血为气母”,《内经》早有所云,故治血当治气为其原则。《类证治裁·血证总论》即曰:“气和则血循经,气逆则血越络”,“活血宜调
气”。
治气者,又有降气、清气、益气之别。此因脾胃虚寒、阴络损伤,治当益气。是方以参、芪、术、草补脾益气,又取其甘温之性,祛脾胃之虚寒,得
以温中摄血固脉,使血行经脉之中;伍以当归、白芍、阿胶珠,气血双补,阳中有阴,和营血而能止痛;乌贼骨收敛止痛,能制酸止痛,《本草纲目
》言其主治“唾血,下血”,血“见黑即止”,故用地榆炭、侧柏炭;更以龙牡收敛止血、益气固脱双重作用,以防血随气脱之变。本方功能益气摄
血,气血双调。固涩而能护膜,且能防止虚脱,临床治愈率达98%。
溃疡止血粉,方中以乌贼骨收敛止血,制酸止痛,对胃脘痛伴吞酸、嗳气,便血者颇有功效;白芨收敛,药性黏涩,止血颇佳。参三七既可止血,又
能活血散瘀定痛,合而成方,收敛止血,生肌护膜,收效颇佳。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不论便血与吐血、尤以溃疡出血疗效最佳。
【加减】若肝郁气滞、暴怒伤肝动血,则宜加疏肝和血之郁金、焦山栀、当归各6克,赤芍10克,丹皮6克,牛膝12克,去益气生血之品如生芪、太子
参等;热郁气滞、和降失调、久病伤络者可清中止血,加炒川黄连3克,陈皮6克,姜半夏10克,炒竹茹6克,茯苓12克,甘草4克;胃阴亏虚,内热耗
津伤络者,宜养胃阴,酌加沙参12克,麦冬10克,川石斛、玉竹各12克等,去生芪、白术。
【疗效】多年应用,治验甚多。临床治愈率达98%。
【附记】本方为治“脾胃虚寒,不能统血”之上消化道出血者而设;若证属虚多实少者,仍可用本方。但胃脘胀痛明显,舌苔厚腻者不宜使用本方。
临床一般以溃疡止血方(汤剂)治疗即可,若证情重者,应配用溃疡止血粉(散剂)治疗为宜。
65.2 止血要方
【来源】刘茂甫,《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焦地榆、白芨各30克,阿胶、仙鹤草、棕榈炭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或共研细末,每服5~10克,凉开水送服,日服2次。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各种胃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出血)。
【疗效】屡用效佳。一般服1~2次见效,3~5次即止。
65.3 大黄白芨粉
【来源】陈泽霖,《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大黄、白芨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次服3~4.5克,日服3~4次,温开水送服。出血量多势急者,可每2小时服药1次。
【功用】止血、祛瘀、生新。
【方解】方中大黄既能止血,又能祛瘀;白芨性胶黏,有收敛止血及生肌作用。二药配合,止血而不留瘀,屡用屡效,其功甚速。因白芨中含有白芨
胶,其性极黏,有收敛止血及生肌作用,并能促进红细胞及血小板凝聚,形成血栓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大黄含大黄酚,能缩短血液凝固时间而止血。
据临床观察,本方局部止血作用优于明胶海绵。
【主治】呕血、黑粪。可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笔者反复验证临床,效果甚佳。止血效果达100%。
【附记】据(《中医杂志》(8)1983年)报道:本方大黄、白芨按1∶3配伍,研细过筛,每次服2克,日服3~4次。胃痛者加服金铃子散,每次服1克。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3例,全部治愈(大便潜血化验3次,转阴为治愈)。转阴时间平均3.8天,未见不良反应。
65.4 治吐血方
【来源】岳纯德,《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旋覆花6克,代赭石12克,三七粉3克,阿胶15克,牛膝炭9克,藕节炭、仙鹤草各15克,小蓟30克,侧柏炭9克,茅根炭30克,黑山栀9克,
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降逆、凉血、止血。【主治】吐血(上消化道出血、偏血热者)。
【疗效】屡用效佳。
六六、治胃神经官能症秘方(1首)
66.1 兰洱延馨饮
【来源】梁剑波,《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佩兰10克,普洱茶5克,延胡索10克,素馨花12克,厚朴、炙甘草各5克。
【用法】每日1剂。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20分钟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合得药液300毫升左右为宜,分2次空腹
温服。7~10天为1疗程。
【功用】芳香解郁、行气止痛。
【方解】本方证多由情志不畅、肝胃不和、疏泄失职、湿阻气机所致。故症见嗳气泛酸、胃脘胁肋诸痛,治宜疏肝化湿、理气镇痛。方中主药素馨花
味辛性平、疏肝解郁、芳香醒脾;厚朴、佩兰芳香化湿以为臣;佐以延胡索行气止痛;而普洱茶味甘,入肝胃二经,消胀去滞,《本草纲目拾遗》谓
之:“清香独绝,……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以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化浊、行气止痛功效。
【主治】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痛。症见胃脘部灼热感、胁胀嗳气,食欲不振,舌淡苔白厚腻,脉弦等,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湿浊阻脾者。
【加减】如痛甚可加白芍15克,广木香6克;并胁肋胀痛,加炒麦芽15克,郁金12克;吐酸嗳气加淡鱼骨15克,佛手花10克;纳食不馨加炒谷芽15克
,鸡内金10克。
【疗效】多年应用,均取得较为满意疗效。
【附记】本方是梁氏家传秘方。临床应用时,凡见上腹部胀痛、嗳气频频、泛酸呕吐、痛连胸胁,甚者有时攻痛游走,按之则气走散痛亦渐缓,或遇
情绪变化时更甚,属肝胃不和型的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者,本方确有良效。
又附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邓铁涛)药用:太子参30克,白术、云茯苓各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
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功能健脾益气,缓急进食。故屡用效佳。
六七、治胃柿石秘方(2首)
67.1 胃柿石方
【来源】余永敏,《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大黄、芒硝、枳实、三棱、莪术、鸡内金、焦三楂、炒麦芽、焦神曲各9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健脾和胃,化瘀消积。【主治】胃柿石。【疗效】屡用效佳。
67.2 治胃柿石方
【来源】龚琼模,《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苍术、附片各10克,蔻仁6克,厚朴10克,吴茱萸、高良姜各3克,肉桂6克(后下),山楂、槟榔各10克,枳实、法半夏、陈皮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后将药汁混合,分2次服,每次服100~200毫升,服至胃柿石消失为度。
【功用】温散寒湿,消导痰阻。【主治】胃柿石。【疗效】多年应用,疗效卓著。
六八、治肠梗阻秘方(4首)
68.1 温阳通痹汤
【来源】田广秀,《陕西中医》(4)1988年
【组成】附子、炒山楂各9克,细辛6克,大黄15克,代赭石、莱菔子(炒)各30克,枳壳、川朴各12克
【用法】水煎,待肠胃减压后服,一日2~3剂。
【功用】温阳运脾、通降逐积。
【方解】瘀结型肠梗阻,其病机在脾胃肠三脏腑的通降、运化功能的失权,究其原因多为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致使中阳受阻,脾运失司,气机痞满
不通;或为正气虚衰,外邪侵袭、正虚邪实;或为内有所伤,致中州气血运行受阻。此证非温不动、非峻下不通,故方用附子、细辛温阳通痹;莱菔
子、枳壳、川朴顺气宽肠;代赭石、大黄坠降通气;山楂和中消积。诸药合用,共奏温阳运脾、通降逐积之功。
【主治】瘀结型肠梗阻。
【疗效】治疗154例,全部治愈。一般在3~4小时症状开始缓解,8~12小时症状明显改善,12~24小时内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
68.2 驱逐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乌梅15克,炒川椒、炒黄连、肉桂、榧子肉、炒鹤虱、雷丸、白芜荑、全当归、槟榔、使君子各10克,苦楝根皮15克,生姜3片、黄柏10克
,五香丸(五灵脂、生香附子各500克,牵牛子60克,各炒熟1半、生用1半,共研细末、备用、勿泄气)9~30克(分3次空腹时,温开水送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驱虫、通便、止痛。
【方解】蛔虫腹痛,15岁以下小孩为多,发作无时。成人亦有之,但痛发更为剧烈。本方是从乌梅丸和化虫丸两方加减而成。方中重用乌梅之酸为主
;佐以黄连、黄柏、苦楝根皮之苦,川椒、肉桂、生姜之辛,更加榧子肉、使君子肉、槟榔、鹤虱、雷丸、芜荑等有效之驱虫药;用一味辛润之当归
以润肠通便;因虫得甘则动,得酸则安,得苦则伏,得辛则死。另用五香丸中的五灵脂以杀虫消积止痛、香附行气止痛、牵牛子杀虫通便。诸药相伍
,共奏驱虫、通便、止痛之功。临床用之颇效。
【主治】蛔虫梗阻腹痛,证见腹中阵发性剧痛、面色苍白、唇红、痛处有坚硬之包块,按之更痛。痛过一阵则自行缓解,包块亦消,但不久其痛又发
。如此反复发作,甚至多日不愈。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甚佳。
【附记】如腹痛剧烈,先服五香丸再服本方。或用一味苦楝根皮30克煎汁和红糖60克服之,下蛔虫亦屡效。
68.3 沉香饮
【来源】李光耀,《临床验方集》
【组成】沉香6克,蜂蜜120克,猪油120克。
【用法】先将沉香加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先1次服下,再将蜂蜜、猪油加热至沸,待温后接上服下。
【功用】降气止痛,滋润补中,润肠通便。
【主治】老年性肠梗阻(中气不足)。
【加减】病者呕吐严重时,可于服药前先于双侧足三里穴注射阿托品0.25毫克。若服药吐出,可再补服1次。
【疗效】刘华临床验证:效果甚为满意,一般用药1次即获痊愈。
68.4 肠梗阻汤
【来源】张润波,《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芦荟、牙皂、木香各6克,牵牛子18克,滑石9克,大戟(醋炒)、芫花(醋炒)、甘遂(面裹煨干研末,分2次冲服)各6克,槟榔片9克,生姜15
克,大枣10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以上剂量为成人量,用时可根据体质强弱、年龄大小酌定。
【功用】逐水通便。【主治】肠梗阻。【疗效】屡用效捷,已治愈四五百人。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本方为张氏祖传秘方,体质虚弱者慎用。
六九、治急性胰腺炎秘方(7首)
69.1 消胰饮
【来源】王文赛,《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柴胡、黄芩、黄连、半夏、木香、枳壳各6克,金铃子、神曲各9克,厚朴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病重2剂),日服3~6次。
【功用】疏肝理气、消滞和中、清热解热、通里攻下。
【方解】本病虽为脾胃病,而表现为肝胆征候。其病理主要是以食积气滞、或肝胆湿热蕴结以及脾胃实热等为主。方用柴胡、枳壳、金铃子、木香、
川朴疏肝理气以减少胃液分泌及游离盐酸,使脾胰腺的分泌减少,且有利胆作用,又可使俄狄氏括约肌松弛,有利于消除胰管梗阻和减低其压力;以
黄芩、黄连等清热泻火解毒、半夏降逆化痰和胃;神曲消食和中,如加入大黄、芒硝(玄明粉)通里攻下,能增强肠蠕动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
消除肠麻痹和瘀滞状态。若随证加减,用之效著。
【主治】急性胰腺炎。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大黄9克(后入)、玄明粉12克,或再加木香槟榔丸6~9克;类似阳明热结里实证者,重用承气汤合加味木香槟榔丸;实热重
者,加金银花15克,连翘9克;湿热重者,加茵陈15克,栀子9克;口渴者,加知母9克,芦根60克;积滞者,加山楂9克,或加麦芽、谷芽各9克;疼
痛日久者,加赤芍、桃仁各9克,红花5克。
【疗效】治疗203例,治愈201例,病情恶化抢救无效死亡者2例。治愈率为99%。
69.2 栀干芍草五香汤
【来源】鲜继明,《四川中医》(4)1985年
【组成】栀子、干姜各9克,白芍24克,甘草6克,木香9克,降香12克,檀香6克,沉香3克,乳香6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少量频服。
【功用】温中祛寒、消炎缓急、理气止痛。
【方解】“不通则痛”,脘腹急痛症,多因寒凝气滞、阻塞腑气所致。本方系由栀子干姜汤、芍药甘草汤加五香而成。方用干姜温中祛寒,栀子清郁
热;寒热并用、以祛寒热之邪;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入木香等五香之味以理气止痛。邪去气顺则痛止。所谓“通则不痛”是也。故临床
用之颇效。
【主治】脘腹急痛症(如胃窦炎、急性胰腺炎、肠道蛔虫症等)。
【加减】若留寒偏重者,重用干姜,去乳香,加吴茱萸、荜拨;肝胃郁热者,重用栀子,加黄连、蒲公英;饮食停滞者,加焦三仙、槟榔;肝郁气滞
者,加柴胡、枳壳、佛手;瘀血停留者,重用降香、乳香;加丹参、元胡;脾胃虚寒者,加黄芪、党参、桂枝;呕吐蛔虫者,加乌梅、槟榔;阳明腑
实者,加大黄、芒硝。
【疗效】周德龙多年验证,屡起沉疴。对消化系统多种疾病引起的脘腹急痛症,有迅速止痛之效。
【附记】本方性味偏于辛温,故对于寒积疼痛效果良好。对于热郁疼痛,适当加减,同样能获显效,并无耗气伤阴之弊。
69.3 清胰汤1号方
【来源】《新急腹症学》
【组成】柴胡、杭芍、大黄(后下)各15克,黄芩、胡黄连、木香、元胡、芒硝(冲服)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2次分服。
【功用】理气开郁、清热解毒、通里攻下。
【方解】方中以柴胡疏肝理气;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黄芩、胡连清热解毒;元胡、木香理气止痛;大黄、芒硝通里攻下。本方用于肝郁气滞、
脾胃蕴热、腑实便结主症的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主治】急性胰腺炎。
【加减】若热重,加金银花、连翘;湿热重,加茵陈、栀子、龙胆草;呕吐重,加竹茹、代赭石;食积,加莱菔子、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胸满
,加厚朴、枳实;有瘀块,加穿山甲、三棱、莪术;肩背痛,加栝蒌、薤白;体虚中寒者,去清热解毒及通里攻下药,加附子、干姜。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
【附记】本方为天津南开医院经验方。若因胆道蛔虫症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可改用清胰汤Ⅱ号《新急腹症学》:方用柴胡15克,黄芩、胡黄连、木香
、芒硝各10克,槟榔、使君子、苦楝根皮各30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1剂。
69.4 柴胡陷胸汤
【来源】游开泓,《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各9克,白芍15克,枳实、大黄各10克,芒硝12克,甘遂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和解通下、清热逐水。
【方解】方用柴胡、黄芩、半夏、白芍和解表里、缓急止痛;枳实、大黄、芒硝通下泄热;甘遂配黄芩清热逐水。诸药相伍,共奏和解通下清热逐水
之功。其中芒硝、大黄首剂用量,凡重型者,可加倍用量,以达到通便止痛的目的,然后酌情减量或去芒硝所谓“得快利,止后服”之意。
【主治】急性胰腺炎。
【加减】兼有发热者,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呕吐者,加代赭石、竹茹;腹胀者,加川朴、清风藤;黄疸者,加山栀、茵陈、龙胆草;吐蛔,加
槟榔、使君子、苦楝根皮;挟瘀者,加桃仁、赤芍;腹痛剧烈者,加延胡索、川楝子。
【疗效】治疗30例,全部治愈。其中24例治疗1~4天后临床症状与体征迅速缓解;3例合并胆道炎症,3例并发胆道蛔虫症,另加输液1~2天。尿淀粉
醇恢复正常最快者1天,最慢者5天;疗程最长者11天,最短者2天。
69.5 二白生脉散
【来源】肖熙,《千家妙方·上》
【组成】麦冬15克,五味子9克,白芍12克,黄芪18克,鳖甲15克(先煎)、白薇6克,石斛10克,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均先煎)。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养阴清热、益气敛汗。
【方解】若证属内热未退、气阴两亏、汗出亡阳之急性胰腺炎,方用麦冬滋润、石斛养阴,取其甘寒清热生津;鳖甲配白薇益阴泄热;合以白芍尤能
排除阴分之虚热;龙骨、牡蛎重镇安神、煅之兼能收敛止汗,兼佐五味子复能加强敛汗安神之功;黄芪益气固表,加重用量,并与煅龙牡、五味子等
相伍,更能发挥益气敛摄之效。综合诸药性能,共达养阴清热、益气敛汗的作用。
【主治】急性胰腺炎。
【加减】阳虚欲脱者,加附子;气虚甚者,加人参(或党参);血虚,加熟地、当归;血热,加生地、丹皮;热毒内盛或湿热蕴蒸,可随证加入清热解
毒或清热化湿之品。
【疗效】多年使用,屡验屡效。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用本方加减治疗急性胰腺炎不仅可以应用于病程中各个阶段,且对于急性胰腺炎并发早期休克的
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
69.6 胰腺汤
【来源】姜春华,《全国名老中医验方选集》
【组成】生大黄、枳实、苏梗、藿香各9克,大腹皮6克,黄芩9克,黄连、玄明粉(冲服)各6克,旋覆花(包煎)槟榔各9克,生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分服。
【功用】宽中理气、通便泻火。
【方解】急性胰腺炎,症见脘腹疼痛、大便秘结者。
【主治】临床使用,每获佳效。
【疗效】方名为笔者拟加。胰腺炎患者忌食生冷油腻、辛辣、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戒酒色,戒忧郁、恼怒等不良情绪。
9.7 慢性胰腺炎方
【来源】刘万程,《中国当代中医各人志》
【组成】柴胡、黄芩各15克,枳壳、黄连各10克,大黄6克(后下),火麻仁15克,片姜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疏肝理气,消导通腑。【主治】急慢性胰腺炎。
【疗效】多年应用,效果甚佳。
【附记】又王仲青(主任医师)用自拟大黄灵脂汤治疗急性胰腺炎,颇具效验。药用:生大黄30~60克,五灵脂9克(醋炒)。将冷水(适量)烧沸,放入
上述2味药同煎3~5分钟,不可久煎(久煎就会减少通便作用),须注意服之呕吐,即使呕吐不止,仍坚持服之,一旦大便通畅,呕吐随之消失。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