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不嫌母丑,但母嫌儿贫!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情绪,或者说有人在有意制造和渲染一种情绪——你这么穷,你好意思活着吗?

1

互联网把这个世界拉平了。这种拉平并不是把贫富拉平了,是指信息分配的扁平化,每个人都能平等地获得互联网提供的信息,不再有特权存在。

无论你有多少钱、多高的地位,百度给你的搜索答案都是相同的,资讯形成漫流状态。

但财富并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存在而漫流到你的口袋里,相反因为资讯的漫流使富者的信息更容易被集中关注,所以一提到有钱,人们开口就说那几位最有钱人的名字——王健林、马云、马化腾。

因为信息的扁平化,使人们活在一种仰视的状态下,天天看星星。看着看着心里就不平衡了,看着看着就自卑了。

当然不平衡和自卑的原因有很多,对世界了解得越多,你会发现世界本身的不公平,互联网也不是平的,依然有特权存在,他们就是大数据的使用者。

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是横向比较的可能,使我们的眼光不再拘泥身边所熟悉的人和事,而能看得更远。

这本来是好事,看得更远才会有更远大的目标。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更广阔的横向比较会使人产生更大的落差感,落差感来自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从理想回到现实的坠落足以把你摔得痛不欲生。

不满足现实是人积极心态的表现,只有对现实的不满足人类才能进步。

这句话听起来没错,其实理解起来并不一定完全正确。

对现实生活满足的人很少。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能看中那一二的人都是圣人。所以,从不满足感上说每个人的心态都是积极的。

但如果这种不满足感反复被强调有可能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表面看是要积极,其实是消极下的积极,表现就是放弃当下十之一二的满足,而专心去寻找那十之八九的不如意。

现实生活中的这样人很多,本来生活无忧,可他非要东窜西撞地去积极,结果,最后连能满足的十之一二也荒废了。

这就是消极状态下的积极。

积极的心态是建立在满足基础上的不满足,这才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把话说大点,叫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人类的进步真的是不满足推动的吗?当然是。但不是对物质的不满足,恰恰是在物质满足的状态下对已知的不满足,是对未知的探索。当然,我说的这种进步是自然科学的进步,社会科学的进步恰恰相反。

2

而在现实的网络舆论环境里,你要说满足当下就有被人骂的可能。

不但是在网络环境里,在现实生活中,你穷还满足也会被骂。

骂你的有可能不是陌生人,不是你的同学、你的朋友。是你的至亲父母、你的兄弟姐妹;是你挚爱的人——妻子或丈夫。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但在当下嫌儿贫的父母比比皆是,有多少年轻人被父母逼得走投无路。

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有人制造这种氛围和社会情绪。

只要你穷,无论你人有多好,也没有人瞧得起你,包括你的家人,因为你满足不了他们物质上的安全感。

你说我已经努力了,而现实只能这样。人家会骂你笨,为什么不能像那些创业成功者一样长点脑子。

一个创业就能杀死你几百回。

3

今天看到了一篇文章《醒醒吧,月入3000的年轻人,你已经没救了》。

文章说:

年轻人,如果你还沉浸在周围的人都与你一样,每个月只赚3000多块的幻觉里。

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快没救了。

在中国,月入过万的人数已经超过1500万。

随着北京煎饼大妈“我月入3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的新闻引爆网络,那些你所想不到的“隐形富豪”被曝光在众人眼前。

不仅仅是卖煎饼的大妈,浙江卖烧饼的杨师傅更是攒下7套房,引人关注。一夜之间,周围月入几万的人仿佛雨后春笋,全都冒了出来。就连这些在你印象中应该生活在底层的小商贩,也突然摇身一变成了“隐形土豪”。

而你,那个天天早上排队买煎饼,自以为高高在上帮助大妈脱贫的人,一个月的收入可能只有她的十分之一而已。

……

你的老婆,可能因为你只有3000,生产时就要选择顺产而不是剖腹产,为了省钱,她只能忍痛坚持;

你的孩子,可能因为你只有3000,只能放弃辅导班而在家埋头做题,为了省钱,他可能要比别的孩子付出更多的努力……

文章的意义是积极的,要求年轻人要上进,不要安于现状,但这种以偏概全的表达就能传递一种情绪——你这么穷,你好意思活着吗?

正是这些人制造了这样的社会情绪,才有了母嫌儿贫的社会现实。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但大多数人受不了父母的指责。

现在,我们都被这种社会情绪绑架了,除了钱,别无他选。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社会不需要你关注其他,不需要你有太多的思考。

其本质是社会推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