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只老鼠》陪伴的五年
最近读书给小河马听,常被她嫌弃读得太慢,要么让我语速加倍,要么一把抓去自己看。眼瞧着一起依偎床头读书的日子越来越稀罕,趁现在还记得赶紧做些记录。
想到跟娃读过的书,第一个浮现在脑海的是岩村和朗的《十四只老鼠》系列,从书架上取下来再次翻阅,一页页熟悉的画面仿佛让我找到了时间存在的证据。
1
书的简介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十个兄弟姐妹,我是14只老鼠的大家庭”,这是印在每本书书名页的话。在这个被爱包裹着的大家庭里,故事徐徐展开。
十四只老鼠吃早餐、去春游、种南瓜、赏月……老鼠们自己动手、相互照顾、齐心协力想办法,生活的智慧悄悄种在10只小老鼠的心里。书中画面细腻、色调柔和,四季流转间,大自然之美铺陈眼前,凑近一点儿好像都可以得闻得到植物散发的香味。
“十四只老鼠”系列绘本共12册,从《大搬家》到《捣年糕》,作者岩村和朗前后创作历时24年。
2
痴迷之书
五年前,也就是娃3岁的时候,我们一起开始读这套《十四只老鼠》。至少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吧,我们天天读。每到晚上我问:今晚读什么呀?娃就必答:《席细几老鼠》。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会涌起股股暖流。那么薄薄的字数寥寥的一本,我们居然可以读上近一个小时。
伴着书里自带的提问,娃的小指头就在书上“嗒嗒嗒”地指过来指过去。对于成人的我,很难分得清十只小老鼠谁是谁,娃却一说一个准。
3
游戏&幻想之书
两年前,我们拿出这套书来认真地把十只小老鼠做过的事捋了一个遍,最后变成了一个问答游戏,“谁力气最大?”“谁老是摔屁股墩儿?”、“谁最爱爬来爬去?”……
我猜也是因为这套书,娃打小就幻想自己在家养了一百只小老鼠,时不时会听到她嘟嚷着跟老鼠们聊天儿。但是,这100只小老鼠存在的用处可不只聊天,我想最大的用处是干了“坏事”有鼠帮她担待。不信你听听下面的这些对话:
“谁把巧克力吃了一半又包起来的?”
“是97号小老鼠吧”(娃阴悄悄地一笑)
“颜料咋弄到沙发上了?”
“嗯,应该是最调皮的3号小老鼠干的”
“沙子怎么跑到餐桌上来了?”
“还用问,肯定是1号……”
4
搭桥之书
有人说,这套书适合低幼的孩子,没几个字,娃大一点就不敢兴趣了。可在我们家,这套书是娃从听我读到自己读的搭桥之书。
两年前,刚认得一点字的她,最先捧起《赏月》有滋有味地读。“妈妈你看,现在我来读你来回答吧。”一脸的得意。
我想,也是从那个没有征兆的傍晚,我和她的角色反转已经开始。
5
疑惑之书
在第二次共读《摇篮曲》的时候,娃问:为什么老鼠准备吃饭了要洗澡,洗完澡再吃饭,吃了饭又去洗澡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和娃认真翻来翻去的对比,发现无论从画面的色彩过渡还是从故事的逻辑上讲,书的第3-5页都应该放在第9页后面更为合适,会不会是内页排版的问题呢?
期待和有兴趣的伙伴一起来讨论。
前一阵,我问小河马:“好久没听到你的100只小老鼠的消息咯?”
“它们呀,周游世界去了。”(娃不动声色地答)
“哦,好可惜。”
“没事儿,过段时间就又回来看我了。”
……
谢谢岩村和朗的老鼠们陪伴的五年时光,它们还会陪伴我们多久呢?二十年后,娃会把老鼠们的故事读给她的孩子听吗?
时间会告诉我答案。
文|编 河马妈妈
-End-
书语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