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

;《一本正经又怪诞的行为心理学》 — 〔英〕理查德·怀斯曼

引言

你有没有想过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完美?比如减肥成功、找到完美的人生伴侣、得到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或是活得更快乐一点?你可以简单地做如下尝试:

闭上眼睛,想象一个全新的你。想象满身名牌的你是多么有魅力,想象你身居公司高层,正跟布拉德·皮特或是安吉丽娜·朱莉坐在舒适的皮椅上,或是想象自己正在加勒比海边品尝一杯勾兑上佳的朗姆酒,海水轻轻拍打着你的双脚,这感觉是多么的美妙!

在当前的高压环境里,一些自我激励行业不停向人们推荐这种练习,遗憾的是,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它们非常低效且容易误导读者。想象完美的自我,会让你感觉良好,但这种让心灵沉湎于逃避现实的状态,会给你带来严重的副作用——使你在面对困难时习惯性地选择逃避。在丑陋的现实前想象虚无的美好,虽然能让你获得些许慰藉,却无法让你美梦成真。

有的科学实验明确指出,一些流行的、标榜可以改善生活的激励方法根本名不副实。比如,通过压制消极思想“让自己感受快乐”,并不能使人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反而会让人更沉迷其中。再比如,集体头脑风暴其实远不如个人的独立思考更容易产生创意;用力摔打枕头或大声尖叫,只会增加你的愤怒和压力。

◎自控力好的人更容易成功?

1953年,一个研究团队在耶鲁大学毕业生中做了一个抽样调查,询问他们是否写下了未来人生的目标。二十年后,研究人员追踪当年那些接受调查的人,发现曾写下人生具体目标的学生(占比3%)所积累的财富,比剩余97%的学生所积累的财富总和还要多。

这是个振奋人心的故事,很多图书和讲座都曾引用,力证设定目标的神奇力量。而事实上,这个实验根本没发生过。在2007年,作家劳伦斯·塔巴克,这位来自《快公司》杂志的撰稿人,试图追踪这次实验,他联系了几位曾引用这个故事的作家以及当时耶鲁大学的秘书,还有其他方面的研究人员,想了解这个研究是否真的开展过,结果找不出任何证明。由此,塔巴克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不过是一则带有鸡汤性质的“传说”而已。多年来,自我激励方面的专家都会津津乐道地灌输某些研究成果,却从未探究它们的根源和来路。

哈佛大学的艾伦·兰格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他给疗养院的一半老人送去了盆栽,请他们帮忙照顾这些植物;另一半的老人也得到了同样的盆栽,却被告知工作人员会负责料理,无须他们插手。六个月后,相比于那些被告知要照顾盆栽的人而言,无须插手的人变得比之前更不快乐,身体状况更差,也更缺乏积极性。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在那些无须照看植物的人当中,有30%的人去世了,而被告知需要照看植物的人当中,死亡率只有15%。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涉及教育、职业训练、健康、人际关系与饮食等各方面。

这些研究结果清晰地表明:和那些感觉无法掌控人生的人相比,那些游刃有余的人会更成功,身心也更健康。

◎苏菲的问题

几年前,我与一位叫苏菲的朋友一起吃午餐。苏菲30多岁,她是一位聪明、成功的女性,在一家管理顾问公司任高管。吃饭时,苏菲告诉我,她最近买了一本关于如何提升幸福感的畅销书,并问我对于自我激励的看法。我说我对市面流行的大部分方法是否科学持怀疑态度。

苏菲很关心这个问题,她问我理论心理学是否研究出了更科学的改善生活之道,于是我滔滔不绝地讲了些关于找寻幸福的理论。大,15分钟后,苏菲打断了我。她礼貌地说,这些思想虽然很有趣,但她很忙,问我是否能给出一些不需耗费太多时间去执行的有效建议。我问她多长时间合适,苏菲看了一眼手表,微笑着回答:“一分钟可以吗?”

苏菲的话促使我停下来认真思考。很多人之所以对心理自助类的技巧感兴趣,是因为它们能提供解决人生各种难题的简单快速的方法。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心理学研究都无法解决这些难题,或者只能提供极为耗时与复杂的解决方法。所以我想,在众多心理学研究中,是否隐藏着既经过了科学论证,又简单便捷、能帮人们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法呢?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一直在心理学的浩瀚海洋里搜寻,终于,一种充满希望的新模式出现了。实际上,很多心理学研究者都在努力研发能够帮助人们在数分钟内(而非数月)就实现目标与梦想的方法。我将数以百计的研究收集起来,它们涉及行为心理学的各种细分领域,从如何调节情绪到如何增强记忆,从如何说服他人到如何克服拖延,从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情到如何维持长久的恋爱关系……这些内容构成了一门能够快速改变生活的全新科学。

◎水壶该敲在哪个位置

一个古老的故事经常被各种培训课引用。

它是这样的:某人想修理一个出现问题的烧水壶,虽然他在过去几个月尽了最大努力,却依然没有将水壶修好。最后,他选择了放弃,决定打电话找一位专家过来。工程师来了,只是在烧水壶的一边轻轻地敲了一下,它就神奇地好了。看到账单那人大吃一惊,说自己只应该付很少一笔钱,因为工程师只花了几秒钟就修好了。工程师淡定地向他解释说,这笔钱并不是付给他刚才敲的那一小下的,而是付给他多年来努力学习、知道该在哪个位置下手的经验。正如这位工程师所说的,有效的改变无须耗时。事实上,你可以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改变自己的人生,因为这只是从哪里下手的问题而已。

第一章 快乐

快乐真的很重要吗?当然,快乐不仅能让我们感觉良好,享受生活的乐趣,还能真切地影响到我们在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

几年前,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索尼娅·柳波莫斯基与她的同事进行了一项漫长而规模宏大的实验研究。在实验中,他们想尽各种办法使被实验者心情愉悦,比如让被实验者闻鲜花的芳香,阅读一些积极的肯定式的句子(像“我真的是一个好人”),吃一些巧克力蛋糕,跳舞或者观看一场搞笑的电影。有时,研究人员也会利用一些小伎俩,比如告诉被实验者他们在智商测试中表现极为优异,或是让他们“意外”地在大街上捡到一些钱。然后,研究人员开始观察快乐对参与者产生了哪些影响。结果发现,不管使用的实验手段如何,所产生的效果都是一样的,可见快乐并非来源于成功,恰恰与之相反,是快乐带来了成功。

在对涉及25万名参与者的数百次研究报告进行对比之后,柳波莫斯基发现,快乐能带给人几大明显的好处。比如,快乐能让人更喜欢与人相处并乐于助人;快乐能增强人们喜爱自己与他人的程度,提升解决冲突的能力并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长期保持快乐的心情能使人拥有美满的婚姻关系,找到更心仪的工作,过上更长寿与健康的生活。

快乐能带来这么多美妙的好处,难怪每个人都想要快乐。然而,怎样才能维持快乐呢?若是你向身边人发问,可能得到最多的答案是“有钱”。在各式各样的调查中,“富有”一直高居人们列出的“快乐必备清单”的榜首。而金钱真的能买到快乐吗?

20世纪70年代,西北大学的菲利普·布里克曼与他的同事开展了一项著名的实验。布里克曼试图研究,当发财梦实现,人们会做些什么。一大笔意外财富到手,是会让人一直亢奋,还是很快就习以为常,内心的愉悦感渐渐消失呢?布里克曼联系到了一些在伊利诺伊州中过大奖的人,其中几位还曾拿到过百万美元奖金。接着,布里克曼又从伊利诺伊州的电话簿里随机挑选了几个人,组成了实验对照组。布里克曼请每个组的人给自己目前的快乐程度打分,并说出他们希望自己将来有多快乐。除此之外,每个人还要说出他们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中得到的快乐,比如与朋友聊天、听到一个有趣的笑话或者得到别人的赞美等。最后,布里克曼的研究结果清楚地展示了快乐与金钱之间的关系。

与一般的想法相反,那些赢得彩票大奖的人并没有比实验对照组的人感觉更快乐。而且,两组人在回答对未来的展望时,也没有任何明显的差异。事实上,这两组只存在一点差别——相较那些赢得大奖的人,实验对照组的人能从生活琐事中获得更多的愉悦感。

由于中彩票是获取金钱的一种很不寻常的方式,所以心理学家们也研究了那些靠努力工作赚钱的人,看看他们的收入与快乐之间有何关联。

这一研究涉及大规模的国际调查,也就是让多个国家的人对自己目前的快乐程度进行打分(通常采用10分制,快乐程度从“极度沮丧”到“非常快乐”),然后统计出每个国家的平均快乐程度,并与该国的GNP(国民生产总值)做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尽管贫穷国家的国民不如富裕国家的国民快乐,但只要贫穷国家的GNP上升到适度水平,这种差异就消失了。对工资收入和快乐之间的研究也表明了类似的结果。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埃德·蒂耶内与他的同事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即便是那些位列福布斯富豪榜前一百名的人士,也不过比一般的美国人稍微快乐一点。所有这些研究都得出一个结论:当人们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之后,快乐并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线性上升。

为何会这样呢?一方面因为我们对已然拥有的东西习以为常。购买一辆新车或是大一些的房子,也许能让我们高兴一阵子,但我们很快就会习惯这些事实,从而回到购买前的快乐水平。正如心理学家大卫·梅耶斯所说的:“真得感谢我们对名利的适应能力,它使昨天的奢侈品很快变成今天的必需品和明天的废弃品。”那么,如果金钱买不到快乐,怎样才能让快乐持久呢?

坏消息是,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每个人的快乐感觉大约有50%是由基因决定的,这部分无法改变。较好的消息是,有10%的快乐感觉受制于环境因素(包括教育背景、收入水平、已婚或单身等),显然这部分也难以改变。最好的消息是,剩下40%的快乐感觉来自你每天的日常行为,以及你对自己与别人的看法。因此,只要你了解这方面的技巧,就能在短短数秒之内让自己变得更快乐充实。

但问题在于,一些自我激励的书籍与课程给予的建议,通常是与科学研究结果相悖的。以“积极思考”为例,是不是人们只要将消极想法从心里驱除,就能收获快乐呢?事实上,研究表明,这种压制负面情绪的做法,反而会增加我们的痛苦。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在心理学杂志上偶然读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个古怪又富有启发性的说法:一旦给自己设置这样一个任务——不要去想一只白熊,你就会发现白熊每时每刻都在你脑海里蹦跶。魏格纳决定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去证明这句话是否属实。他让每个参与者单独坐在一个房间里,并告诉他们可以思考任何事情,就是不能去想白熊。每当白熊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时,就要按一下电铃。结果,短短几分钟内,此起彼伏的铃声证实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说法是正确的——越是让人们抑制某个想法,那个想法就越与人纠缠不休。

其他一些研究也表明了类似的结果。纽约州汉密尔顿学院的心理学家珍妮弗·波顿与伊丽莎白·凯西的实验,就证实了“抑制负面思考”的方法对人们的情绪和自信产生的戏剧性的影响。波顿和凯西请一群人描述最让他们感到困扰的事情,然后让其中的一半人在接下来的11天里努力尝试不想这些事情,另一半人则照常生活。每一天结束,所有人都要说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这些事的困扰,并对自己当天的情绪、焦虑状态、自信程度打分。最后的结果与魏格纳的“白熊”实验结果非常相似。与那些被要求照常生活的人相比,那些被要求压制负面思想的人,反而变得更焦虑、抑郁,自信程度也更低。20多年来的研究表明,这种看似自相矛盾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要求一位节食者不去想巧克力,会适得其反;越是呼吁大众不要选傻瓜当总统,大众就越会把票投给花言巧语的竞选者。

那么,如果压抑负面想法并非通向快乐的良方,我们该怎么办呢?一个常用的方法就是转移注意力,比如跟家人聚餐,参加派对,更多地投入工作,或是找一个全新的兴趣爱好。而事实上,这些方法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并不能使人们获得长久的幸福。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科学研究所提出的建议,比如如何写一篇完美的日记,如何做一些小的善事,以及如何培养自己的感恩态度等。

如何“写”出快乐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婚姻矛盾、亲人去世、被解雇,或者在某个倒霉透顶的日子,这几件事一起发生了。大多数人甚至心理咨询师都会建议,最好与人分享你的痛苦。那些主张“分享痛苦就能使痛苦减半”的人认为,将情绪发泄出来有助于更好地释放压力,从而继续前进。这是个不错的主意,而且调查也发现,90%的人都相信内心受过伤后,与人分享能缓解自己的苦楚。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为了找出真相,比利时鲁汶大学的心理学家艾曼纽·泽赫与伯纳德·里梅就此进行了一项重要的研究。他们请一组参与者挑选出一次给他们带来消极影响的经历。为了使研究尽可能符合现实,参与者被要求避免选择琐事,比如错过一趟火车或是无法找到停车位,而要想出“一件最令人痛苦不安,最想跟人倾诉的事情”,比如关于死亡、离婚、疾病或遭受虐待等。一组参与者可以就此与持支持态度的研究人员长谈,而另一组则只跟研究人员聊聊日常话题。每个参与者都在一个星期后和两个月后,回到实验室完成用以衡量他们情感状况的问卷调查。

可以向他人谈论自身不幸的参与者都认为,这样的分享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