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集采把医药医疗二级市场搞得血雨腥风,不管有没有在集采范围,统统先杀一遍,但被恐慌情绪错杀的就有点冤了,不过洗洗更健康,这样才有机会上车加码。1. 2018年11月,第一批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启动,最终25个品种中选,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2. 2020年1月,第二批药品采集从25个品种扩大到33个,最终平均降幅53%,个别品种降幅接近90%。3. 2020年9月,第三批药品集采涉及52个品种,86个品规,平均降价幅度超过70%,多个品种出现降幅超过90%的情况。4. 2020年7月15-16日,生物制品和中成药集中采购工作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5. 2020年11月5日,冠脉支架集采落地,正式宣告医疗耗材集采时代的到来。6. 2020年11月25日,山东七市联盟开展骨科领域集采。
化学仿制药的集采已经基本覆盖,高值医疗耗材的集采刚刚开始,生物制药、中成药的集采即将开始。总之,集采不仅在提速,而且将成为一个常态化的医保政策。但医药医疗是最容易出大牛股的方向,所以还是值得投资的。
二、集采政策下的医疗医药板块逻辑
1. 从短期来看:会对整个医疗医药板块造成情绪的打压,尤其是临近集采或者价格打压厉害的细分板块,股价会受到较大的冲击,比如11月的冠脉支架、骨科耗材板块。2. 从中长期来看:已经被集采的部分细分领域公司,由于获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可能会有核心公司走出来。
3. 从交易角度来看:由于市场有一些资金必须要配置医药板块,那么在集采的背景下,必然会更倾向于配置对集采政策免疫(几年内不会被集采)的行业,这些板块后续可能会享受更高的估值溢价。
三、哪些医疗医药细分行业值得投资?
集采受损的暂时不用看了,虽然微创医疗之类的公司很伟大,但基本面短期的下行是不可避免的,没必要逆风扛。应该关注的是因为情绪被错杀,实际上并不受集采影响,甚至受益于集采的品种。1.创新产业链:集采打压的是同质化产品的利润,拥有核心技术、核心竞争优势、壁垒较高的产品很难被集采,甚至就算集采了,也很难被压价。c.医药外包: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康龙化成、昭衍新药、凯莱英2.专科医院:民营专科医院有强消费属性,不受医保控费影响,能够享受消费升级下的红利。如:爱尔眼科、通策医疗。3.医美:医疗美容属于可选消费,并不属于医保覆盖品种,因此也不存在集采风险。如:华熙生物、爱美客。4.药店:天然无法被集采,并且药品集采的落标也为药店带来增量。因为未中标品种基本失去医院市场,只能寻求医院外市场的销售渠道布局。这对连锁药店来讲,将极大丰富药品种类、带来客流,同时也提高了议价能力。如:大参林、老百姓、益丰药房、一心堂。5.特色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属于药品制剂的上游,集采只能集采成品,所以特色原料药行业属于集采免疫行业。如:天宇股份、普洛药业、仙琚制药、九洲药业、司太立。6.不纳入医保,不纳入集采的疫苗,如:智飞生物;集采起来有难度的血液制品,如:华兰生物;改善性需求的生长激素,如:长春高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