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北三省主要经济数据对比:三省的同与异究竟在哪儿
山川网:东北三省的2018年分地级市GDP数据,只有辽宁省前不久进行了公布。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截至目前,相关数据仍旧尚未公布。
相比其他的六大行政区,东北大区原本省份数量就不是太多。所以在之前的2018年各省的经济回顾中,相当于我们仅推送了辽宁一省:《2018年辽宁各地级市GDP数据出炉:触底反弹,乍暖还寒,路在何方?》。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心心念念总想着什么时候再推送一两期关于东北三省2018年的经济的回顾。既然分市的数据暂时还没有,我就聊些更宏观的,比如目前三省部分已经公布的省域经济分类数据。
2018年东北三省主要经济数据对比
上表当中,有关于东三省的13组2018年省域经济基础数据。我们把这些数据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差不大的,一类是相差明显的。
相差不大的:GDP总量,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相差明显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本外币存款余额,本外币贷款余额。
从数据比例上来看,相差不大的和相差明显的经济指数,基本对半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接着往下看。
基础经济数据概念普及
由于在上面的表格中,我们提到了许多反应城市经济水平的基本概念。为了防止一些初入圈的朋友眼生,在解释东三省之间的宏观经济数据的同异之前,我们正好借这个机会,一并来普及一下这些区域经济常用基础概念。如果对这些概念都很熟悉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但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而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增速比1-11月略低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5311亿元,增长5.7%。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年主营收入大于2000万的工业企业或者国有工业企业。
2018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实际增长6.2%,增速缓中趋稳。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6.2%,集体企业下降1.2%,股份制企业增长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4.8%。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变化情况。包括房产、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企业用于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大修理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等。
201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5636亿元,比上年增长5.9%,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2%。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9405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增速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进出口总额用以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我国规定出口货物按离岸价格统计,进口货物按到岸价格统计。
据海关统计,2018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0.51万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下同)增长9.7%。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019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800亿元,比2018年执行数同口径(下同)增长5.1%。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800亿元,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394亿元,收入总量为92994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1294亿元,增长8.7%。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18300亿元,比2018年增加2800亿元。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963.99亿元。
城市本外币存款余额,即城市人民币与外币的存款总数。城市本外币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位置,城市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
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严格来说这么使用不够准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
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2017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2018年CPI全年上涨2.1%,为四年来首次突破2%,比上年上涨了0.5个百分点,进入了“2时代”。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2017年全年CPI同比涨幅分别为2.0%、1.4%、2.0%、1.6%。
东三省经济数据相近的领域
东三省经济数据相近的领域包括:GDP总量,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先来说说判定相近的一个标准,虽然东北三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彼此之间的相似度很高。但是细节上的差异依旧还是有,所以我们这里说的宏观经济数据相近,一般是指在某数据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在一倍之内,基本上就可以理解为比较相近。
以人均GDP为例,东北三省之间的数据其实高度相近,辽宁58072元,吉林55801元,黑龙江43296元。其中黑龙江与吉林差距约1.2万元,吉林与辽宁之间的差距更是仅有2千多元。这个差距,放在数千万人口的省份之间进行对比,其实是非常之小的。
再比如说大家都十分关心的三省居民到底谁更富裕一些的相关数据,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方面,辽宁为37342元,吉林为30172元,黑龙江为29191元。吉林与黑龙江差距不足千元,换算到12个月不足百元。略胜于黑吉两省的辽宁,得益于与两省相似的省会经济中心城市外,还拥有一座沿海经济中心城市大连,最终在收入数据上提升不少,但最终的差别依旧不能算是质的差别。
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三省之间的差异更是降低到了两两之间不足千元的水平,可以说三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似。
那么为什么东北三省在以上的这些经济数据上,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相似性呢?取决于三省之间相似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相近的人口总体量及结构。
东北三省中,辽宁省人口最多,2017年总人口为4368.9万人;黑龙江人口次之,2017年总人口为3788.7万人;吉林总人口最少,2017年为2717.43万人。
东北三省的人口体量排名,与东北三省的GDP总量排名,高度吻合,均为辽宁> 黑龙江>吉林。 这其实也同样说明,三省在经济驱动方式上的相似性,三省中并没有我们人们渴望看到的“黑马”。
同样的情况如果我们放眼全国,情况就会复杂很多。全国省份经济总量排名第4位的浙江省,其人口是经济总量前9省份中人口最少的。5737万人的人口总量,差不多仅有广东省的一半,比四川、河南、河北等省份的人口总量都要低上数千万。
所以三省之间相似的经济数据类目,事实上正是东北经济近些年整体上落后于全国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
东三省经济数据相远的领域
东三省经济数据相远的领域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本外币存款余额,本外币贷款余额。
相比三省之间近似的宏观经济数据领域,事实上三省之间有明显差异的一些领域,事实上可以更好地帮我们看到看似高度相似的东北地区,在细节上的不同之处。
事实上就目前中国整体城镇化进程而言,排除经济体量能够排到前几位的城市与地区,其余绝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要想可持续良性发展,工业,事实上都是最靠谱的一条路。类似金融、互联网这样的产业,全国范围内有几个中心城市就已经足够,并不适合所有地区都照搬照抄。
2018年,东北三省的经济复苏,事实上是从辽宁省最前开始的。这点即使不看之前我们已经推送的2018年区域经济复盘系列辽宁篇,单只是看辽宁经济数据今年能够早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多日发布,就可以从中了解端倪。
这其实就和我们上学时的学生们一样,成绩好的学生被问及期末考试考了多少分时,一般都是实问实答,不会有什么遮着掩着的。但凡迟迟不肯说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分的学生,多半是这次考试考砸了。
区域的本外币存款、贷款余额,是能够直观看出该地经济水平与富裕程度的参数。通俗来讲,就是当地到底有没有钱,有多少钱。在这两项数据上,辽宁的表现就比较突出了。
年度本外币存款余额,辽宁省达到了5.9万亿,吉林省约2.2万亿,黑龙江省约2.5万亿,辽宁省数值超过了吉林省与黑龙江省的总和。这项数据的占比情况,显然与上文中我们提到的三省人口体量对比情况有所背离。
为什么?我们可以理解为虽然在外界看来十分都差不多的东三省,事实上在财富的吸引力上,差别十分明显。辽宁,是实际意义上的东三省财富中心,这里汇聚了更多东北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再换而言之,你也可以理解为,辽宁还是东三省的金融中心。
另外两项能够明显感受到辽宁省最先复苏的指数,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2018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8%,而同期吉林和黑龙江则为5%和3%。固定资产方面,辽宁省年度增长3.7%,吉林为1.6%,黑龙江则为-4.7%。
东北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工业对于整个东北未来的发展,可谓是生死存亡之大事。东北不是没想过撇开工业再起炉灶,但是事实上经过过去这么多年的验证,显然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只有在现有工业基础上推陈出新,从老工业转变为新工业,才有可能使东北经济从泥泞中逐渐挣脱。辽宁年度工业增加值明显回升,可以看到过去这些年的痛苦转型终于见到些许成效。
而固定资产投资,可以较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及社会对一个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在这项数据上,黑龙江的情况一度是过去几年东北三省共同面临的难关。而目前,辽宁省同样率先恢复到了3.7%的正向水平。
而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则可以反映出当地企业纳税情况和政府可调配资源实力。在这一项数据上,辽宁省2616亿元的体量,同样超过吉林省1240.8亿元和黑龙江1282.5亿元。地方政府如果没有钱,那么可想而知当地的民生投入与改善自然也会十分乏力。
而最能体现辽宁省沿海省份区域经济优势的,还在于外贸进出口总额高达7545.9亿元这项数据。得益于港口经济效应,即使是目前影响力已回落至仅能辐射东北三省的地步,以大连港为代表的辽宁港口经济还是为未来辽宁的重振预留了更多的想象力。
事实上如果不是中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与东北地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崛起最为迅猛的过去十几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环渤海湾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比肩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另一大超级经济体。
由三省(山东、河北、辽宁)+两市(北京、天津)共同组成的超级湾区,其具备的资源情况其实非常庞大。但是缺乏协同发展的历史基础、产业条件以及前瞻眼光,使得该区域的经济现状远远落后于我们的发展期望。
对比长三角和珠三角,我们发现北方三省在过去经济发展上的最大 遗憾,就是过去很长的时间内,长期没有将省内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协调统一。
在外向型经济时代,北方三省没有尽力将省内资源全力向滨海城市倾斜,任由其自由发展。所以目前我们来看,南北方滨海经济强市中,北方城市的身影寥寥无几。
在进入内需型经济时代后,北方三省的后知后觉依旧十分明显。早该拼力争取到东北大区国家中心城市的沈阳表现不佳,北方经济第一大省山东双核驱动中的一核济南动作迟缓。至于本身版图已被京津两市占据最佳区位的河北,则更是至今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上的经济中心城市。
此次此刻,我们纵观环渤海区域的滨海城市名单:天津、唐山、秦皇岛、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大连、葫芦岛、丹东、营口、盘锦、锦州…
这些原本有希望成长对标宁波、温州、福州、泉州、厦门等南方新一线、二线城市的地区,目前绝大多数都仍旧停留在三线、四线甚至更低的城市阵营。
从这个维度讲,东北的问题,即是整个北方的问题。如果东北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振兴,对于未来整个中国北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对象。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2018上半年:部分城市GDP 丨 27省GDP 丨 15省GDP 丨 东中西东北四版块 丨 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 丨 社消增速大数据 丨 国民消费大数据 丨 IPO数据 丨 土地成交数据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理想生活 丨 返乡置业 丨 空气质量排行榜 丨 2018年快递业务量 丨 2018年GDP数据 丨 广州轨道交通 丨 吞并莱芜 丨 中国超级楼盘 丨 宜居指数 丨 经营成本最高30城 丨 最佳商业城市榜 丨 中国县域指南 丨 各省龙头行业
人文:城市选择 丨 动漫中的重庆 丨 水浒故里菏泽 丨 日本穷忙族 丨 苍穹之下 丨 封狼居胥 丨 晋冀鲁豫 丨 择城法则 丨 八次北人南迁 丨 东北企业家 丨 又没有山西 丨 这几班公交车 丨 城市书店数量 丨 文创第三城 丨 中国景区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