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睡觉去?
看了一次上次发的日期,竟已将近过了一个月!不得不承认,偷懒的理由可以找到无数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却很难守住一个。
这不,今天看了条新闻,又开始动摇了。
说是网易一个28岁女编辑熬夜成疾离世,再加上这段时间已经好几例此类事件。不由得心惶惶,咱也是经常熬夜的人啊!而且很少锻炼!
环境已如此艰险,还能良心发现,大晚上的写点东西,想来自己也不算过分好吗?好吧,过去这些天没更理由已足够充分,今天咱们就趁机说说“过劳死”这回事。
现代人谈起“过劳死”,闻之色变。这事在古代其实还有个更高大上的说法,没错,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代表人物↓↓↓
这几字就是诸葛亮人生写照,陨落五丈原时,53岁。再想想熬死无数三国豪杰,成为最后赢家的司马懿,确实走的有点早。
但不管怎么说,诸葛亮这一生活得足够璀璨,虽壮志未酬,但抱负也算得以施展,且名垂千古供万众膜拜,就连遗憾也让人津津乐道。也算是得其所。
然而,如今“过劳死”的年龄要年轻上许多,很多是30岁左右。还未来得及有所建树,便撒手而去,想想更是令人叹惋。
更何况,“鞠躬尽瘁”是为公,“过劳死”是为私,除了唏嘘,连称道一声都够不上。
那古代的慢节奏中,有没有除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私而“过劳死”的呢?
有,最出名的便是卫玠。
之前的文章中也说过,卫玠因长得太好看被“看杀”。其实,单纯的围堵观看又怎会有如此的杀伤力,更根本的原因是他本身身体不好,而身体不好很大的程度来源于过劳。
卫玠这个人,除了长得好看,还特别容易犯痴。如果仅是喜欢,顶多是患得患失,不会影响太大;但一个人一旦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太过痴迷,则易成疾。
卫玠痴迷的不是物事,而是关于人、关于人的思想的思考与解答。
在他小的时候,他想不通人为什么会做梦。就问了当时的尚书令乐广。
乐广告诉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到的都是心里想的”
卫玠就继续追问:“梦里面的那些在现实中没接触过的呢,心里又怎会想到它们?”
乐广又告诉他:“即使没接触过,也是有可能发生过的,例如在别人身上。你肯定不会梦到自己进老鼠洞,因为这种事从来没发生过。”
当时的卫玠毕竟年少,还是不太明白,就一直想啊想的,茶饭不思,得了一场大病。后来乐广听说,只好登门为他仔细讲解,这一事才算翻篇。但他想事成痴的毛病,却一直没有修正。思虑过重的人,身体不好一点也不奇怪。
待卫玠长大后,不仅想事成痴,和人探讨起来一样可以不眠不休。
西晋末年衣冠南渡时,卫玠来到今日南昌,遇到了谢鲲,二人一见如故。
在那个整日拿聊天聊地聊人生作为日常娱乐的年代,卫玠和谢鲲更是有说不完的话,甚至可以通宵通宵地聊。
通宵玩过游戏的人应该知道,头有多胀,得几觉才能补回来。像卫玠这种身体本就不好的人,通宵聊天的伤害有多大,也是显而易见的。更何况二人的言谈也是高智商的对决,损耗强度再增数倍。
无奈别人劝不住,结果就是疾病加重。最后,英年早逝,年仅27岁,还是虚岁。
而卫玠之所以名留青史,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他的美貌。所以说,如果事业未成,又没有惊世才干,又没有惊世的容颜,保重自己才是最关键的。活下去,才有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才有机会说这个世界我曾经来过。
今天就到这,睡觉去。明天一定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