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针草,见过吗?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肠炎,阑尾炎

小鬼钗(刺针草)

来源产地

为菊科植物小花鬼针草的全草。

夏、秋间采收,鲜用或切段干用。

生于路边荒地、林下及水沟边。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

别名鹿角草、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小鬼叉手、鬼针草、鬼疙针、刺针草、细叶鬼针草、细叶刺针草、小刺叉。锅叉草、一包针

【原形态】

小花鬼针草 一年生草本,高20-90cm。茎下部圆柱形,有条纹,中上部常为钝四方形,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

叶对生;叶柄长2-3cm,背面微凸或扁平,腹面有沟槽,槽内及缘有疏柔毛;叶片长6-10cm,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第1次分裂深达中肋,裂片再次羽状分裂,小裂片具1-2个粗齿或再作第三回羽裂,最后一次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边缘梢向上反卷,上面被短柔毛,下面无毛或沿叶脉被稀疏柔毛,上部叶互生,二回或一回羽状分裂。

头状花序单生,具长梗;总苞筒状,基部被柔毛,外层苞片4-5枚,线状披针形,边缘被疏柔毛,内层苞片常仅1枚,托片状;托片边缘透明;无舌状花;盘花两性,6-12朵,花冠筒状,冠桅4齿裂。瘦果线形,略具4棱,长13-16cm,两端渐狭,有小刚毛,顶端芒刺2枚,有倒刺毛。

【性状】

全长30-50cm,茎下部圆柱形,有纵条纹,中上部常为钝四方形;表面暗褐色。单叶对生,完整叶展平后为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小叶片条状披针形,叶缘全缘稍向上反卷,上面被短柔毛,下面无毛或沿中脉被稀疏柔毛;上部叶互生,二回至一回羽裂。

头状花序单生茎、枝端,花黄棕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功效

《全国中草药汇编》

苦、平。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肠炎,阑尾炎,痔疮,跌打损伤,冻疮,毒蛇咬伤。

《中华本草》

味苦;微甘;性凉

清热;利尿;活血;解毒。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肠炎腹泻;小便涩痛;风湿痹痛;跌打瘀肿;痈疽疮疖;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捣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