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千秋 从监到鉴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马洪萌 报道“铸铜为鉴,整饰容颜。修尔法服,正尔衣冠。”
近日,“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战国“武士斗兽纹”铜镜,西汉“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唐代瑞兽葡萄纹铜镜,清代婴戏纹铜镜……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南14展厅,260余面造型古朴,纹饰精美的铜镜在展厅里错落陈列,吸引着参观者驻足细赏。
战国·青铜鉴
“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光如一片水,影照两边人。”今天的镜子,已经是人们身边再平常不过的物件。但是在古代,镜子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生活在水边的先民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倒影,他们开始以天然或容器内静止的水面为镜整理仪容——古人称之为“监”。
甲骨文中的“监”,其字形像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因为这种照看是由上往下看,后来引申出自上视下的意思,也就有了监察、监督等含义。《尚书·酒诰》里写:“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这里的“监”就有接受民众监督之义。
青铜器发明以后,人们用铜盆盛水,鉴形照影。春秋时期,人们在“监”字上加“金”旁成为“鉴”,专指映照的工具——盛水的大盆。
“镜”字出现在战国,与“鉴”属于同源字,从音韵学上可以通转。徐灏《说文解字校笺》中说:“鑑古只作監,从皿以盛水也。因其可以照形,监察之意生焉。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鑑,声转为镜。”以铜制做可以照形的物品,就是镜子。
《女史箴图》(局部)顾恺之(晋)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平滑的镜面借助于光的反射,映照出使用者的形貌,这是镜子最重要的功用。作为一件日用品,除了照影,还有其他功用吗?铜镜用背面精美的纹饰做了回答。
“中国大宁”神兽纹镜(汉)
今年春天,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家博物馆选择用一面汉代铜镜为武汉加油,为祖国祝福。之所以锁定这面铜镜,秘密就在背面的铭文里——“光象日月,其质清刚。以视玉容兮,辟去不祥。中国大宁,子孙益昌。黄裳元吉,有纪纲。”一面镜子除了可以“视玉容”,还寄托了“辟去不祥,保佑国家安宁”的期许。
铭文里的“中国”尤为引人注意,当时《史记》《汉书》已有“中国一统”的说法,“中国”“国家”等概念的产生,缘于汉代社会长期稳定,四海人心空前聚拢。藏道于器,一面铜镜里蕴涵的美好心愿,历经千年仍能温暖人心。
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 (唐代)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明兴替。”这段耳熟能详的话讲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故事。唐太宗把直言敢谏的魏征当作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从他的言行中去自省。所以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史称贞观之治。
贤臣是一面镜子,可以知道政事的得失。历史更是一面镜子,可以从中汲取智慧,鉴古知今。以史为鉴也称殷鉴,语出《尚书·召诰》,“我不可不监(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鉴)于有殷。” 诗经《荡》引用了这个说法,“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人借殷商之亡向周厉王发出的警告,国家覆亡的教训并不远,对于商来说,是夏桀,对于周来说,就是殷纣。只是厉王根本不把这当一回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被赶出镐京,过了十三年,他在彘地凄凉死去。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板荡之际有诚臣为镜,有历史为鉴,若不能吸取教训,纳谏如流,也只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春秋时期《国语·吴语》中,伍子胥也曾向吴王夫差谏言,“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吴王夫差为了攻打齐国,接受了越国求和的要求。伍子胥劝诫吴王要以楚灵王为鉴,一鼓作气打败越国,而不是远处的齐国。当年,楚灵王不听臣下劝谏,越过邻国攻打吴越等东方诸侯国,连年征战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最后失去民心,士兵哗变,楚灵王也上吊身亡。吴王夫差没有听伍子胥的劝诫,一意孤行攻打齐国,虽然取得小胜,却给越国留下了重新崛起的时间,最终为越国所灭。
明月掌上寒,团团复皎皎。镜子真是个神奇的东西,人览镜自顾,可见岁月的流逝,扣下镜面自省,又可见古今故事,家国天下。“见日之光,长毋相忘”,尽是时空的羁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客户端新版上线
敬请关注!
更多内容,为您推荐